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桐根腐病的研究

来源 :植物病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m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桐根腐病在四川桐区严重发生,成片桐林被毁。通过六年的系统研究,对此病危害、症状、病原、病情以及发病规律进行了首次阐述。病原菌定名为油桐腐皮镰孢(Fusarium solani(Mart.) Sacc.f.sp.aleuritidis Chen et Xiao f.sp.nov.)(腐皮镰孢一新专化型)。经大面积的营林生态方法防治,综合控制效果显著。
其他文献
水稻潜根线虫(Hirschmaniella oryzae)的致死温度为51°C10分钟。在零下的低温,该线虫最多只能存活30小时,但它能在水稻生长受抑制的温度(40。C)下生活1个月左右。该线虫
本研究是对棉花枯萎镰刀菌生理Ⅱ、Ⅲ型菌系的四个菌株用切割菌丝尖端和单孢分离的方法研究它们的异核现象。试验结果表明:在田间它们能以异核体存在,并有三种核型组成,通过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建党80周年的讲话中,系统地阐述了“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通过认真学习使我体会到:“三个代表”集中到一点,就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保持先进性。
以改进的直接组织斑免疫测定(IDDTB)的直接法,用碱性磷酸酯酶(Ap)或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单克隆抗体(IgG)检测病组织听马铃薯X病毒(PVX)、鞠菁花叶病毒(TuMV)和马铃薯青枯细菌均获得了满意的结果。该法明显
用大白菜6个品种和软腐欧氏杆菌(Erwinia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致病力等性状不同的3个菌株测定表明,病菌对根毛吸附的菌量与对根系侵入的菌量间有正相关关系。吸附表
<正> 新疆八一农学院朱懋顺教授1973年首先发现此病。他于1980年采来病株,经作者鉴定为苜蓿丛枝病。后经调查,新疆不少县市有此病为害。特别是老病区,如乌鲁木齐南戈壁托里牧
解放思想与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水平、社会实践能力密切相关,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是解放思想的前提条件.就解放思想与人的素质关系阐述了作者的观点.
什么是“互联网+”?概念提出者、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解释说,“互联网+”战略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
为了能够在Web应用系统测试中利用EDPN模型的直观性和耦合性好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EDPN模型(WEDPN),有效地解决了使用EDPN模型难以合成多个页面的EDPN模型问题.最后,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