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教学方法与实践初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afxz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要在进行初中生物教学时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打造优质课堂,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活动中不乏师生交流互動,促进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和理解,鼓励学生思维活跃,对他们探索的精神进行培养,促进学生在持续的发展与探索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获得提升,促进教学的高效进行。
  关键词:生物教学;学习兴趣;高效;多样化
  教师要在进行新课改时,将传统的教学观念转变为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设计,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主动性及积极性,从而积极加入各个环节的课堂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积极思考,促进其更深入地运用与理解知识,从而在创新的教学模式下进行高效的课堂教学。
  一、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设计教学导入环节
  在教学中,导入环节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导入环节有着良好的设计,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有着有效的作用,能够促进其思考与分析教材内容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高效积极地参与。教师要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按照教材对导入环节进行精心设计,促进学生刚开始上课就能够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促进知识的理解加深。教师要在导入环节的设计时,按照学生兴趣进行导入方式的合适选择,可以选择以图片导入,或者可以选择以故事导入,还可以选择现代生物学的最新动态和发展动向导入。导入环节的趣味性,能够促进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其对教材中的生物知识能够深刻地掌握与理解,充分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使生物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良好的导入环节,能促进学生自主进入教材内容的思考与阅读,促进他们思维的激活而更快地对教材内容有良好的掌握,使教学能够高效进行。
  二、 打造直观的多媒体情境,促进学生更深的理解知识
  教师在多媒体教学时,可以利用直观的教学课件而非抽象的知识,使在观看过程中学生能对学习内容有兴趣,培养学生活跃的思维,促进其对知识的深刻掌握。教师在面对教学初中生物教材中的抽象知识概念时,由于多媒体有着直观、灵活的特点,可以以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使学生一边观看一边对知识进行思考,培养其思维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初中生物教材中有许多抽象知识,例如微观世界的运动,想让学生以分析、阅读的方式对知识进行理解是比较困难的。然而,如果将多媒体应用到教学中进行动态教学课件的制作,结合了教材内容更能促进学生的理解,培养其发展抽象思维,使其对教材里抽象的知识进行掌握。比如,教师可以在讲解“细胞分裂”时,通过多媒体对细胞的分裂与生长进行展示。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应用了多种感官,能对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有更深的理解,并且以语言描述对其学习能力也有有效的提高。
  三、 以合作的方式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在新课改教学中,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师常使用的创新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拥有一个讨论交流的环节,促进他们将自己的理解以自己的话表述出来。学生能通过讨论对其余学生对问题思考的方法进行学习、倾听,使学生更好地发展其思维深度,培养其思考与分析时能够考虑多方面因素,促进其思维发展的创新。教师要在合作学习中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点兴趣对学生进行分组,促进各个小组内部建立和谐的互帮互助关系,并以自己的学习成果共同为小组增添力量,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效率,可通过设计生物教材内容的合作任务,让学生将任务作为合作目标,促进其参与交流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合作时加入交流讨论,充分发挥其在讨论中的思维。教师再分析生物知识,从而使学生有新的收获与发现,促进其生物学科上综合能力的提高。
  四、 设计有趣味的问题,促进学生探究学习的精神
  学生由问题的引导能够激活思维,主动地进行思考,结合已有的知识思考教学内容以解决问题,在学习时有明确的方向和目的。学生在分析问题时的思维是活跃的,此时他们能总结归纳分散的知识点,构建成生物知识网,再通过知识体系对问题进行分析,以解决问题触发其成就感,使其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得到提高。教师要在设计问题时结合学生的兴趣进行问题设计,促进其受到好奇心驱使自主思考而积极参与教学课堂。比如,教师在讲解“人体的呼吸”时,可以问学生,呼吸的原因、作用等,学生受到问题的引发思考,产生学习教材内容的兴趣,促进了思考与阅读的积极性,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五、 开展生物实验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提高
  作为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生物实验活动教学应该应用于教学中,教师要开展生物实验活动,结合教材内容设计教学环节,促进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激发探索精神,促进生物知识的思考与分析,从而使生物实验活动得以顺利进行,促进学生探究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提升。学生在进行实验时能通过已有的知识分析完成实验操作,得到成功的鼓励而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在开展生物课外实验活动时,可以让学生组建兴趣小组,教师将实验要求告知学生,学生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材料的准备,并思考与分析实验步骤,促进实验操作的顺利进行。比如,教师在开展
  “种子萌发长成幼苗”实验时,要使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种子的播种、记录与观察。在实验中,学生通过管理、手动操作,亲自记录、观察,并自主思考、分析与比较,不但学到了知识,还学习到新知识如何探究,促进了学习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教师在初中生物课教学中,要结合新课标要求设计教学创新的教学模式、有趣味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积极自主地进行学习,促进其通过探究引发思考而学习到生物知识,促进其积极进行生物知识的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下主动学习,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其提升思考能力和探索能力,使得课堂教学的创新取得有效成果。
  参考文献:
  [1]宿建旭.初中生物课教学方法与实践初探[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7(1):00085.
  [2]郝爱书.新课改下初中生物创新教学方法初探[J].学周刊,2017,9(9):127-128.
  [3]杨荣恋.浅议新课改下的初中生物教学策略[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6(9).
  作者简介:孙爱梅,山东省胶州市,胶州市第二十二中学。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高中化学难度较大,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比较吃力,如何营造更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化学课堂教学吸引力至关重要,广大教师一定要不断研究和探索化学课堂教学艺术.本文对“即
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全面实施,项目学习法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项目学习,是具有创新意义的教学手段,也是能够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模式.文章从初中物理课堂
石霁本名石季冬,号南竹山人,别署自在堂主,现为中国书画研究院艺委会委员、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长沙市美术家协会会员、长沙市岳麓区美术家协会
本文首先阐述了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特征,接着分析了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的方法和建议.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微课是指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以某一门课程或某一知识为内容设计开发的具有明确的主题和教学目标的、内容短小、精简优秀的教学视频.微课的主要特点是“微”,一是容量微;二是
为了研究波壁管外切圆弧半径比i对管内流体换热及流阻特性的影响,分别建立了i=0.1、0.5、1.0、5.0、10.0和相同尺寸参数的正弦波壁管几何模型,分析了管内流场和温度场,并用性
在模化试验验证的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获得了翅片间距Pf及开缝数量ns对开缝翅片管换热器性能的影响规律:ns≤6时,翅片侧Nu和流动阻力均随着Pf增大而减小;ns>6时,翅片侧Nu随Pf
随着外包的发展,第三方服务公司应运而生。第三方服务是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的产物,同时也是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信息化建设对第三方服务公司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邓小平同志南方重要谈话之后,武夷山市党史部门,解放思想,改变观念,在过去搞史(死)的基础上,逐步转向搞“活”党史,努力为经济建设这一现实服务。最近,他们着手编写全市在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