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汽车事故责任主体的规制路径探析

来源 :法制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g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无人汽车迅猛发展所带来的交通事故,对我国现行交通治理体系提出了挑战。在我国对于无人汽车监管法规缺位的情形下,首先厘清无人汽车事故责任主体对今后快速妥善的处理无人汽车交通事故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仅就无人汽车事故责任主体的认定规则做初步研究,并对如何规制做出相应设计。
  关键词 无人汽车 交通事故 主体 责任
  作者简介:付韫桦,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人民法院,法官助理。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8.224
  2018年3月19日晚,全球首起无人汽车致人死亡的事故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发生,该事故的发生,不仅引起了人们对无人汽车安全性方面的大讨论,也使人们对无人汽车普及所带来的道德风险和法律风险产生了极大的关注。可以想见,随着无人汽车 的应用,由此引发的交通事故该由谁来承担法律责任,必然是无人汽车交通事故处理中最关键的一环。毫无疑问,公平、公正、合理地划分无人汽车交通事故的责任主体,必将极大地促进科技与行业的发展。
  一、无人汽车的发展现状及分类
  近年来,汽车领域兴起了一场无人驾驶的革命。在国内,阿里巴巴、百度、京东等互联网企业竞相参与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传统车企中的上汽、奇瑞、比亚迪也早已开始相关技术的预研工作。可以预见,随着无人汽车加速进入实用化生产,无人汽车必将成为继智能手機之后下一个移动互联的主要终端,从而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工具。
  在国外,各大汽车厂商较早就开始了无人汽车的研究,并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相关机构已经制定了无人汽车的分类标准。2014年,SAE Internatianal(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制定了J3016自动驾驶分级标准(L0-L5),将无人汽车分为人工驾驶(L0 级)、辅助驾驶(L1 级)、半自动驾驶(L2 级)、有条件自动驾驶(L3 级)、高度自动化驾驶(L4 级)和全自动驾驶(L5级)等级别。
  二、认定无人汽车事故责任主体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国内外立法缺失
  从法律层面上来说,在国内乃至世界上对无人汽车的运营规则、责任主体认定、事故责任划分乃至归责原则的研究尚处于空白之中。域外已经有部分国家出台了某些技术性规定,如美国众议院2017年9月6日通过的《确保车辆演化的未来部署和研究安全法案》及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出台的《维也纳道路交通公约》 等等。在国内,虽然中国机动车登记规定允许科研实验车辆申领临时行驶车牌上路行驶,但也仅针对有人驾驶汽车,政府层面尚未出台专门的对无人汽车的扶持政策或引导规范,对于无人汽车事故责任主体的研究更是只停留在学理研究阶段,不仅刚刚起步,还缺少借鉴与参考。因此我国想要在未来无人汽车的浪潮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要加快开展针对无人汽车的立法保障。
  (二)责任主体过于复杂
  我国现行的道路交通法规对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后的责任主体有具体的规定,一般包括机动车所有者、驾驶者、经营者乃至于保险公司等。无人汽车时代的事故责任主体则要复杂的多,以L5级无人汽车为例,该型汽车不必由人类驾驶员直接驾驶,汽车的行驶完全由智能系统控制。相比于传统的有人驾驶汽车,无人汽车的责任主体更加复杂。在法律实践中,交通事故的受损方会对车辆驾驶者(包括车辆所有者)提起诉讼,却不会涉及车辆制造商等其他主体,即使起诉车辆制造商也会面临于法无据的尴尬。何况将车辆制造商列为被告,其也并不必然负有过错,导航、扫描、分析判断系统或者网络服务商和黑客都有可能是事故产生的直接因素。可见现行规则无法在无人汽车时代复杂主体并存的情况下对责任主体进行有效认定。
  (三)归责原则不明确
  法律责任是国家施加于违法者的一种强制性负担,是补救受到侵害的合法权益的一种手段,法律责任是通过法律制裁而实现的,任何法律责任的实现以责任主体的存在和确定为前提 。在责任主体难以确定的情形下,任何制裁均无法实施,法律责任也无法实现。我国现行的道路交通事故适用以过错推定原则为主,过错责任原则为辅的二元归责原则体系,明确机动车在交通事故中承担过错责任或者部分无过错责任。但无人汽车的驾驶者和所有者并不一定具有过错,则机动车驾驶者或所有者就丧失了承担过错责任甚至是无过错责任的法理基础。与此同时,现行规定又不能迅速的甄别出真正的责任主体,从而影响责任的归属,进一步导致事故的处理无法继续。
  三、规制无人汽车事故责任主体的路径选择
  (一)以是否对车辆具有支配性为基本原则
  无人汽车的发展不会一蹴而就,其必然要经过从人为干预到无人驾驶的几个阶段,具体来讲就是从L0级到L5级的衍化:
  1.人工驾驶(L0)级,该级车辆的控制全部掌握在驾驶者手中,与现今的车辆驾驶模式没有本质区别。
  2.辅助驾驶(L1)级、半自动驾驶(L2)级,该二级车辆的主要驾驶动作还是由驾驶者来完成,无人驾驶系统仅仅提供驾驶支援,机动车仍然处在驾驶者的实际支配下。
  3.有条件自动驾驶(L3)级,该级别车辆由无人驾驶系统完成所有的驾驶操作,但人类驾驶员还是应当提供适当的应答,此时人类驾驶员也没有断开对车辆的实际控制。
  4.高度自动化驾驶(L4)级,该级车是由无人驾驶系统完成所有的驾驶操作,人类驾驶员不一定需要对所有的系统请求作出应答。但L4级无人汽车的系统作用域仍然为部分而不是全域,这意味着汽车驾驶者仍需对汽车的行驶情况行必要的注意义务,即不应该完全脱离对汽车的支配。
  5.全自动驾驶(L5)级, L5级汽车的无人驾驶系统作用域是全域的,所有驾驶操作由系统完成,人类驾驶员只在可能的情况下接管汽车,这意味着L5级无人汽车的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时无法第一时间接管对汽车的控制。此时以传统的规则来认定其作为责任人并不合适,只有驾驶者在实际支配着车辆的时候才具备归责的条件,因此当L5级车辆驾驶员无过错时,不应将其列为责任主体。
其他文献
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企业要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完善合并财务报表工作,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对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逐渐放弃了将传统银行储蓄作为个人财产保值的手段,人们的生活习惯、消费手段,都在日益随着现代化金融模式而改变,以“余额宝”为典型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正
摘要: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它强烈地冲击着我们长期以来就带有浓厚政治色彩和功利色彩的教育思想,重视对人的心灵和智慧的开发,强调对情感和人格的陶冶以及对生命与环境的热爱,提倡创新,弘扬个性,从而为现代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重在不断开发人的写作潜能,不断发展学生内在的无形的品质,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关键词: 作文教学;教育理念;以人为本 
理解型班级文化,是班集体在教师指导下,采用一系列理解的方法、途径、措施,进行创造性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形成班级成员间平等沟通、真诚交往、合作共享的相处态度和集体的做
随着移动互联网、高清视频等业务的高速发展,流量给网络带宽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运营商对高带宽网络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传输网中引入100G WDM技术也迫在眉睫.数据显示,未来5年
市政工程建设的项目很多,由于我国环境环境制度不够健全,所以在市政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采用的技术缺乏环保性,对周围环境造成了破坏.为了提高市政工程的质量,保证市政工程的环
论点  反腐惩贪永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永远只有在路上。反腐败行动不但不能以为胜利到家,而且必须在路上加快步伐,让反腐惩贪的步伐赶过腐败行为。即使中国的反腐惩贪在今天被认为已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效果,我们也千万不要忘了,中国的反腐惩贪还远远没有达到理想的地步。行百里者半九十,所以反腐惩贪,战斗正未有穷期,还需“宜将剩勇追穷寇”。  在中国,中共十八大产生了新的执政集体。新政伊始,治国安邦之策迭出、
新中国成立以来,推进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建立一个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一直是中央决策层的共识和矢志不渝的目标.但是在1978年以前,由于受政治形势、经济发展水平、历史传
实行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后,使用省财政厅开发的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县级版)管理,根据年度部门预算,对预算单位预算指标的使用实行监控和管理.
税收筹划这一概念在我国还处于一个初步发展阶段,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范围不算很广,对于税收筹划的研究也并没有很深入.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税收筹划和云会计,并从企业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