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罐酒——土生土长的庆阳黄酒文化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liu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千颗明珠一瓮收,
   君王到此也低头。
   五岳抱住擎天柱,
   吸尽黄河水倒流。
  
  这首《咂酒诗》可谓是对吸饮罐罐酒颇为形象的描绘。
  罐罐酒是盛行于甘肃庆阳民间的一种低浓度黄酒。饮用时,将发酵后的酒醅舀入煨罐(瓦罐或瓷罐),加水煮沸,以竹或芋子筒作为吸管,一端蒙以棉纱布或箩底纱网(用于隔酒糟),插入罐中吸饮,俗称咂酒罐子。罐罐酒在庆阳的环县、庆城县的马岭镇、宁县、镇原县的南三镇和北四镇等地特别盛行。
  庆阳黄酒文化源远流长,庆阳人酿制和饮用黄酒的历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罐罐酒已在庆阳农村盛行。唐代安史之乱时,唐玄宗仓皇逃离长安,太子李亨拥兵西进,途经彭原(今庆阳董志塬一带),因大雨滂沱,道路泥泞,士兵饥疲,便停歇于农舍。当地官吏送来农家自制罐罐酒,李亨觉得瓦罐酒粗陋可笑,但在饥寒交迫中,饥不择食,遂插芦管大饮,顿觉此酒香甜无比,啧啧称赞道:“彭原有酒皆罐罐,提神醒脑舒坦坦,有朝一日归长安,大宴三日喝罐罐。”后来安史之乱平息,李亨回长安后下令将彭原民间酿酒艺人召到京都,大量酿造罐罐酒。今陕西一些地区盛行的太宗稠酒就是当年彭原的罐罐酒。
  庆阳罐罐酒以本地特产酒谷为主要原料酿制而成,不加任何添加剂,是地地道道的绿色饮品。它不仅具有口感好、香气浓郁、酒体甘醇、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等特点,而且具有壮阳、健胃、舒筋、活血、延年益寿之功效,是深受庆阳人青睐的一种纯粮食酒。在庆阳,家家户户酿造它,大人小孩都喝它,罐罐酒俨然已成为庆阳人逢年过节的“团聚酒”、招待客人的“贵宾酒”、消除误会的“和睦酒”、解除疲劳的“消困酒”。
  每当逢年过节,庆阳人全家围火盆而坐,热上两罐黄酒,边聊边喝,慢慢品味。三气酒下肚,话匣也打开了,老人们谈古论今,滔滔不绝,孩子们面如桃花,听得津津有味。
  罐罐酒真正是老百姓的酒。农民们每天下地干活回来,都要喝上一罐,一气酒下肚,困意全消,一罐酒下肚,舒坦逍遥,赛过活神仙。外地工作、打工的庆阳人,每次离家一定要带一些故乡的罐罐酒,在异地他乡品味家乡特有的亲情、乡情。
  随着城市人追求淳朴民俗民风、体验恬静田园生活的升温,庆阳罐罐酒已作为一种地方黄酒特产、一种独特的饮食文化,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如今,庆阳罐罐酒已走出闺门,走向市场,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佳酿。
其他文献
【正】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地勘单位被逐步推向了市场,迫使地勘单位在市场经济的浪潮里求生存,谋发展,全面开展“二次创业”。这无疑给计划经济体制转变而来的
已有的网络安全技术不能防范所有入侵,因此需要研究入侵容忍技术。提出了优化的容侵系统状态转移模型,以此为基础建立半马尔可夫过程(SMP)模型。计算各状态的稳态概率,给出数
我们都知道,数学是一门自然学科,是其它各门学科的基础。现在数学不仅是解决自然科学技术的有力武器,而且已大量进入社会的许多学科。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
本文从早期汉文化象物传承角度切入,指出图赞具有的图文互注、垂鉴后世的特点,并进一步回溯了图赞的发展进程。
[摘要]高校后勤实行契约化管理已经取得明显成绩,甲、乙双方合同关系观念不断深入人心,实行契约化管理已成为高校后勤改革的必由之路。总务机关作为甲方,代表高校行使行政管理职能,后勤实体乙方依靠自己优质的服务获取合理增长的收入,但还有亟待改进的地方,必须遵循科学的原则,完善运行机制,理顺双方关系。  [关键词]高校;后勤;契约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
目的明确集束干预策略在神经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2-06—2013-05我院收治的60例接受肠内营养护理的神经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比较2组患者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为进一步提高其诊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脑卒中患者脑心综合征的发生率为40%(8
【正】 教育的发展是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的。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为适应农业产业化的需要,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走科技致富的道路,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农村科
2008年12月30日,世界银行贷款甘肃文化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景泰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正式动工兴建。开工当天,项目所在地龙湾村的老百姓自发组织起了100多人
期刊
手足口病是由包括新型肠道病毒EV71、A组柯萨奇病毒Cox-A16等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伴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庖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