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费师范生学习投入、专业承诺现状及关系研究

来源 :西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ta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费师范生是高校有针对性地培养以补充乡村教师队伍的重要力量,但是其存在着学习投入不足、学习动力缺乏、从教意愿不强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公费师范生的培养质量和教育现代化。因此,建议师范院校深度分析政策,做好考前志愿解读和宣传;引导师范生转变学习观念,提高学习自主性;加强学习环境建设,营造良好文化氛围;要加强学生职业理想和师德教育;完善考核制度,改革学业评价方式;要丰富课程设置,改进教师授课方式;还要充分重视专业实习,疏导心理问题。

关键词:公费师范生;学习投入;专业承诺;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0)24-0129-04
  一、学习投入、专业承诺研究综述
  (一)学习投入、专业承诺概念界定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各界越来越重视高质量的教育,库恩曾在学生学习的关键问题中指出:“檢验教育质量高低的核心要素就是学生学习投入的程度。”[1]因此学习投入是衡量教育质量的极其重要的一个因素。
  目前对于学习投入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前期的研究认为:学习投入是学生在学校学习中所进行的一种特有的投入行为,这一行为包括行为投入、情感投入以及认知投入三个维度。行为投入是最基本的一种学习投入,通过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行为进行表现,是一种评价指标明显,显性的投入。情感投入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情绪、感情等情感体验。认知投入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使用的不同的学习策略和自我控制策略。[2]同时,也有研究者认为学习投入可以分为动力、精力、专注三个维度,其中动机指个体非常喜欢学习并对学习充满兴趣,理解学习的意义,并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精力指个体具有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心理韧性,为学习努力付出而不易疲倦,并且在困难面前能够坚持不懈。专注的特点表现为个体全神贯注于学习,沉浸在学习当中,达到忘我的境界。[3]
  目前,高等教育发展重心从追求数量化转移到追求高质量化,而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化不仅对学生质量提出了要求,同时也要求发展教师技能,提高教师质量,促进教师成长,因此教师成长研究是目前国内外有关教师教育或师范生教育研究的重难点问题,而专业承诺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尤其重要。
  专业承诺的研究起源于管理学中对于组织承诺的研究的细化。而师范生专业承诺则是指其对专业的认同、喜爱及行动表现。目前,有研究者认为,专业承诺可分为情感承诺、理想承诺、继续承诺和规范承诺四个维度。情感承诺指个人愿意呆在某一职业而表现出来的强烈愿望;规范承诺则是指个人在某职业的一种义务感和规范性;继续承诺指对离开该职业而产生的自身代价的认知[4]。在学习生活中,专业学习就是大学生的职业,是其最主要的活动,因此,大学生的专业承诺是指大学生认同所学专业并愿意付出相应努力的积极的态度和行为。
  (二)学习投入、专业承诺的研究现状
  随着国外教育模式的传入和借鉴,我国的教育模式随之发生一定的改变,国内研究者越来越注重学习投入的研究,在这方面进行了更多的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
  国内关于大学生学习投入、专业承诺的研究对象主要都是本科在校大学生。目前针对学习投入和专业承诺的研究主要是以本科生为主,存在逐渐把研究对象扩展到研究生,高职学生,或细化到某个专业领域学生的趋势。这些针对不同群体大学生的学习投入、专业承诺的研究为后期研究深入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同时暴露了研究的局限。目前针对公费师范生这一群体进行系统的关于学习投入的现状以及相应的影响学习投入的因素的研究较少,但公费师范生的学习投入状况、专业承诺状况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二、研究过程
  (一)测量工具
  1.学习投入量表
  采用李西营、黄荣等基于Schaufeli等人开发的学习投入量表修编的《学习投入量表(UWES-S)》,共17个题,分为动机、精力、专注3个维度,该量表采用了从“从来没有”到“总是”7个等级进行计分,动机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57,精力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26,专注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15,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19。该量表在总体上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内部一致性。[5]
  2.专业承诺量表
  采用连榕等编制的《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共27题,分为情感承诺、继续承诺、理想承诺、规范承诺4个维度。该量表采用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5个等级进行计分,情感承诺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度为0.843,继续承诺分量表内部一致性度为0.676,规范承诺分量表内部一致性度为0.821,理想承诺分量表内部一致性度为0.791。该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27,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较高。[6]
  (二)研究对象
  目前,山东省9所高校实行公费师范生培养计划。本研究以其中一所地方本科院校的在校公费师范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对象分为公费师范生和非公费师范生两部分,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500份,经过筛选,剔除回答不完整或者明显错误等无效问卷,共回收483份,问卷回收率96.6%,其中公费师范生278名,非公费师范生205名。
  (三)统计方法
  通过问卷采集到的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7.0进行录入和统计分析。
  三、研究基本状况
  (一)学习投入分布特点
  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发现公费师范生学习投入水平较高的人数占比较少,在10%左右,4分以下的占到46.8%,中间分段的人数占绝大部分,表明公费师范生学习投入水平整体不高。   本研究将公费师范生学习投入细化为动机、精力、专注3个维度,通过对278名公费师范生样本进行调查,统合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总体上学习投入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学习的动力相对最高,学习的精力最差。从均值来看,公费师范生在动力维度上得分较高,各个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动力、专注、精力。
  (二)专业承诺状况
  通过统计分析(结果见表2),得出公费师范生专业承诺水平较低的占11.2%(3分以下),专业承诺水平较高占20.5%,68.3%的专业承诺处于中等水平。公费师范生专业承诺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继续承诺、规范承诺、情感承诺、理想承诺。当前公费师范生的专业承诺总体水平较低,说明存在相当一部分的公费师范生对所学习的专业的兴趣以及认同度不高。
  (三)学习投入与专业承诺的相关分析
  对公费师范生学习投入和专业承诺进行相关分析,可以得出公费师范生专业承诺及其各因子和学习投入及其各因子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结果见表3)。相关系数在0.187至0.541之间,且所有相关系数均为正数,因此,从总体上来说公费师范大学生学习投入与专业承诺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专业承诺与学習投入各维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说明公费师范生的专业承诺水平越高,其学习投入程度也越强。其中情感承诺与学习投入程度相关性最高。
  (四)情感投入是关键因素
  本研究以学习投入作为因变量,专业承诺四个维度作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专业承诺的四个维度都可以显著预测学习投入,进入方程的顺序依次为情感承诺、继续承诺、规范承诺、理想承诺。其中,情感承诺与学习投入程度相关性最高,说明情感投入是专业承诺中的关键因素,对预测学习投入状况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讨论
  (一)公费师范生学习投入的总体状况
  从学习投入的均值来看,当前公费师范生的学习投入水平较低,说明相当一部分的公费师范生学习积极性和投入度不高,存在的问题主要在精力和专注方面,表现为学生上课精力不集中、逃课旷课、迟到早退等。动力因素均值反映出大部分公费师范生在学习投入的动力方面处于中等水平(动力因子得分在4左右),说明存在学习目标不明确、针对性不强等问题。
  (二)公费师范生专业承诺的总体状况
  从专业承诺的均值来看,当前公费师范生的专业承诺水平较低,说明部分公费师范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以及认同度不高。其中,理想承诺和情感承诺较低,说明公费师范生对于所学的师范专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认知较为消极。继续承诺较高,说明公费师范生对于该专业的就业前景以及自我发展等情况较为乐观。
  (三)公费师范生学习投入与专业承诺关系状况
  研究发现,公费师范生专业承诺与学习投入各维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说明公费师范生的专业承诺水平越高,其学习投入程度也越强。并且专业承诺的部分因子是学习投入各因子的有效预测变量,可以预估学习投入因子的变化。研究表明,公费师范生的专业承诺越强,就越认同所学专业并愿意付出努力,从而把更多的精力、时间和专注等投入到学习中去,努力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学习素养。反之,如果专业承诺较低,则对本专业持有相对消极的态度,由于不认同甚至不喜欢而导致缺乏学习动力而减少学习精力、时间、专注力的投入,从而影响学习质量。
  因此,要改善公费师范生学习投入状况,需要从学习投入现状入手的情况下,还需要考虑专业承诺对其学习投入所产生的影响。
  五、建议
  (一)深度分析政策,做好考前志愿解读和宣传
  经过研究发现,自愿报考并且了解过公费师范生政策的学生比调剂生或者听从父母意愿盲目报考的学生具有更高的学习投入力。学生在填报志愿时的盲目选择可能导致其在进入大学后发现所学专业与预期不相符,对本专业缺乏兴趣,从而难以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更不可能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因此其学习投入程度和专业承诺程度低。针对该情况,各地方院校应该深入研究和剖析国家和地方关于公费师范生的培养方案和政策,明晰培养的要求和目标,有针对性地根据学校及学院特色开设培养课程。同时,高校要做好考前宣传,切实讲解公费师范生政策以及相应的条件,让考生了解政策,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基于充分了解及自身情况下选择该专业,而非盲目报考。只有这样,才能使其更快适应本专业的学习,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产生兴趣,进而提升专业认同感。
  (二)引导师范生转变学习观念,提高学习自主性
  高校在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中应该关注学生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在入学后一段时间,通过不同的方式了解公费师范生学习状况,了解其是否能够适应大学生活和本专业的学习,根据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引导和帮助。在学期末,对公费师范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总结,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出改进的方法,在下学期开始进行解决和完善。在这一过程中,重点是引导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学习观,通过专题培训、课后谈话、小组结对等形式强化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改变学生消极的学习态度,充分发挥教师教化和同辈影响作用。此外,高校及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师范生确立学习目标,将被动、盲目、无意义的学习转化为自主、有目的、意义明确的学习,树立终身和全面学习的观念,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高效地利用课内外时间,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克服学习拖延、懒惰等行为。
  (三)加强学习环境建设,营造良好文化氛围
  高校应营造良好的校风和学风,通过环境熏陶让学生热爱学习,奋发进取。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其克服懒惰懈怠的思想,自觉努力地学习。公费师范生培养的特殊性使其学习积极性较低,对此可以通过大环境让学生感受到一种学习的紧迫和压力,从而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同时,院校可以在学校里构建蕴含教育气息的文化氛围,比如选取国内外教育家及其主要思想做成展板悬挂于走廊墙壁处,选择教育著作中的教育思想作为标语展示在不同地方等,通过此类方式营造教育氛围,让公费师范生在日常中通过不同方式接触到专业知识,引发思考,激发兴趣,增强其专业承诺程度。   (四)高校加强公费师范生职业理想和师德教育
  目前,公费师范生学习投入低,专业承诺程度低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其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度不够,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感知缺少。大部分公费师范生仅仅是将教师这一职业作为一个谋生的手段,所以在不影响毕业的情况下,专业知识的多少和教师技能的高低并不会成为公费师范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标准,由此存在专业知识不扎实,知识储备量少,专业技能缺乏等问题。对此,各高校应该加强学生的师德、教师职业素养和职业理想教育,通过优秀教师事迹讲解、教师职业素养课程、教师技能培训和大赛等形式加强公费师范生的道德、素质、技能。通过道德教化、情感感知、技能训练发挥作用,全方位多渠道为公费师范生提供自我提升的机会,从而增强公费师范生的专业承诺。
  (五)完善师范生考核制度,改革学业评价方式
  目前,大部分高校都采取期末考试进行一次性测验作为评判学生成绩的标准。在这一背景下,大部分公费师范生会选择期末临时复习来应付考试,并没有深刻理解和消化知识,造成其产生一种平时不用功,突击也能过的心理。
  针对此问题,应该完善公费师范生考核制度和学业评价方式。对公费师范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开展适当的、有效的学业考核,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考评制度。从不同时期和角度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诊断学生不良的、低效的甚至错误的学习行为,进行纠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改革学业评价方式。高校应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从多方面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目前,各高校大多数是依靠抽查到课出勤率和期末考试成绩的评价方式,这是一种典型的重结果轻过程的方式,这种方式忽略了公费师范生学习的过程、学习中投入的精力和时间,以及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和感知。因此,在评价学生学习状况时,第一,综合评价学生的课前预习和思考存疑、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的完成以及随堂测试的应变能力等。第二,重视评价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通过课外拓展知识考查学生是否能做到“学一隅举三隅”,是否真正掌握老师所传授的知识。第三,教师采用课堂评价、阶段性书面评价、课后一对一交谈等形式,在评价之后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将评价结果及时、有效地反馈给学生,加强学生对自身能力和表现的了解,积极的反馈有利于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有针对性的反馈则有利于学生及时了解自身的不足,让其调整学习行为,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度。
  (六)丰富课程设置,改进教师授课方式
  目前,培养公费师范生的高校大多都是设置基础性课程缺乏弹性、开放性和自主性,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兴趣需求。高校应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教材为基础,以教师为指引的“收放自如,结构完善,开放包容”的课程体系。同时改进现有的“填鸭式”“灌输式”等不合适的教育方式。
  首先,课程应该根据每个阶段学生的特点进行设置。公费师范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学习技能和方式还处于极不成熟的阶段,高校应该开设基础性的专业知识,并不过分要求锻炼学生的学术思维和抽象能力。而高年级的学生已经适应大学生活,并且面临更高的挑战,因此高校应该在高年级设置锻炼学生学术能力和思维技能的课程,做到不同阶段不同目标,因时制宜。
  其次,课程设置应该多样化,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高校应该加强学生择课的自主性,开设更加开放前沿的课程,充分利用智慧树等资源,让学生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用兴趣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提升。同时,课程的设置应该包容化,借鉴学习其他高校先进或优秀的课程,进行“本土化”改进后进行试验,如果反响较好可推广。
  最后,高校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要脱离“围绕一本书一成不变地灌输教育”,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把问题抛给学生,通过线索引导学生自行探究和解决,把課堂变成学生的课堂,从而激发公费师范生的学习积极性。
  (七)充分重视专业实习,及时疏导心理问题
  山东省部分培养公费师范生的高校会安排学生进行专业实习,以山东省聊城大学为例,公费师范生会在高年级时走进一线教学的课堂,直面学生,感受教育教学的过程。专业实习为公费师范生提供了一个体验真实的教师工作、提前了解未来职业和发现自我的机会。有研究表明,大学期间的专业实习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公费师范生的专业承诺。在专业实习中,能够高效处理课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公费师范生会产生极大的自信,会强化其专业承诺,特别是情感承诺。反之,则会影响公费师范生的专业承诺,让其丧失对未来职业的信心,消磨其职业情感,降低专业承诺。
  高校应充分重视公费师范生的专业实习,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了解师范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心理状况,重视表现出来的消极状态,及时纾解,帮助学生重新树立职业信心,增强专业承诺。强化积极的正向的刺激,弱化消极的刺激,让学生通过实习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而不是对教师职业产生厌恶情绪。高校要努力通过专业实习让学生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来提升自己,增强自身的专业承诺。

参考文献:

[1]Kuh CD.Assessing what real matters to student learning[J]change,2001(3).

[2]汪玉侠,齐钦.大学生课堂学习投入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以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为例[J].教学研究,2012(3).

[3]李西营,黄荣.大学生学习投入量表(UWES-S)的修订报告[J].心理研究,2010(1).

[4]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状况及其关系[J].心理科学,2006(1).

[5]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关系与量表编制[J].心理学报,2005(5).

[6]陈芳,刘冬岩.大学生学习投入现状调查与建议——以福建省三所本科院校为例[J].教育评论,2014(4).

作者简介:王梦颖(1998—),女,汉族,四川乐山人,单位为聊城大学季羡林学院,研究方向为教育学。
  (责任编辑:李直)
  基金项目:本文系聊城大学校级一般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编号:Y103)

其他文献
摘要:村干部执行力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要素。其上级政府的要求、村民层面的希望和村干部内部的综合能力是其推动强弱的关联性因素;国家战略总要求和村民需求、实现战略总要求和提升村民幸福感、村庄发展状况是村干部执行力的内在逻辑;乡村干部执行力总体表现为结合地方实际、因地制宜、逐步实现人民对幸福感的追求。关键词:乡村振兴;村干部执行力;系统论;浙江省中图分类号:F327;D262.3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在当前APP非法获取其用户数据行为泛滥的环境下,其用户数据安全问题应纳入刑法讨论范围。APP用户数据本质上仍属于“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其中个人信息应是重点保护内容;要依据国家法规,作为其“非法性”的法定依据;确定其“非法获取”的罪名定性;同时要注意从形式与实质两方面把握罪名适用的边界。关键词:用户数据;非法获取;个人信息;适用边界中图分类号:D924.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
期刊
摘要:“3·21”响水特大化工爆炸事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折射出我国政府在危化品的应急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政府应急管理思维落后,危化品安全监管不足,危化品应急救援能力落后等。改善危化品应急管理的实现路径是:(一)转变政府应急管理思维;(二)提高危化品安全监管能力;(三)加强危化品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关键词:危化品;应急管理;应急救援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
期刊
麻國藩,1938年生,陕西榆林人。1061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在校期间,得到刘T西、陈光健、陈忠志、罗铭、王子云等书画名家悉心指导,受益匪浅。   毕业后,回到榆林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后调入文化馆从事群众文化工作,期间,绘政治宣传画和电影海报数百幅,设计修建大型雕像、大型塔式标语牌、浮雕多处。设计制作榆林、靖边等地大型电动沙盘多座,并在国内外展出。并多次策划榆林地区大型展览。   退休后重拾画笔,
期刊
年初因事回木垒,朋友介绍与东城小学校长王建锋见面,他说今年是母校80年华诞,学校正在策划庆祝活动,时间初定在七月份,他也是为此事而来。建锋是70后,比我小几岁,沈家沟人,说起来我们还是亲戚。我们共同回顾了许多的老师和校友,校园生活、少年往事、故土亲情,仿佛时光重现。我俩在宾馆房间里喝着茶聊着天,不知不觉谈了两个多小时,我答应他如时间允许一定参加校庆。随后的联系中得知,因某种原因,校庆活动时间可能有
期刊
摘要:人类生存困境作为西方政治思考的主线,贯穿于从中世纪的霍布斯到近代的恩格斯这些政治思想家对于国家起源的思考以及国家秩序建构理论的始终。霍布斯在《利维坦》中基于原子式的个人,推断出一个人人为敌的自然状态。而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中则是基于阶级角度,得出围绕利益而产生无序阶级冲突状态。对于困境的解决,他们都指向了政治国家的诞生。而不论是有关终结自然状态的利维坦诞生的理论还是关于缓和社会
期刊
摘要:从现有“四大核心”来源期刊目录的期刊数量看,内蒙古哲学社科学术期刊数量较少,在全国哲学社科学术期刊中核心竞争力较弱。究其原因,是核心竞争力的内生动力不足和外部因素双重制约所致。从内蒙古哲学社科学术期刊發展整体上看,办刊质量不高、获取优质稿源的机率小、选题策划和编辑能力不突出、刊发文章的推广体系落后等因素是其内因;期刊评价体系、考评制度、区域学术氛围是其外因。厘清内部、外部制约因素对提升内蒙古
期刊
摘要:当前我国教师培训事业也存在着供给侧和需求侧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表现为供给端产量过剩、需求端关注过度的矛盾。调研结果显示,目前教师迫切需要的是教学技能和现代教育技术,最希望的是提升教育创新能力等。建议:推进制度供给;升级培训服务要素;调整资源配置关键词:骨干教师;培训需求;调研;数学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0)24-0133-03  “供给侧结构
期刊
摘要:对环境资源涉黑犯罪案件的查办,涉及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之间的“两法衔接”。现实中,这一衔接经常发生“不畅”,而检察监督的失灵可谓是造成这种衔接不畅的重要原因。在当前制度下,环境资源类涉黑案件的司法移送检察监督程序并没有失灵;然而该类案件的刑事立案检察监督却始终羸弱,这正是该类涉黑案件“两法衔接”问题在检察监督层面上的症结所在。基于此,我们必须探寻一种强化该类案件刑事立案检察监督的路径。从现有的
期刊
摘要:在疫情爆发时期,“暴力伤医”行为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我国刑法暂无对医务人员的特殊保护性规定,因此社会常有“伤医者”犯罪成本过低的讨论。通过分析我国刑法对“暴力伤医”行为的规制现状,结合该行为的特点和本质,探索更好规制“暴力伤医”行为的刑法路径。出于刑法立法简洁、有效的考虑,建议通过司法解释和立法解释的方式将“暴力伤医”行为规定为暴力犯罪的从重情节。关键词:医疗秩序;暴力伤医;医闹中图分类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