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受体阻滞剂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衰的药学药理研究

来源 :医学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ld7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衰的效果。方法:采用分组对照理论进行研究设计,时间区间选为2019年3月-2020年10月间,患总数为56例,均为院内疾病确诊患者,依照药物方案的差异将患者分为联合、常规两组,比较治疗效果间的差异。结果:联合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比较明显,P<0.05。结论:对于慢性心衰患者,采用联合用药方案进行治疗,对减轻患者心肌损伤,恢复心功能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慢性心衰;药理研究
  大部分心血管疾病患者发展到疾病末期后,都会出现慢性心衰症状,该疾病对患者心功能影响较为严重,具有一定的致死率。及时给予治疗干预,恢复心肌活力是提高疗效的关键[1]。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调脂药物等均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药物,其治疗优势也各有不同[2]。基于此,本文将探讨β受体阻滞剂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衰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时间为2019年3月-2020年10月,样本均为院内确诊且病历资料完整的患者,样本数例为56例,组别为联合组与常规组,每组28例,依照组别差异接受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案。其中常规组男女患例比例构成为17:11,年龄区间为51~74岁,平均年龄为(59.43±4.17)岁。联合组男女患例比例构成为18:10,年龄区间为52~73岁,平均年龄为(59.59±4.66)岁。所有患者心功能分级分布:Ⅱ级有20例,Ⅲ级有25例,Ⅳ级11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比较意义,所有患者无药物过敏史,签署过知情协议。
  1.2方法
  在两组患者入院建档后,均给予健康检查,依照其症状表现给予抗心衰、利尿等等基础治疗,治疗期间给予患者相同的用藥指导与健康教育,嘱咐患者保持每日睡眠量,定期观察其心电图变化,对呼吸有困难症状者提供吸氧干预。
  接下来对常规组患者给予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研究中接受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浙江普洛家园药业有限公司,H20113390)治疗患者18例,要求患者每日口服使用,1日2次,初始剂量为1日6.25mg,1周后,依照症状变化状况调整剂量,增添至1日6.25-12.5mg。接受卡维地洛(齐鲁制药有限公司,H20020535)治疗患者有10例,初始剂量为1日3.125mg,1周后,依照症状变化状况调整剂量,增添至1日6.25mg。
  对联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患者均接受普伐他汀钠片(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H20033215)治疗,要求患者每日服用1次,每次20mg,于晚间服用,随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进项调整,最高剂量不得超过每日40mg。两组患者均接受1个月的治疗。
  1.3评价指标
  心功能改善情况:依照临床观察记录统计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参数变化情况,观察项目有LVEF(射血分数)、SV(心搏量)、LVEDd(左室舒张末期容量)三项。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X2,t检验。统计值有统计学差异的判定标准为P≤0.05。
  2 结果
  治疗前患者心功能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接受治疗后联合组患者各项心功能参数变化情况要优于常规组,心功能改善情况更好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一。
  3 讨论
  慢性心衰患者在患病后会出现胸闷、乏力等症状,需及时接受治疗干预,防止疾病恶化至严重心衰,提高致死风险。对于该疾病,临床在治疗初期多选择药物方案进行控制,虽然利尿、血管扩张剂等药物能及时减轻患者不适症状,但要保障治疗效果,还需患者接收持续治疗[3]。
  在本次研究中,对于联合组患者给予联合药物控制方案,发现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更明显,说明联合方案更具有治疗优势。这是因为β受体阻滞剂具有一定的负性传导作用,其可有效抑制心肌细胞的自律作用,降低其收缩能力,从而减缓心率,降低身体耗氧量,使身体内环境处于更平稳的运作状态,在减轻心律失常等症状方面具有优势。他汀类药物具有明显的调脂功能,可减少血管中血小板的凝集力,保证心肌供血量,减轻心脏作用负荷。而且其还能有效抑制机体炎性分子的分泌,减少其对心肌细胞的损害,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其高血管清洁能力[4]。
  总而言之,在对慢性心衰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方案,对减轻患者症状,改善心功能方面具有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于新龙, 张永忠, 魏海青. 美托洛尔联合用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研究[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9, v.40(04):35-39.
  [2]秦春华,谭平.β受体阻滞剂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衰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27):81-83.
  [3]韩丽萍.美托洛尔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慢性心衰患者血浆hs-CRP及心功能的影响[J].淮海医药,2018,36(2):129-131.
  [4]偶勇, 朱兆刚. 美托洛尔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评价[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0(3):64-66.
  (齐鲁制药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10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对周围型肺癌患者分别进行X线、CT扫描,对比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20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78例周围型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先后接受X线、CT扫描,以手术及病理诊断结果为基准,分析X 线、 CT的诊断准确率及不同征象检出情况。结果:X 线诊断周围型肺癌63例,诊断准确率80.77%;CT 诊断周围型肺癌75例,诊断准确率96.15%,差异明显(P<0.05);与X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小耳畸形再造术中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接诊的50例小耳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5例;使用常规护理护理对照组患者,使用循证护理护理实验组患者。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实验组优势较为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使用常规护理护理对照组患者,使用循证护理护理实验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长期血液透析深静脉留置导管并发症临床预防护理对策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本院长期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共42例为研究对象,就常规护理、循证护理效果开展对比性研究,研究时间设置为2019年1月~2020年8月。依据患者护理方案差异分组,常规组22例,循证组20例。比较两组护理预后及并发症预防效果差异。结果:循证组护理期间深静脉留置导管留置时间为(3.24±1.25)个月、护理满意度为95.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70例,全部患者给予院内护理,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糖尿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并于出院前评估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结果:观察组糖尿病健康知识問卷调查得分高于参照组,血糖控制达标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康复治疗的效果,为实践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组后,采用常规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综合性康复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时间及腰椎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观察组的治疗时间为(2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超声造影联合弹性成像检测方式应用于乳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时具备何种应用价值。方法:自本院乳腺外科确诊患者中选取70例(病理检测结果显示:47例良性、23例恶性),均接受超声造影及弹性成像检测,比对两种方式单一运用及联合使用时,良性及恶性病变检出率以及对三种检测模式对患者病情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结果:①单独使用超声造影检测的总检出率为40.00%;弹性成像方式单用的总检出率为4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雾化吸入治疗方式治疗小儿哮喘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病例随机筛选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5例小儿哮喘患儿,将所有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2例,观察组患儿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方式;对照组患儿实施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最终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肺功能改善程度均显著提高,最终获得了较高的治疗效果,组间数据对比差异较为明显(P0.0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牙髓炎患者应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中病例筛选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急性牙髓炎患者46例,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运用常规多次根管治疗,观察组则采取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对比两组最终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获得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患者治疗后疼痛程度较轻,发生的并发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运用早期针灸康复治疗的临床有效性。方法:文中病例筛选为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医院接收的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48例,分组方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与观察两组分别有2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则采取早期针灸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最终获得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获得的治疗效果较好,患者脑神经功能、肢体活动功能及生活活动能力均得到良好改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药品质量控制的方法以及质量标准建立的重要意义。方法:列举我国以往常见的药物质量标准相关问题,并提高我国药物质量的对策。结果:药品质量标准方面的问题主要出现在国产药物与进口药物比较、自主研发的药物疗效差异两大方面,为保证我国药物的质量,应加大对药物标准体系的构建力度,尤其是固体药物存在形式的研究。结论:药品质量控制与质量标准的建立决定着药品的使用安全,我国相关部门应加大对这方面的监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