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德育校本课程的原则与策略探讨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hunhua3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育是小学阶段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加强对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对德育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了构建小学德育校本课程的原则,探讨了小学德育校本课程的策略,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内容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一、构建小学德育校本课程的原则
  1.坚持预成性与生成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会产生生成性课程,这类课程是多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虽然生成性课程具有非预期性,但是其价值巨大,是课程实践性质及创新取向的直接体现,对实现课程目标可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1]。因此,在小学德育工作过程中,对德育校本课程的构建,必须将预成性与生成性有机结合起来。
  2.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原则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个性,同时也有着一定的共性。德育开展时,教师要保证德育校本课程的有效构建,既要解决好共性问题,又要关注学生个体个性的发展[2]。也就是说,所构建的德育校本课程,不仅要包括共性的学习内容,还要包括个性化的指导内容,只有将共性与个性结合起来,才能够满足学生的健康发展要求。
  3.坚持单一性与多元性相结合的原则
  小学德育校本课程的构建,除了要坚持上述两个原则,还应当坚持单一性与多元性相结合的原则。具体来看,小学阶段涉及不同的年级,且不同的德育内容又有着不同的特点,因此在构建德育校本课程时,应当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出发,提升构建的针对性,将多元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使得课程体系更加“立体”。
  二、构建小学德育校本课程的策略
  1.构建生活化的德育课程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加強德育的渗透,能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积极的影响,提升学生的道德和品质。在构建小学德育校本课程时,应当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构建起生活化的德育课程。在构建生活化的德育课程时,应当注意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生活化德育课程的构建,要注意规则层面的要求。因为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对其实施的德育无需上升到更高的层次,德育更多的是规则化的道德教育。另一方面,生活化德育课程的构建,要注意问题层面的要求。在构建的过程中,应当将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融入课程中,尤其是一些常见的问题,将其融入课程构建中,能够让学生更加熟悉,使得学生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德育的水平。
  2.注重学科教学渗透德育
  在进行学科教学的过程中,传授学科知识是主要的目的,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进行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进行德育的渗透,体现出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的有机统一。对于德育校本课程的构建,要注重学科渗透,让学生在接受学科知识洗礼的过程中,受到德育知识内容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和道德习惯。
  3.构建科学课程评价模式
  第一,注重发展性评价。在发展性评价中,学生的发展是关键,也是核心。发展是动态的,是不断变化的,要求德育校本课程的构建与学生的发展相适应。第二,注重多角度评价。构建德育校本课程评价模式时,应当注意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进行评价,既要包括情感内容,又要包括态度内容,还要包括价值观的内容。第三,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机制。针对德育校本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在课程评价的主体方面,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家长,还可以是学生、学校管理人员等,从多个角度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可以提升评价的科学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德育校本课程的构建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在构建小学德育校本课程时,应当坚持一定的原则,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策略进行构建,从而更好地辅助德育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朱 宇,盖元臣.中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学校教育探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164.
  [2]马金华.在中学生中开展责任教育[J].现代教育,2014(Z1):59.
其他文献
2009年商务部将采取四项措施,构建高效安全的流通网络体系,扩大城乡居民消费。据了解,这四项措施是:加快农村流通网络建设。以日用品流通网络和农产品流通网络为重点,商务部将继续
摘 要:文章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对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具体要求进行分析,根据新课程改革下的新理念、新观点并结合高中政治的学科特点,对在政治教学中进行品德教育进行了多角度分析,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强化德育功能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政治;德育渗透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现新时代的新要求,教育部对基础教育课程作出改革的同时,更对各个专业学科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新课标指出
杖乡竟做少年游,无论长川与古丘。八达岭中翻史册,玻璃桥上放歌喉。攀岩绝壁宏图展,策马高原壮志酬。好景生成好诗句,东风助力唱金瓯。
中纪委在给原河北省国税局局长李真的通报中说:李真受贿财物折合人民币1051.69万元。而据一位熟知李真案的官员说,“这仅仅是受贿部分,通报公布之际,李真案并未完全结束。而在起诉
摘 要:我国经济正在快速发展之中,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小学数学作为中学数学、大学数学的基础课程,同样也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没有基础的学习就宛如空中楼阁,由此可见小学数学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习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文章就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逻辑思维方法做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逻辑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一、小学数学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必要
由于技术进步加快和全球竞争加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日本兴起,随后欧洲和美国跟进。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产业联盟开始在全球蓬勃发展。在中国,近年来随着经济
在英国,老人退休后大都致力于慈善事业,英国一项最新调查显示,英国超过65岁的退休老人每年人均向慈善机构捐款为142英镑。福利斯特公司高级理财师蒂尔沃斯指出.英国的老年人也面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今天,千千万万的少年儿童胸前都飘扬着鲜艳的红领巾,可中国第一个戴红领巾的人是谁?那是在什么时候?知道的人恐怕不多。第一个戴红领巾的人,是中山大学附属中学的学生,14岁的龙业鼐。那时中山大学还在石牌,叫国立广东大学。   进步青年龙业鼐   龙业鼐是广西贺州人,五兄妹随父亲在广州生活。龙业鼐的哥哥龙业鼎(又叫龙舜琴),1920年考上北京大学,
摘 要:当数学知识以人的“生命”状态呈现时,课堂才会丰富多彩,充满生命活力。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文章作者经过多次探索和大胆的尝试,总结了一套“人性化”的教学方法。文章作者所定义的人性化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赋予数学知识点人的角色,用拟人的方法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理解和解决。由于把数学知识当作了活生生的人,学习过程仿佛变成了现实生活中的待人处事一样,充满了挑战和激情。  关键词:人性化;数学课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