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影响颅脑合并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来源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444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影响颅脑合并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PADBS)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晋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9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8例,女41例,年龄(51.12±3.34)岁,年龄范围为22~63岁,对合并PADBS患者的相关因素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针对常见危险因素制定有利的预防对策。

结果

单因素分析可见合并PADBS与未合并PADBS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例、合并糖尿病史、合并高血压史、合并多发伤、是否存在颅底骨折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者在受伤到治疗>3 h、误吸、低血压休克及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所占比例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治疗>3 h、误吸、低血压休克及原发性脑干损伤设为自变量并带入logistic回归方差,利用其筛选独立因素,发现受伤到治疗的时间、原发性脑干损伤及低血压可作为颅脑合并PADBS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颅脑合并PADBS的危险因素较多,以就诊延迟、低血压及原发性脑干损伤作为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临床工作者需要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抢救患者,以降低其病死的危险。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B型脑钠肽、白细胞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运城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心肌梗死组,同期门诊就诊的102例心绞痛患者作为心绞痛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后血液脑钠肽、白细胞和hs-CRP水平,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急性心梗发作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血液相关指标检测结
自从在世界范围内对幽门螺杆菌(Hp)治疗共识的标准三联方案实施以来,在控制Hp感染上收到很好的疗效,随着时间的推移,抗生素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已直接影响到Hp的根除率,疗效从原来的80%~90%降为60%~70%,面对这个严峻的挑战,许多学者纷纷提出分阶段的序贯治疗和第二线、第三线的补救治疗.尽管如此,由于各地区耐药性的差异、不同个体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不同,难以制定出新的规范方案,因此为了提高Hp根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