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美利坚

来源 :车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00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0天,23个州,1.2万公里。从狂野不羁的西部,到清新文艺的东部,从太平洋到大西洋。驾着八缸的美制SUV畅行美国,在蓝天白云之下穿过内华达沙漠,翻越缅因州的凯迪拉克峰,奔向火红的日落。
  曾经在梦里出现过千百次的横穿北美的理想,竟然就是这么猝不及防地照进现实,甚至当我行驶在美国的高速公路上时,都迷惑于我到底是想在美国旅行还是只想在广阔的美利坚大地过一把驾车的瘾。
  在美国,男人可以没有老婆、女人可以没有老公,但不能没有汽车。在美国旅行。最有意思的一件事便是在路上的时候观察美国的人,车,路。
  美国驾车的三个不习惯
  从国内来到美国开车,第一个“不习惯”便是车速。美国人车速极快,在美国开车,时时刻刻都要“地板油”。哪怕是四缸的小排量车,起步也是声嘶力竭地以最短的时间到达最高限速。美国大多数高速公路通常限速每小时65英里(大约104公里),但超速的情况很普遍。如果大家都超速,你只要跟着车流,不做出头鸟就不会被抓。一般来说,车流速度都比最高限速高5英里左右,如果你超速10英里,就很有可能招来心情不好的警察。因此虽然美国的高速公路最高限速比中国低,但路上没有慢车,卡车跑得甚至会比轿车都快;没有随意变道,即使前方有慢车,大家也会等到慢车自觉让道后才加速超越。所以在美国开车速度很快,却也很安全。打开定速巡航,我有一次甚至开了60多公里都没有踩刹车,“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行车效率明显比国内高。
  第二个“不习惯”,道路设计极为科学。城市中双向的左转车道都设计在路中央,转弯车辆可以提前进入待转区等候,不影响直行车流。大城市周围的高速公路都有Car Pool车道,车内乘客多于两人便可以使用这根“特权车道”。鼓励拼车,提高出行效率:高速公路车道左右侧都没有紧急停车带,避免出现紧急状况的车辆连续变道引发险情。而美国在标识设置方面,则是高度规律化。交通标志用颜色分类:限速牌底色为白色,景点用褐色提示,所有施工标志则使用橘黄色。而南北向的高速公路用单数表示(如1-95),东西向的使用双数(如1-90),则是最为人称道的逻辑,即使傻瓜也不会走错路。
  第三个“不习惯”,停车位设计合理。美国是车轮上的国家。所有公共设施外都有巨型停车场,中小城市的街道两边大多可以免费停车。而在类似纽约之类的大都市,停车也不是很难解决的问题,反而能够从中体现施政者的智慧。纽约街道两边一般采用咪表收费的方式,投0.25美元可以停15分钟。而繁华地段则设有无数的立体停车场与停车楼。在周日。全市的咪表停车位都可以免费停车。在首都华盛顿,靠近白宫,博物馆云集的宪法大道,旅游者每天可以在路边免费停车4小时。这些便民举措都可以促进观光与消费,以小博大。此外,在纽约大部分居民区的多数路段,路边咪表在晚间至早晨会停止工作,方便居民停车过夜。而第二天一旦超时未走,警察就要罚款了。奖惩分明,有理有据。
  美国驾车的三个疑问
  首先是关于在美国开车所需的证件,众说纷纭。很多人说必须要有所谓国际驾照才能在美国开车。的确,全球有60多个国家地区都加入了《联合国道路交通公约》,这些国家的公民去往其他协议国家,可以凭“国际驾驶许可”以及个人有效驾照在当地驾车。但是中国并非《联合国道路交通公约》的成员国,中国公民无从取得“国际驾照”。根据我本人在美驾车的经验,只要具备中英双语的新版国内驾照,即可在一至三个月的时间内在美国大部分州开车(东部有十个州不承认中国驾照,最好避开)。保险起见,也可以带上在国内公证处开具的驾照英文公证书,以备美国警察查验。
  其次,美国人开车都很规矩。是这样吗?美国可以称得上是被中国人过度美化的国家,国人尤其对美国,人开车的守法程度顶礼膜拜。但在我横穿美国的过程中,见过多例闯红灯的,夜里开着远光不关的:很多人不系安全带,随意往车窗外抛洒垃圾。在大城市,道口随意加塞的现象更是普遍。而纽约的出租司机,争道抢行的“本事”甚至较上海的出租司机有过之而无不及。遇到火爆的出租司机,甚至开口辱骂路人。可见,人的素质只有依靠成熟规则的“驯化”才能分出高低。而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再理智的人也会变得不择手段。
  而在所有关于美国的“传说”中,传播最广的一条应该就是高速公路不收费了。诚然,我在美国西部与中部驾车,确实没有交过一分钱过路费。而当我来到了五大湖畔的芝加哥之后。我在美国东部的自驾之旅就没有和收费站脱离过干系。最少的收费有0.85美元,最多的一次则是缴纳了8.5美元的通行费。而在纽约市,通过荷兰隧道(Holland Tunnel)或白石大桥(Whitestone Bridge)等桥隧系统进入曼哈顿区域,更会被收取12美元的进城费。毗邻纽约的新泽西州,是收费公路最密集的州之一,也是地方政府最腐败的州之一。由于大部分联邦政府投资的高速公路不允许收费,新泽西州为了保有公路收费财源,拒绝接受联邦资金维护公路。因此新泽西州收费公路最密集,且路况最差。据说,New Jersey Tumpike(新泽西收费公路)甚至已经成为美国人骂人的俚语。据统计,目前全美国约有9万公里的高速公路,其中收费路段大约有8000公里,且全都集中在东部(如新泽西)以及南部(佛罗里达)地区。
  美国开车的三点注意
  美国的交通规则跟国内没有什么区别,交通标识也很清晰。唯一不同,也是最需要注意的区别就是STOP标志。美国地广人稀,路况极好,车速极快。因此在很多路口会设立一块红底白字的STOP标志,这块标志的效力等同于红灯。任何情况下,你都必须在这个标志牌前完全停车,等前方的横向车道没有车了才能通过。如果十字路口交叉的两条路上都有车,那就谁先到、谁先停、谁先走。虽然大部分美国人开车都很谦让,常遇到两个方向的车都停下,招手让对方先走的情况:但如果你在STOP标志前没有停车或是仅仅减速便进入前方主路,就极容易发生碰撞。因为在美国人的潜意识里,行驶在没有STOP标志的道路上是有绝对路权的,他们见到支路上有车要进入是不会减速的。STOP是个很好的规则。在并不繁忙的路口用STOP标识取代红绿灯,让司机自行判断与调节,可以有效地提高通行效率。回国后我才发现原来我们的路上也有类似的“慢”的标志,但是估计没有几个人知道它的含义,更不用提遵守了。此外,遇到行人绝对要让行,万不可按喇叭或与行人抢行。
  美国司机最怕的,当然就是警察了。美国警车专门“躲”在高速路边的灌木丛中或是高架桥等障碍物的死角处等待“猎物”。警车都进行过专业改装,车内电脑与武器一应俱全。外观上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前面加装了粗壮的防撞杠——在追击的时候可以用杠子直接把目标车顶撞失控。再说美国警车的警灯,跟国内温和型的蓝光完全不一样。红色和蓝色夹杂着桔黄色,遍布全车四周的警灯像太空来客般前后左右旋转着:高强度电流般的爆闪强光,时刻提醒着你它的绝对权威。每次我远远地看到这样的光都很震撼,更别说如果亮着普灯的警车就在你的后视镜里飘着,找的可能就是你了。你如果确实够“幸运”被警车盯上,最好立即把车停在路边紧急停车带,双手放在方向盘上等待警察的盘问。不要下车,也不要和警察辩论争执,更不能有商量或者递烟等类似行贿的举动。美国警察是很“怕死”的,每年都有袭警的事件发生。在纽约,每辆警车上都贴着袭普的举报电话。因此,你的“中国式”处理方法很有可能被警察认为有袭击企图,从而将事态扩大化。如果你认为警察处罚不当,放心,在美国有地方让你申诉,且绝对公正。我曾在纽约收到一张违章停车的罚单,在罚单最醒目处即详细写明了申诉的方式:网上投诉与法庭裁决。随后才是缴付罚款的方法。总之,在美国看见警察,要夹着尾巴做人,理直气壮申诉。
  美国是一个车轮上的国度。在出发前很难想象,我能够独自一人在异国跨越一万公里的距离,接受如此多彩丰富的视觉和心灵的洗礼。旅行归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记忆重新被工作、琐事和各种烦恼所覆盖。而每当找到一些空闲,强迫自己坐下来,翻看照片、查阅资料、回顾旅程时,那种既熟悉又新奇的感觉又重新涌起。如是反复,或许这就是旅行的意义吧。
其他文献
底特律,著名的通用汽车之城,美国工业的一个标志性地点。从前富有繁华t随着美国经济衰退,越来越多的人离开这里奔向其他城市,而政府仿佛也忘记这里曾是国家经济支柱之一,这里是一个被大家遗忘的地方。不过作为汽车媒体,我们并没有忘却这个正在走向没落的工业城市,因为这里每年都会举办一次非常具有影响力的北美国际汽车展,尽管该车展上美国品牌的影响力已经越来越弱。  继续重炮轰击雪佛兰第七代克尔维特  克尔维特在国
期刊
每次谈到未来,总习惯于畅想遥远的未来,比如汽车,一说起未来的汽车,必然想到的是满大街的电动车、氢能源车,然而这个未来有多远呢?摩根士丹利曾经预测,到2025年将有8.6%的汽车为电动车,而最近他们调低了这一预期,到2025年电动车的比例可能仅为4 5%。也就是说,离全电动的未来,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而眼下最贴合实际的还是通过各种高新技术手段,让发动机在不折损动力的情  况下更小巧、更经济、更环保。
期刊
这次诺文烯性能提升店为我们带来一台轻改的宝马新328i(F30),这台328i到目前为止只进行外观、排气和悬架方面的改装,而这个328i的改装对于新三系车主是一个很好的示范。  新三系进入国内是以长短轴搭配销售的方式,而四个配置版本:时尚型、豪华型、风尚型和运动型则以售价阶梯的方式区分其各自消费群体。前三者的配置逐渐递增,运动版则会出现在进口标准轴距的车型上。虽然新三系的底盘软得像船因而饱受诟病,
期刊
近期,普利司通的“科幻大片”式新广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广告片里,轮胎星球面临着环境和经济的考验。在议事大会中,他们发现来自地球的普利司通轮胎,具有卓著的省油环保和安全性能,有效对应各种需求,让星球的未来一片光明!  特别的构思,生动的剧情,揭示出一个我们尚未了解得宏伟的轮胎世界,让我们来个“星际漫游”,随着“轮胎星球人”的议题思路,检验一下我们对轮胎的认知吧。  议题一:轮胎都一样吗?  片中漫
期刊
Jaguar TYPE复兴,捷豹F-TYPE  文:姚宋平  历史与传承是英国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品牌未必有辉煌的现在,却一定有荣耀的过去。捷豹复兴TYPE车系的决定让许多车迷为之疯狂,一夜之间激发了人们对经典E-TYPE车型的回眸与致敬。一款新车仅有厚重的历史作为基石是远远不够的,作为半个世纪后向E-TYPE致敬的F-TYPE,需要面对的竞争将空前激烈。  F-TYPE向经典致敬的元素随处可
期刊
NEED TO KNOW  ●CTS是凯迪拉克品牌中体积最小的一辆四门轿车。  ●线条锐利和机械感强烈的车身是CTS最大特征。  ●CTS首次使用了5速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  ●在CTS轿车上,凯迪拉克首次采用了后驱动设定,此前凯迪拉克大部分采用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方式。  ●凯迪拉克的“Art and Science”(艺术与科技)设计理念在CTS上臻于成熟。  ●CTS在设计上融入了2002年
期刊
快速查找方法:  以下列表按车辆生产商的英文名称从“A”到“Z”顺序进行排序,您可按照表头所示车厂标志进行快速定位查找
期刊
NEED TO KNOW  Twin-Z概念车是雷诺系列概念车中的第五款车,该系列概念车主要用来展示雷诺全新设计策略,即展现人生的不同阶段,核心概念分别是“爱”、“探索”、“家庭”、“工作”与“玩趣”。之前的DeZir代表了“一见钟情”,Captur意味着“探索世界”,R-Space象征着“组建家庭”,Frendzy标志着“工作世界”。Twin-Z概念车则是“玩趣”的化身。Twin-Z概念车从雷诺
期刊
随著2012赛季各大赛事的依依谢幕,第20届天马论驾也于2012年尾声在上海天马赛车场成功举行。  作为天马赛车场的自有核心赛事t天马论驾在这个收官战中为车迷们带来了许多新的精彩元素。  漂移、耐力大比拼  首届天马漂移邀请赛是这次天马论驾收官战的最大亮点之一。这次首届天马漂移邀请赛吸引了“中国漂移第一人”张少华、“中国漂移之王”钱洪申以及“中国漂移王”张盛均等16位顶尖车手的热情参与,联手为观众
期刊
别克君越换代了,动力系统的变动似乎不大,车体尺寸基本没变,但造型却一扫先前的慵懒气息。不过以上這些其实并不重要,新君越骨子里的某些变动是如此得翻天覆地,以至于它完全有实力跨级抢走同门XTS的客户  配备3.0升V6发动机的新君越率先登场,拉开了该车系换代的大幕。新车型在造型和智能化配置方面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升级,所以新君越在我们的眼中基本上就是一辆挂着别克标的凯迪拉克XTS了。  新君越采用别克新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