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螺旋转乐其中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ghua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夜幕缓缓降临的贵阳,忙碌而愉快的休闲生活才刚刚开始。走在南明河的岸边,甲秀楼的夜景让人不禁驻足观赏。“啪、啪……”,一连串有力而有节奏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循着声音走过去——十几个年过半百的老人同时挥舞着鞭子,鞭子下大小不同的陀螺飞快地转着,成为喧嚣的都市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退休了,找到了乐趣
  
  正当大家为广场上的“壮观”场面目不转睛的时候,“啪、啪……”更大的声音在众人耳边又一次响起。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在甲秀楼广场鞭打着一个直径约120毫米、重达5斤的大型陀螺,只见老者挥舞着手中1米左右长的鞭子,用上全身的力量,朝陀螺抽去,“啪”的一声,重重地抽在陀螺上,在围观群众的喝彩声中,陀螺旋转如飞。
  老人向旁观者展示了如何让这个陀螺从静止到转动。他先是将鞭子缠绕在陀螺上,然后将陀螺抛出,使陀螺在地面上转动,然后迅速抽打陀螺。老人鞭子甩得越响,陀螺转得越快,“嗖嗖”的响声仿佛一曲快乐的歌谣。
   “老刘,让我打两下。”老人身边的伙伴忍不住要一试身手。
  旁人口中的“老刘”,就是这个陀螺队里有名的陀螺高手。“ 2001年退休后,我便开始打陀螺,起初,打的是一个1斤重的陀螺,不到半个小时胳膊就酸疼。”说起当时打陀螺时的情景,老刘记忆犹新。3年以后,原本患有肩周炎的他发现,身体完全好了。
  “退休了,就要找个乐趣啊”,老刘说,“那个时候,没几个人打,就是在一起打也不认识。”令他意想不到的是,他的“圈子”人气越来越旺。从1人到14人,而且人数还在陆续增加。
  一年四季,只要天气允许,他们就会在甲秀楼广场打陀螺。“耳不聋,眼不花,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他的玩伴老李高兴地告诉记者。
  
  玩中健身
  
  每天都有几十人到这里打陀螺。参加锻炼一年多的张天良,今年已经快70岁了,每天打陀螺1个半小时,虽说运动后大汗淋漓,但从前的肩周炎、关节炎现在全好了。 “打陀螺,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能得到锻炼。”他觉得这是一种很不错的健身方式。
  “你看,每一鞭子抽下去,浑身上下都要运动,只是不像打篮球、踢足球那样剧烈。打陀螺没有什么规则,但你想让它转得又快又稳,也需要技巧和经验。”老刘向记者展示。
  不仅老年人喜欢这项运动,年轻人也很热衷。记者在现场看到有许多年轻人也在玩。一位满身大汗的20岁左右的小伙子告诉记者,打陀螺看似简单,其实技术性很强,特别是大型陀螺,没有一年半载的“功夫”,根本玩不转。
  “现在大家都提倡锻炼身体,但去游泳池、健身房都需要钱,还是这种运动好,买个陀螺,一次投资,既玩儿了又锻炼了。”退休前是火车司机的李师傅,退休后也加入了这个“圈子”。他认为,打陀螺其实是一种健身项目,适合各个年龄层次的人,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看似在玩,却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健身了。
  
  小小“陀螺圈”,抽出快乐新生活
  
  
  除了圈子中的14名成员,每天来这里散步的市民都不有自主地拿起鞭子打几下陀螺。“这是大众性的运动。”
  老刘的玩伴张贤,手里拿着一个木制陀螺,鞭子下还抽着一个铁制的陀螺,小小的陀螺在他的“指挥”下转得稳稳当当,偶尔还能与其他陀螺来个“火花四溅”的碰撞。
  “大家都不知道谁叫什么,只知道‘老张、老刘、老李……’,我们不拘泥于形式,只求这个小小的“陀螺圈”能带给大家健康和快乐。想来玩的,只要在这里抽上几鞭,和大家交流一下,就能成为我们的‘圈友’。”圈子里的老王笑着说。
  “你们听,这声音是不是还能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贵阳?知道我们这里的老人生活得多么怡然自得?”
  
  链 接
  “圈子”档案
  成立时间:2000年春天
  现有人数:14人
  “圈友”年龄:40~63岁
  活动地点:甲秀楼广场、钻石广场
  活动时间:每天上午7:00~9:00
  晚上7:00~9:00(下雨天除外)
  “圈友”宣言:以陀螺会友,玩得高兴
  联系方式:到“圈子”活动地点找老刘
  圈子成员名单:老张、老刘、老童、老李
其他文献
翠屏隐踪  张炳森(贵州 贵阳)    情人幽谷树丛丛,翡翠屏障遮影踪。  最是缠绵相拥处,山水情深爱意浓。    泛舟瘦西湖遇雨  刘环城(贵州 贵阳)    暴雨袭来七月中,湖峰虚幻景朦胧。  阴晴偶见辨浓淡,倒影四桥画最工。      乌蒙杜鹃  覃礼余(贵州 贵阳)    谁烧炭火撒乌蒙,弥望杜鹃熏晓凤。  山雾晦晦飞紫焰,凌空一漫入霞红。    长相思·黄山印象  肖允岐(贵州 贵阳) 
期刊
方小石先生名山,字小石、晓时。1911年出生,贵州贵阳人。早年毕业于国立艺专,曾受教于吕凤子、潘天寿等绘画大师。上世纪50年代在贵州担任美术编辑工作,60年代调贵州大学艺术系从事教学工作。1955年曾赴京、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出版有《方小石画集》。现为贵州国画院名誉院长、贵州省美协名誉主席、贵州师范大学艺术系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贡献津贴。  方先生的花鸟画不囿古人
期刊
在国外,“健康管理”是一种对个人及人群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和管理的过程。我国健康管理事业尚处于启蒙阶段,许多人对它还很陌生。为此,本刊特邀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专家周素芳博士教您如何管理健康。    事件回放    “快!医生,他又吐血了”,32床的妻子惊恐地呼喊着,这情景她已经历多次。她的丈夫是一个酒精性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当他口喷鲜血真切感受死亡气息时,才后悔当初觥筹交错
期刊
银屑病的发病呈现一定的季节性,大多数患者夏季减轻,冬春季加重。这除了与冬春季节人们易患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等有关外,还与冬春季紫外线照射不足有关。精神创伤、过度劳累、情绪过度紧张等,均可引起银屑病的发作和加重,这可能与血管运动神经受刺激有关。  银屑病患者应解除心理压力,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感冒。在饮食上,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及饮酒。复发后对患处皮损,要避免过度搔抓,不应将鳞屑、痂皮强行剥脱,
期刊
小时候特别喜欢看电影,有一部电影里面有一句话:“一分钱买个鸡天天下蛋”,至今仍记忆犹新。  童年,每逢节日,父亲都带着我们姊妹几个上街,他进茶馆,我们看热闹。长大后父亲给我们几角钱,由哥哥姐姐带着我们去看电影。但家里不能没有人,洗衣、喂猪、家务事一大堆,母亲自然哪里也走不开。  我们出去玩,往往只她一人在家,久而久之,一年四季,甚至几十年母亲很难出一次门。随着孩子们长大,一个个成家立业,母亲开始有
期刊
每当我离开家走过村前的那座小木桥时,总习惯性地回头望了一眼。一条晨雾弥漫的静谧乡路,曲曲弯弯地伸向家的方向。我的眼里,总是摇晃着阿妈苍白的脸,那是一张被风风雨雨雕蚀得沟壑纵横的脸,一张陪伴她走过六十几个春秋充满慈爱的脸;我的喉头像有什么东西哽咽着,咽得我透不过气来,许多往事一股脑儿涌上心头……  自打记事的那天起,我就知道村前的小溪上架着一座小小的木桥,桥弯弯的,像天上的半个月亮趴在那里。几块木板
期刊
今年已103岁高龄的张葆琛老人,数十年来住在风景如画的贵阳市花溪区奶牛场,每日习练太极拳、书法,生活规律,情志豁达,一个多世纪的风雨老人安然走过。  古云:“有养生之道,无长寿之方”。对养生,张老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他认为,养生要因人而异,正确看待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身心都是健康状态的人才会长寿。下文即是笔者与张老对话时,张老的养生观。    老有所为 老有所乐    长寿的一个要素是要时
期刊
山上,古木参天,苍松翠柏;山下,碧波粼粼,游船点点。廓桥水榭,黛琐翠围,静雅宜人,一派黔山贵水的景致。今年107岁的李海云老人就住在这集贵州高原灵气于一身的黔灵山脚下。  3月28日早上9点,记者来到位于贵阳市黔灵公园后门的老人住处。见有人来访,老人放下碗筷起身迎接请坐,随后他掏出烟盒递给记者一支香烟。见记者不抽烟,老人便自己娴熟地点燃并抽将起来,老人说:“叶子烟抽了不上火,自己从10多岁就开始抽
期刊
2008年10月6日,位于贵阳市友谊路附近的省癌症康复协会办公室内热闹非凡。十几个人围坐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不时传出一阵阵笑声。原来,这是康复协会正在为五龄癌友举行生日庆祝活动。  “五年了,我们用意志和乐观与病魔斗争了五年。” 说这句话的时候,每个人的脸上既有自豪,也有坚毅。    寻找精神的寄托    “康复会就是我们这些人的精神寄托,是我们生活下去的支柱。”71岁的卜茂生说出了所有会员的心
期刊
3月13日,全省市(州、地)老龄办主任会议在贵阳召开。会议传达了全国老龄委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全国老龄办主任会议和省老龄委第九次全体会议精神,总结了2008年全省老龄工作,并对2009年的老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省民政厅厅长、省老龄委副主任丁治学作重要讲话,他指出,2008年我省老龄工作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2009年要坚持“党政领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以完善社会养老保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