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群:志愿生活是一场心灵洗礼

来源 :中华儿女·青联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1219614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江西省青联副秘书长李超群正在办公室上班。突然,他觉得有点头晕,以为是最近工作较累所致。很快,有朋友告诉他:四川汶川发生7.8级大地震!他惊呆了。
  很快,江西团省委下达会议精神,决定全力援助灾区人民。李超群立即组织募捐。几天后,他带着募捐到的2000多万资金和一批救援物资,以及由30多人组成的志愿者团体,急速奔赴重灾区——青川县。
  5月19日大清早。火车到站时,李超群才知道因为连日暴雨,前日被打通的通往青川县的公路因塌方再次中断。于是,他们一行改往什邡县。
  行进在因地震而断裂的公路上,两边的房子已完全倒塌。车行越远,志愿者们内心越发沉重。
  “你都不知道,每一处废墟里到底埋葬了多少生命?”曾有过8年军龄、参加过无数抢险救灾的李超群,止不住泪流满面。因为经历过,他比一般人更能深刻地感受到灾民的痛苦,也更能理解眼前的一片疮痍对于那些生活在此处的人们意味着什么。
  三个多小时的跋涉之后,他们到了什邡县的一个镇子。极度的疲倦和颠簸之后,仍然无眠。那晚,想到当天所经历的一切,在悲痛和感动交织中,好几个志愿者都哭了。
  
  灾区:给废墟播撒希望
  
  很快,这批由心理咨询组、医疗组、防疫消毒(专业防疫)组和教师组组成的志愿者,开始投入紧张的救援了!
  作为副领队,李超群除了组织部署工作外,每天还要背着四五十公斤重的消毒液,走好几公里的山路,将消毒水洒遍镇上每一处居民区。等把消毒液全部喷洒完,他常常头晕,药水刺激的反应很厉害。
  这批志愿者还建立了当地第一所希望小学。
  心理咨询组和教师组工作时,每天都接待很多小孩。经历过灾难,他们很茫然、很孤独。“见他们这样无助,又没有书读,那时候就想,能不能搞个小学?”
  很快,江西青年志愿者帐篷希望小学建立起来。这个临时学校极其简陋。“就是在当地借了黑板、粉笔,搬来一些小马扎,在驻地旁边的水泥地上组成的临时小学。”学生们从学前班到高中,年龄跨度很大。志愿者陪他们唱歌、聊天、做游戏,就是为了让他们开心起来。
  临时小学成立的消息发布出去后,第一天来了12个孩子,而到第一批志愿者返回江西时,那里的学生已有200多人。“这是当地第一所希望小学,影响很好。”
  从驻地到镇上有两公里左右,学生们人多,路很难走。怕有危险,李超群和志愿者们每天上下课拉起了一根长长的绳子,让所有学生都抓住绳子。前面、中间和后面各安排一个老师,带领学生慢慢走过去。那些画面,李超群一直无法忘怀。
  “这些小孩都很无辜,也很让人心疼。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在抗灾期间、孩子们无法上学这个空白期,给他们的生活增添一些色彩,让这些无家可归的孩子们找到一种归宿感。只要没接到命令,我们会一直做下去,会有一批批的志愿者接上来。”
  
  归来,唯有珍惜
  
  5月25日,李超群从灾区回到南昌。回来后,他只想睡觉。
  “在灾区,每天都有很多余震,地震来临时那种感觉很可怕。人躺在水泥地上,就像地底下有什么东西在不停地打你,很可怕,根本不敢睡觉。”
  这些天,李超群一直在紧张部署下一步的志愿赈灾计划。“现在灾区很多孩子仍然上不了学,所以我们的希望小学工程还要加紧一步,目前正在与当地政府商议,规划让更多的孩子上学。我们准备派更多的教师过去,同时心理治疗和干预工作也很紧迫。”
  采访这天,李超群病倒了,正在医院输液。曾经的军旅生涯,让他已经习惯于冲锋在救灾一线的生活。所以,对于这次勇赴汶川灾区救灾,他认为“很正常,没什么好说的”。
  但他却热情地赞颂那些在抗震救灾中英勇冲锋的年轻人。“说真的,他们的热情让我很受感动。他们中很多都是‘80后’,以前我一直看不惯他们,觉得他们的生活方式很怪,我无法认同。但这次,他们的热情和对家国命运的关心,是我真的没想到的……”
   同时,灾难也让李超群感受到了更多的力量。
  “14亿中国人民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实在是太大了,太可贵了,有什么战胜不了?我相信,经过心灵的洗礼,人们会回归到一种很本真、很善良的状态。会变得平静,变得和谐,变得坚强。经历这种残酷和感动,就换来两个字——珍惜。我们一定会珍惜现在的生活,不管情形是好是坏。”
  
  李超群:共青团江西省委统战部副部长、江西省青联副秘书长
其他文献
在5月18日国家七部委联合主办的CCTV2008抗震救灾大型募捐晚会现场,张祥青夫妇以个人名义为灾区捐款一亿元,成为当天晚会上的热点人物之一。   网上有关张祥青的资料只有寥寥数语。他捡过垃圾、卖过豆腐和废钢,在事业鼎盛时期成立了荣程钢铁集团。简历上惟一吸引眼球的是,2007年张祥青以130亿元身家,荣登胡润百富榜第45位。但是直到5月18日晚,人们才知道这位捐款一亿的人是当年唐山大地震中幸存的一
期刊
历史上就有“大灾后必有大疫”的说法。32年前,唐山大地震,防疫人员成功阻断了瘟疫发生。如今,刚刚经历了8.0级地震的汶川将会怎样?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副所长陈薇曾在2003年,因为对抗SARS的杰出贡献,被评为第十四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五年后的今天,身为国家抗震救灾专家委员会卫生防疫组组长的她,凭着专业敏感性,在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想到了如何防疫。    大灾防大疫    陈薇
期刊
5月16日,成都市“绿道景观” 工程实业有限公司。  总经理邹相英一大早便起来了,刚从灾区回来,她依然很累。然而公司里还有很多事情在等着她。许多厂房和设备毁了,在彭州的高山花卉基地也毁了,一些家在灾区的员工也人心惶惶……  地震已经过去好几天了,但往返于成都与绵竹的那些日日夜夜仍然时时浮现在她的眼前。    “快点儿,再快点儿!”    5月13日下午2时40分,成绵高速公路。    “快点儿,再
期刊
当代艺术与大学的渊源纠葛  考察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多年的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奇特而怪异的现象,这就是中国当代艺术界所有成功的艺术家,包括那些蜚声国际艺坛的中国当代艺术家,都有学院背景,都是从美术学院毕业的,甚至很多著名当代艺术家都是美术学院的教师,但是导致他们成功的那些创作观念和艺术语言都不是从美术学院里学到的,也就是说不是从美术学院的教材和课堂里获得的,他们要么是从某位老师的个人观念中得到启发,要
期刊
在阿尔及利亚地震救援行动中,第一次参加国际救援行动的中国国际救援队依靠先进的科技水平,成功搜救幸存者一名,挖出遇难者四名。是继法国救援队之后,在震区第二支成功搜索到幸存者的队伍。  印尼海啸救援过程中,面对一名黝黑肤色患者的静脉注射,多支国际救援队一筹莫展。而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女医疗队员却临危不乱,一针见血。  联合国人道主义协调办公室的官员这样评价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国际救援的大舞台上,中国国际救
期刊
“没有经历过地震的人,只能凭想象去关心这些受灾的孩子。可是我和他们在一起,我知道他们需要什么。他们能在前一分钟还和你有说有笑,后一分钟就会发出尖叫,而要慌乱地跑出楼房,他们宁愿呆着帐篷里。而我要到大地颤抖的时候,才知道余震来了。” 作为巴塞罗那奥运会双向飞碟射击冠军的张山,谈起这些学生她就想哭。   “这段时间我四处奔走,希望能为赈灾做点事。也许是因为汶川的地震,所以不管到什么地方,人家听说我是四
期刊
享有全球华人第一男中音美誉的世界著名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廖昌永,最近活跃在国内各种赈灾义演的现场。他说:“支援灾区的方式有很多种,我现在能做的除了捐款,就是尽可能多的参加义演,为灾区的父老乡亲筹募更多的捐款。”  今年40岁的廖昌永,出生在四川郫县。那里距离5·12大地震震中汶川仅仅50公里。“我上学的时候在阿坝洲,这次的震中,是我过去上学的必经之地。看到昔日山川秀美的家乡如今变成一片惨
期刊
“5·12”四川汶川地震发生的短暂时间里,成都谢菲联足球俱乐部副总经理、成都市青联文体界副主任马明宇在俱乐部四楼的办公室,度过了漫长的三分钟。那一刻,这个身经百战的原国家队“中场发动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无力和绝望。接下来的日子里,这位在赛场上铮铮铁骨的汉子,被灾难和抗震救灾的场面数次感动得泪流满面。  对于马明宇来说,现在只有两个字——“赈灾”。    慌乱恐惧三分钟里的“镇定”    “当天地震
期刊
人生最圣洁、最美好的,就是母爱。?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当我在地震灾区见到35岁的陈容、32岁的赵小容和42岁的项加萍三位失去孩子的母亲时,透过悲伤,我更加坚信母爱是世界上最大的爱,也更加坚信“品牌中国·母爱基金”的价值和意义。  5月11日,是母亲节,满街的康乃馨带着祝福向天下的母亲献上子女的祝福。这一天,有的员工为母亲买下一本《我爱你,妈妈》邮递回老家;有的在电话里为妈妈
期刊
2008年5月12日,这是一个多么沉重的日子,一个多么悲痛的日子,一个多么令人震惊的日子!在祖国西南天府之国的土地上,遭遇了建国以来最大的自然灾害。  刹那间,一排排高楼夷为平地,一个个村庄变成废墟,一座座城市因失去自己的亲生骨肉在阵痛中昏死过去……  遇难者的手臂露在房屋的残骸中,被埋在废墟中的女学生伸出一只求援的手,不停地呼唤:“救救我!救救我!”  “太惨了!太惨了……简直是惨不忍睹。”小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