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场核查中防疫用医疗器械微生物检验需关注的几点问题

来源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_bird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常用防疫用医疗器械的微生物性能指标、检验方法和生物安全实验室设置等指标的检验标准进行比较,为给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建设微生物检验实验室、建立检验体系提供建议,并对医疗器械监督管理人员进行核查时提供工作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制定输液泵及注射泵质量控制管理方案,为输液泵和注射泵质量评估提供借鉴。方法:选取本院登记的102台输液泵和注射泵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明确输液泵和注射泵质量控制标准,然后开展输液泵和注射泵质量控制准备工作。制定输液泵和注射泵质量控制管理流程,包括电气安全检测、计量检测和综合检测结果处理。观察输液泵和注射泵检测通过率。结果:输液泵共有18台达到相关标准,通过率为81.82%,注射泵共有72台达到相关标准,通过率为90.00%。结论:输液泵及注射泵质量控制管理方案在输液泵和注射泵质量评估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提出一种基于医院不良事件中心的综合信息系统,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并合理地推进不良事件上报工作。医院信息系统的开发者不仅需要有精湛的计算机技术,更需要全面了解医院的业务,才能开发出高质量的、符合医院管理需要的实用性HIS系统。
目的:为探讨消毒供应中心职业护士安全防护问题,验证医用多酶清洗剂的残留物是否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对目前正在使用的医用多酶清洗剂的毒理性进行了探究和验证。方法:参照2002版《消毒技术规范》中对消毒产品毒理性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急性经口试验确定医用多酶清洗剂的LD50>5000mg/kg;急性吸入毒性试验确定LC50>1000mg/m3;皮肤刺激实验计算出皮肤刺激指数<0.5;皮肤变态反应试验求得致敏率为0;微核试验结果显示2500mg/kg组(1/2 LD50)
基于YY 0505-2012静电放电抗扰度测试项目的干扰理论分析,结合二氧化碳模块工作原理,根据某款多参数监护仪主流二氧化碳传感器通信中断并死机的实例,对该故障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提高二氧化碳模块的静电放电抗干扰能力的解决方案并进行验证。供研究提高多参数监护仪二氧化碳模块的静电放电抗干扰能力的相关人员参考。
目的:分析床旁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重症肺炎的效果。方法:挑选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0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分析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PaO2、PaCO2、SpO2、pH的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重症肺炎,效果突出。
目的:探讨DR设备的日常维护措施以及故障排除方法。方法:选取本院应用的新东方1000MC DR设备为研究对象,分析日常维护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充分认识到维护工作的重要性,二是对DR设备进行日常电路维护,三是对DR设备进行日常使用维护,四是对DR设备进行日常环境维护。观察DR设备2019年6月~2020年6月使用过程中故障发生率。结果:本院共应用DR设备1120例次,故障发生例次3,故障发生率为0.27%。通过故障分析及处理后,3次故障均排除。结论:DR设备对于日常维护具有较高的要求,在DR设备使用过
超声雾化吸入药物治疗法目前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呼吸道感染类疾病,近些年临床使用的药物大致有立止血、痰清热、沙丁胺醇等。超声雾化吸入是气雾吸入治疗的方法之一,其主要利用了超声的波能量,在该种能量的作用下,液体能够在气相中分散开来,药液会变为半径<0.25μm的雾滴,患者自热进行呼吸就可以将药物作用在病灶附近。近些年因其副作用相对较低、药物利用率相对较高,该治疗方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接受。尤其是在治疗过程中,得益于其无创的给药方式,患者不需要承受较大的痛苦。该种方法在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其
目的:分析孕产妇尿液检查中应用镜检法与仪器法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10月本院765份孕产妇尿样,所有尿样均选择新鲜的晨尿中段尿;其中有375份尿液接受尿白细胞检查,所占比例49.2%,有253份尿液接受尿红细胞检查,所占比例33.07%。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对白细胞与红细胞的检测结果。结果:镜检法检查白细胞正常率和红细胞正常率比仪器法检查高(P<0.05);镜检法检查白细胞异常率和红细胞异常率比仪器法检查的低(P<0.05)。结论:仪器法对孕产妇尿液检测具有操作简便与结果
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是心脑血管疾病早期筛查和诊断的主要标准之一.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声图像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半自动测量方法.最初在相关的颈动脉超声图像中选择感兴趣
采用验证的微生物检查法对不同厂家天然橡胶胶乳避孕套的微生物污染进行检测分析,探讨引起微生物污染差异的特点和规律。结果表明,16个厂家20批供试品需氧菌总数为0~500CFU/g;霉菌和酵母菌总数为0~10CFU/g;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白色念珠菌均未检出。不同厂家避孕套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差异很大,应加强生产单位的监督管理,规范生产,完善提高避孕套微生物限度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