老劳模曹进哲的风雨人生

来源 :党史文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cc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建设小康生活的过程中,议起山西省襄汾县永固乡南五村的社会发展史,该村上了年纪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说:“曹进哲算是为咱村出了大力的人,也是受尽屈辱为公的人。”
  曹进哲何许人也?他是曾担任南五村村干部30多年的老劳模;他于1987年10月裹一身荣辱而离开人世;他令南五村人民永远怀念。
  
  1
  
  曹进哲祖籍山东省,祖父一担两筐逃荒要饭来到山西,在永固河滩安下家。1918年曹进哲出生时,一家人还在贫困中拼搏。祖父、父亲的先后去世,使他稚嫩的肩膀压上了家庭生活的重担。但他有心计、肯出力、干啥学啥会啥。别人在河滩地种高粱、黑豆、黄豆,他还大胆地种些花生、棉花,并取得较好收成。在温饱有望时,他又学炼铁浇铸,铸些铁锅、铁笼盖、铁蓖子、铁耙齿和铁水车等,使家中贫困生活得到改观并越来越滋润。20岁左右,凭他的相貌、人品和干活肯吃苦、有心计,邻村的姐妹俩人相中了他,同时作了他妻子。姐妹同嫁一夫,是他家生活条件变好的象征,也是当时见怪不怪的事实。到1948年,30岁的他,根据土改政策又分到几亩地,过上了“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
  
  2
  
  “为人民服务”、“跟共产党走”、“党叫干啥就干啥”,这是曹进哲从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口头禅,也是他生活的主旋律。
  1950年左右,党号召群众组织起来走共同富裕之路,他积极响应,走东家访西家组建互助组。有人嘀咕:“互助组是有偿互助,进哲组织的这些人,连车马农具都不齐全。他图个啥呢?自己的光景过的好好的,凭他的本事,还怕饿死不成?”老婆也说:“孩他爸,咱就这么过吧,和这些人在一起,他们又助不了咱。”他却说:“咱祖宗三代都是穷人。现在过得好了,也是大家帮的。党号召组织起来,大家都富了,有啥不好?咱眼光要放远点。没有这样的好社会,假如有个天灾人祸,咱可能还会和解放前一样去逃荒要饭。”做通了家属的思想工作,他便带上车马农具成立了互助组,无偿地和组员户共同劳动、共同享受生活。1953年互助组转为初级农业社时,他又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农具和三头骡子、一辆大车作价献给初级社。由于他的觉悟高、贡献大,工作积极热情,大伙选他当了社长。1954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年冬天参加了省劳模大会,他领导的永固第二农业社被省政府授予省模范农业社。为了掀起农业社社会主义建设高潮,上级和一些单位经常邀他这里作演讲,那里作报告。当汾城中学请他作报告时,学生们抱着对省劳模的无限崇敬,把他从汾城县大礼堂抬上,穿街过巷,直到学校大舞台上。披红戴花的他作报告时,不停地被学生们雷鸣般的掌声打断。他的事迹随着演讲、报告传遍了汾城县及周边地方。
  为了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知识,党号召扫除文盲。曹近哲便认真组织,确定专人,按照速成识字法逐步进行。他自己是文盲,就参与其中,刻苦学习。在他的带动下,全社有76人坚持常年学习,收到显著效果。《山西日报》曾以《以社为学》的题目进行了报道。全国《扫盲通讯》上也登载了扫盲先进个人曹进哲的事迹。到60年代初,全村农民的政治思想觉悟、文化知识水平和农业科技知识水平确实提高了。
  棉花生产是发展国民经济所需。曹进哲先后参加了县、地、省、全国棉花工作会议,对棉花种植的认识上了档次,他按照“水、肥、土、种、密、保、工、管”的农业八字宪法,亲自搞了五亩棉花丰产试验田,逐一落实,亲自实验、宣传和推广。有句农谚:见苗七成收。棉农都知道,棉花全苗难抓,年年亩亩都缺苗断垄。曹进哲为解决这一难题,除向全国劳模吴春安、吴吉昌、王德合、曲耀离等同志学习与磋商外,还整天泡在春播后的棉田里观察,苦思冥想地琢磨,关键时节,晚上也要到棉田看一看,在缺苗断垄处刨一刨,看看是籽儿秕?是虫子咬?还是种得深了或浅了?经过努力,总算克服了棉花抓全苗的难题。在试验的同时,他还狠抓了优种试验,经过对比,他把老祖宗传下的“四籽棉”换成“五一七”,又换成“徐州一串铃”、“鲁棉一号”,使棉花产量一次次得到提高。1957年他参加全国劳模会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后,干劲更足,使1958年亩产皮棉达到180多斤。试验中,他不墨守成规而勇担风险,还勇于创新。据记载,是他首先在全县学用“温汤浸种”、用喷雾器打药治虫害。有一年棉花播种后,下了一场暴雨,形成地皮板结,棉花出苗率很低,县上号召用铁丝扭成五齿耙,破除板结,促苗出土。一向服从领导的曹进哲,这次没服从安排,而且别出心裁地让社员套上牲口、把耙齿倒勾起来横耙。正在检查生产的县长宋澜看见了,大动肝火,瞪起眼睛,说他“不懂生产,瞎胡干”!他不慌不忙地用手扒开耙过的地皮,拣起棉籽对宋县长说:“你看,棉芽不是好好的吗?虽然可能伤点出土的,那是极少数。我这是‘打击一小撮,保护一大片’,干活还快,不信你三天过后再来看。”宋县长是个农业专家,工作又十分认真,三天后果真来了。到棉田一看,棉花苗绿油油、齐刷刷、正茁壮生长。随后,宋县长还组织全县各大队主任,在南五村召开了现场会,表扬了曹进哲敢于创新的精神。
  人民公社诞生后,党中央提出了“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齐发展”的指导方针。曹进哲这时正从永固大社主任岗位上返回村里,担任了南五村大队主任。在狠抓粮、棉生产的同时,他按中央精神,发动大小队干部,办起了榨油厂、面粉厂、机械厂,还搞起了南五村运输大队,狠抓了全面发展。运输队中有十多辆胶轮大车,既为南五村各厂子服务,也为社员生活服务。有时也承揽些外村的运输活儿,给集体创收。一有运输活儿,车把式们便头挽白毛巾,带上十多辆车,车辚辚、马啸啸,浩浩荡荡地出征。几声响鞭甩出,惊得麻雀“朴楞楞”乱飞。真是一道飒爽英姿的风景线。
  随着集体经济的兴旺发展,曹进哲又想了新招数,办起了南五村的百头猪场,建立了配种站,配齐了种马、种牛、种驴……
  南五村发展了,如日中天。男女老少沉浸在憧憬美好未来的愿望里,人们在街谈巷议中无不对曹进哲的能耐竖起大拇指。南五村的人真是甜在心里、喜在眉梢。
  
  3
  
   历史的车轮驶进60年代,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四清”运动。曹进哲在这场风暴中经受了洗礼,受到了挫折,但他没有沉沦!
  这次运动的斗争矛头是指向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在极左路线的影响下,驻南五村的工作队板起面孔,不听多数群众的反映,把曹进哲列为了重点审查对象,抓他的“和平演变”问题,可“懒、馋、贪、占、变”五个字,老曹一个字也不沾边。
  抓他的历史问题,经内查外调,下不了结论。因为老曹虽当过国民党的兵,但那是被抓去的,呆了两三个月就偷跑回来了,是地道的受害者。
  说他是假劳模,假红旗,依据也不足。人心通不过。
  抓他的生活作风问题,说他道德败坏,违犯党纪国法,娶过两个老婆。这倒是曾有过的事实,但在解放后他入党前夕,经党组织做工作,他已坚决同一个离婚了,并坚持着一夫一妻的信条。
  说他担任领导期间搞过三瞒(瞒产量、瞒土地、瞒人口)、六卖(卖地基、卖棉花、卖布票、卖牲口、卖棉油、卖农具)。经过细致的内查外调,查明瞒是没瞒过,却是卖过。但事实是:卖地基、卖棉油是为了添置农机具;卖牲口是为了淘汰残老牲畜;卖布票和棉花是为了解决办公经费;卖农机具是处理废铜烂铁。三瞒六卖全都无可厚非。
  工作队掂来掂去,给他戴个什么帽子呢?没有合适的!最后还是抓住曾娶过两个老婆的把柄,扣上一顶“坏分子”帽子。
  既然有了帽子,就要挨批斗,就要受磨难和苦役。从“四清”到“文化大革命”,老曹成天地写检查、成天地挨批斗,甚至被批斗起来不分昼夜。
  起初,曹进哲并不屈服,他坚信党是公正的,总有平反昭雪的一天。所以每天天蒙蒙亮,便掂起家中的大扫帚去扫街,以示接受教育。他感到过去干工作是为人民服务,现在失去工作权力,打扫街道也是为人民服务,所以总是把街头巷尾、旮旮旯旯扫得干干净净。然而由于他的株连,有段时间家人上工干活,队里不给记工分了;在他的株连下,子女们遭到他人讥讽和凌辱;在他的株连下,当时先后任赵康公社、永固公社副主任的三哥被定为“支持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黑后台”;在他的株连下,凡曹家入党的党员大部分被开除或不予登记!面对这些,他心灰意冷了。他想到自杀,以图一死百了。他家门口有口深井,一天晚上,他想合着眼跳下去。这时他想到:我跳下去淹死或摔死是了了,可这口井是半个村子农民兄弟的吃水井,井里死了人,水还有人敢吃吗?孩子和妇女们还敢路过此井玩耍、上学或上工吗?想了想,还是跳到村外北沟的那口井里吧!那里地处野外,尸体腐烂后,浇地抽水也无妨。对生活和村民痴情的他,在选择死亡地点时还在为大家考虑!他的行动,惊醒了骨瘦如柴的老伴,惊动了四邻,也惊动了暗暗监视他的密探。他被严严地监管起来了。他只好每日依旧掂起那把大扫帚扫呀扫,送走了无数夕阳西坠,迎来了无数朝阳喷薄。他的思绪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又回到能平反昭雪的轨道。他坚信共产党不会遗弃他的。
  自曹进哲蒙受磨难时起,村里80%的群众就为其鸣不平,特别是那些老贫农、老党员、老干部们就暗中商量写了鸣冤材料,签名盖章,拐弯抹角地递到县领导手里。县上几位领导也深知其冤屈,但上级有个“保卫四清成果”的金箍制约,因此,对老曹的冤屈不敢擅自决定而拖了下来。直到1970年5月,县上才派人到南五村召开了党员干部大会,宣布撤消错误决定,为曹进哲平反昭雪!老曹拖着虚弱的身体,感动地表态说:“我坚信党。我的态度是小车不倒只管推,永远跟党干社会主义……”
  
  4
  
   平反后的曹进哲,公社领导把他安排在公社科研队,让他继续抓棉花高产试验,培育棉花新品种,并协助公社主任抓全社的棉花生产。身体虚弱的老曹为报效党和乡亲们,拖着病魔纠缠的身躯,焕发了精神,像要把多年蕴藏的炽情一下献出一样,天不亮就爬起来,深入各村,深入田间,察看研究棉花长势。全社16个村的棉田到处留下了他的足迹。1975年春,经公社党委报请县委批准,老曹进了公社党委班子,成了党委委员。在村民的要求下,他又担任了南五村大队主任。他的精神仍然是不减当年:工作雷厉风行、生活艰苦朴素。春天戴顶“八路帽”,夏秋戴个破草帽,冬天换成“火车头”,风里来、雨里去地操劳着,满脑子装的都是“群众”、“工作”、“党的事业”、“为人民服务”,忘记了疲惫和饥饿。然而,7年的磨难,使他患了严重的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多种疾病。硬坚持工作了六七年,身体状况的恶化迫使他辞去了大队主任职务,准备休养身体,颐养天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的冲击波调动了他的激情。在乡领导请他二次出山担任领导时,他竟欣然应允,走马上任到乡科技服务站工作了。一上任他便东奔西跑,不计远近、不计报酬地领导全体成员给全乡农民联系调运种籽、农药、化肥、地膜等生产资料,并为乡民提供科技咨询服务,一干又是八九年。
  1987年10月上旬,他决定去侯马市联系冬小麦施用的化肥。吃罢早饭,他往绿色背包里塞了两个凉馒头、一颗大葱,骑上破旧自行车上路了,30多里路程,赶到顺利办完事情,已经下午了。返回途中,开始感到气短腿软、气憋得上不来,张开大口“呼哧、呼哧”地喘气。稍事休息后再上路时,两腿软的像面条,怎么也不听使唤,就这样走走歇歇、歇歇走走,回到南五村时,已汗流浃背,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了。这一下便卧病在床,打针输液不见好转。最后终因抢救无效,于1987年10月25日逝世。
  老劳模曹进哲就这样走了,全村人哭成一片。出殡之日,乡党委书记主持了追悼会,乡长致了悼词。灵堂两侧的挽联上写着:一身正气驾鹤去,两袖清风见马列。笔者撰写此文时,也洒下惋惜的眼泪,特追送他一幅墓联:
  魂留人间香草木
  碑树民心翠苍松
其他文献
国家(商务部)原部长助理黄海最近撰文提出,网购未来能否取代实体商业?网购目前的调整增长是否能够持久?网购中存在的问题该不该、能不能进行整治?对这些问题都应该进行冷静的
一在山东省东营市历史博物馆内收藏着一件极为珍贵的文物,这就是我国1920年8月首版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该书长18.2cm、宽12.3cm,系平装本,封面所有印刷内容均为浅褐
6月1日零时零八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鑫诺三号”通信卫星.这是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一百次飞行,至此,我国“长征”系列运载
根据有组织犯罪的发展形态及特征 ,中国有组织犯罪按时间序列可分为三个阶段。作为观照社会问题的一类研究范式 ,“国家———社会”这一范式对于探讨有组织犯罪的演变及成因
作为我国通信业的发祥地,上海堪称无线电技术最为活跃的城市之一,频谱使用范围广、业务门类全、台站设置密度高、产业集聚度高、行业渗透力强。为此,在既遵循国际规则、国家战略
期刊
第一条为了解决互联网络域名争议,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及的规定,制订本办法.rn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因互联网络域名的注册或者使用而引发的争议.所争议域名应当限于由中国互
财经评论员刘泳华著文称:rn2013《财富》“世界500强”日前揭晓,中国近百家企业上榜逼宫美国,甚至开始畅想“2015年中国或将赶超美国成为世界500强第一大国”.在此,笔者却忍
2008年8月28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八次会议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的重要讲话,就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
转眼已入仲夏,气温不断攀升。我坐在律所办公室里,享受着空调的清凉。突然,我开始怀念儿时的红铜电扇了。我10岁那年,夏季的一天,妈妈带我去看望大爷——我爸爸的大哥。妈妈
期刊
阿根廷在19世纪末曾以近6%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速上升为全球第七大经济体,排名高于彼时的法国、意大利和德国,经济总量是日本的2倍和巴西的4倍.然而,昙花一现的繁荣之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