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宅从商,只看底楼和好口岸

来源 :投资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mengl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先生投资的800平方米新铺一年增值30%,租金回报率达到8%。
  人物简介
  周先生,成都某企业管理培训学校董事长,同时经营一家连锁超市。2007年市场高点时他投资住宅受困,于2008年底,成都楼市陷入最低点时开始商铺投资。两个月内在三环路外累计购买商铺800㎡,并全部出租,从而大获成功!如今,其所购买的商铺溢价已超过30%,租金回报率达到8%左右。
  房产投资和谈恋爱、找工作是一个道理,不管是因为主观还是客观原因,总要走过弯路、经历过挫折,才能获得经验,从而取得成功。本期主人公周先生,从投资住宅到转投商业,经历过房价暴跌的心理恐慌,也感受过资金紧缺的压力,才换的如今的丰厚收益。这样起伏跌宕的经历,对于每个普通的投资人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教材。
  高点入手住宅收获教训 转投商业地产
  2007年夏天楼市高峰期,鹭岛国际社区三期开卖,单价7000多元/平方米。当时周先生已经感受到了这个项目的良好口碑,而且大区域发展不错,加上项目还有后续开发,他当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个项目作为第一次房产投资对象,购买了一套170多平方米的物业。但随后宏观调控出台,让他深受教训,“2008年在市场低迷时,鹭岛推出含1500元装修成本的精装房,价格也只有7000多元,相比之下我的清水房成本高出20%左右。虽然现在这个项目的价格早已超过了自己当时购买的价格,但从投资角度看,高点买房始终让我难以释怀。”周先生有些后怕地对记者说道。
  这次教训之后,他做了两个抉择:第一,绝不轻易在市场火爆时跟风投资住宅,尤其是一些成熟区域空间较小的住宅物业,现在的他就绝对不会轻易下手。第二、宁愿投资具有潜力的商业地产,而且必须在市场低点时坚决下手。
  逆市购买承租铺面 一年溢价一倍
  在吸取了住宅投资方面的教训之后,周先生选择在2008年楼市低迷时集中投资商业,第一是因为经营超市时发现了很多机会,其次是很多富豪级专家当时一致认为楼市已到阶段性的最低点,适合投资。他的商铺投资经历一共投资了三次,面积大约800㎡,前后下单时间不超过两个月。
  2008年底,地震和金融危机影响之下的成都楼市陷入了过去几年来的低点,大量开发商急于套现,其中不少商业物业一度是开发商在牛市时期持有的优质物业。由于周先生经营的连锁超市其中有一间在新北五期的底商,所以率先获悉开发商要出售自己承租的铺面。周先生回忆说:“地震之前开发商叫价非常高,底商价格大约是8000~12000元/㎡,地震之后开发商将价格降低到4600~6000元/㎡,而当时的租金并没有降多少。”在此情况下,周先生决定把自己承租的200多平方米铺面全部买下来,算下来单价5000元左右,而现在这里的铺面价格已接近1万元/平方米,如果立即出手,溢价近一倍左右。
  豪赌预期 大源社区买铺500㎡分拆出租
  因为此前曾做过多年商家,周先生对商家的需求非常清楚,对于大多数底商而言,最不挑商家的商铺面积应该在50~200㎡左右。太大,有些商家会感觉压力;太小,很多业态无法展开有效经营。
  于是同样在2008年底,第一次商铺投资之后,他瞄准了城南的大源组团,开发商要低价出售这里铺面的消息几乎同时放出市场。在购买了新北五期底商之后,他到大源社区的锦源步行街进行了实地考察,发现这个社区居住人口接近2万人,人气和消费需求足以支撑好口岸的底商经营。更重要的是,当时旁边的凤凰城、兰庭等新项目住宅单价的价格在四五千元左右,但铺面单价却已降到4000多元,同一区域底商比住宅便宜太少见了。而且整个区域周边聚集了大量全国性品牌开发商,其城市化进程速度领先于成都。于是周先生一口气购买了500多平方米的底商,现在价格已上涨20~30%以上。
  “这个500㎡的底商是一个独立产权,我把它分成了五个单位全部在短时间内出租。我投资商铺只看五年之后的预期空间,因为大多数区域和商铺五年之后能够迎来溢价和租金的高峰期。”周先生这样期待未来。他还表示,五年之后,这里有望成就为成都市区现在八宝街一带的商铺价值。
  专投底商 二三楼铺面业态很受限
  同一个项目好口岸的租金回报率要高得多,空置风险更小,而且二三楼铺面的租金往往只有一楼的一半甚至三四分之一。
  2008年底,周先生第三次出手投资商铺是在蛟龙工业港,这次完全是经过多次走访后发现的投资信息,当时这个位置周边已有好又多等大型商场,人口居住密度较大,但当时底商单价只有七八千元。他在最好的路口转角口岸以8000元/平方米左右的单价购买了100多平方米,单价比旁边的铺面价格贵1000多元。现在那里的商铺价格早已在一万元以上,租金水平大约在60元/㎡/月左右,但他当时出租只有46元左右。“第一是因为签的是三年一次性支付租金,考虑到给商家优惠,而且这样也便于口岸成熟;第二是当时自己需要这笔钱;第三,当时整个市场很低迷,商家也有压力,如果一开始把租金定得太高就会形成门槛。”周先生这样解释自己低价出租的原因。他认为投资商铺最好不要有空置现象,这样会对商气造成影响,所以开始租金低一些其实也是一种策略。但实际投资过程中,很多投资者都不愿做出小的让步,其实这往往会对口岸的成熟带来更大伤害。
  同一个项目同一条街道的铺面销售时有价格差异,但相比之下好口岸的租金回报率要高得多,而且空置风险更小。根据周先生的经验,同一个口岸的商铺,二三楼铺面租金往往只有一楼的一半甚至三四分之一,底商只要没有经营业态规划限制,就可以适合很多种业态,但二三楼则对业态选择性太强了!
  记者观察
  三环外商铺投资大势所趋
  作为一个丰富经验的商家,周先生的商铺投资经历值得很多人思考和借鉴。他认为,现在绝大多数想投资商铺的投资者,还是把目光聚焦在三环内,因为很多人都不愿花太多时间到口岸和商气培养这一过程中,此外,大多数人都会认为三环外还在一片火热开发过程中,并没有好的商铺。
  他认为这是一种严重的误读。第一,如果能看准区域发展未来,参与到培养口岸的过程中的这批投资者绝对获利最大,商铺不像住宅,短期投机炒作空间并不大,即使一些成熟的口岸,商铺要短期炒作空间也不大,因为成本注定非常高。第二,三环外也有很多小区已入住,需要商业配套,只要花时间留意各种信息并现场考察,一定有机会,周先生的投资机会也是从不停地实地考察中获取的。
  其实,对于中意商业地产的投资者,一些具有潜力的社区商铺和新兴步行街是最好的介入机会。现在市区很多成熟区域商业地产基本买不到了,不少开发商都在做持有式商业,小业主根本没有投资机会,这种趋势也会蔓延到三环外,但很多开发商不会急于在还没成熟的区域做大型持有式商业,此时新兴区域社区商铺机会很大,一旦大型商业地产开发商进入,自己投资的商铺将迎来价值高峰。不过,最好像周先生一样,坚持商铺投资一定要看五年之后的预期。
其他文献
“现在古陶瓷在中国拍卖市场上很受宠,四川早在魏晋南北朝就开始烧制陶瓷,而且很可能比长沙窑还要早就开始烧彩瓷了,颜色特别丰富,尤以邛崃窑口为最高峰。”7月下旬,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与雅昌艺术网合作的《收藏寻城记》首站登陆成都,在中国收藏文化地理论坛(成都站)的精彩讨论中,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在提及成都的收藏文化时,对四川成都古陶瓷——邛窑文化非常推崇。也因此引起了多数收藏爱好者对四川本土文化的
期刊
《投资客》点评  评论家吕澎曾这样评论川籍艺术家周春芽:周春芽是最早进行艺术形式探讨的艺术家之一。他关注个人感受及个人表现的方式,使得他在经过长时间的艺术探索后,成为所有绘画领域最自由、最能反映艺术个性的艺术家。他用油画去展示、体现中国传统的气质,语言又是当代的,这很难得。他是把传统和当代糅合得最好的少数几个艺术家之一。  的确,如吕鹏所述,周春芽是绘画领域最自由、最有艺术个性的艺术家,他创作的
期刊
2012胡润报告发布 富豪更青睐艺术品  《群邑智库 2012胡润财富报告》日前发布。报告显示,在接受调查的中国富豪中,31%表示喜欢收藏古代字画,13%喜欢收藏瓷杂,13%喜欢收藏当代艺术,分别比去年上升了12%、7%、4%。  富豪对收藏的热情很高,有64%的富豪喜爱收藏,其中男富豪比女富豪更喜欢收藏,亿万富豪比千万富豪更喜欢收藏。手表仍然是富豪收藏的首选,千万富豪平均每人拥有4.2块手表,
期刊
投资者可关注各种年份不同的一盎司熊猫银币,这些年来,其价格一直稳中有升。  近日,金银币市场一个奇怪的现象让广大投资者搞不清状况,摸不到头脑:伦敦奥运金银币在跌,许多投资者被套牢;熊猫银币逆市上涨,投资者的收藏热情剧增。钱币市场究竟是怎么了?投资者不禁要问:为什么面临同样的市场环境,奥运金银币一蹶不振,熊猫银币却能逆市走红?《投资客》记者调查走访,试图为投资者解开谜团。  伤不起的伦敦奥运金银币 
期刊
开发商和抄房者的暴利时代已经过去,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必将走向合理回归之路,今年楼市的“铁九铜十”成交低迷,更说明了拐点即将出现。  “金九银十”的楼市过于平淡,大大出乎开发商的预期。据中原地产数据显示,今年国庆长假期间,北京新建商品住宅签约874套,为近4年来同期最低网签量。另外在同一时期内,上海成交量大幅下滑六成多,而素有旅游地产美名的海南各地楼盘售楼处也门庭冷清。全国54个城市在黄金周前7天合计
期刊
据说,上一期《投资客》出来之后,不少人感觉各种受不了,尤其是一些地产营销人。一个博名@成都周超 的读者有些义愤地发了一条微博。大致意思是,像《投资客》杂志一样自卖自夸的杂志实在罕见。认为投资客的“成都首本全国性兼具可读性的高端投资杂志”定位有问题。  理论上讲,任何一种观点,对于一本成熟的杂志而言,都是可以包容的。尤其是在类似读者对《投资客》杂志了解尚浅的前提下。如果这位读者知道《投资客》杂志不仅
期刊
成都大平层销售表格
期刊
楼市整体突围的重任从住宅转入商业地产,楼市调控为商业地产留下活口、地方政府政策倾斜、开发商开发转型、以及商业地产开发的不成熟所造就的市场神话,都使得地产在商业领域畸形突围。  史上最严厉的调控从2009年12月起,利用限贷、限购、限价三大利器,终使楼市在2011年四季度陷入恐慌。当此之时,全国标杆城市出现项目来访量剧减、转化率奇低,成交量月度剃光头的历史性业绩。遭遇内外因素影响的中国经济体,201
期刊
要根本解决经济发展与楼市调控的这个矛盾,唯有结构性改变,打破结构性矛盾的僵局。  楼市调控与经济发展的矛盾表象:  在过去多年来,楼市三番四次调控,但是目前为止似乎一直是个难题:在98年房改之后,楼市一直在“慢牛”行程,尽管多次调控,但是往往在调控后较快回暖。因为这里存在一个原因:中国经济发展,多年来基本是三驾马车:投资(包括房地产)、出口、内需。而内需多年来提振成效甚微,出口由于控制权在于全球经
期刊
在欧美新一轮量化宽松推行之时,种种迹象显示,中国经济也可能谨慎步入宽松的政策基调。  尽管三季度的GDP数据尚未出炉,但可以预计,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比较明显,经济数据不会太好看。经济减速的风险,将倒逼宏观调控政策的适时调整。在欧美新一轮量化宽松推行之时,种种迹象显示,中国经济也可能谨慎步入宽松的政策基调。  一是央行官员释放的宽松信号。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在《中国金融杂志》撰文称,目前国内经济下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