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钢琴演奏中的指法艺术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eshuwen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众所周知,钢琴不仅音域广、音效好,而且表现力较强,但是,要想充分展现钢琴魅力,就需要演奏者使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弹奏,包括端正的坐姿、良好的指法与正确的手型等,其中指法运用对钢琴演奏水平的提升有着决定性影响,正确的指法可以展现作曲家的独特风格。本文主要就钢琴演奏中的指法艺术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钢琴演奏;指法艺术
  引言
  对钢琴演奏而言,指法不仅是基础而且是关键,无论是初学者还是学校钢琴演奏教学,从接触钢琴开始就需要运用指法,选择正确合理的指法可以节省钢琴练习时间、提升演奏效果,所以在钢琴演奏中注意指法及其艺术是非常重要的。
  一、指法概述
  钢琴是一项用手进行演奏的乐器,无论是在练习过程中还是演奏过程中都需要依据乐曲特征与手指长度进行触键先后规划,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规划方式促使了指法形成。正确的指法运用,除了可以减轻演奏者日常钢琴练习的压力,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更好地展现乐曲所涉及的情感与精神,所以在钢琴演奏中我们需要注意及其艺术。
  二、钢琴演奏中的指法类型及运用
  (一)类型
  1.基础一对一
  所谓一对一,指的是每根手指都对应键盘,一根手指对应一个音,比如好比大拇指对应1,小拇指对应5,可以说,在钢琴演奏中,一对一类型是指法中最为基础的类型。
  2.穿指
  穿指类型,也称成为转,通常是在演奏乐句过程中手指不够用而使用的手法,其中1指的是在2,3,4指下进行穿指,在此基础上对更高音实施演奏的指法。实践证明,在具体演奏时不能盲目穿指,需要遵循相应的规律,在这一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钢琴演奏中需要最大限度地避免在黑键上穿指1指,主要原因在于2,3,4指处于自键的时候,若1指穿指在黑键上,则会对手指演奏产生影响。现如今,钢琴演奏发展越来越快,高级教材中涉及的一些钢琴演奏情况,都不将大拇指处于黑键上,但是肖邦时代的一些钢琴演奏,要求将大拇指放在黑键上,比如肖邦夜曲,在弹奏此曲目的过程中,大拇指弹奏可以更好地展现音色丰满性,但也有可能出现演奏不平稳的现象。另外,穿指跨度不宜过大,只有适度的穿指跨度,才能准确控制节奏,提升弹奏效果。
  3.跨指
  跨指,顾名思义跨越拇指,2,3,4指跨越1指,在此基础上进行低音演奏的指法。纵观钢琴演奏,我们不难发现此种指法需要遵循相应的规则,也就是说在具体演奏时,2,3,4指不能跨越5指,只能跨越1指,当然,5指也不可跨越1指,同时,跨指跨度不宜过大,一般控制在四度音程之内即可。一般来说,若1指处于黑键位置,那么2,3,4指在跨越时要越过自键,不可落于其身上,這样才能使手指动作更加灵活便利,保障钢琴演奏不受影响。
  4.手指收缩
  在钢琴演奏过程中,手指会收缩,此种收缩具有一定的要求,即在方位上要保持横向,同时收缩程度要依实际情况而定,总之,依据规定需要触碰琴键的两个手指及其存在的手指实际个数要多于二者分别需要接触键盘的实际音程个数,且在收缩时需要注意收缩的手指间要留有其他的手指。此外,在保障演奏流畅度不受影响的前提下,黑键和白键间的手指也可以进行收缩。
  5.扩指
  毋庸置疑,从名称上来说,手指扩指位于手指收缩对立面,与手指收缩相同的是在方位上要保持横向,不同的是收缩手指还是扩指手指;从手指运动幅度来说,依据规定需触碰琴键的手指及其存在的手指实际个数要比相应的音程个数要少。相比来说,这种手法的应用较为灵活,也就是说每个手指都具有自由使用的权利,使用1指时其他手指也可以使用。
  (二)运用
  第一,在具体规定时,钢琴执法需综合考虑声部层次,指法选择过程中,要依据作品风格选择不同的执法,从而保障钢琴演奏流畅度,同时指法与方向也有着密切相连的关系,指法要随着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在钢琴演奏过程中,指法有规律可循,需考虑演奏者手掌力量等,钢琴演奏者要想演奏出美妙动人的曲目,展现钢琴魅力,就要在演奏中不断摸索钢琴指法运用技巧及规律。
  第二,在演奏印象主义的钢琴音乐时,上臂与手腕不可随意摆放,要保持平稳,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手指交换,为了保障音乐的统一,演奏者要合理运用转指。另外,在演奏时要注意重音连接的连贯性,从而保障演奏流畅度,展现音色色彩。
  第三,指法选择运用是否合理对乐句的通畅、完备有着决定性影响,在具体演奏过程中,良好的钢琴执法,可以保障音乐线条的通畅,使急板演奏更加明确、清晰,且可以对手臂动作进行收缩,从而演奏出更加好听流畅的乐句。
  结论
  总而言之,作为钢琴演奏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指法,除了对乐曲演奏通畅性有着重要影响,还和乐曲中涉及的情感、精神有着密切相连的关系,正确运用指法,有利于提升演奏者演奏技巧,加深演奏者对乐谱的理解等,所以在具体演奏过程中,演奏者要依据钢琴作品特征与个人演奏习惯合理选择指法,从而更好地展现钢琴魅力。
  参考文献:
  [1]钢琴教学中的学生音乐表现力培养研究[J].霍树霞.大众文艺.2015(24)
  [2]钢琴教学中“音乐表现力”的培养和训练初探[J].梁缘.艺术评鉴.2017(04)
  [3]浅析如何提高教师钢琴教学中学生的音乐表现力[J].黄健.黄河之声.2017(03)
其他文献
【摘要】:音乐美学作为探索研究音乐以及对音乐审美特殊规律的学科,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音乐剧作为一门并非传统流传而来的舞台艺术,其音乐在整个舞台的表现上更加丰富多彩,但每一次的音乐出现都并非偶然,它有着传达剧情背后寓意的重要功能。音乐剧《狮子王》作为电影改编的舞台剧,再其音乐选取上更具独特的特色,融合舞台表演,将其音乐之美发挥到最大限度。  【关键词】:音乐美学;音乐剧;《狮子王》;音乐特色  一、
期刊
【摘要】:中国古代传统艺术中包含着很多社会文化和人文心理的因素,中国传统绘画讲究的是“型”、“意”、“神”,而现代绘画和设计主张个性、张扬、时尚.前者优雅、含蓄,后者张扬个性,中国传统设计中传达这某种意蕴在里面,而现代设计中的涂鸦艺术却显现了相反的特点.本文主要想分析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找出融合之处,从而是传统和现代相结合。本文以古代抄纸术为蓝本,结合现代版笔者自己画的涂鸦为背景,结合出一套关于
期刊
【摘要】:《断层线》是一部由四川乐山市歌舞剧团与新西兰著名编导莎拉·布罗迪合作共同打造的优秀现代舞舞剧。它主要描述四川汶川地震后,四川人民在面对难以想象的灾难面前人们发自内心的亲密故事。四川人民在经历了地震后,以独特的乐观精神面对灾后生活。人与自然之间的化学反应,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反应,在这部舞剧都得到很好的展现。本文主要通过探讨舞剧《断层线》,了解舞剧中不同视角展现出的四川人民乐观精神。  【关键
期刊
【摘要】:在室内设计多元化的今天,对传统设计风格的研究和把握尤为重要。文章以中国常见的传统室内造型隔断为切入点,从其特征和常见的形式及现代应用方面对传统隔断现代流变做了解读和诠释,为今后的隔断造型创新设计找到历史依托。  【关键词】:传统造型隔断;室内设计;隔断形式;现代流变  “隔断”即空间的围合与分隔,我们的祖先利用隔断的形式,对各种自然材料进行组合,将自身栖息的空间从蛮荒的自然世界中隔离出来
期刊
【摘要】:2010年,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在福宝建立“福宝民间音乐研究基地”,基地为音乐学系学生开展民间音乐采风、教学采风和学术研究提供了平台。2014年开始,带领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大学生在基地开展民间演唱、民俗活动、调查走访等一系列采风工作。其中对基地开展采风工作——当地的“河闹”山歌开展学术讨论。焦滩“河闹”也称“闹河”,它是每年农历五月十五,在四川泸州市合江县焦滩乡大端阳节举行龙舟竞赛之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是研究费钦素描线条,深入探索费钦的绘画风格和成因,对素描中的线加以研究,其线条的艺术表现力作为重点的描写,通过与其他画家线条特点的对比,进一步论证费钦线条的独特艺术价值。  【关键词】: 素描;线条;费欣式;线绘式  一、引言  尼古拉·费钦师从列宾,素描深受列宾的影响,费欣长期研究自己的老师列宾的晚期作品,继承了俄罗斯的部分传统绘画。在肖像、人体、静物和风景等创作上都有着出彩的
期刊
【摘要】:校园文化能够反映一个学校的综合素质水平,反映学生学习生活的现状,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现在很多大学生热爱墙壁,井盖等平面空间涂鸦艺术形式,本篇文章重在探讨涂鸦艺术在校园文化价值建构中的作用。  【关键词】:校园;艺术涂鸦;精神;个性化  公共艺术作为校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文化精神的传递,塑造学校的公众形象。高校校园环境的公共艺术研究,对高校校园文化形式的丰富具有重要意义。  在校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变得越来越拥挤,人们的公共交往空间也正在减少。城市广场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城市空间环境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魅力的开放空间。广场景观设计不仅仅反映了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水平,更加折射出城市的文化内涵和精神面貌。本论文对现代城市广场景观设计手法作了的创新性探索,并提出了城市广场景观设计原则与方法。  【关键词】:城市广场;景观设计;开放空间  一、城市广场景
期刊
【摘要】:广告创意有明确的针对性,思考在我们搜集的相关资料信息中可能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并就这些问题在创意过程中做出对策性的处理,我们的创意才具有真正价值,创意才有助于信息的有效传播,获得理想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因此,我们在创意策略和形象表现过程中必须针对如下几方面的问题进行思考。  【关键词】:广告创意;策略类型;形象表现  一、广告创意表现策略  1、不同的目标消费群采用不同的策略:不同年龄、
期刊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网络时代,各种各样的技术手段应运而生,实践表明,我国博物馆如果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就可以加大博物馆在广大群众中的文化影响力,有效促进人们的阅读积极性。本文以微信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观众视角下我国博物馆微信营销对策,希望能够利用微信平台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阅读需求,提升全民文化素质水平。  【关键词】:观众视角;博物馆;微信营销对策  一个优秀的博物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