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化静脉皮瓣的临床应用

来源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jia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游离腕横纹嵌合皮瓣急诊修复手指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8例8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肌腱、指神经或指动脉缺损患者。采用同侧的游离腕横纹皮瓣修复创面,皮瓣携带掌长肌腱、桡神经浅支皮支或桡动脉掌浅支,一期修复手指复合组织缺损或桥接指动脉,供区直接缝合。结果手指及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9个月。皮瓣质地软,色泽好,
目的探讨中耳畸形合并胆脂瘤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9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中耳畸形合并胆脂瘤23例(23耳)的临床资料,了解其发病特点、畸形好发部位。结果本组患者100%有听力下降,90.0%有耳流脓、耳鸣,86.96%鼓膜松弛部穿孔。95.7%乳突气化不良,73.9%鼓窦未发育或发育不良,100%听骨链有破坏,56.5%听骨链畸形,52.2%面神经裸露,30.4%上鼓室有增生骨
目的探讨在手毁损伤中利用共用一套足背动脉供血系统的第二足趾和寄养指移植再造手的新方法与效果。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手部毁损性离断患者3例,一期将残留指寄养于足背,手部清创后植皮覆盖。二期解剖游离出共用一套足背动脉供血系统的第二足趾和寄养指,共同移植再造手。结果3例再造手均成活良好。定期进行电话及回院随访3个月~2年,再造手外观良好,最大程度上恢复了患肢的功能,患者对再造手感到满
期刊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策略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26例患者共26个椎-基底动脉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单纯支架植入10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13例,闭塞血管3例。结果动脉瘤栓塞情况:完全栓塞6例,部分栓塞18例,无变化2例。并发症:出血1例。出院改良Rankin评分(mRS),0分18例,1分6例,2分1例,5分1例。术后3~12个月复查:动脉瘤完全
目的探讨带血管的腓骨皮瓣同期修复血管、骨质及皮肤软组织复合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共收治肢体严重创伤13例,其中3例肢体远端无血运,急诊行清创、Flow-through腓骨皮瓣移植修复术,腓动脉修复缺损血管以恢复肢体远端的血运,腓骨瓣修复骨缺损,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术后观察皮瓣的成活情况、外观,术后6周、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拍摄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评估患肢的功能
目的探讨耳屏薄层软骨-软骨膜内-外植法修补鼓膜大穿孔的显微技术应用。方法2013年12月至2016年6月,对鼓膜大穿孔患者共123例,半随机方法分为3组:分别应用薄层软骨-软骨膜内-外植法(薄层软骨组)、全厚软骨-软骨膜内-外植法(全厚软骨组)和颞肌筋膜内植法(颞肌筋膜组)行显微鼓膜成形术,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随访,薄层软骨组、全厚软骨组和颞肌筋膜组鼓膜愈合率分别为90.90%、90.1
期刊
目的通过对第一掌骨背侧动脉网解剖学观察,探讨第一掌骨背侧动脉皮支链皮瓣手术设计方法,为临床应用该皮瓣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选取8只新鲜手标本进行红色乳胶灌注,解剖观察第一掌骨背侧动脉网的分布规律和特点。结果第一掌骨桡背侧动脉起自桡动脉鼻烟窝段,起始处直径(0.82±0.06)mm,沿拇短伸肌桡侧缘向远端走行,与拇指桡侧指固有动脉近节背侧支吻合;第一掌骨尺侧动脉起自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