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好习惯 奠定幸福人生

来源 :辽宁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a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由此可见,习惯对于人一生的重要性。小学阶段是学生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抓住这一时期,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把好的习惯内敛为一种性格,是学生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 Mr. Ye Shengtao famous educator said: “What is education, a simple sentence, is to develop good habits ”. This shows that the importance of habits for the human life. The primary stage is the best period for students to develop. It is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students to succeed in seizing this period, cultivating students’ good habits and keeping good habits as a character.
其他文献
报纸要“两冀齐飞”,图文并茂,这是不争的事实。可现在很多报纸却缺少好的新闻图片,企业报在这一方面问题尤为突出。究其缘由,除了其他的一些客观因素外,摄影者一些思维定式
在教学中,我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课上学生翻来覆去地朗读、讨论,看似热烈,然而重要的环节教师却一带而过,教师为什么不“讲”了呢?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对新教材不够熟悉,教师角色定位错位,以及没有把握好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怎么“讲”呢?  1.深入研读新教材,精要地讲  “讲解”并不等同于“灌输”,不能把它们之间简单地画上等号。语文教学并不是一概地反对教师讲,而是主张精要地讲。教师
期刊
为培养学生成长为具有国家意识、开放心态、独立意识、探究精神与合作能力的人才,学校积极进行课程改革,通过学科整合,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學习方式。以英语和科学学科为例,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学校引入了Light Up Science课程,组建英语和科学两个学科融合课题教学备课组,通过探究式学习方式,聚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逐步从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发展。  1.激活学生思维  《动物行为》一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
期刊
翻转课堂,主张还课堂于学生,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作为翻转课堂的实践者与探究者,我发现思维导图可以成为课堂变革的一大助力。  1.感知图——让思考更深入  传统翻转课堂的课前任务的布置涉及微课、学习材料、自测题三部分,有的教师还会布置课前学案。但是,即便课前的学习资源很充足,学生的学习仍局限在完成教师任务上,很难有独立的深入思考,也难以将相关材料整合成自己的理解。如果在这一环节加入
期刊
拓展课外资源是“大语文”观的体现,有效地将课外阅读引入课堂,可以更好地为学生学习语文服务。  为了学习与研究如何有效利用课外阅读资源,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我先后观摩了多节名师的课堂教学。  在观课中,我的记录表依据研究主题发生了一些变化。原本的“备注”部分变为更加有针对性的记录,包括提升思维深度和广度的问题、学习方式、阅读资源的使用、习惯的培养。在议《鹿寨》一课时,教师们都谈到了,授课教师在
期刊
继厦门电视台、沈阳电视台MPEG—2制播一体网之后,安利金四维公司的“世纪新网”又于近日落户潇湘电影制片厂。 安利金四维公司将为潇湘电影制片厂搭建一个集视频、音频为一
《北京市实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课程计划(修订)》要求,要充分发挥课程的整体育人价值,关注学科内、学科间的联系与整合,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这就标志着学科教学要向学科教育转变,打破学科、课程、课堂乃至资源的边界,开展跨学科的实践活动。学校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做了跨学科实践活动的尝试。  1.依托教材,从拓展教学内容出发  我们将品生、中华传统文化、书法、美术
期刊
随着我国广播影视业的飞跃发展,音像资料与日俱增。这些资料,是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真实记录,是广播影视工作者用汗水和心血积累起来的宝贵财富。如何加强音像资料的管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探究为主体的生物实验教学模式和科学的理性思维的培养方式将成为生物教师的共识。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周密安排、科学引导,让学生在亲历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寻找证据、检验假设、发现规律、讨论质疑等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中,學得生物学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形成理性思维,全面提高科学素养。特别需要渗透对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更加注
期刊
在课堂上只要巧用三味“佐料”,就可以让课堂变得更美味,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下面,以“地名游园会”一课为例,谈谈如何巧加“佐料”。  1.第一味“佐料”:“KWL”前测  “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KWL(批判性思维训练工具)则可以帮助我们在课前进行前测,把好学生学习的“脉搏”。  在课前我们使用KWL工具对学生进行前测,让学生把自己对于地名的已知、想知写在便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