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樟叶上的神秘图案

来源 :天天爱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cl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收集落叶做游戏,是这个季节我和家人在公园里最喜爱的娱乐项目之一。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秋叶,总能赋予我们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树叶拼贴画、搭建落叶小屋、为大树穿上彩叶舞裙……每个游戏都让我们满怀喜悦,在阅读秋天的同时,感受大自然的丰富与瑰丽。
  和杨树、银杏等落叶树不同,香樟四季常青。但纵然是常青树,叶片也有衰老时。每到秋天,香樟树叶的颜色会逐渐变深,然后慢慢脱落,而整株香樟的色调也因此变得更为浓郁并富有层次感。

  一直到来年早春,香樟树叶的脱落都极为缓慢,就像一条悠长而平静的溪流,让人察觉不出它的变化。到了四月,随着大量新枝嫩叶的舒展,香樟树会忽然上演一场壮观的“换装秀”——仿佛一夜之间,地面铺就一层暗紫深红,而独留鹅黄与新绿缀满枝头。
  所以,即使像香樟这样的常绿乔木,在秋天,我们也能拾到它们的落叶,为我们的收集袋增添赭(zhě)红(即红褐色)、橙黄、暗紫的斑斓秋色。

发现怪异图案


  抖开收集袋中的缤纷落叶,就像揉碎漫天的晚霞,抛撒于大地。银杏叶明黄,乌桕(jiù)叶绛紫,槭(qì)树叶火红。咦,奇怪,赭红的香樟叶上怎么有这么多奇怪的图案?有的由线条勾画,蜿蜒曲折,仿佛在书写神秘代码;有的由线条和椭圆组合而成,造型千变万化,仿佛在讲述或浪漫或诡异的故事。
  原本我们想拿落叶玩拼图游戏,可现在,大家都被香樟叶上的图案吸引住了,于是我们改玩起了“叶片上的艺术创想赛”:看谁找到的图案最形象、最有趣。
  摆在木椅上的绚丽叶片,吸引来五六位游客驻足观看品评。叶片上的“艺术家们”,似乎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既会“写”汉字,又会“写”英文,甚至还对深奥的甲骨文进行了“改写”。
  除了擅长书法,它们还深谙绘画技艺,无论是玫瑰花,还是野猪图,全都挥洒自如。游客们你一言我一语,直到最后,也没能达成一致意见评出冠军,因为所有的“艺术作品”都如此有趣而富有创意。
  可是,到底是谁创作了这些图案呢?秋天到了,“画作”的主人早已不知影踪,我只好耐着性子,等来年夏天再去结识它们。

叶海寻踪


  六月中旬,香樟树冠如云朵般蓬松,阳光下,新叶闪着银辉,就如碧海上泛起了粼粼波光。
  和赭红秋叶上醒目的图案相比,此时叶片上的“画作”低调而隐秘。淡绿的底色,灰白的线条,如果不留心观察,根本就察觉不到图案的存在。

  150倍手机放大镜下,灰白色隧道的终点,“艺术家”现身了!大小如针鼻(缝衣针尾部用来穿线的孔),长相够另类。这扁脑袋、珠串样的小家伙是谁?
  为了弄清它的身份,我带回几枚叶片,希望观察“艺术家”羽化后的形态。若说饲养小虫,我并不算外行。不论是蚊子,还是各类毛虫,我都有成功饲养的经验,可是面对这藏身于叶膜之下的虫虫,我却犯了难。将叶片插放于清水中,保证水分的供应,可是没过两天,小虫还是死去了。
  回到公园继续观察,我在叶片背面找到了一枚小小的虫茧。遗憾的是,躲在这“圆屋”之下的小虫已然死去。放大镜下,它体被纤毛,有明显的腹足,显然是一只毛毛虫!莫非,“艺术家”真的是蛾蝶类昆虫?
  然而,这个线索很快又中断了。我掀开一个个“圆屋”,意欲寻找茧中的虫蛹,以观察小虫羽化的情况。结果却发现,所有的“圆屋”里除了粪便,空空如也,连个蛹壳也没找到。最蹊(qī)跷(qiāo)的是,每个“圆屋”的“屋顶”都开了个小孔,難道毛毛虫要爬出“圆屋”另觅场所化蛹吗?
  揣着谜团回家查阅资料,我终于在一篇学术论文中找到了“香樟潜叶细蛾”的信息。为了验证“艺术家”就是“香樟潜叶细蛾”,我再次来到公园,寻找文献中所说的虫茧和成虫。
  茫茫叶海,如果说寻找不足1厘米的虫茧还算容易,那么,要找到躲藏在叶片下的微小成虫,简直就是大海捞针。这实在是对耐心的一次极大考验,还得加上十分的运气。最终,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之后,我的“香樟潜叶细蛾”自然笔记终于完成了。
  现在,我可以大致讲述一下这位“艺术家”的故事了。
  春夏之交,香樟树的嫩叶吸引来了新居民。香樟潜叶细蛾妈妈在叶片背面产下一枚虫卵,很快,毛虫宝宝爬了出来,咬破叶膜,钻入叶肉,从此,走上它的“艺术虫生”。
  小虫在叶肉中开凿出一条灰白色的隧道,一开始,隧道细如丝线,因为此时,“艺术家”的体形也不过针尖大小。慢慢地,随着幼虫长大,隧道在曲折前行中不断加粗。后来,“艺术家”放弃“线条画”的创作,开始集中在一片区域啃食叶肉,最终创作出一个椭圆图形,作为它最后栖身的“小屋”。待到快要化蛹时,为了不被天敌追踪,幼虫咬破“圆屋”的天窗,爬至附近一枚完整叶片的边缘,吐出丝线,卷起叶边,躺在茧中化蛹,为它的“艺术生涯”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虫生艰辛


  最令我惊讶的是,在破解“艺术家”身份之谜的过程中,我意外地目睹了一个杀机四伏的隐秘世界。纵然是潜行于叶膜之下,拥有亿万年进化来的高超生存智慧,小虫“艺术家”也总是会遭到天敌的围追堵截。

  叶片“画作”虽美,但会影响叶子的生长,“圆屋”还为叶螨、蓟(jì)马等食叶小虫提供了栖身之所,这些虫子都对植物的生长不利。
  然而,通过观察,我却更愿意把香樟潜叶细蛾看作是生态链中的一环,因为缺失了它,香樟树上那个迷人的生态系统将不复存在,而到了秋天,我们也将无从寻觅叶片上可爱的“艺术画作”。如果“艺术家”与天敌的数量能够得以平衡,那么我希望,在大自然中可以与它们同在,共享同一株大树、同一方天地。
  前几天,听朋友说,她拾到了一枚香樟树的秋叶,上面“写”有一个大大的“艰”字。莫非是“艺术家”在感叹虫生的艰辛?
  在这个美好的秋天,去香樟树下找一找,我想,你也一定会读到“艺术家们”书写在叶片上的心声。
其他文献
在我国,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挑战: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水污染比较严重,水环境问题突出(如山洪災害、城市内涝等问题) 。此外,自1949 年以来,我国水旱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这直接加剧了水环境的脆弱性。  水危机威胁水安全,进而影响到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安全和国家社会安全等方方面面。作为普通公民的我们,可以为保护水资源做些什么呢?  经测算, 我们每使用一百吨水,就会排放大约七
期刊
天天爱科学2020年01,因本刊是合刊,所以內容在2期~
期刊
期刊
爱晚亭位于岳麓山的清风峡景区,这里层林尽染,幽静宜人。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当你看到爱晚亭时,可曾想起这首杜牧的《山行》?爱晚亭这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就出自这首诗。  来到山脚下,闻着草木的清香拾级而上,我终于见到了爱晚亭——琉璃碧瓦,朱红木柱,檐角像龙尾巴似的翘起来,十分壮观。亭子正面挂着一块宫墙红色的牌匾,上面有三个潇洒又不失优雅的金色大字——愛晚亭。  亭子旁的清风峡,山涧泉水
期刊
假期中,奶奶帶着我和表妹去故宫啦!可把我兴奋坏了,要知道这可是我第一次去参观故宫博物院。  我曾在书上读到过关于故宫的介绍,便自告奋勇地为奶奶做小导游。  一迈进端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故宫金黄色的琉璃屋顶和红色的外墙,庄严、大气而肃穆。  过了午门和太和门,便来到了皇上举行重大典礼的太和殿,俗称金銮殿。太和殿是紫禁城内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物,看着它,我好像感受到了皇上指点江山的气魄和皇家的威
期刊
第二章  有蹼的脚  接下来的几天,疣鼻天鹅弗兰克和他的妻子尽心尽力地照顾着蛋宝宝,他俩交替着一个出去觅食,一个孵蛋。安迪也经常去看望他们,弗兰克夫妇看上去都瘦了。终于,一周之后,四月的一个清晨,安迪正睡懒觉呢,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玻璃的声音。他揉了揉眼睛,长长地伸了个懒腰,发现小松鼠正在窗边急切地说着什么。安迪一骨碌爬起來推开窗户,小松鼠喘了口气说:“安迪,安迪,快去看看吧,那枚蛋还有弗兰克的小
期刊
一脚“踩”进寒武纪  十多年前,我父母把家搬到了“春城”昆明,然而直到几年前,我才偶然得知,有一处5.3亿年前的“宝藏”就掩埋于离我家不远的地方。守着一处“宝藏”,不去探寻一番,那才叫遗憾呢!  于是,我和永林收拾好行囊,拿着地质锤,向“藏宝地”进发了。来到山里,面对岩壁和满山的石块,我们这两个业余“寻宝人”完全没有了方向。寻找传说中的远古“怪虫”化石,犹如大海捞针。我们该从哪块岩石找起呢?  我
期刊
球(松)果:精巧的种子之家  油松、华山松、白皮松等松科植物都是裸子植物,顾名思义,就是“裸”露种“子”的植物。  我们常见的松果,是松科植物雌球花成熟时的形态。松果上长着许多木质的鳞片,它们叫作种鳞。  等到松果成熟时,原本密闭的种鳞便纷纷张开,种鳞和种鳞之间会空出一条大缝隙,熟透了的种子就从这缝隙中溜出来,开始乘着风勇闯天涯了。  人们常把松果称为松塔,但其实,松果的学名应该是“球果”。之所以
期刊
大嘴说  连接两岸城市的纽带  链子桥是人们对“塞切尼链桥”的俗称。链子桥有着近两百年的历史,全长380米,是一座三孔铁桥。链子桥连接着西岸的布达和东岸的佩斯,是匈牙利的标志之一。  雄伟的桥头堡与狮子雕塑  大桥的两端,矗立着两座雄伟的新古典式桥头堡,高48米,外观有些像巴黎凯旋门。桥头堡为石砌拱门,雕饰精美,基座稳重,颇有王者之风。  巨大的钢筋铁链结构从桥头堡引出,拉起宽广的桥面,勾勒出大桥
期刊
在我家屋檐下做窝的是哪种燕子?  在屋檐下做窝的燕子可不止一种,最常见的是家燕和金腰燕。  身穿“燕尾服”的家燕  这种学名为家燕的鸟类在全世界分布很广,它的模样就是大多数人心中的燕子的模样。  家燕上体蓝黑色,闪耀着金属光泽,喉部鲜红,腹面白色。家燕的喙部短而宽扁,口裂很深,嘴巴看起来虽然小小的,但却可以张得很大。家燕有一双狭长的翅膀,张开后像两把小镰刀,尾呈剪刀状分叉,形成典型的“燕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