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签

来源 :陕西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nzhaoganc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林秋红的行事作风还像当年,自来熟。径直走进办公室,就像走进她天天串门的邻家,一屁股坐在沙发上大发感慨:“刚才,看到劳动保险服务处分工表上你的名字,我好兴奋。还以为是重名呢!你一走出电梯,我就认出来了。咱俩真是有缘啊。人到中年,经历了一些人、一些事,我越来越相信缘分。转来转去,该相遇的人总会在某个时间节点不期而遇。”
  我相信缘,但却并不认可此时她所说的缘。无缘的人无论在一起待多久,都会像流星一样,不着痕迹地在你的天际一闪而过。有缘的人则是不变的星辰,总在晴朗的月夜与你相遇。但这种感觉并不是永远清晰。正如现在突立眼前的林秋红,时光打马一去二十余年,她几乎已从我的人生中闪过,可一次相遇又激活了我的记忆,沉湎于时光河的那标签浮起,又勾起了那段酸涩的往事。
  就在几分钟前,当我确定眼前的女人是她的时候,那个男人又回来了,所以我认定的缘分藏在了记忆深处。那个雨夜,徐岩贴着我的耳根信誓旦旦,但他最后还是娶了林秋红……一阵颤动潮水一样漫上心头,热气模糊了眼前的镜片,我赶紧抄起水壶烧水,及时制止了那股微妙感情的外溢。
  林秋红并没觉察到我的神色变化,继续搜刮记忆中所谓的美好片段,企图修补过去我们之间的裂痕,但那些疼痛和疤痕哪能像补缀一张千疮百孔的网那么容易?
  “哎哟哟,萧月,你不知道。当年你一走进葫芦峪,那神采、那气质直接把全村人都盖了。从你面前走过,男人们大气不敢出,唯恐露出马脚受人嘲笑。”林秋红说这话时,咂嘴的声音有点大,明显太过了。
  她佯装喝水,悄悄打量我的反应。我表面不露声色,却注意到她的茶杯口并没有留下唇印,它红润饱满的唇是漂过的。很显然,她今天的全副行头是刻意装扮的:手指甲一律涂着紫色闪金油彩,脚趾甲全部涂抹黑色油彩,一双红黑波浪纹装饰的半高跟鞋托,衬着柔细的脚型效果不错。长裙恰好瞒过小腿肚,腰间的飘带松松挽系了蝴蝶结,即遮住有些隆起的肚腹,还能衬出高挑的身材。到了这把年纪,身材保养到这个程度还真不错。正如当年她给我的第一印象,刻意,招摇。玉石项链坠儿足有鸡蛋大,挂在脖子里不嫌赘吗?那么粗的金手链和啰啰嗦嗦的水晶链子重重叠叠套在左手腕,那块什么牌子的手表不得不环在右手腕,似乎全部家当都穿戴了出来。手指甲、脚趾甲也需要透气,真正会美又会养生的女人,哪有上下全副武装、一概涂抹的?暗暗地,一丝不屑涌上我的心头。
  1989年8月1日,我师范毕业应该分配回老家的,却阴差阳错,被一张巴掌大的报到证引进了深埋在大山里的葫芦峪。走进学校,心里凉了半截。过膝高的一道石墙,龇牙咧嘴,围起来就是校园。一排石屋,就是教室。全校一至五年级,共76名学生。
  刘风琴校长接过报到证,一把拉过我的手亲热地寒暄:“总算盼来一位科班生!咱这里太缺正规学校毕业的老师。”尽管我满心失落,刘校长热辣辣地把我介绍给同事的語气没有丝毫掺假和夸张,倒让我内心稍微找回些平衡。
  林秋红白皙的手是主动递过来的,轻轻一搭,转身,白裙旋了个圈又坐在长凳上。刘校长领着我进办公室时,她结结实实和我对视了几秒,一一介绍时倒省略了目光的交流。葫芦峪小学教师的全部阵容,加上刚出校门的我一共5人,民办教师占60%!
  分配给我的办公桌不知哪年的老古董。暗淡的土黄色桌面坑坑洼洼,布满麻点。左边的桌子腿已经腐烂,下面垫着块鹅卵石,靠墙勉强支撑。桌洞里胡乱堆放的课本、作业本积满了灰尘。我逐个抽屉清理干净,拿湿毛巾细细擦抹,略一用力,桌子摇晃,“吱嘎、吱嘎”的痛苦呻吟,揪人心疼。
  林秋红右手翘着尖细的小指,端着白底青花茶杯,一小口一小口轻啜着,有一下没一下地向我瞟两眼:“这桌子可是咱葫芦峪小学的功臣。1962年,刘校长来到葫芦峪小学时,村里的木匠专门打制了这张办公桌。石老师入校,刘校长转给了他。我参加工作一进门,石老师又很及时地转让给了我。前年,宋老师到校,我也不能打破了咱校的光荣传统是不?宋老师接过去又擦又抹,但坚持不到一年就甩手走人了。它在墙角闲了一年多了,心气儿都熬没了。你来了,它总算又派上了用场。下一个是谁,就看这“接力棒”能传到哪天?!”林秋红见我那么卖力地收拾,不由得调侃起这张办公桌的光荣历史。伴着最后的疑问,她眼睛瞪得溜圆,嘴唇撮成含苞的牵牛花,舌尖轻轻一顶,花苞裂开,一根被放逐的茶叶梗画出硕大的惊叹号,无声落地。
  随即,林秋红盖好茶杯,“嘎嘎、嘎嘎”踩着硬邦邦的高跟塑料凉鞋出了办公室。看着她飘摇的裙摆,我有些茫然,愣怔片刻,倒缩手缩脚,不知如何伺候这张功德满身的办公桌。
  陷在深山里的葫芦峪,夜晚似乎来得更早一些。太阳一沉到山后,树木、山峰浓浓淡淡的黑影漫过村庄,一转眼,天就黑了。不知谁家点亮了第一盏煤油灯,接二连三,一盏盏油灯亮起来,浓墨下的葫芦峪眨着朦胧的眼似睡非睡。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像这样没有通电的小山村还真罕见。我仿佛掉进了无底洞,蜷缩在小石屋里大气不敢出。死寂的夜晚,山风骤起,案头的灯光忽明忽暗。山林“呜呜”低吼,窗纸“啪嗒、啪嗒”像有人敲打。山间,隐隐传来狼嚎,间有猫头鹰的惨叫,周围阴森凄凉,令人毛骨悚然,鸡皮疙瘩激灵灵起了一身。我提着嗓子眼儿,拿小板凳顶住木门板,把洗脸盆放在后窗台,蜷缩在房东大娘家的土炕上,热泪“扑簌簌”浸湿了枕头:“走,赶快离开这个鬼地方,越快越好!”
  走?!我又能走到哪里去呢?
  第二天,我红肿着眼睛走进葫芦峪小学上课,成了全校师生关注的焦点。尽管我担任一、二年级复式班的语文课和全校三个复式班的音乐课,一天下来手忙脚乱,但缭绕在心头的恐惧和愁闷一直没有化开。
  2
  林秋红边念叨,边从包里拿出手机,根本没给我留插话的机会。我知道,客套完了,她就该切入正题了。她向来如此,一贯专注于自己的情绪发泄,从不会顾及他人感受。没想到,这么多年来她一点没变,还是那个任性、炫耀的女人。   林秋红摆弄着手机突然停下,很焦急地问我办公室能不能上网?“你帮我上网。母亲节,儿子给我买的iphone6,我摸不着勺子。”她额头的细纹间已沁出亮亮的汗液。她仅比我大三岁,这才显出真的老了。
  有什么事儿直接说呗,上网干吗?她要和我进行一次彻底长谈吗?我哪有那么多时间奉陪?往年那些陈芝麻烂谷子有什么好说的呢?
  我接过手机细瞅,心里不由得“扑哧”暗自笑了,那是二手iphone6,电池耗尽,已关机。帮她充上电,设置成功,她一路滑屏,直奔目的地而去,嘴里叨叨着,“我想让你看些照片,都在我家群里呢。”
  我心里有些鄙夷,不由得松了一口气,还是耐心地劝她说,你直接存在相册就行,没必要再去群里费劲地翻找。
  儿子存好了,我懒得再存。她白皙的手指在屏幕上滑动,把无数个日子轻轻松松就滑成了过往。多久了?一个家庭的聊天日记,累积了那么多日子,她一天天再翻检回去找,真有时间啊。
  谈到儿子,她满脸荣耀:“看,这是他刚发来的照片!在矿大读研究生呢。”
  时光真的催人老。儿子已经二十五岁!我扭脸看屏幕,心“突”地被那个年轻的面孔给蛰了一下。真像!那眼神,他看我的眼神清澈明亮,就是徐岩!
  那个傍晚,我在狼窝岭与徐岩相遇时,正是最尴尬的时候。
  眼看太阳像瘪气的气球滑下山头,满山的黑影子一层层漫上来,心里就有些发毛。新上脚的粉色高跟凉鞋,前脚掌的塑料底被荆棘扎透,脚后跟磨破皮,血浸透了丝袜。我强撑着站起来,一步一挪,每一步都仿佛踩在刀尖上。身后老有人跟着似的,我紧他也紧,我慢他也慢。我索性停下,猛然回头,鸡肠子似的山路上空无一人,四周的老山林静得怕人。汗水早溻透了衣服,滿身的血“呼”地涌上头顶,只有我“嘣嘣嘣”急促的心跳灌满耳朵。
  “来———信———喽———”
  一声喊,从狼窝岭下飘飘摇摇传上来。我循着声音,跌跌撞撞紧赶几步,喊声却再没响起。失落、悲壮和恐惧猛袭上心头。狼窝岭?!一股儿冷风“嗖”地卷过头皮,岩石后的暗影中似有双绿眼睛偷窥,伺机扑出。
  我顺手摸起块石头给自己壮胆,心里却后悔不迭,不该在城里多磨蹭那一个小时,我对这次见面没有多高的期盼值。人家是机关干部,哪能看上我这山沟里的小学教师?从狼窝岭到葫芦峪小学这段山路,怎么说也有五六里,我这样磨蹭下去,天黑透也到不了。为了给自己不足一米六的海拔增加点高度,我特意买的五分高的凉鞋早成了累赘。上山时还好受些,下山时脚往前栽,若不抓住旁边的灌木丛,稍不留神就会滚下山沟,经过荆棘拥抱乱石亲吻,准能变成城里人时下最流行的小吃———一根殷红的“热狗”。
  “嘎———”地一声,冷不防,一只乌鸦突然掠过头顶。接着,一阵拉风箱似的喘息猛然在身后响起。我头皮发炸,紧攥着石头猛一回头,抬手就要砸过去。歪脖子老黑松下,一身邮政绿,一辆破旧的邮政绿二八自行车,后车座挂着帆布绿邮包,正是邮递员徐岩绕过灌木丛蹒跚而来。我心里一热,手里的石头“噗通”落地,“咕噜噜”滚进草丛。
  徐岩看到我,显然有些意外,大嘴巴张了张却没出声。他低头,登上自行车从我身边溜过去时,忍不住扫了我一眼。我想追上喊住他,脚底一阵钻心疼,“哎哟”一声,我又跌坐在地上。
  徐岩的耳朵真灵,一下子抓住我的求助信号,他一个急刹闸,左脚支撑着车子,回头咧着嘴巴一笑:“我送你回去吧。”
  我心里巴不得,却又抹不开脸。他“啪”地支好车子,一把抓住我的胳膊扶我站起来,一股温热簌簌传上我的身体,我竟然一个弹跳坐上自行车后座。我的腿荡荡悠悠,不时擦碰着他强健的小腿,再加上他浑厚而富有磁性的声音,给人暖暖的踏实感。
  “你这样满山喊,收信人能听见吗?”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慌乱,我有一搭无一搭地找话。
  “嗨!别提了。”徐岩的黑眼珠瞟我一眼,打开话匣子。“知道我负责的夏港镇区域有多大吗?!版图面积155平方公里,34个行政村、182个自然村、531个居民点。境内拥有大小山峰200余座,全镇1.1万户、4.2万村民!”
  我心里一声惊呼,倒吸一口凉气,不由得偷偷打量他。邮政绿短袖早已溻透,满脊背汗碱花。我心里“苦大仇深”的葫芦峪,七沟八梁十三岭,全村几十户人家就零星点缀在一个五六里长的葫芦型山坳里。村外最高的狼窝岭,只是这200多座山峰中的一座!
  “那么多山,这么难走的路,你能跑得过来吗?”我疑惑地盯着他的脸。徐岩咧嘴一笑:“习惯了,五年了。18岁那年接班顶替我妈,一根绳子、一块雨布、一个邮包,就是我全部家当。所有路,全凭两条腿跑。”
  原来,徐岩送一封信要在山间转几圈,才能迂回到达山顶那家住户。有些山头根本就没有路,只能踩着酸枣和荆棵等灌木丛往前走,腿上扎满了刺、胳膊刮出血口子,甚至扛着自行车翻过山沟,攀上山梁也是常事。最让人沮丧的是,找到收件人家,却发现家中无人,他们也许去邻近的山岭上干活了。徐岩只好打住自行车,站在山顶对着四周的山头,双手合成喇叭筒,气运丹田,大声呼喊收件人的名字。反反复复几声喊,没有回音,他再推着自行车翻山越岭地找。
  “你别叫‘徐岩’了,改名‘徐喊’吧。”听着我的打趣,他呵呵一笑:“咱没考大学的命,当邮递员,这辈子也知足了。”
  3
  “看啊,就是这张。”正在翻找的林秋红一声惊叫,又定格了一张照片。
  我凑过脸,看到了那张熟悉的面孔。是徐岩,但明显老了。头发斑白,深深的川字纹直顶到印堂,但他眼神沉静,嘴角略翘,似乎要和我说话。他脖子里挂着的五一劳动奖章格外显眼。
  我心跳加速,血涌头顶,脸开始发烫。幸亏林秋红又滑出几张徐岩在主席台领奖的照片,并没注意我的窘态。
  好厉害,那么多荣誉!我由衷地佩服:“徐岩就是徐岩,一个堂堂正正的男人。他———很疼你吧?”最后一句话一溜出口,我就后悔了,不该问。   “疼我?!他心里只有邮件。晚饭难得有正点吃,有时我和孩子睡了,他才进家。他爸妈心疼儿子,总等着他进家才一起吃晚饭。哎哟哟,我这个人就是命好!公婆待我亲闺女一样,平日家务活他们几乎包揽,从不指望我插手,孩子也由他们一手带大。儿子出生那年,我转正。去年评了副高,工资一下子涨了三千多,我可以延迟到60岁退休啦。”林秋红寥寥几句,概括了她奋斗一生的三部曲。语气先是埋怨,后是炫耀,最后是多次较量得手后的得意。
  家务活不指望她干,那就是根本指望不上。工资涨了三千多,里面有三分之二的水分吧,去掉一次性补齐的半年工资和乡镇补贴,也就一千元吧。我心里忍不住又鄙视她了一回。
  一开始,我并没注意到林秋红对徐岩的痴心追逐。
  一到傍晚我心里就空荡荡的,没着没落。一个一毕业就一脚跌落进大山皱褶里的人,早就与世隔绝了。一个孤身流落荒山野岭的女孩子,面对的每一个夜晚都是恐惧和煎熬。那晚,徐岩送来了我在葫芦峪的第一封信,就是这封薄薄的信,戳透了我与外界的联系。
  “你家哪个村的?有东西我可以顺捎。我满夏港镇跑。”徐岩掀起衣角擦擦满头的汗,咧嘴笑,一口洁白的牙齿让人心里一亮。
  “岩哥哥是爱情信使。送信,也顺便捎带让人牵挂的东西。”住在隔壁的林秋红,恰好一摇一摆地凑过来,嗲声嗲气地打趣。“岩哥哥,有我的信么?”林秋红贴着自行车把,粉脸凑过去。
  “这次没有,林老师。天太晚了,我得赶紧往回赶。”徐岩右脚“啪”地打开支撑架,蹬上车子,一溜烟地走了。
  眼见徐岩的后影被灌木丛吞没了,林秋红有些扫兴,话都懒得应付我,掉头摇着裙摆走了。我没有意识到,从此后,我对徐岩的喊声会那么期待,甚至有些依賴。每当他飘荡在山间隐约的一声喊,打破四周的烦闷和抑郁,都能引发我心里的滚滚热潮,尽管这封送达的信根本与我无关。他的喊声是闯进大山重围,沟通这封闭的世界与外界的唯一桥梁。
  那晚,徐岩把我送回房东大娘家时,浑身大汗淋漓,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来不及进屋喝口水就匆匆走了,转弯上山前又回身打着手电筒,向我示意告别。浓重的不安蛰伏进我心里,这黑漆漆的山路,够他推车子走一阵了。再想想自己,又要独自面对一个个恐惧的长夜,一股莫名的酸楚涌上心头。
  “哎哟哟,萧月老师,干嘛多愁善感的。刚才送你的是男朋友吧?黑灯瞎火的,怎能让人家走了呢?住一晚上,不都解决了吗?”林秋红又鬼鬼祟祟冒出来。即便夜色浓重,我也能感受到,她挤鼻子弄眼地咧嘴讪笑。
  若在平时,我也会跟她开开玩笑,三言两语糊弄过去算了。但今天心烦,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我累了,明天见。”不待她有反应,我闷闷地开了锁。两扇透风漏气的破木门把我揽进怀里,黑暗一口把我吞进了肚里。我瘫软地靠着门板,耳朵警觉地捕捉外面的动静。
  “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你的笑容这样熟悉/我一时想不起/啊……在梦里。”屋外,林秋红矫情的歌声闲逛几遭,渐渐退远了。
  我摸索着点上蜡烛,一股风冲进屋子,火苗乱晃。激灵灵,一身冷汗冒了出来。后墙上,木格窗被砸烂,几根断裂的木撑子在昏暗的光影中冲我龇牙咧嘴。有人砸烂后窗爬进来,我的小屋失盗了!
  屋内一片狼藉。满地凌乱的书本,被褥耷拉到地上,方格床单被蜡烛烧了个洞。我平时换洗的衣服乱蓬蓬堆在床上、地上。我的照片散落了一地,还有一张烧了半边脸……夜里他们还会再来吗?我的头皮一阵发紧,脑袋像被什么东西钳住了,爆裂似的疼,身子下滑,瘫坐在地上。我怎么熬过这一夜?房东大娘早睡了。
  小木凳顶着脸盆,卡在后窗。扯下褥子,我紧靠门板席地而坐。薄薄的毛毯裹紧身子,我像一只蛹,在孤独和恐惧中抽丝作茧,渴望黎明。
  蜡烛一滴滴淌着热泪,渐渐瘫软成一团。烛火慢慢熄灭了,困神袭扰,大脑昏昏沉沉。我强挣扎着,不敢睡着。身子沉沉下坠,恍惚间坠进了万丈深渊,又飘飘忽忽浮上半空。
  我一瘸一拐爬上了狼窝岭,猛不丁回头看,脚后跟磨破渗出的血淋淋漓漓滴在山路上。一只毛茸茸的动物,舔舐着跟上来。我惊恐地喊救命,可张不开嘴,喊不出声。我拼命奔逃,可脚被死死绊住,迈不开步。
  “徐岩,徐岩。”我焦急地大喊。徐岩并不理睬,骑着车子走远了。我挣扎着追过去,猛然绊倒。
  惊惧中醒来,我大汗淋漓。石屋外灰蒙蒙的,天就要亮了。
  我早就发现一个秘密。林秋红也在拉长脖子盼徐岩来。她当然不是盼信,她实实在在盼送信人。
  那下午,刘校长“当当当”砸响挂在老杨树上生满锈的破镢头,赶着院子里疯跑的孩子刚进教室,林秋红一阵风似的刮到校外,一溜烟儿飞上了山坡,撇下三、四年级的三十个孩子乱成一窝蜂。
  徐岩双手拢成小喇叭,扯开喉咙喊收信人。林秋红迫切地要拿到那封信,她说她负责转交。林秋红闪闪眼睛,羞涩地低了头,两手绞着手绢。徐岩连连后退,尴尬地挠挠后脑勺,果断地推起车子,转向另外的山头大喊起来。
  林秋红又羞又怒,一脚踢飞了一块鹅卵石。石头“咕噜噜”滚下山坡,她才无滋无味地返回。刘校长沉着脸,抱着膀子一言不发,石头一样堵在教室门口。林秋红的脸“腾”地红到了脖根儿。
  我也盼徐岩来,但我更盼一封信。家里给我介绍的那个干部的信。见面一个多月了,一直没回音。我两眼抽空在山野间闲溜,心里一直盼那身邮政绿猛不丁冒出来,在山路上忽隐忽现。
  “萧月?让姐给你参谋一下,有目标了吧?!”下午放学后,眼看孩子们消散进蚰蜒腿一样的小路,我的眼睛正漫山跑马出神。林秋红一巴掌拍在肩上,我才恍然醒悟过来。
  屋里已发暗了,一缕斜阳打在林秋红的木凳上,亮得有些吓人。暂无相亲目标的林秋红,两眼漫无目的地踅摸来踅摸去,正落在我的身上,要关心一下我的终身大事了。“我喜欢徐岩这样的男人,干净利索,多有男人味。你喜欢什么样的?”她突然盯着我的脸搜索些什么,眼神是挑衅的意味。   虽然来校不久,我早已耳闻林秋红的相亲秘史。林秋红是葫芦峪村长的千金,明里暗里,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给她牵线搭桥呢。据说,林秋红曾有位男友是夏港镇供销社的售货员,每晚坐在平房顶望月吹笛。一见面,林秋红就动了心,眼波带电,一碰火花飞溅。那售货员也是识情识趣之人,自然在进一步了解的同时教了她一点乐理常识。但售货员的母亲眼毒,不管怎么端详这未来的儿媳,心里都不踏实。便有意让儿子降温,慢慢斩断这根情丝。林秋红怎会善罢甘休?以拜师学艺为由,断断续续拉扯了两年,才郁闷地缩回葫芦峪。售货员就要和别的姑娘结婚了,多伤心啊。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徐岩的爹是镇邮电所所长,家离城不到十里地,在穷山沟里镀镀金,调进城里易如反掌……
  今天,她这么直言不讳,是向我宣战么?她喜欢徐岩,是提示我该识趣地避让吗?这算哪门子事?
  我突然想挑逗一下,故意笑眯眯地看着她的脸:“我喜欢被人追求,而绝不会涎着脸倒贴,反而让人瞧不起。”
  林秋红的脸“唰”地红了,又变得纸白时,鼻子眼里哼一声:“还真以为自己是落地的凤凰!不过是只乌毛鸡!”门“啪”地一声摔过去,林秋红飘摇着长裙走远了。
  她的话也刺中了我的软肋,我虽说是公办老师,不过是落进井底的水桶,谁是打捞我出井的人呢?林秋红虽是民办教师,有个村长爹罩着,说不定哪天搭上高枝儿,“忒”地就飞了。
  徐岩真的对我有意吗?那晚,离他那么近,他身上浓浓的汗腥味,男性特有的味道,一度让我心慌。可他只拉了我的胳膊。命运就是这样扑朔迷离,你以为山穷水尽了,转过一道弯眼前却是柳暗花明;你以为前景灿烂,只身扑过去,却无异于飞蛾扑火,你当然不是浴火的凤凰。
  一进入十月,林秋红的信突然多起来,几乎每周一封。
  徐岩刚在校门口打住车子,林秋红就像闻到气味的狗,撒欢儿地颠过去,笑眯眯看着徐岩。
  有她的信,她陶醉地,胜利的旗帜一样举过头顶,蹦个高儿,美美地揣进裤兜才进校园。
  “进度够快啊!什么时候吃你的喜糖?!”我按捺不住好奇心,探过身子想看寄信地址,哪个公子哥儿又及时填补了林秋红的空白。林秋红慌乱地把信夹进课本,三两步躲出了办公室。
  “弄什么鬼?!以前显摆,唯恐我看不到。现在却遮遮掩掩的怕我看到。”看着林秋红诡秘的背影消失进教室,我越发疑惑不解,她神秘兮兮地说过的话更让我难过:“虎豹不堪骑,人心隔肚皮。人一旦沾了‘钱’字就原形毕露了。徐岩拿走了石长茂的存折。”
  我的脑袋里“嘣”地一声响,有什么东西扯紧了,心却在颤抖。徐岩是那种人嘛?但能让林秋红如此起劲地煽风点火,可见这事影响之恶劣。
  摁下葫芦,起来瓢。石长茂的存折事件还没有扯清。我和林秋红之间的冲突山洪一样爆发了。
  第三节课外活动时间,我领着几个孩子把那架脚踏风琴抬进教室,为庆祝建国40周年的歌咏比赛准备曲目。别看葫芦峪小学蛋壳大,有刘校长孜孜耕耘教坛的壮举,社会关注力度在日益加大。那对篮球架、这架棕色脚踏风琴就是某社会团体的捐赠。因没人会弹,脚踏风琴已在低矮的石屋寂寞了三四年。我到校后,这76个孩子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音乐课。
  没料到,一二年级复式班的孩子会那么兴奋。下课铃声响了,孩子们还意犹未尽。“啪啪啪”,林秋红迫不及待地敲着门框提醒。她担任三四年级复式班的班主任,也想组织学生准备比赛曲目。就凭她那三脚猫的功夫,哪能组织合唱?她自信满满,指挥着几个孩子,不由分说抬走了脚踏风琴,但不出几分钟就又来向我求援了。
  不得不说,林秋红的乐感还可以。我平时弹琴,林秋红常亮开嗓子高歌一曲,引得牛棚外“唰”地挤满毛茸茸的小脑袋。在我的指点下,只要背熟曲谱,她也能用简单的八度伴奏,摸索着弹出来,但她只会弹升F大调。
  歌咏比赛的当天上午,小学校竟然迎来了夏港镇教育组的领导,他们在村长和书记的陪同下端坐前排,周围是众多围观的家长,这是建校以来第一次如此隆重的庆祝演出。合唱、独唱、朗诵、舞蹈、相声、快板,不大的学校竟然凑起十二个节目,还有夏港镇其他学校支援的四个节目更是锦上添花。庆祝演出会,我自然担任了全部演唱的伴奏;林秋红则带领一个学生负责报幕。这也正是她最期望得到的、最光彩的角色。她专门买了条葡萄紫的鱼尾裙,上面搭配一件雪白的绣花外套,宛若一条水蛇在鹅卵石垒砌的土台子上,陶醉地来回扭动。
  更出乎意料的是,当三四年级复式班上台演唱时,她竟然来到脚踏风琴旁,要亲自伴奏这首《让我们荡起双桨》。
  “用降E调,你行吗?”我犹豫着提醒她。林秋红绷着脸,眼神冷冷地盯着我,拍拍我的肩膀示意我让开。她坚定地坐下来,开始了弹奏。她只会弹升F调,临场突然变调,本来就是乐盲的孩子们紧张、跑调、忘词,一张嘴就成了各种声音的大杂烩。当唱到“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整首歌曲的最高音时,除了个别孩子声嘶力竭地喊出来,其他同学突然低八度溜了过去。
  突然出现的乱局让林秋红心急气躁,第二段的间奏她连续出错,有些孩子没反应过来,一张嘴就慢了半拍。乱了,全乱了。台下几个小痞子趁机呼哨一声,鼓倒掌起哄。伴奏结束,林秋红灰溜溜地站起来,走到土台子中间报幕时,高跟鞋踩住了鱼尾裙长长的下摆,她踉跄两步,几乎跌倒。台下一片惊呼,她迅速稳住情绪,竟然笑眯眯地又摆正了自己。
  “明知道我只会弹升F调,你辅导排练时随便降调,这不是故意刁难吗?你这是嫉妒!报复!”庆祝会结束,我带着学生收拾好主席台,一走进办公室,林秋红突然疯了似的,大哭大闹。
  “你血口喷人!”心寒、悲愤,充塞满胸膛。我看着胡搅蛮缠的林秋红突然懶得解释,不愿和她再费口舌。对牛弹琴,有什么道理可讲?!我甩手走出办公室,一群看热闹的孩子哄声而散。
  4
  林秋红依然在坚决地翻找家庭谈话记录,我不耐烦地看看墙上的挂钟提示时间,她连头都不抬。我只得提高声音再次提醒她,还是存在相册方便,想什么时候看,随心随意翻。我烦躁的情绪丝毫没有打断她坚决的翻找。   终于,一张照片又在眼前定格了。那是徐岩吗?头发全白了,眼袋松垂,两眼茫然地盯着前方,眼神空洞,表情木呆。我心里一紧,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去年早春,他背了50斤玉米种子,徒步40多分钟的崎岖山路,义务送到凤凰岭的老张家。否则的话,老张从山上到镇里,往返一趟要耽误一天的功夫。凤凰岭村,只有三户人家,徐岩插空给他们捎带些化肥、农药等农用品。当晚,徐岩下山时,不小心一脚踩空,跌下山崖,醒来就不认识我了。”直到此刻,林秋红才长叹一口气,情绪彻底低沉下来,“夏港镇邮局早就想给他調换工作,可他死心眼儿,脑袋一根筋,说什么也不换。”
  我心里一紧,一把抓过手机,放大照片,反复查看徐岩的表情。他的记忆就那么容易丢失了吗?
  再往下翻找,一张是他进医院抢救的场景。徐岩躺在担架车上,浑身泥土,裤腿刮烂了,露着半截小腿。一个吊瓶挂在左侧。左袖子从肩膀撕裂了?那是为方便输液仓促剪开的吗?他的脸色苍白,额头的头发间还沾着泥巴。
  我的手颤抖着,划开了下一张照片。徐岩躺在ICU病房,身上插满了管子,被输液器、输氧机、心电图等各种仪器包围。
  再往下翻,徐岩呆呆地坐在病床上。脸色暗黄、臃肿,一眼就看出,那是长时间被各种药物作用、不见阳光的脸。
  再往下,就是他慢慢康复的照片了:他起身了,呆呆坐在院子的躺椅里;他往嘴塞东西吃,眼神空空;他站在树下,老父老母一左一右牵着他的手……
  止不住的泪水涌了出来,我的眼镜一片模糊。
  “月,帮帮我。”林秋红猛然扑过来,一把抱住了我。
  仿佛闷雷击中了我的脑袋,我记忆中早就屏蔽掉的那个雨夜,又电闪雷鸣,翻江倒海,汹涌而来。
  那夜的雨好大,山洪裹挟着泥沙树叶滚滚而下,咆哮着冲进山谷。那夜的闪电曾多次袭击过我恐惧的梦,今天失忆的徐岩又一次击穿了那个雨夜。
  办学离不开钱呢!笔墨纸张灯油书本作业本,离了哪一样学校也转不动。刘校长心里明镜似的,葫芦峪家家靠鸡屁股银行攒几个零花钱,买盐打酱油醋,再向他们收钱,恐怕这76个学生也保不住!靠山吃山。刘校长去省里作报告之前,嘱咐我和林秋红带着四五年级的学生闯进了大山。
  山高崖陡,荆棘丛生,衣服刮破了,手脚扎得鲜血淋漓,可一看校园里晒满的金果银花、青草黄叶红酸枣、黄芩野菊等中草药,我高兴得甩着马尾辫,领着孩子们放声高唱。
  入夜,一场大雨突袭而来。朦胧中,我听到雨打窗棂的“唰唰”声,激灵灵一个冷战,一骨碌爬起来。“糟糕!晒在校园里的那些草药!”我一头冲进了雨地。外面,雷电交加,风狂雨急。山路崎岖,泥泞溜滑。我一连摔了几跤,可什么也顾不得了,直到把那些血汗换来的成果全部收进教室,才觉得冷气袭人,跌破的膝盖火辣辣地疼,不敢迈步。
  雨瀑中手电筒一晃,竟是徐岩披着雨衣赶来了。“不要命啦?你!这黑天野地的?”我的眼圈一热,泪水和着雨水顺脸而下。我后怕了,在这荒郊野岭上万一碰到野兽……
  看着哆嗦成一片树叶的我,徐岩脱下雨衣裹在我的身上。我突然感到一阵虚脱,软软地靠在他的肩上。略一犹豫,一双坚实的臂膀紧紧裹住了我,一股急促的喘息猛然扑在我的脸上。我的心狂跳不止,脑子混乱蒙涨。一张火热的唇颤抖着贴上我的额头,又猛然噙住了我慌乱的双唇。
  一道刺眼的手电光突然打来,我被徐岩仓皇推开,一屁股坐在地上。我笼起手掌遮挡着,终于看清眼前的阵势。
  “哼!我早就看出你不是个东西!”林秋红突然闯进教室。“咔嚓”,又一个闪电劈开了四周的黑暗,林秋红正歇斯底里地发泄、被闪电映透的脸竟然如此可怕:怒目圆睁,扭曲变形,咬牙切齿。
  “少管闲事!”徐岩满脸羞怒,猛然爆发了,一声呵斥打断林秋红。林秋红一愣,突然捂着脸哭着冲进了雨地。
  第二天,我就成了众矢之的。
  其实,只不过是一次巧合。白天,徐岩经过学校家时,我正领着学生翻晒草药,放声高唱。徐岩笑眯眯地走校门,把一束金灿灿的野菊花插在窗台,冲我扮个鬼脸,绕道去了石长茂家。
  徐岩和石长茂早就是莫逆之交了。那年春天,徐岩拿着一封薄薄的挂号信走进葫芦峪,顺着门牌号找下去,最后竟来到一个破石屋门前。他轻轻地敲了两下,屋内有细微的声音回应,却一直不见人出来。他壮着胆子推开歪斜的木门,想把信放进屋里再走。一股恶臭扑鼻而来,几乎令他呕吐。徐岩定睛一看,低矮的石屋里,家徒四壁。一位老人抱着黑乎乎的破棉被蜷缩在旧木板床一角,这就是石长茂。
  原来,石长茂一直在村里放羊,一辈子没结婚,孤零零自己生活。八年前,摔断了腿,下半身活动不便,生活勉强自理。石长茂因腿脚不便,常年不与人来往走动,也没有什么亲朋好友,渐渐变得孤僻、多疑。周围的邻居也很少有来他院中落脚。因为常年不打扫,院子里杂草丛生,村里孩子口中都流传着这是一座“鬼屋”。
  那天,从葫芦峪回邮局的路上,徐岩心里难受了一路。第二天,徐岩提着一包青菜又推开了石长茂的家门。多年没人进的小院,石长茂显得非常意外,甚至有点排斥与外人来往。徐岩没有在意石长茂的态度,一边和他唠家常,一边帮他换洗被褥,擦洗身体,倒干净大小便,收拾利索才告辞出门。从此,隔段时间徐岩就来帮石长茂收拾一下。
  十几年前,石长茂放羊、剪羊毛,分分角角积攒起六百元钱,在夏港镇信用合作社存了10年定期。信用合作社经过改组合并,早就变更成农村信用社。但石长茂腿脚不便,存款到期却一直没有去办理。石长茂便把这事委托给了徐岩。林秋红见徐岩经常出入石长茂家,便有意无意地来打探些消息。石长茂随口说出存折的事,引发了林秋红的丰富联想,“无利不起早,一个人非亲非故,凭什么白白来照顾你?”石长茂没再搭理,林秋红讨了个无趣。那天,她又把这个包袱甩出来,神秘兮兮地试探我。倒让我心里七上八下,胡乱猜疑。
  那晚,徐岩向石长茂交代清楚办理存折之事,收拾好屋子天就黑透了。徐岩推起自行车就要走,石长茂说什么也不放,非让他吃完饭再走。   晚饭后,徐岩刚要出门,一阵腥咸的疾风裹挟着粗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砸下来。接着,电闪雷鸣,暴雨如注。徐岩看着扯天扯地的雨暗自盘算,明天早起直接赶到邮局,才不会耽误接邮车。
  他的脑袋刚挨着床板,却触电似的“砰”地一声蹦到地上,扯起雨衣冲了出去。当他来到学校时,我正把最后的草药收拾进教室。
  “可这些,有必要向谁解释吗?我们坦坦荡荡,为什么要解释?!”徐岩满脸疑惑。
  是啊,我们有必要向谁解释吗?徐岩紧紧拉着我的手,冒雨把我送回房东大娘家。我隔着雨衣依然感到他身上沸腾的热火。
  “從第一眼见到你,你眼神里的孤独和忧郁就让我心疼。我愿意疼你一辈子。”徐岩俯在我耳边的悄悄话,在我心里上下翻腾。这个雨夜一切都那么突然,让人猝不及防,恍然无措。我转辗反侧,一夜未睡。
  第二天一早,我走进办公室的时候,林秋红还没来,我头一次感到,因缺少那个花枝招展,叽叽嘎嘎的林秋红,狭小的办公室如此空旷。
  我拿起课本走进教室,还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教室里没有读书声,一片嘈杂兴奋的议论。我一进门,一双双稚嫩的眼睛直盯盯追着我的一举一动,我的脸上、身上似乎写满让她们疑惑不解的字迹。我不知道,在一个闭塞的乡野,“生活作风有问题”早已成了缠在我身上的毒咒。流言蜚语随着早上四处乱窜的炊烟,缠绕在家家户户的树梢,坠落进风箱咕哒咕哒的疯狂叫嚣中。我班的几个孩子被家长严厉制止,没有到校上早自习。
  林秋红住院了。昨晚,她一怒之下冲进雨地,失脚跌下山坡,摔昏过去,当夜被送进了医院。
  我不知道怎么熬过那节早自习。孩子们一哄而散后,我回到办公室,低沉压抑的牛棚被无可名状的恐惧笼罩,只有我一个人慌乱的心跳。归根结底,这是谁的错?谁来承担这个责任?林秋红当村长的爹能善罢甘休吗?我该怎么办?就这样觍着脸去医院看望?她能接受吗?
  一阵山风卷着沙尘冲进屋子,猛然掀翻了桌上的课本、备课本。几张纸窸窸窣窣从桌子上飘落。我机械地捡拾起来,分门别类压在课本下。几个盖了邮戳的空信封猛然引起我的注意,这是林秋红收到的几封信,来信地址相同,信封上寄信地址、收信人地址、姓名却都是林秋红的字迹。
  激灵灵,我的身上突然泛起一层鸡皮疙瘩,瞬间被难以言说的羞愤笼罩。为了见到徐岩,这些信全是林秋红自导自演的!
  我实在受不了孩子们疑惑的眼神、村民的冷言冷语和指指戳戳。我不辞而别,逃离了葫芦峪。我发狠,一辈子不再进葫芦峪!
  事情的进展完全出乎意料。说实话,我心里一直怯,不敢去医院看望。我更后悔无意间刺激了林秋红。如果没有雨夜我和徐岩的忘情拥抱,她也许就不会摔伤。
  我不敢直接走进病房,站在门口犹豫时,病房内的一幕让我的心凉透了。林秋红一身病号服,睡眼朦胧,半依靠床头而坐,全身看不到一点受伤的痕迹。她肥硕的母亲端着碗喂饭时,林秋红木呆呆着,丝毫没有反应。
  徐岩,那是徐岩!他左手接过碗,右手端着小勺递上去时,林秋红慢慢张开了嘴,一小口一小口,宛若幼儿吞咽着流食。她嘴角不时渗出汤汁,徐岩拿毛巾轻轻擦拭。
  徐校长走到病床前,细声细语安慰,林秋红眼皮都没动。她突然一掌打翻徐岩手里的碗,猛然扑过来一把搂住徐岩:“岩哥哥,打雷了……我怕……岩哥哥。”
  屋里的人乱作一团。林秋红母亲的熊掌拍打着女儿的后背,厉声指责刘校长:“葫芦峪小学可是你二十多年的心血,不能让萧月这种道德败坏的女人糟蹋了声誉。”刘校长擦着满脸汗水,尴尬应付。徐岩默默收拾起碎碗渣,拿毛巾擦拭完林秋红身上的饭渍,突然像犯错的孩子,颓然抱头蹲在地上。
  羞辱的泪水冲破最后一道防线奔涌而出,我毅然转身走出了医院。那一刻,我心里反而异常镇静,回学校收拾好铺盖卷,怎样来葫芦峪小学,我又怎样离开了那个是非之地。
  我在家整整憋闷了一年。刘校长虽然来动员我回校上班,但我受伤的心再难走出自己。一年后,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我终于调入市劳动局保险处,两年后成家,朝九晚五,日子安稳平淡,慢慢掩埋了葫芦峪那些心酸的往事。
  林秋红在医院调养了一个月,终于出院了。最富戏剧性的一幕发生在婚礼上。拜堂后,林秋红眼神扑朔迷离,陶醉地扑进徐岩的怀抱:“岩哥哥。”
  我早把徐岩写给我的唯一一封信撕掉了。他说,第一次给我送信时,我眼神里的凄凉无助让他心疼,他想疼惜我一辈子。但,他难以承担良心的谴责,他要和林秋红结婚了,不管她将来怎样,他都会照顾她一辈子。
  其实,那个雨夜我答应过徐岩。我信他,那个傍晚在狼窝岭,从他回身决定送我到葫芦峪的那一瞬间,我就相信他。可,徐岩食言了。徐岩给我的那封信成为碎片在风中飞扬时,我的心也撕裂成碎片,跌落了一地。
  5
  保险处开会的电话打断了我和林秋红的泪水。我撩起凉水仓促拍了几把脸,收拾笔记本准备出门的时候,林秋红抽出纸巾小心翼翼地点拭眼角的泪痕。她的眼线画得有点浓,若往外洇出一些,真的成了熊猫眼。她脸上的脂粉有点厚,被泪水弄花了,她对着化妆盒里的小镜子细细补缀。
  林秋红终于收拾停当,却从包里拿出一份养老保险合同。由于邮政业这些年不景气,徐岩的养老保险已停缴多年。现在,孩子读研究生花销大,徐岩的健康状况也是不小的开支,尽管有伤残抚恤金和工伤补助费,林秋红想一次性补齐养老保险,这样徐岩退休就能享受全额退休金。
  养老保险只能由单位补缴,单位迟迟不落实,保险处能有什么办法?我慢慢向林秋红解释清楚,她红着眼圈出门时,脚下一个踉跄几乎摔倒。我上前一步扶住,搂着她的腰,一直送到车上,她在我的臂弯里乖顺地像个孩子。
  她的红色小车发动起来,滑进了机动车道,慢慢走远了。
  我突然胸口憋闷涨疼,眼前一阵黒蒙,不得不慢慢地蹲在地上。
  27年了,我心里暗暗垒砌的那堵墙彻底坍塌了,我骤然受到撞击的心脏在慢慢复位,猛然抽调这堵墙最后的支撑的是林秋红从微信里发来的那句话:
  “他念念不忘的,是你!前几天,我故意拿出咱们那次演出的照片刺激他。他愣怔半天,突然看着弹琴的你,含糊地说‘月’。”
  我终于缓缓站起,回身。一道光亮嵌进树荫,如一道标签悄然烙印在心底。
  作者简介:冉令香,女,作品散见于《山东文学》《散文百家》《当代人》《青年作家》等文学期刊。已出版散文集《静读时光》《胡同:遁入老时光的一截柔肠》。
其他文献
梦游者  我肩上的白孔雀,飞越十八座郑州  衔来汽笛声,和工业废墟上的伞形花序  为完成观察报告,我追随迁徙的群  向北,一次一次更新住址  四月有珠帘高悬,五月的玻璃坠落  黄河,引导梦游者纵入更深的夜,  我拎起鞋子,一步,两步  石英和云母献上烂漫的轻啄  我记下———  “孔雀孵化卵石时,翎羽低垂”  卵石也是白色,  它熟悉城市的名字如何连缀  熟悉码头之间,一帧帧无名的春色  春泳  
期刊
1  其实我本来是要写个纯言情小说,就是都市里那种爱你爱得死去活来的,没有你全世界都崩塌的那种,而且我给它起了个俗气的名字《桃花惹》。但是……凡事遇到但是或者说一旦有了转折,就起了变故变成另一种样子。就比如现在开始,我要跟你说的就是一个黄昏,也不是一个黄昏,而是很多个黄昏发生的故事。当然你也可以认为它是真实的。  我卖烤毛蛋,烤实蛋,烤苞米……德惠这地方就是这样,一到时令,像我这样的小摊子遍地开花
期刊
今夜,窗外有雪  耳朵醒着,呼吸  倚在夜的臂弯里  隔窗,捕捉一缕微光  低头,与心对视  这是和自己  最好的叙说方式  窗外,下雪了  还有谁和我一起  听雪,无眠?  世界再次陷入无声  黑暗有了安全感  伸手,拥自己入怀  雪覆盖了夜色  我听见某个城池中  有孤独一点点碎裂、陷落  此时,想赋予雪更多的修辞  怎奈被这静寂禁言  还是闭上眼吧  今夜。窗外有雪……  那年那雪  走进冬
期刊
水母入镜  通向虚无,也打开了真实  什么也没有去思考  只看到的海和一颗心可以同时的漂浮  生命中有过的伤  被海水再次冲击,像轻易就被填充的饥饿感  海水的咸,那无形的咸粒正在果腹  我可以像一个软体的生命向着海中脱逃  隐秘也没有,梦镜也没有,一切透明的光亮  在水中,光中暴露  一个时代的滚烫是正午的沸腾,大海于我  没有火光,也没有痕迹  我尽兴的感叹也许在水中只是一片泡沫,泡影  更多
期刊
对县城的偏爱甚至是痴迷在我的小说里不仅体现在选材、背景设置和角色塑造上,也渗透到精神世界里。  《今生已是海底看雨》中刘宇航的家乡“没人看话剧”,街边买到的塑料拖鞋上印着“sport”或“fashion”,扎堆一起玩的地方诗人们除李白和杜甫外什么都没读过。《山神》中求职碰壁的王路回家乡当林则徐纪念馆的讲解员,而在半山建这个纪念馆的原因是有个姓林的地主要给自己攀一门有名望的亲戚,就把林则徐供起来了,
期刊
1  推开房门,满眼弥漫着没有边际的冷白,晚秋剩下的那一丁点单调的颜色和微弱的余温,好像是先辈留下的遗物,在一片念想的思绪里焚縠化为雾绡云,然后被一阵阵锋利的冷风剪成碎片,洋洋洒洒铺满莽莽原野。近处的井台鸡舍颓檐鸟窝,还有远处的残山冷树峁塬沟岭,全都着一身素服,仿佛非要把持久压抑在心底的信奉,一股脑地置于心外。尘间万物皈依一般灭迹凡俗的色彩。一时之间,辽阔的圣洁延展出无限的苍茫。我迈出房门,爬到木
期刊
从屈子手中捧过诗歌的魂魄,以温润的母液慰藉贫血的人们,征途轻踏着万丈豪情,在羁旅飘泊中用如烟的客愁、如雾的乡梦抒写苦难,弘扬人性,营造诗情,这是刘贵高生命真实的写照。他以想象的浪漫气质,纯粹的心灵幻象诠释着飘泊的涵义,为了自我成立升腾的渴望,圆满凌空而高蹈的英雄梦想,他义无反顾地疾行在流浪的夜空下,用诗人的笔,诗人的心,诗人胸壑中那一束亮丽的烛光明媚着青春的诗页。《夜行烛光》则是诗人求证人生坐标,
期刊
在陕西散文界,作家赵丰先生影响越来越大。日前,他的新作《哲学的慰藉》荣获“首届东方文艺奖图书奖”。喜讯传来,“终南性灵社”总编陈嘉瑞先生于元月16日携团队,有著名评论家仵埂先生,《西安文艺界》编辑蒋书蓱,终南性灵副主编王亚凤,特邀摄影田建国等一行5人,专赴鄠邑区对赵丰先生进行了创作专访。区作协主席刘珂、区文联副主席、《鄠邑视野》报主编杨文清、区图书馆馆长张杰、文化中心工作人员等共十余人,共同参与了
期刊
1  李印功五十多万字的长篇小说《胭脂岭》的“引子”很简短,六行字,前五行是本书“大纲”式的引领,最后一行“还有更多没想到,让胭脂岭上演了情仇爱恨的大戏”,给读者开始就设置了“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悬念,使读者有开卷即不忍放下之欲望。  我做文学评论是严格“文本主义”的,从来不敢不精读作品,不像有些评论家,望文生义,或者偶翻几页,就洋洋洒洒写起来。我没那本事。  其实,弄几个名词兜兜圈子,
期刊
乡村小记  山谷处,住着几户人家  显得有些孤单  几个老人抬着棺材越过山梁  巴茅草高过他们人头  溪水低处,呜咽着缓缓流动  一缕炊烟正在升起  这是乡村常遇见的场景  那一日,在黔东南某个乡下  我们坐在傍晚的风中  夕阳低矮,有朋友拍下照片  他谈及自己的乡村  人去村老,乡村衰落  年轻人在他乡  望着故乡的明月  半山腰上,云雾缭绕  像电影梦幻的场景  几只乌鸦在诉说着什么  在乡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