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教育理念正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学校班级管理中,在加强知识文化教育的同时,更应根据实际情况强调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并支持学生的个性发展,给每一位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结合多年的班主任班级管理经验,论述班级管理的常见策略。
关键词:学生;班级管理;创新
一、前言
初中生正值青春期,他们是一群有理想、有追求、求知求新、上进心较强、对生活有着美好憧憬的学生。同时也因为处于青春期,他们意志品质差,看问题偏激、感情脆弱,经不起困难,而且社会阅历浅,思想不成熟。这些青春期特征给做好班级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不断对班级进行多方面观察了解,初步完善班级管理策略。与此同时,班主任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班级中的主要关系之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良好教育氛围形成的基础,是认知教育的润滑剂和催化剂。教育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受师生关系的影响,没有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没有良好的教育氛围,学生的学习情绪容易受到波动,很难保证教育的成功。
但不能忽视的是,受到以往传统“师道尊严”的影响,很多教师和学生仍旧把师生关系摆在一个不适当或者不正确的位置。在这种师生关系中,教师的话是“圣旨”,学生必须无条件接受,学生没有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无法自主、独立地展开学习。长此以往,学生个性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被抹杀,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想改善这种氛围,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要从班主任自身做起,提高职业素养,尊重学生独立的人格,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学生。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这种理念,放下架子,让学生感受到校园是“家”,教师是“朋友”,充分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尊重。
三、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著名的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班主任来说,学生不是没有优点,而是自己没去发现;不是没有“千里马”,而是“伯乐”没有出现。每个人,特别是正在成长中的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但是有些学生的优点往往会因性格等方面的原因被隐藏起来,这就需要班主任用一双慧眼去观察、捕捉学生的长处,并把它放大,将学生的闪光点不断地挖掘出来。对于缺点,班主任要采取委婉的方式,让学生真正地意识到缺点,自己从内心愿意改正。
四、建立家校合作模式,形成教育合力
在新的教育模式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存在错位和失职的问题,认识上的不统一或者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的转变角度过大,导致学生无法适应学校氛围。家长对子女的过分溺爱,对学生学习只看结果不看过程,以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都以成绩衡量学生等,这些是严重违背教育规律的,只会起到反作用。学校应与家长始终保持沟通,步调一致,共同探讨教育的方法。教师都应该多与家长沟通,多與学生交流,在各自承担起不同责任的同时,家校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保证教育的方向是正确的前提下,实现合力最大化。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班级管理离不开班队活动课,班队活动课是对班级全部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教育的主阵地。班主任不能死板地将学校的文件一读了事,要在学校原有要求的基础上,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精心安排好每一周的思想教育主题课,最好能够使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如朗诵会、抢答辩论会、故事会、小品表演、演讲会、歌唱比赛会等。在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同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在活动过程中受到教育,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改错能力。
六、少批评,多赞美
班级管理中不能缺少批评和赞美,但是批评与赞美相比,赞美之声要更加频繁,与此相比,批评要更加委婉,次数要恰到好处。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尊严,让他们感受到班级管理不是政权管理,是父母的言传身教,让他们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看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以自己的力量为主,班主任、父母的外界力量为辅,改掉自己的缺点,增加自己的优点,逐步成为一个合格而且优秀的学生。
抓好班级管理,不是简单的小问题,仅仅依靠老经验、老方法、老套路是行不通的。在新教育理念不断深入的今天,班级管理必须以人为本,紧跟时代步伐,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合力,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和长处,让班主任像父母一样感动学生,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使之成为未来社会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许鹏.新课程改革视野下的班级文化创建[D].苏州大学,2010.
[2]顾敏芳.中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改进[D].苏州大学,2011.
[3]孙文凯.创新学校管理,促进学校发展——关于中职学校管理的几点看法[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5).
[4]马新海.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文明礼仪素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4).
关键词:学生;班级管理;创新
一、前言
初中生正值青春期,他们是一群有理想、有追求、求知求新、上进心较强、对生活有着美好憧憬的学生。同时也因为处于青春期,他们意志品质差,看问题偏激、感情脆弱,经不起困难,而且社会阅历浅,思想不成熟。这些青春期特征给做好班级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班主任需要不断对班级进行多方面观察了解,初步完善班级管理策略。与此同时,班主任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班级中的主要关系之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良好教育氛围形成的基础,是认知教育的润滑剂和催化剂。教育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受师生关系的影响,没有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没有良好的教育氛围,学生的学习情绪容易受到波动,很难保证教育的成功。
但不能忽视的是,受到以往传统“师道尊严”的影响,很多教师和学生仍旧把师生关系摆在一个不适当或者不正确的位置。在这种师生关系中,教师的话是“圣旨”,学生必须无条件接受,学生没有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无法自主、独立地展开学习。长此以往,学生个性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被抹杀,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想改善这种氛围,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要从班主任自身做起,提高职业素养,尊重学生独立的人格,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学生。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这种理念,放下架子,让学生感受到校园是“家”,教师是“朋友”,充分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尊重。
三、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著名的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班主任来说,学生不是没有优点,而是自己没去发现;不是没有“千里马”,而是“伯乐”没有出现。每个人,特别是正在成长中的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但是有些学生的优点往往会因性格等方面的原因被隐藏起来,这就需要班主任用一双慧眼去观察、捕捉学生的长处,并把它放大,将学生的闪光点不断地挖掘出来。对于缺点,班主任要采取委婉的方式,让学生真正地意识到缺点,自己从内心愿意改正。
四、建立家校合作模式,形成教育合力
在新的教育模式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存在错位和失职的问题,认识上的不统一或者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的转变角度过大,导致学生无法适应学校氛围。家长对子女的过分溺爱,对学生学习只看结果不看过程,以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都以成绩衡量学生等,这些是严重违背教育规律的,只会起到反作用。学校应与家长始终保持沟通,步调一致,共同探讨教育的方法。教师都应该多与家长沟通,多與学生交流,在各自承担起不同责任的同时,家校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保证教育的方向是正确的前提下,实现合力最大化。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班级管理离不开班队活动课,班队活动课是对班级全部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教育的主阵地。班主任不能死板地将学校的文件一读了事,要在学校原有要求的基础上,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精心安排好每一周的思想教育主题课,最好能够使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如朗诵会、抢答辩论会、故事会、小品表演、演讲会、歌唱比赛会等。在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同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在活动过程中受到教育,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改错能力。
六、少批评,多赞美
班级管理中不能缺少批评和赞美,但是批评与赞美相比,赞美之声要更加频繁,与此相比,批评要更加委婉,次数要恰到好处。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尊严,让他们感受到班级管理不是政权管理,是父母的言传身教,让他们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看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以自己的力量为主,班主任、父母的外界力量为辅,改掉自己的缺点,增加自己的优点,逐步成为一个合格而且优秀的学生。
抓好班级管理,不是简单的小问题,仅仅依靠老经验、老方法、老套路是行不通的。在新教育理念不断深入的今天,班级管理必须以人为本,紧跟时代步伐,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合力,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和长处,让班主任像父母一样感动学生,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使之成为未来社会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许鹏.新课程改革视野下的班级文化创建[D].苏州大学,2010.
[2]顾敏芳.中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改进[D].苏州大学,2011.
[3]孙文凯.创新学校管理,促进学校发展——关于中职学校管理的几点看法[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5).
[4]马新海.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文明礼仪素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