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治生态建设要把握四个重点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wa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治生态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客观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是政治组织、政治活动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各要素的总和,其核心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政治生态事关发展全局、引领社会和谐,对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政治生态好,可以凝心聚力,鼓舞士气,激发斗志。反之,则会涣散人心,败坏风气,滋生腐败。政治生态建设事关组织形象,事关人心向背,事关当前和长远。良好的政治生态必然表现为风清气正、政通人和,需要通过政治生态建设来实现。当前,淮北矿区正处在“调整、转弯、爬坡”的关键时期,比什么时候都更加需要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与和谐的政治环境,以此来内聚人心、外树形象,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笔者以为,政治生态建设的主体是党员领导干部,重点是党员领导干部,责任也在党员领导干部。加强政治生态建设需要把握四个重点:
  一、加强政治生态建设要以思想作风建设为先导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任何工作不首先把思想问题解决好,都会迷失方向、漫无目的、盲人摸象、事与愿违。党员领导干部加强思想作风建设,一要崇尚学习,包括党的先进理论、科学文化知识、管理知识和业务知识。不与时俱进的学习,知识就会落后,本领就会衰退,能力就会降低,最终就会为时代所淘汰。要崇尚真学,达到真懂,做到真用;二要坚定信念,牢记党的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仰,践行党的宗旨,摒弃私心杂念,自觉增强党性修养,时时处处以党员标准和领导身份要求自己,这也是党员领导干部应具备的最根本的思想素质;三要重视职责,岗位职责催生岗位任务,思想上高度重视职责履行,才会切实树立责任意识,才会激发干事创业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四要尊重群众,能否尊重群众、是否自愿尊重群众,是衡量党员领导干部思想道德修养的试金石,是检验党员领导干部思想作风的标准尺;五要敬畏制度,企业制度就是企业的“法律”,遵守企业制度就是遵守企业的“法律”。敬畏制度,思想上有足够的畏惧,才会尊重制度和遵守制度,也才有可能做一个“标准化”的党员领导干部。
  二、加强政治生态建设要以工作作风建设为载体
  工作作风是党员领导干部其他一切作风的演练场,其他一切作风都将通过工作作风体现出来。加强政治生态建设必须以作风建设为载体:
  一是在用人上,树立积极正确的用人导向。用人作风是影响政治生态的首要因素,事关组织形象和事业成败。在用人上,要树立注重品行的导向、科学发展的导向、崇尚实干的导向、重视基层的导向、鼓励创新的导向、群众公认的导向,真正把那些政治靠得住、工作有本事、作风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要全面实施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考核评价体系,把科学发展观体现到干部培养、选拔、使用、考核等各个环节,真正把那些对工作有激情、对群众有感情、对发展有贡献的干部提拔到重要岗位上来,让想干事的有机会、会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让那些得过且过、政绩平平的人无法安身,让那些投机钻营、跑官要官的人失去市场。
  二是在做事上,树立勤奋务实的良好形象。要大兴真抓实干之风,从经常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做起,一切从工作实际出发,围绕目标任务做文章,把心思集中到发展上来,把精力引导到事业上来,把能力发挥到业务上来,不分神、不分力、不分心,一心一意搞建设,和衷共济谋发展。
  三是在决策上,遵守民主管理的议事规则。决策民主才能保证献言献策积极性,增强主动性,保证决策科学性,降低发展风险,凝心聚力、和衷共济的生动局面才会形成,才会培育起班子强大的活力和生命力。
  三、加强政治生态建设要以党风廉政建设为保障
  党风廉政建设是加强政治生态建设的关键环节,是形成良好政治生态环境的“净化器”与“保健仪”。党风廉政建设在群众中也最为敏感,对组织形象和政治环境的影响也最大。要把加强政治生态建设与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长效机制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强化上级监督、落实有关制度为抓手,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日常管理监督,把监督关口前移,平时多提醒,缺点早指出,切实规范其决策行为、管理行为和生活行为。要求矿区全体党员干部要带头讲正气、树新风,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激情满怀想干事,坦诚大度好共事,严守底线不出事,做到旗帜鲜明地保护干事创业者、支持干事创业者、挽救失误者、追究诬告者、惩治腐败者,切实把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好、保护好、发挥好,努力形成风清气正、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充分展现淮北矿区干部干事创业的良好形象,为建设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保驾护航。
  四、加强政治生态建设要以长效机制建设为基础
  无论什么管理,制度都是基础,长效机制更是基础上的基础。加强政治生态建设,如果不推进长效机制建设,势必会出现昙花一现、昨日黄花的“短视”宿命。建立政通人和、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就要用严明的纪律、完善的制度来约束干部的行为。必须靠制度保障、严格管理、有效监督来实现。政治生态建设长效机制,应包括思想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工作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等内容,坚持预防和惩治并重的原则,加大监督考核力度,落实监督考核责任,增强监督考核执行力,以长效机制的健康运行,保证政治生态建设的健康发展和良好政治生态的持续发展。
  总之,政治生态建设是一个长期培育、持续建设的过程。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思想大解放为先导,以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为核心,以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以思想作风建设、工作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为抓手,努力建设风清气正、政通人和、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环境,为实现淮北矿区宏伟发展蓝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作者单位:安徽淮北矿业集团工程建设公司)
  责编:姚少宝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三份上海城市报纸2009年3月1日至2011年8月28日共两年半时间内有关“富二代”的报道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表明:作为大众媒介的城市报纸所构建的拟态环境,对公众对于“富二代”群体形象负面认知的构建具有重要影响。论文对城市报纸如何更好的发挥其传播功能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富二代”群体形象 大众媒介 城市报纸 实证研究    一、“富二代”及其群体负面形象
【摘要】本人从大众传媒的视角,在公共领域的框架内对《新青年》进行考察,探讨集结在《新青年》旗下的知识分子群体是如何通过这份刊物在当时构建起一个从文学到政治的公共领域,他们又是用何种公众舆论来充实这个公共领域的。正是这样的公共领域的构建及其影响,使得《新青年》充分发挥了报刊的社会动员作用,在中国掀起一场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新文化运动。  【关键词】《新青年》 公共领域 社会动员 新文化运动    一
【摘要】当前形势下,地方法制报应该在巩固法制宣传舆论主阵地的同时,走向更加广阔的发展新天地,走向对法律工具有更迫切需求的县域经济版块,开拓县域“第二市场”读者群。在提高对政法机关及其他法制部门的新闻报道质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广大公民对法制的需求。  【关键词】法制报 县域市场 民生视角    2004年初,各地省级法制报根据中央的决定划转到当地党报集团,一时人们纷纷认为,失去了行政支撑的地方法制报将
[关键词]课程;个别咨询;融合  小清,高一女生,长得很清秀,看上去乖巧伶俐,但眉宇间透露出一种傲气与孤独。记得第一次在他们班上心理课,在作自我介绍时,她大声地说道:“我叫小清,我一个人住,我经常一个人生活。”她的介绍让班中很多同学都大吃一惊,在同龄人的眼里,一个人生活是一件太与众不同的事情。同学们都记住了她,她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两个星期后的一天,小清在中午休息时间来到了心理咨询室,眼睛红
一、以其昭昭,使人昭昭研究者发现一个规律:青少年善于模仿成人的行为,一旦教师掌握了生涯规划的技能,进行自我生涯规划,学生也会随之发生转变。教师应当是一个对生活充满信心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民航局正式批复设立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谊示范区位于西成新区空港新城,面积144.1平方公里.是西北地区首个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也是西安又一国家级对外开
城市宣传片是塑造一个地域或城市形象、展示内涵、推动当地旅游发展最行之有效的宣传方式之一。河南结合自身特点推出的"记忆中原,老家河南"沉稳大气、注重内涵、彰显亲情,是
〔关键词〕审美心理;犯罪心理;中学生  从人类学本体论的角度看,审美活动是人的本性表现之一,是人自身的一种特殊存在方式和特殊生活形式,故而人人都需要审美。但审美意识是一种个性化意识,它常常与社会化意识发生冲突。要使两者一致,是以个体意识不充分发展,并受社会意识的规范为前提和代价的。人是这样一种社会生物,他有着独特的个体价值追求,不能容忍把非个体的价值意识强加给自己,所以审美活动本身常常包含着一种潜
[关键词] 表层心理;转折点;心理调节   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经常会为各种各样的困难所困扰。尝试着暂时绕过困难,比如将自己一时难以解答的问题放一放,先学习其他相关内容,然后再回过头来钻研没有学会的知识,可能会发现,从前觉得学起来很困难的知识,这时居然能很快掌握。上述做法就应用了心理学的“表层心理”和“转折点”理论。“表层心理”是指个体最初看到的事情或者物品的表面现象以及最直观的原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