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生命 追寻意义 成就教师幸福人生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856432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教育、教师发展亟待从“技术关怀”走向“生命关怀”。“在职场和非职场生活双向建构中成就教师的研究”,主要通过“教师现实生活与可能生活的对比研究”、“生命关怀视野下的教师发展个案研究”以及“教师职场和非职场生活正向互促的行动研究”,来转变教师职业心态,培育教师积极思维、快乐生活的心智模式;引领教师改变“行走方式”,在学、思、研及创造性劳动中发现价值与意义;鼓励教师创造适合自己的非职场生活,经营和谐美好的幸福人生。
  关键词:关怀生命;职场和非职场生活;成就教师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05-0058-04
  
  一、研究缘起
  
  “在职场和非职场生活双向建构中成就教师的研究”,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重点自筹课题。该课题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将教师的完整生活纳入关注和研究视野,既遵循职场和非职场生活的差异性和各自不同特点实施分别建构,又充分挖掘职场和非职场生活的内在一致和互补互动性,实施生活意义、完整人格、价值观念、工作与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同构和正向互促,通过“教师现实生活与可能生活的对比研究”、“生命关怀视野下的教师发展个案研究”以及“教师职场和非职场生活正向互促的行动研究”,转变教师职业心态,培育教师积极思维、快乐生活的心智模式;引领教师改变“行走方式”,在学、思、研及创造性劳动中发现价值与意义;鼓励教师创造适合自己的非职场生活,经营和谐美好的幸福人生。
  
  二、研究内容及成果
  
  (一)关于教师“现实生活”与“可能生活”的对比研究
  对教师真实的生存状态、职业心态作分析研究,对教师的职场和生活特点、基本方式等作梳理概括,是本课题研究的起点和依据所在。课题研究伊始,我们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网上论坛等方式,倾听教师心声,了解教师需求,剖析教师生活的“实然”状态。研究中我们发现,“繁复单调的教学生活”、“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工作方式”、“封闭单一的生活空间”、“精神生活的狭窄与缺失”等,是影响教师职业成就感、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在教育制度、学校规范及“教师身份”等规约下,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教育学生、家校沟通、接受检查、接受培训等众多周而复始、繁复单一的教育教学生活,构成了许多教师生活模式的主旋律;“学校—家庭”、“办公室—教室”,相对固定、闭塞的“两点一线”式的活动范围,是不少教师习以为常的生活空间;而且面对“相同的教材、相近的教法、相似的学生”,采用“重复执行”的工作方式,也最会消磨生活应有的新鲜亮丽、新意情趣,最会消磨人的生命感受、生命动力和生命激情。
  如何改变教师低质倦怠的生存现状?我们又转向对教师“可能生活”的关注和探寻。其一,创造“意义丰富的职业生活”——发现平凡生活中的无限意义,认识到“每一个教师是人才培养链中有限但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教师工作由许多琐碎却富有意义的事件串连而成”,“教师对学生施加的积极影响难以立即见效却持续终生”[1],满怀爱心地开展创造性的劳动,进而从学生的成长、成才中实现自我价值。其二,参与“丰富多元的社会生活”——感受时代的脉搏,了解社会的快速发展,通过交友、参观、旅游、公益活动等多种途径拓展自己的活动范围,拓宽自己的心胸和视野。其三,追求“充盈丰富的精神生活”——静静地读书,美美地听音乐,独立地思考,保持对美好事物的敏锐,等等。
  教师走向可能生活的路径又在哪里?一,取决于“外因”——学校帮助教师丰富职业生活的意义,创建包容性的制度体系,营造和谐向上的团队文化,搭建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平台等;二,在于“内因”,即教师的自主求索和主体创造。
  对教师“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对比研究,使我们对“在职场和非职场生活双向建构中成就教师”的思路与抓手更为明朗、清晰。
  (二)生命关怀视野下的教师发展个案研究
  选择在职场和非职场生活中获得和谐发展,有着较高生活满意度、成就感的老师开展个案研究,揭示教师生存状态、生活质量、发展态势、自我满意度等与个人信念追求、态度习惯、所处环境以及工作生活方式等的内在关联,既有助于发现影响教师发展、获得满意度、成就感的共性要素,也有助于发现富有个性特质的教师发展路径,这对鼓励每位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自我,经营有意义的教育人生无疑有着积极意义。我们的教师发展个案研究,采用“自愿参与+指名参加”的方式,择取了学校不同年龄、不同层面、不同学科、不同岗位、不同经历的近40位教师,以“案主小档案”+“个人成长史”的方式撰写各自的发展个案,其中“案主小档案”包括个人简要信息、所获荣誉称号及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座右铭、教育信条等的提炼;“个人成长史”则通过回顾、筛选自己工作、生活中的典型事件,探寻成长成功的心路历程,然后再由其他研究人员作点评与综述。这样的个案研究,一方面引导教师学会反思与内省,并“以笔作解剖刀,将自我搬上手术台,把自传作为认识自我、探索人性的手段”[2],进而以更清晰的目标追求、更乐观向上的积极状态、更智慧从容的做事方式,开始新的出发;另一方面,也为其他教师树立起了身边的榜样:只要你内心向上、务实行动,只要你心怀爱与责任,每个人都能经营自己有意义的幸福人生。
  (三)引领教师职场和非职场生活正向互促的行动研究
  1.引领教师改写职业心态,培育积极思维、快乐生活的心智模式
  心态决定状态,状态决定高度。教师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内心幸福感的强弱、可持续发展可能性的大小,一取决于教师是否拥有健康的心态,二取决于教师是否拥有积极的思维方式。因而,我们向老师推荐阅读《教师的幸福感——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及职业发展》、《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等书籍;组织“教师教育幸福何以可能”、“追寻一种教师精神”等多期“洛小教师发展论坛”;发动教师撰写“我心中的幸福教育”感言;编辑洛小教师“教育幸福”观点集粹;以榜样教师或通过案例解读等方式,向老师们呈现阳光心态、积极思维带来精彩人生的鲜活实例。我们通过多种途径与方式,培养教师“接受现实、悦纳自我、心存感激、追求更好”的良好心态,鼓励教师不断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牢记“快乐是一种美德,微笑是一种力量”,进而在积少成多的积极思维、积极做事带来的快乐体验中渐渐形成积极和谐的心智模式。
  2.引领教师改变行走方式,在学、思、研及创造性劳动中成就教师
  人只有积极投入自己的生命实践中创造人生,才会活得有意义、有智慧、有尊严、有深层次的快乐和幸福。教师生活意义的缺失,其实很大程度上就缘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被动应付和简单重复。“如果你想使教育工作给教师带来欢乐,使每天的上课不至于变成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请你把每个教师引上进行研究的幸福之路吧”[3];“能给人以尊严的也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4]。的确,唯有融入“学习”、“思考”、“研究”、“创造”等元素,教师的教育生活才会充满意义,其教育幸福也才会不期而遇。
  (1)读书厚德启智,争做智慧教师
  读书是成就教师精神生命和拓宽文化底蕴、实现其专业发展不可缺失的重要途径,也是贯通教师职场与非职场生活的重要抓手。我们发动教师以共同志趣爱好为“轴心”,成立若干读书社团,开展“好友荐书”、“生日赠书”、“评优奖书”、“经典诵读”、“征文演讲”等系列活动;我们确立周三“读书日”,建立“读书节”,推广“大阅读 大积累 大思考 大表达”,让读书与交流成为师生共同的时尚。以读书滋养生命,以读书润泽精神,洛小教师在静心、潜心的读书中渐渐改写着生活及工作方式。
其他文献
摘要: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角色游戏更是幼儿阶段所特有的、幼儿最喜欢的游戏形式。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扮演角色与人交往,创造性地表现个人生活经验,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和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但传统的幼儿园角色游戏,还是存在幼儿选择范围小、交往面窄、自主性不强等问题,而“走班制”作为一种新型的游戏组织方式被引入幼儿园角色游戏之中,强调幼儿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恰能弥补传统角色游戏的不足。本文通过对角色游戏和“
摘要:调查显示,中等专业学校特色专业与当地支柱产业匹配度低,专业方向与企业岗位不匹配;专业培养规模与产业岗位需求不匹配。匹配度低的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相关体制机制不健全、学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意识不强及办学条件不足、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社会认可度低等。提高中等专业学校专业结构与当地支柱产业岗位需求吻合度,须形成“政府、行业、学校、企业联动机制”。  关键词:中等专业学校;特色专业;当地支柱产
常熟市塔前小学始创于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是常熟创办的第一所新学。从2001年起先后并入城东小学、虞阳小学、辛峰小学。2005年,地方政府投资5000万元置换原市六中学校,实现整体搬迁。学校占地面积21518平方米,建筑面积15784平方米。目前学校拥有41个教学班,1907名学生,教职工总数114人,专任教师110人,其中研究生学历2人,本科学历93人。苏州市名教师1人,苏州市学科带头人1
编者按: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开放和发展,老师们外出考察学习的机会越来越多了,也有越来越多的读者在瞭望了世界的风景之后,有着不得不一吐为快的思考和冲动。特别开辟“域外来风”栏目,希望外出走了一回的老师们,回来以后也能想一想,说一说,让更多还没能走出去的老师能看一看、想一想。江苏省天一中学的沈茂德校长访美归来,写下了二万多字的访美散记,让我们对美国教育的状况有了更直观、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因篇幅较长
摘要:职业学校创新文化建设对于培养新时期高素质技术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现实意义。职业学校非常重视创新文化的实践活动或创新文化建设,不断深入推进职业教育人事制度、教育教学制度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激发师生创新活力,有力推进了创新文化建设的进程。  关键词:职业学校;创新文化;制度;路径;建设;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2C-0104-02
摘要:职业学校应将技能大赛与日常的技能教学有机融合,真正做到赛教融合,进而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秉承赛教融合理念,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践,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关键词:职业学校;赛教融合;高素质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7C-0069-03  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扬州高职校”)秉
摘要:教育的全球化为小学班主任专业成长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班主任应该努力开拓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学会团队合作学习,自觉更新教育理念,改变行走方式;学会处理各种伙伴关系,提高促进儿童成长的专业领导力;发挥网络的独特作用,改进班级管理的方式;关注学生生命成长,提升生命化课程资源开发能力。  关键词:全球化;小学班主任;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
摘要:普通高中多样化办学有利于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推动学校的特色建设,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南京市宁海中学在课程基地的建设中,以“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创新课程设置,改善办学条件,改革评价机制,努力构建挖潜学生美术特长的综合性教学平台,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多样化办学;特色发展;美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02-00
著名哲学家、作家周国平说:“我相信许多人在回首往事时会和我有同感:一个人的成长基本上得益于自己读书,相比之下,课堂上的收获显得微不足道。”[1]人有两种成长,一种是躯体的成长,一种是精神的成长。躯体的成长靠的是食物,精神的成长靠的是阅读。一个人的人生的质量完全取决于一个人的精神的质量。要使一个人的精神长期处于一种饱满、奋进、愉悦的状态,除了一小部分需要食物的保证,绝大部分是由阅读来提供“能量”的。
经常批阅学生的作文,每每看到学生作文中少年老成的表达,天马行空的虚构,抑或是狗尾续貂式的哲理性结尾,心里总是充满了矛盾和困惑。很多时候我们老师为了追求高分,将最应该表现一个人内心世界的、最应该是自由表达的习作教学,变成了规范的程式,设定一个个框架结构让学生去套。联合国生态环境保护组织一位科学家曾经说过:“真正的好园丁,不会天天提着花木剪刀为花木修建枝叶,应该让花草有一个自由发展成型的空间。”同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