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区文化谱新曲 红色精神永传承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SSev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贛南师范大学精心打造的原创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生动演绎苏区精神,弘扬红色文化。其中的第四篇章音诗画《八子参军》,在叙述视角、舞美道具、客家音乐元素等方面有很多独特之处,彰显出音乐舞蹈史诗《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独特的艺术贡献与美学价值,对于我们结合地方特色,开展红色文化教育,传承红色精神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八子参军》 音诗画 《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 苏区文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时常参观革命基地,号召大家永怀革命先辈,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弘扬革命文化传统,开发红色文化资源,传承红色文化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题中要义和重要途径。在赣南这片红土地上,如何充分利用地方红色资源,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弘扬红色文化传统就成了文艺创作的重中之重。赣南师范大学精心打造的原创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正是这样一部生动演绎苏区精神,弘扬红色文化的优秀作品。而其中第四篇章音诗画《八子参军》让我们尤为印象深刻。作为一种融合了音乐、诗歌、画面于一体的艺术形式,音诗画《八子参军》这一篇章虽然只有十分钟,却在叙述视角、舞美道具、客家音乐元素等方面有很多独特之处,彰显出音乐舞蹈史诗《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独特的艺术贡献与美学价值,对于我们结合地方特色,开展红色文化教育,传承红色精神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精心选材,壮丽史诗
  音诗画《八子参军》取材于赣南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时期,瑞金下肖七堡乡农民杨显荣一家八兄弟争当红军,并且在反围剿战场全部壮烈牺牲的真实故事。从一个侧面真实地反映了赣南苏区时期波澜壮阔而又艰苦惨烈的革命斗争,展示了苏区人民崇高的奉献精神。杨荣显是瑞金沙洲坝的一位普通村民,家有八个儿子。杨家世代遭受地主剥削,生活过得十分艰难,红军来到后,家中分到了田地,才过上了好日子。也因此,杨荣显对红军始终怀有感激。1931年,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在叶坪成立的第二天,杨荣显就带着大儿子、二儿子前去报名参军了。但不幸的是不到三个月,两个儿子便牺牲在了战场上。噩耗传到家中,杨荣显老人一句话也没说,看到儿媳怀中的孙儿他心如刀割。1932年,为了扼杀新生的红色政权,国民党对中央苏区实行大规模的军事“围剿”,在前方战事吃紧、后方兵员短缺的情况下,苏维埃政府发出了“扩红支前”的号召,已经失去了两个儿子的杨荣显老人再次把剩下的六个儿子都送去参军了,此去征程漫漫。苏区军民经过艰苦作战粉碎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围剿”,杨家的老三、老四、老五、老六也都先后牺牲在了战场上。此时,部队已下了决心要帮他找到老七、老八,把哥俩送回老人身边。可杨荣显怎么也不答应。最后,经过几番周折,终于在广昌战役的战场上,找到了老七、老八。听说了家中的事,哥俩说“等打完广昌这一仗再回去”。可就是这一仗,兄弟俩再也没能回家。听到老七、老八牺牲的消息,杨荣显老人再也忍不住悲伤,他捧着儿子的遗物,踉踉跄跄朝着村头儿子当年参军离家的方向走去,他哭着说:“儿呀,原谅你们的爹吧!爹也没有想到你们一个都回不来了呀!老三,你参军走的那天是你新婚的头一天,可怜你媳妇天天在村口等啊、盼啊,可你怎么也不回来呀!”杨荣显一家八子参军、前仆后继、壮烈牺牲的事迹是瑞金人民倾尽所有、支援革命战争的一个缩影。苏区时期,只有24万人口的瑞金,参加红军的就有4.9万余人,几乎所有的青壮年,甚至十四五岁的孩子都加入了革命队伍,有名有姓的烈士达17166人,还有更多的人连姓名都没有留下,他们舍小家、顾大家,为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音诗画选取这个真实事件,运用父子情为主要线索,真实地展现苏区人民崇高的奉献精神和浓厚的爱国情怀。
  二、匠心独运,道具传情
  道具,是人表演使用的工具,但根本上是人的对象化。因此,在表演中道具的使用情况,决定着人物形象的塑造。在音诗画的演绎中,杨老汉家门口亮着的八盏昏黄的灯光惹人注目。灯光在漆黑的夜空中照亮归来的路,可是始终无人返还,只剩下昏黄的灯光与杨老汉孤独的身影相伴。在舞台上的另一侧,牺牲的儿子们一个个出现。每出现一个人,家门口的那八个灯笼便会随着人的离去一个个由昏黄转为白色,直至全部变白。正如老话所说“人死如灯灭”,灯在这里象征着杨老汉儿子们的生命。但是,这里并没有用灯灭来暗示他们的牺牲,而是变成了白色的灯。因为灯灭了,代表着一种虚无,代表着一切物质属性的颜色都消失,连余烬都不剩。而白色却不仅代表着生命的逝去,更代表着一种哀痛,寄托着一种哀思。灯笼在情节的发展中,意喻着“生命”,被融入了人的对象化元素,实现了承载精神的转化。
  而在老八去参军时,乡亲们将一个点亮的红灯笼依次传递。此时,灯笼不再是照亮归路的昏黄色,亦不是代表噩耗悼念的惨白色,而是一种鲜红色,这种红是烈士们用自己的鲜血染红的,它承载着战士们为了革命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同时,它还代表着一种新生,一个烈士倒下了,但是还有千千万万的战士们站起来。红色的灯笼在乡亲们间传递,这种精神也将在广袤的红土地上传播开来。而灯笼实际上是由烛点亮而来。烛在早期便具有光和火的原型意义,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指出“烛,庭燎,火烛也”,烛作为发光发热体,燃烧自己同时又温暖照亮他人,它是光的凝聚,又是火的再生。这种凝聚象征着千万革命战士为了同一个理想而奋斗,再生象征着祖国的无限希望。在音诗画的末尾,更多的红军战士们站起来了,面对牺牲,赣南苏区人民没有退缩,他们在用更积极的行动支援红军、参加红军,为革命事业不懈奋斗。
  在音诗画《八子参军》中,血衣的那一幕让人不禁潸然泪下。杨老汉的第七个儿子杨满头,他瞒着父亲参加了广昌保卫战,但不幸被敌人围住,在生命的最后,他咬破手指在衣襟上写下血书“死到阴间不反水,保佑共产党万万年”。他完成了他的最后使命,在他倒下的瞬间他喊着“我想回家”。这一声呐喊触人心扉。杨满头一笔一画的书写在大幕上缓慢出现,让人不禁随之屏息,为之震撼。“死到阴间不反水,保佑共产党万万年”,短短两句话,不仅在表明自己的决心,更是在表白共产党,表达对共产党伟大事业的希望与祝福。通过杨老七的血衣,展现出的是千千万万个为共产党无私贡献的红军战士,他们那坚定不移的革命意志、热爱人民的赤子之心、奋斗不息的奉献精神、舍生取义的崇高品质都深深地震撼着我们、感染着我们、激励着我们。   三、深情讴歌,融合特色
  作为音乐舞蹈史诗,音乐是最重要的组成元素之一,同时也是展现赣南地方特色的主要形式。在音诗画《八子参军》中,杨老汉和乡亲们抱着叠得整整齐齐的红军服一起呼喊牺牲的亲人回家,这一幕让人动容。而这一行为正是客家特有的民俗:喊魂。喊魂由来已久,在古籍中早有一些相关记载,如《楚辞·招魂》中“魂兮归来!入修门些。工祝招君,背行先些。秦篝齐缕,郑绵络些。招具该备,永啸呼些。魂兮归来!反故居些”。喊魂又被称为喊惊或出惊,赣南客家人认为当人魂魄受到惊吓时,需要通过喊惊,来将灵魂唤回体内。而在客家地区方志中,对此现象也多有记载,比如南康横市客家山歌《收魂调》中唱道:“高山岽脑收你魂,收你魂来早回还。坎头崩角你要转,门角门壁你要回。天晴呀来送草帽,落雨呀来送雨伞。你要转来需要你,铜钱落水就解冤仇。你要转来,你要转呵。”客家人通过喊魂将迷失在外的魂魄召唤回来,重新回到家人身边,一句句的呼喊声承载着对亲人无尽的爱。杨老汉想通过喊魂这一方式,将儿子们的魂魄呼唤回家。对于已经逝去的儿子们,绝望的杨老汉只能寄希望于此,让儿子们和自己团聚。在他那撕心裂肺的呼喊中,儿子们一一出现在舞台上,表达了对老父亲无尽的牵挂与思念。但是这一切,杨老汉却看不到了……那一声声的喊魂,不仅是赣南客家文化中特有的民俗特色,更是一个绝望的老父亲与儿子们之间的血肉联系。八个儿子都牺牲了,等于把他的命都要葬送了。但是他没有怨天尤人,只希望儿子们能魂归故里,不要一个人在外孤单单地游荡。因为,在家国面前,他选择的是国。在这一刻,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与生命的悲壮融合在一起。喊魂,不仅凸显了赣南本土特色,而且赋予了赣南本土文化新的内涵,彰显了生命的伟大,绽放了大舍大爱、无私忘我的人性光辉。
  四、创新内容,传承超越
  赣南采茶歌舞剧院也创排了大型赣南采茶歌舞剧《八子参军》。同样都是《八子参军》,两部剧作呈现给我们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同名采茶戏《八子参军》时长有两个小时,有足够的时间把故事情节层层铺叙,层层递进,逐渐形成一个越来越激烈紧张的氛围。而音画诗只有十分钟,这对节奏的把控要求更高。音诗画作为《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整场剧的高潮,情感冲突在这一瞬间爆发,在一刻时间里以一种极度悲壮的方式呈现出来,战争的残酷、惨烈的牺牲、红军的伟大、父爱的深沉,生命的悲壮与革命的崇高在这一刻融合在一起。
  采茶歌舞剧《八子参军》把杨显荣这个角色改为杨大妈,但是音画诗中采用杨老汉为叙述视角,不仅契合真事,符合音乐舞蹈史诗忠于史实的特点,并且在于情感的叙事上更进一步,将杨老汉无私的父爱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面对丧子之痛,杨老汉喊着“孩子啊,回家吧”,所有深沉的情感都凝聚在这一句“回家”中。杨老汉作为一名普通的赣南农民,内敛、克制,不善于表达,但往往这种克制的情感更让人动容。这声“回家”不仅寄托着杨老汉对孩子们的思念,而且蕴含着杨老汉对孩子们革命行为的支持。对于儿子们的牺牲,他并没有怨天尤人,仅仅是想让魂散战场的儿子们回家。他不是不心疼儿子,但是为了国家,为了革命,他只能舍小家顾大家,因为只有革命成功才能让老百姓过上安稳的生活,才会有美好的明天。因此,这种复杂的情绪让他默默地支持自己剩下的唯一的儿子加入红军队伍。他默默给儿子戴上参加红军的“红绸花”,目送他踏上这条用鲜血铸成的革命之路,也许他不会回来了,但作为一个父亲,杨老汉以他的儿子为傲,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一幕更加凸显出父爱的伟大,这种内敛的父爱更让人心疼、震撼。
  音诗画《八子参军》采用同时空场景分割的方式展开剧情,用特殊的舞台设计来增加剧情的表现力。只有舞台中央的一束光,其余都是暗色,在光影之中出现依次出现杨老汉的儿子们,他们是在讲述牺牲的过程,亦是在告别;而在舞台另一侧的杨老汉也在呼唤着儿子们,仿佛在回应着儿子们的告别。这一刻,两个时空仿佛在进行对话。但是,在这虚实双时空的交互中,杨老汉其实知道儿子们已经牺牲了,这些对话是他梦中之景、想象之言。这种对话更让人绝望。虚实双时空叙述手法既流畅地推进了剧情,使战争的残酷得到了极大的渲染,同时又表现了赣南人民为了祖国的未来无畏牺牲、不懈奋斗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生命的价值和精神的崇高得以彰显。
  音诗画《八子参军》震撼人心,感人至深。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赣南是一片浸染鲜血与革命荣光的红土地。在创建与保卫中央苏区的过程中,无数革命先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杨老汉一家八子参军的壮举,只是赣南苏区人民全力支援革命战争的一个缩影。在这片红土地上,还有着无数的“杨老汉一家”。正是无数先烈用生命和鲜血奠定了人民共和国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无数的先烈鮮血染红了我们的旗帜,我们不建设好他们所盼望向往、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共和国,是绝对不行的。”《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中的这出荡气回肠的音诗画,积极开发赣南苏区红色资源并吸收赣南地方特色,将红色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根植于中,让我们重温红色历史,感恩革命先烈们的无私奉献,也更加珍惜现有的美好生活。同时,这部融合革命文化、客家文化和民族文化于一体的巨作,坚持思想性、政治性、艺术性的高度统一,为江西文化走出去贡献了一分力量。我们期待能有更多更好的红色文化精品,将红色文化与地方资源、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用一系列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使我们的红色基因活起来、传下去……
  基金项目: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赣南师范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2015年度招标项目“苏区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 者: 万诗雨、吴中胜,均系赣南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编 辑:水涓 E-mail:shuijuan3936@163.com
其他文献
摘 要:及物性是表达韩礼德概念功能的语义系统,以及物性理论为理论框架,对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六个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中外译者及物性过程选择的异同,进而总结中外译者翻译差异,研究结果显示: 在诗歌翻译过程中,国内外译者都尽可能还原原诗的及物性过程,中外译者各有千秋。国内译者则更注重在翻译过程中传递原诗内涵,而国外译者由于背景知识的缺乏而造成诗歌内涵的部分流失。总之,译文与原诗之间及物性过程的
期刊
摘 要:身处图像时代,中国人努力在“形而下”的感性生存和“形而上”的价值意义这两极对立中寻求它们的综合,并潇洒实现了这样的综合。中西文化不断碰撞,“潇洒”的精神也在输出,但是英语中没有直接对应“潇洒”的单词,究其原因,“潇洒”是中国人的人生观和思维方式的反映,是中国人对人的精神自由和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特有反思。  关键词:潇洒 出世 入世  我们已处于一个图像时代,人类的感性欲望和感性生存得到重新
期刊
摘 要:随着电影产业的不断创新发展,一种新的电影范式——景观电影逐渐占据主导地位。《雪人奇缘》作为一部上新的景观电影,同时具有好莱坞风格与中国氛围,是資本全球化及文化全球化的结果。影片既为全球观众呈现了中国当代城市的现代风貌及市井风情,随着场景的转换也展示了美轮美奂的自然风光。这些中国“景观”,是中国文化日益走向世界的体现,在《雪人奇缘》中具体体现为传统的“归家文化”及不屈不挠、团结友爱、自强不息
期刊
摘 要:综观近四十年来国内关于凯特·肖邦的研究,其中的翘楚当属江苏大学万雪梅教授的多篇论文以及两部专著。其最新出版的《觉醒——凯特·肖邦作品新论》立足于中国文化立场,借鉴西方科学研究方法对凯特·肖邦多部作品的进行了深入解读和赏析。既传承了西方经典文学研究的成果,又从作品中挖掘出凯特·肖邦研究的当代中国的道德伦理价值和美学价值,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彰显出了中国外国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者的责任和担当。 
期刊
摘 要:白先勇在《台北人》中塑造了一批沉湎过去,活在记忆中的“大陆客”形象;朱天文的《世纪末的华丽》则塑造了一个依靠感觉来生活、精神空虚迷茫的过气女模特——米亚。在这两部作品中,两位作家都运用了大量的色彩描写,他们用色彩建构了一个独属于一类人的“华丽末世”,流露出深深的苍凉感和两位作家对历史时间变迁的思考与感慨。  关键词:《台北人》 《世纪末的华丽》 色彩 末世  台湾作家白先勇被称为台湾现代小
期刊
摘 要:戏剧具有文学性的同时兼具舞台性,其舞台表演的即时性对戏剧翻译提出“可表演性”和“可言说性”的具体要求。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的认知环境随之变化,更突出了戏剧翻译的复杂性。《长夜漫漫路迢迢》的台词中使用大量的文学引用、俗语谚语等具有文化特性的表达,如何使观众在即时的条件下以最小的努力获取充足的语境效果,达成最佳关联是译者必然要面对的问题。本文以《长夜漫漫路迢迢》两个译本为例,从关联理论的角度
期刊
摘 要:娜塔莎作为《战争与和平》中的女主角,经历了由跳脱飞扬的诗意少女转变为平庸黯淡家庭主妇的人生历程。有别于将其高度理想化的男权主义视角与认为其乃男权文化渐进阉割产物的传统女性主义视角,本文提出“断裂说”,从作为娜塔莎“自为存在”三重表征的歌舞意识、反叛意识、自恋意识的突兀消亡来论证这一人物形象在进入婚姻家庭阶段后产生的巨大断裂,同时尝试从托尔斯泰保守的女性观与特殊时代下形成的矛盾世界观等角度探
期刊
摘 要:仡佬族文人李渭是明代中后期阳明后学的核心人物之一,阐发了以“仁”为宗的心学理论。其诗歌创作注重意境与理趣,散文创作善于缘事发理,均颇具特色。  关键词:李渭 心学理论 诗文创作  关于仡佬族古代文人文学创作的记录明代之前鲜有典籍文献可查,至明代方有文献记录。清代学者莫友芝在编纂《黔诗纪略》时即指出:“黔自元上而五季,皆土官世有,致汉唐郡县,几不可寻。英流鲜闻,安问风雅,逮有明开省增学、贡士
期刊
摘 要:互文性是研究《圣经》与中国文学之关系的一种有效理论,《圣经》对中国文学影响的表现之一为故事的挪用。史铁生与基督教的关系,体现在文本的互动关系中。《我的丁一之旅》借用《创世记》探讨人性本质,表达心魂在人形之器中寻找生命的意义;又借助约伯叙事探究苦难根源和信仰力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种精神之爱。以互文性视角探讨史铁生与基督教的关系,应立足客观,既不能将基督教文化简单复刻到史铁生的思想中,又不
期刊
摘 要:观察类真人秀成为炙手可热的节目形态,《做家务的男人》是其中的代表作。该节目中出现演播室场景、真人秀场景和应用场景三种类型,多场景设置中从节目长时间曝光、嘉宾前后台界限不明和信息平台多元开放的角度分析私人领域前台化的问题,提出场景建构的优化策略,以期思考如何优化节目中的场景建构,从而缓解嘉宾私人领域前台化的问题,是一次对观察类真人秀节目的良性探索。  关键词:《做家务的男人》 场景建构 公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