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箱石榴

来源 :江门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525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2月10日,这天很冷。大约9点,门铃突然响起来。这么冷的天,这么早,谁会来?
  来人是老王,提着沉沉的一纸箱的东西。为了防备箱底破落,外面还套用了一个红色的塑料网兜。我知道,那是一箱石榴。
  今年,老王已经是第四年给我送石榴了。
  老王是个年近70的老人了,比我的父亲小不了几岁,我和他应该可算忘年之交了。不过,虽说忘年之交,其实,平时也没有多少往来,一年到头,只是他会很少地来两三次我的办公室,索取新出的刊物。
  2007年底,因为住房的原因,我从个旧文联调到蒙自文联,负责《蒙自文学》的主要工作。老王喜欢写点古典诗歌,他不会用电脑,只会写在纸上自己送来投稿。我到蒙自文联工作时,蒙自市(当时还是县)党政机关刚刚搬到市政府行政中心新区办公,这里离市区较远,交通不便,除非万不得已,许多需要办事的人都不愿来。老王为了几首小诗歌,骑着一辆破旧的老单车就来了,我马上给他倒了一杯热茶。从他的村子到行政中心,听说骑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那是我第一次见到老王,看着他这把年纪,我说了一些问候的话。他听出了我的担心,咧着无牙的嘴笑笑,说没事,平时无事他骑着单车到处跑。其实,老王写得很少,每年就送来那么七、八首什么五律啦绝句啦的短诗,最多也不超过十首。后来,老王又来了两三次,有次还带上他刚上学的小孙子。每一次,老王坐的时间都不长,喝上几口水,拿上书,说声打扰了就匆匆告辞了。
  这本是一个编辑与一位作者很普通的交往。我对他的一点热情,也只是出于职业的关系和对一位老作者的尊重。就是编稿,我也是基本按照我一贯的编辑原则取舍的。
  据说,老王以前在他的那个村委会上过班。现在,他把老祖屋让给了在家的儿子,自己住在别人的石榴地里,帮人家看守工棚,用每个月所得的三百元钱,过自己自由而清苦的小日子。说到底,是一个打小工的老头儿,这把年纪,这倒让我另眼相看。还有他硬朗的身子骨,也许也和这劳作和开朗有关。
  三年前冬天的某一天,他突然给我打电话来,说要给我送些石榴过来,傍晚6点,他把一箱用农药箱装的石榴送到我的手上,就像心里卸下一副重担一样,说年底了,这是最后一批石榴了,这个时候的石榴味道最好。说完,不容我挽留,骑着自行车轻松离去了。
  我和老王的感情就这么简单,淡如白开水。后来也没有什么来往与交流。但每到这个时候,老王就会如时联系我,不容我拒绝,骑着单车雷打不动地把一箱石榴送到我的面前。
  石榴是蒙自自产的主要水果之一,盛产季节在当地十分普遍。现在,老王肯定知道,在蒙自,我吃几颗石榴应该是很简单的事;或者,也许他根本就没考虑过这些,完全凭自己的意愿行事,完全凭自己朴实的想法和良心,把自己的心意干干脆脆地送给想送的人。而我也深深地知道,这一箱石榴,我是绝做不到把它纯粹当作一箱石榴来看待的。
其他文献
出差在外,接到紧急通知,要求我赶回公司开会。我匆忙赶到会议室,里面已经坐了几位领导,还有公司的几位骨干。总经理指着一位总监说,他已经辞职了,这位跟我同事六年的老朋友,将要离开公司。听到这里,我脑海里突然一片空白。要知道,我们正合力开发一个新的项目产品,经过近一年的尝试运作和项目管理,产品正在逐步成熟完善之中。  询问同事的辞职理由,原来是要回重庆老家照顾父母。他是家中独子,没有兄弟姐妹。年迈的父母
期刊
深夜,办公室里的灯光透出玻璃窗散落在厂区草地上,一位妇女在灯光下面对着一个破损的纸箱哭哭啼啼,显得非常伤心。一个破损的纸箱怎么会如此让她撕心裂肺呢?在未讲叙这个故事之前我不知从何起笔,那么就从她高中毕业说起吧。此文的“我”是主人公。  1999年,我考上家乡一所大学,不是我不想读书,而是家里供我读完高中已是一贫如洗了,再加上在我上初中那年爸爸因一次意外失去了一条腿,家里的农活就全落在妈妈一个人身上
期刊
看奥运新闻,老妈十分痛心地对我说:你看看人家80后和90后都得冠军了,你啥时候也给我得个奖回家?  我怒吼:我昨儿不是得了吗?还给你喝了!再来一瓶呢!  家 教  儿子终于如愿以偿考取重点大学,爸爸回忆十几年的教育孩子历程感触很多。  小时候的你爱到处跑,爸爸多想像唐僧一样可以念紧箍咒约束你。  上小学爱上网,旷课去网吧!我真希望自己是孙悟空用金箍棒打你,因为爸爸崇尚棍棒教育。  过了迷糊的童年
期刊
朋友,看了题目会使你惊奇,在水中划游的庞然大物——龙舟,饱水的坤甸额外沉重,岂能过山?会,清光绪年间鹤山址山镇就出现过,不信请往下看。  那是龙湾独特的第一艘龙舟,能乘坐55至60人,它的特点是:上口过宽而下口偏窄,是木碌型,故此冠以“木碌龙舟”的绰号。它具有梭子底,划行时减少了水的阻力,有割浪腾空飞驰的性能。但由于上下比例失调,又带有圆木滚动的性能,高速划渡时被风浪冲击容易翻船。为了安全起见,凡
期刊
对面坐了一对情侣,男生不好看,女生长得还挺文静。  女生跟男友说:今天我看见xxx男友了,丑死了啊。  男生说:比我还丑么?  这时我跟媳妇都以为女生会安慰他,说句你不丑之类的。三秒后,女生:跟你不是一个丑法。  开洒水车  A女:男友向我求婚了。  B女:你答应他了?  A女:是的,他告诉我,他那辆车地位十分显赫。每当他开车上街,行人车辆都会给他让道。  B女:那太棒了!  A女:唉,甭夸了,后
期刊
“亲爱的海莲,看来这次你真的说对了,我确实不该出国……”我头靠在铁架床上,就着稀疏而朦朦胧胧的月色,在日记本上写下这句话时,驻地四周荒无人烟的旷野上依然能听见一些零乱的枪声,这样的枪声让我的心抖了又抖。  “又写,又写,书呆子,该你们放哨了。”小组长戴老大走过来提醒我。  戴老大是我们这批由中铁11局项目开发部在四川广安市招募的海外务工人员中的一员。这些在广安招募的劳务工全是由戴老大组织联系的。在
期刊
我叫何流,一个所谓的90后男孩,家乡在北方偏远的农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对我的未来没有什么建议,也没有什么意见。2008年高考落榜,故而随波逐流踏上了南下打工路。我和几个同样被应试教育所阻挡的同学(包括我女朋友)怀揣着“条条大道通罗马”的心情去远近闻明的“银行”广州,寻梦。  第一次坐火车,大家的心情还是无比地喜悦激动与迫不急待的,就好像要做一件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一样。即使那火车是快要淘汰的
期刊
生产部来了新经理,大家都深感不安。俗话说得好,新官上任三把火,还不知道新经理的三把火怎么烧。大家每天战战兢兢地工作,生怕撞到枪口上,但事实证明大家的担心是多余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新来的陈经理为人很不错,没有什么官架子,每天都亲自到车间了解基层的工作,见了员工格外的亲切,问这问那,诸如工作上有什么困难啦,生活中有什么需要帮助啦,对公司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啦,这些关怀很快打消了大家的猜疑。  过了一段
期刊
陶庐的诗  陶 庐  与杜甫书  假如斜阳里,荒郊外,你伸出的枯手  能够被我紧握。如同虔诚的教徒领受  主的旨意。如同神秘的运动场上  一圈又一圈地接力。  我,还有我的傻朋友们会不会  因此过圣诞,泼水与撒娇,狂欢如醉?  酒、酒在哪里?老兄!你的草堂佳酿  究竟在那里?如今遍地是茅台五粮液  还有XO人头马,多的是掺了苦涩的腻与甜。  如今就是苦与涩,也有很多是假冒的了......  那么
期刊
读者诸君一定会说:生命无价。可偏偏有人为了讨要三百元工资不惜拔刀。而且这杀人的竟然是一位大学毕业刚工作半年的老师。欲知详情,请听我慢慢道来。  话说李如老师星期五下午从乡下学校搭最后一班车赶到县城,去和女朋友丽琼共度周末。爱情的美酒使他们激情膨湃。夜半时分,丽琼说:“我辞职了,那姓洪的女人太嚣张,太刚愎自用。她处处找茬,让我忍无可忍。”李如说:“不是劝你忍耐吗?幼师本来就极需耐心的。”“可忍耐是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