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张之洞晚年“心病”诱因及其折射的统治危机

来源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nder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之洞晚年千方百计挽救清朝国祚,最终劳而无果并诱发"心病"而亡。在政治上,他为了扩大清政府执政基础而积极化解满汉畛域,然而却将清朝双轨运行制度的僵化与腐朽公诸于众;为速成粤汉铁路他极力推行"干线国有,借款筑路"之策,却遭致他曾寄予厚望的两湖绅商民众强烈反对,尤其是一手栽培起来的青年才俊,因反对延续公信力丧失的专制政权而在干线经办体制上与他分道扬镳。在举借工程款项的谈判中,"以夷制夷"弄巧成拙,使张陷入强邻环视的恐惧之中。从对张之洞"心病"诱因分析中,我们可以洞见晚清政府弊政积重难返,败亡已在必然之中。
其他文献
传统中国画在漫长的发展演化过程中,具有独特的抽象美学性质,它并没有象西方现代主义绘画那样走向极端的抽象,而是与具象性互相溶合,共生共存,在本民族的传统人文思想、书法、文人
超高压低渗气藏往往表现出渗透率应力敏感性.对于这种气藏不稳定试井测试资料,应用基于定渗透率试井模型的试井分析方法来解释会导致巨大的偏差.文章引入渗透率模量的概念,建
成语以其结构的凝固性和意义的融合性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语言形式。人们对成语的运用包括常规选用和变异运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成语的变异运用,区分成语的形式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是创造性学习的历史。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历史。在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历程中,学习型政党建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间一直存在着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