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西华县夏玉米种植面积66700万平方米左右,平均每667平方米产量在500千克上下徘徊。而夏玉米高产攻关试验田每667平方米产量在750千克以上,最高产则达到1000千克。所以,有必要找出夏玉米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高产栽培技术,这样可使西华县夏玉米每667平方米平均增收100千克左右。
一、我县夏玉米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1.单产不平衡性大
高产地块每667平方米产量750千克以上,低产地块每667平方米产在400千克左右,60%左右的地块每667平方米产量在450~550千克。
2.品种多乱杂,主导品种不对路
全县种植夏玉米品种100多个,栽培面积较大的品种不是中高密度品种。
3.单产受自然因素影响大,人为控制产量因素小
风调雨顺年份单产稍高,灾害较重年份产量随即大幅度下滑,抗灾夺丰收栽培技术落实不到位。
4.施肥量偏小,且大都是一炮轰
一般每667平方米施玉米专用肥40千克,个别农户则只撒施尿素,配方施肥面积更小。
5.除草剂药害重
每年都有10%左右的农户因玉米除草剂产生药害,每667平方米减产100千克左右,有20%左右的农户因玉米除草剂药害每667平方米减产50千克左右。
6.病虫害发生严重
玉米粗缩病、青枯病、大小斑病、玉米锈病、玉米螟和玉米蚜虫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一般每667平方米产量因病虫危害减产100千克左右。
7.玉米倒伏危害
防治玉米倒伏的药剂质量良莠不齐,一般控倒效果差,后期遇风雨常会造成大面积倒伏。
8.玉米易秃尖和缺粒
每年都有一部分地块玉米雌穗发生不同程度的秃尖和缺粒。
9.收获太早
夏玉米一般是6月10日左右种植,最佳收获期是10月1日前后,而西华县部分农户则在9月10日左右就开始收获,大部分农户在9月20日前就收获结束,每年因早收每667平方米减产50千克左右。
二、高产栽培技术
1.选用具有高产潜力的玉米品种
玉米要实现超高产,必须种植适宜高密度的玉米品种,如郑单958、圣瑞999、中单909、郑单23、伟科702、隆平208、阳光98、洛单248、登海605等。
2.做好种子处理
播种前晒种1~2天。对玉米种子大小要分级。用3.5%满适金10毫升+25%噻虫嗪10毫升+云大120(芸苔素内酯,下同)10毫升兑水200克拌玉米种10千克,防玉米茎基腐病、粗缩病、灰飞虱等,促进玉米出苗整齐。
3.推广种肥同播
玉米播种时,每667平方米用高质量玉米缓控肥50千克做种肥。有条件的可再加入适量锌肥和生物有机肥。
4.增加种植密度
每667平方米播种5000~5500粒,出苗不少于5000株,定苗不少于4500株,收获不少于4000穗。
5.促壮苗早发
玉米出苗后至3叶前,叶面喷洒天达2116壮苗灵1000倍+25%噻虫嗪2000倍+20%氯虫苯甲酰胺3000倍,促苗壮根多,防治灰飞虱、地老虎、二点委夜蛾等。
6.科学防治玉米草害
在玉米3~5叶期,每667平方米用4%烟嘧磺隆+48%萎去津等玉米田苗后除草剂兑水30千克行间喷雾,防除玉米田主要杂草。防除玉米田刺儿菜、绞股蓝等恶性杂草要选用专用除草剂。打除草剂时要严格按照说明要求,避免重喷产生药害。如果发现有药害,及早喷施海绿素(海藻类叶面肥)+芸苔素内酯。
7.综合施药三次,促进玉米健壮生长
在玉米拔节期到大喇叭口期,每隔7~10天综合施药一次,连续三次,促进玉米健壮生长。这是夏玉米实现高产的关键一环。具体配方为:
第一次:每667平方米用漯效王(或其他高端腐殖酸、氨基酸叶面肥,下同)80克+禾丰锌(或其他螯合态锌肥,下同)20克兑水30千克叶面喷雾。
第二次:每667平方米用漯效王100克+禾丰锌20克+12.5%烯唑醇50克+有机硅10克兑水30千克叶面喷雾。
第三次:每667平方米用漯效王120克+禾丰锌20克+有机硅10克兑水30千克叶面喷雾。
8.强化大喇叭管理,防虫防倒,促进雌穗发育
8.1追施尿素。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30~40千克,尿素要深施,严禁撒施地表。
8.2综合施药。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至玉米抽雄前(玉米11~13叶期),把下列药物混合兑水15千克喷洒到玉米顶心内,每667平方米用量及具体配方为:25%氯虫苯甲酰胺10克+12.5%氟环唑30克+玉米抗倒剂适量。
9.人工去雄和辅助授粉
在玉米雄穗刚抽出未散粉前,隔行隔株拨去玉米雄穗。待玉米授粉结束后,再全部拨去雄穗。在玉米授粉高峰期,上午9~10点人工辅助授粉2~3次。
10.防“卡脖旱”,保证玉米正常灌浆
玉米抽雄后一个月内,田间地表最好要见湿不见干。如遇干旱,及早浇水,防止“卡脖旱”。这是玉米高产的又一关键环节。
11.防早衰,促活秆成熟
在玉米灌浆期,叶面施药2~3次,防早衰、防叶部病害、促灌浆,确保玉米活秆成熟。具体配方为:
每667平方米叶面喷洒99%磷酸二氢钾80~100克+12.5%氟环唑40克+天达2116(粮食型)60克+有机硅10克兑水30~45千克叶面喷雾。
12.延迟收获,确保玉米灌浆充分
在夏玉米6月上旬播种的情况下,玉米收获期最好在10月1日以后,保证玉米生长期105~110天,实现玉米完熟收获,最大限度地增加玉米千粒重。
科学落实以上技术,我县每667平方米夏玉米可收获果穗4000个以上,平均每个穗重150~200克,单产在600~800千克。■
一、我县夏玉米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1.单产不平衡性大
高产地块每667平方米产量750千克以上,低产地块每667平方米产在400千克左右,60%左右的地块每667平方米产量在450~550千克。
2.品种多乱杂,主导品种不对路
全县种植夏玉米品种100多个,栽培面积较大的品种不是中高密度品种。
3.单产受自然因素影响大,人为控制产量因素小
风调雨顺年份单产稍高,灾害较重年份产量随即大幅度下滑,抗灾夺丰收栽培技术落实不到位。
4.施肥量偏小,且大都是一炮轰
一般每667平方米施玉米专用肥40千克,个别农户则只撒施尿素,配方施肥面积更小。
5.除草剂药害重
每年都有10%左右的农户因玉米除草剂产生药害,每667平方米减产100千克左右,有20%左右的农户因玉米除草剂药害每667平方米减产50千克左右。
6.病虫害发生严重
玉米粗缩病、青枯病、大小斑病、玉米锈病、玉米螟和玉米蚜虫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一般每667平方米产量因病虫危害减产100千克左右。
7.玉米倒伏危害
防治玉米倒伏的药剂质量良莠不齐,一般控倒效果差,后期遇风雨常会造成大面积倒伏。
8.玉米易秃尖和缺粒
每年都有一部分地块玉米雌穗发生不同程度的秃尖和缺粒。
9.收获太早
夏玉米一般是6月10日左右种植,最佳收获期是10月1日前后,而西华县部分农户则在9月10日左右就开始收获,大部分农户在9月20日前就收获结束,每年因早收每667平方米减产50千克左右。
二、高产栽培技术
1.选用具有高产潜力的玉米品种
玉米要实现超高产,必须种植适宜高密度的玉米品种,如郑单958、圣瑞999、中单909、郑单23、伟科702、隆平208、阳光98、洛单248、登海605等。
2.做好种子处理
播种前晒种1~2天。对玉米种子大小要分级。用3.5%满适金10毫升+25%噻虫嗪10毫升+云大120(芸苔素内酯,下同)10毫升兑水200克拌玉米种10千克,防玉米茎基腐病、粗缩病、灰飞虱等,促进玉米出苗整齐。
3.推广种肥同播
玉米播种时,每667平方米用高质量玉米缓控肥50千克做种肥。有条件的可再加入适量锌肥和生物有机肥。
4.增加种植密度
每667平方米播种5000~5500粒,出苗不少于5000株,定苗不少于4500株,收获不少于4000穗。
5.促壮苗早发
玉米出苗后至3叶前,叶面喷洒天达2116壮苗灵1000倍+25%噻虫嗪2000倍+20%氯虫苯甲酰胺3000倍,促苗壮根多,防治灰飞虱、地老虎、二点委夜蛾等。
6.科学防治玉米草害
在玉米3~5叶期,每667平方米用4%烟嘧磺隆+48%萎去津等玉米田苗后除草剂兑水30千克行间喷雾,防除玉米田主要杂草。防除玉米田刺儿菜、绞股蓝等恶性杂草要选用专用除草剂。打除草剂时要严格按照说明要求,避免重喷产生药害。如果发现有药害,及早喷施海绿素(海藻类叶面肥)+芸苔素内酯。
7.综合施药三次,促进玉米健壮生长
在玉米拔节期到大喇叭口期,每隔7~10天综合施药一次,连续三次,促进玉米健壮生长。这是夏玉米实现高产的关键一环。具体配方为:
第一次:每667平方米用漯效王(或其他高端腐殖酸、氨基酸叶面肥,下同)80克+禾丰锌(或其他螯合态锌肥,下同)20克兑水30千克叶面喷雾。
第二次:每667平方米用漯效王100克+禾丰锌20克+12.5%烯唑醇50克+有机硅10克兑水30千克叶面喷雾。
第三次:每667平方米用漯效王120克+禾丰锌20克+有机硅10克兑水30千克叶面喷雾。
8.强化大喇叭管理,防虫防倒,促进雌穗发育
8.1追施尿素。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30~40千克,尿素要深施,严禁撒施地表。
8.2综合施药。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至玉米抽雄前(玉米11~13叶期),把下列药物混合兑水15千克喷洒到玉米顶心内,每667平方米用量及具体配方为:25%氯虫苯甲酰胺10克+12.5%氟环唑30克+玉米抗倒剂适量。
9.人工去雄和辅助授粉
在玉米雄穗刚抽出未散粉前,隔行隔株拨去玉米雄穗。待玉米授粉结束后,再全部拨去雄穗。在玉米授粉高峰期,上午9~10点人工辅助授粉2~3次。
10.防“卡脖旱”,保证玉米正常灌浆
玉米抽雄后一个月内,田间地表最好要见湿不见干。如遇干旱,及早浇水,防止“卡脖旱”。这是玉米高产的又一关键环节。
11.防早衰,促活秆成熟
在玉米灌浆期,叶面施药2~3次,防早衰、防叶部病害、促灌浆,确保玉米活秆成熟。具体配方为:
每667平方米叶面喷洒99%磷酸二氢钾80~100克+12.5%氟环唑40克+天达2116(粮食型)60克+有机硅10克兑水30~45千克叶面喷雾。
12.延迟收获,确保玉米灌浆充分
在夏玉米6月上旬播种的情况下,玉米收获期最好在10月1日以后,保证玉米生长期105~110天,实现玉米完熟收获,最大限度地增加玉米千粒重。
科学落实以上技术,我县每667平方米夏玉米可收获果穗4000个以上,平均每个穗重150~200克,单产在600~80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