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避开债券、信托的“信用地雷”

来源 :钱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m_19780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刚过去的2012年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说是一个平淡无味的龙年。股市的惨淡和房市的四面政策“楚歌”把很多投资者逼上了购买理财产品、信托和债券等固定收益产品的路上。但是出乎人们意料的是,恰恰在这个传统意义上比较安全的投资领域,接二连三地爆发了很多信用事件,而且每一个都可谓惊心动魄,每一个都有让投资者血本无归的可怕潜能,每一个都代表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某些墨守成规的弊端,每一个都挑战着需要我们思考以及改进的那些老思想和老套路。
  固定收益产品,顾名思义是投资者在承担一定风险的情况下获得一份较为固定的收益。虽然名字叫作固定收益产品,但是它并不是没有风险的。首先它具有机会风险,简单而言便是当投资者购买一只固定收益产品后(锁定了未来一段时间的固定收益),市场同等产品的收益率上升所导致的客户错失更好投资机会的机会成本或账面损失。这个风险在2012年里没有太多变化。图表1向读者展示出2012年利率风险的变化,总体平缓稳定。
  另一个更重要的风险是信用风险。它是所有固定收益产品的“终结者”。所谓信用风险其实就是违约风险,而违约本身也分几种程度,其定义应该是所有在合同有效期内尚未按照合同的规定履行责任的行为都可造成违约,其中有些是技术性违约,对客户造成的损失一般都比较小。最为值得大家注意的是真实的利息和本金兑付的风险,这种风险属于投资者无法承受和容忍的“重磅炸弹”。一旦兑付的风险出现,投资者所面临的风险可能是真正的“血本无归”。从图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上半年由于很多信用风险的出现,信用评级为AA级的企业债券的收益率一时保持在7%以上。而当下半年很多信用风险悄然离市时,收益率有明显回落。这说明债券市场的价格也体现着投资者对信用风险的判断。
  中国在实施了“四万亿”的经济刺激后,地方政府和其他社会经济单位为了跟上经济刺激的步伐开始了多方面融资的大潮。
  在投资界,固定收益产品应运而生并且蓬勃发展起来,其中也酝酿和积累了很多杂质以及风险,这些风险都在已经过去的2012年开始发作。
  债券违约风险
  山东海龙短期融资券 (大型地方性国有企业) 政府协调银行贷款解决
  江西赛维LDK短期融资券 (大型地方性支柱企业) 政府协调银行贷款解决
  新中基短期融资券 (大型地方性国有企业) 国企大股东出面解决
  超日太阳公司债 (民企) 悬而不订
  例如,在上述四个事件中前三家公司都因为是大型国企或大型民营支柱型企业,所以都在第一时间获得地方国资委或发改委的支持,而且兑付的问题最终经过这些权威部门的协调而得以解决,但最后一个超日太阳由于其发行的是由中央部委之一的证监会审批的公司债,同时由于其地方影响力不高,所以得不到地方政府的支持,至今尚未解决。
  通过上述2012年的债券兑付性信用风险,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供投资者参考。
  首先,国企没有信用风险的神话已经破灭。上述危机中有两个都是国有企业。在未来的日子里,当投资者判断一个企业是否值得投资的时候,国企较民企更大的优势不是国企不会出现信用风险,而是国企在出现信用风险时比民企更加具备被政府(尤其是当地政府)支持和帮助的能力。但是,这个能力同样局限于另一个特征,那就是规模。因为,在我国实行分税制后,地方政府的财政多数靠收取营业税获取,这项税收属于企业干活就要缴税的一种税收。所以地方政府从主观意识上愿意支持大企业干大事而不是支持高利润企业。从这个角度看,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即便是大而亏损的企业还是比小而精的企业更加重要。
  另外,大型企业对于解决当地就业和其他关联服务型经济的维持和发展也至关重要。所以一般情况下,大型企业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关注更加明显,而那些小民企就没有这样的优势。所以从这个两个角度分析,大而不倒的理论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奏效。
  信托违约风险
  在2012年里,作为固定收益产品的另一个强大参与者信托计划也出现很多事故,虽然信托圈内的“潜规则”是刚性兑付,但经历过风险的投资者依然不免惊出“一身冷汗”。
  2013年面对信托集中兑付的大潮,谁也没有想到的是,中国信托业的老大中信信托竟然成了第一个“溺水者”。随后,不止中信信托,中泰信托、安信信托均有产品出现了危机,而这3个项目都是房地产信托。其中有两个项目的开发商被传已经携款跑路。
  上述三个信托项目只是2013年房地产信托承受集中兑付压力的一个缩影,中金公司曾发布报告指出,2013年预计到期的房地产信托规模为2816亿元,本息合计总还款额约3100亿元。与2012年相比,上述两项指标均增加近25%。
  总体而言,信托由于其行业潜在的刚性兑付原则至今还在勉强地维持着很多本来已经难以延续的项目。但是,当融资企业真的不能兑付时,信托公司很可能需要依靠其背后的银行和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来解决问题。所以,投资者在购买和参与信托计划时需要对信托公司的背景、信托计划的代理销售银行等其他信息进行排查,仅仅了解信托公司自己的信誉是远远不够的。
  对于如何规避固定收益类的信用风险,也许投资者可以在购买产品之前问自己以下问题。
  购买产品之前是否对企业的基本情况,企业所处的行业情况,特别是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了解?
  买之前是否仔细研究了产品合同或者产品概况?比如是什么领域的信托,哪里的项目,有没有担保等问题。
  如果购买金额很大,最好到实地考察一下,眼见为实。
  最后,切莫轻信销售人员的讲解或只关注到期收益的高低。把上述问题搞清楚了,自己要买的究竟是会下金蛋的鹅还是致命的地雷,就一目了然了。
  TIPS
  企业的大小从员工人数大致可以看出来,以江西赛维和超日太阳为例,同样是做光伏行业的企业。
  江西赛维 2012年估算25200人
  涉及债券: 江西赛维LDK短期融资券
  超日太阳 2012年估算2304人
  涉及债券: 11超日债
  2012年信托计划出现违约风险的总结
  吉林信托被骗1.5亿
  中诚30亿矿产信托危机
  中信三峡全通兑付危机
  华鑫信托应付利息违约
  三无企业获国投信托2亿贷款
  中荣信托陷入鄂尔多斯噩梦
其他文献
曾经有个笑话,说给男人介绍两个女朋友,一个貌若天仙但头脑空空,一个才华横溢但样貌平平,最后男人选了胸大的那个。而柳岩,虽然头脑不空,甚至算得上聪慧机敏,但不可否认,最后助她成名、收获财富的,却是她那G号的胸部。  “从此,你可以涨价了”  2012年12月13日,由《南方人物周刊》主办的“2012中国魅力人物榜”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柳岩与陈竺、莫言、雷军、高群书、杨紫琼、孙俪等50位来自不同行业的
期刊
我们很不利——信息不对称吃大亏  买了理财产品,当初业务员说得真真的,多高多高的收益,低风险,最后怎么赔了那么多钱呢?或者本来是去存款,可为什么买了份保险结果取不出来呢?当初说的不是“利息更高的存款”吗?你找到当初的金融机构想讨个说法,毫无疑问,你失败了。为什么呢?  首先,如果购买了理财产品,你必定要在合同上签字,这一签字可不要紧,法律上证明了你对合约的认同,这下可好,白纸黑字,找谁说理?  再
期刊
资金少也能获得信托一般的高利息?P2P贷款平台满足了投资者的这个愿望。但是当下的P2P贷款市场正处于混乱、无监管状态,一些以欺诈为目的或者难以控制风险的公司也混杂其中,一旦投资者碰上他们,投资风险就会骤然提高。  张怀远就是被P2P简单快速的投资噱头吸引了,手里拿着从股市出来的几十万元,正不知道投资点什么,碰巧在网上发现了这种有趣的投资方式。  一个非常简单的网站页面上,需要用钱的人发布自己的用钱
期刊
最近微博上有人晒保险单:10年前买了一款分红险,花了3万块,10年间因为怕被扣钱没敢动过,如今终于到期,保险公司告知连本带息4万元。当事人大呼上当,因为这个收益比同期存银行的收益还低。  其实从分红险的角度来看,这款产品并没有问题,毕竟除了利息,保险还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功能。当事人之所以感觉上当,极大的可能是当初买保险的时候,被销售人员用高收益忽悠了。  “忽悠”在保险销售领域有个好听点儿的词叫“误
期刊
开放式基金:新年发力债基  新年伊始,已经有多只新基金上报。从各家公司获批以及上报的基金品种来看,围绕债券市场展开的产品创新成为目前市场的主要趋势之一。国债交易型ETF基金及其联接基金、上证企债30ETF基金,以及中债新中期票据交易型ETF基金及其联接基金等纷纷推出,这些基金产品不仅可以活跃交易所市场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交易,同时也会促进国内债衍生品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结合市场以及产品情况,以下发行产
期刊
2013年,中国股市开了个好头,基金经理也是笑逐颜开。有基金经理得意的说:每天随便涨涨就是10个点。在基金圈里,开始流行攀比今天抓到了几只涨停股,一扫过去一年的阴霾。  这波上涨行情是反弹还是反转?踏空者自然希望这只是一次反弹,而大多数投资者包括专业的基金经理其实也看不清,“没敢加满,说不定哪天就跌下来了”——这样的话代表了圈内的普遍心态。投资者的失败之处往往体现在牛熊转换之际没能提前意识到,所以
期刊
今年刚刚过了32岁生日的郑丽,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沮丧过,因为32岁生日后的一天,她突然发现眼角的笑纹开始留在那里,无论如何也消不下去。郑丽此前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有白发苍苍、年老体弱的一天,她突然意识到,是时候考虑下自己养老的问题了。  10年前,刚刚大学毕业的郑丽来到了广州,凭着靓丽的外形和流利的英语口语找到了一家小型外企的行政工作。工作后的郑丽最开心的日子就是发工资的时候,“总感觉自己还没玩够”
期刊
盘点2012年,国内和国际局势呈现了各自的特点。国际一个字叫作“乱”,国内一个字叫作“难”。  “乱”字源于“换”,由于“换”而导致了“乱”。2012年是国际上的选举年,全球39个国家都在换届选举,世界五大国(美、俄、中、英、法)中,更是只有英国例外。  2012年上半年,整个国际社会媒体都对欧元区的未来不抱任何希望了,认为必然解体。经过“换”之后,情况却发生了变化,法国总统奥朗德上任后,与德国总
期刊
银行股价现在接近净资产,甚至低于净资产,说明市场对银行资产质量持怀疑态度。为什么?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我觉得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  不良资产两三年内会大幅度上升  3年前我在银监会做过一次讲座,当时谈了两个观点,一个是银行的风险管理不能对冲系统性风险,如果有一个大的系统性的问题,像房地产、信贷泡沫的话,银行不可避免会卷入,内部机制不一定能够起有效作用;二是我认为中国的金融危机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今天
期刊
“金融业务对品德低下的人具有极强的吸引力,这带来的问题就是一颗老鼠屎搅坏一锅汤,就算真正严于律己、品行端正的金融从业者也被民众视为卑劣的小人。”  ————罗伯特·希勒《金融与好的社会》  金融,影响的不仅仅是富人  金融,或者说金融体系,究竟是一个什么概念?是股票、债券?或者是不动产、黄金?还是那些复杂的经济学公式?或许很多人开始并没有认识到农产品的价格也与金融产品息息相关,它们的价格对期货价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