蓖麻饼粕蛋白酶解及毒素去除工艺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蓖麻饼粕经105 ℃烘干2 h并粉碎至40目后,采用中性蛋白酶对蓖麻饼粕蛋白进行酶解,采用响应面法对酶解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酶用量为6.2 IU/mg(以物料质量计)、底物浓度(物料蛋白∶水)为6.0% 、温度为45 ℃、pH为7.4、水解3.8 h时,蓖麻蛋白水解效果较好,水解度达8.16%。经冷水浸提过滤及离心处理,所得蛋白酶解液中蓖麻碱去除率为83.19%,其他毒素未检出。该酶解工艺有效去除了蓖麻毒素,进一步拓宽了蓖麻饼粕的利用空间。
  关键词 蓖麻饼粕;蛋白酶;酶解;毒素
  中图分类号 TS20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9)10-0156-04
  Abstract Castor meal was smashed to 40mesh at 105  ℃ for 2 h,and hydrolyzed with neutral protease.The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was used for optimizing the hydrolytic condition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good hydrolytic effectiveness was obtained and the degree of hydrolysis (DH) reached 8.16%,under the optimal conditions of enzyme dosage 6.2 IU/mg (calculated by material quality),substrate concentration 6.0% (the rate of protein to water),temperature 45  ℃,pH 7.4 and reaction time 3.8 h.The removal rate of ricin was 83.19% and the content of other toxins was not detected in protein hydrolyzates,which was extracted by cold water and centrifuged.The enzymatic hydrolysis technology could remove ricin effectively,and further broaden the availability of castor cake meal.
  Key words Castor meal;Protease;Enzymolysis;Toxin
  蓖麻(Aicinus communis L.)属大戟科蓖麻属喜温植物,种质资源十分丰富[1]。蓖麻籽粒经榨油后所得的废弃物称为蓖麻饼粕。Gionbelli等[2]研究发现蓖麻饼粕中尚存在4种毒素物质,即蓖麻毒蛋白、血球凝集素、变应原和蓖麻碱,严重阻碍了进一步的加工利用,主要被当做农田肥料施加到田间,只有少量添加到动物饲料中[3-4]。为了开拓蓖麻饼粕的在食品工业中的利用空间,很多学者对蓖麻饼粕的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蓖麻饼粕除含有粗纤维、碳水化合物外,还含有丰富的粗蛋白(含量高达33%~35%)、多种矿物质元素(如钙、锌、铁等),是一种天然的优质资源[5]。蓖麻饼粕的脱毒工艺研究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问题[6-8],迄今已研究出多种蓖麻饼粕的脱毒方法[9]。但关于蓖麻饼粕粗蛋白的再利用研究报道甚少,2015年于丽娜等[10]首次采用蛋白酶对蓖麻蛋白进行了酶解处理并测定了产物的抗氧化特性,但未测定产物中毒素的含量。蓖麻饼粕中除蓖麻碱外,其他毒素分子中均含有蛋白质长链结构,高温变性后很容易受到蛋白酶分解而去除,纯蓖麻碱则微溶于冷水,可以通过低温离心法去除[11]。笔者采用蛋白酶在最适条件下对高温变性后的蓖麻饼粕进行处理,不仅可以破坏毒素的分子结构,去除毒素,而且还能使蛋白质转变为肽或氨基酸,易于消化吸收,分解后的蛋白质可以很好地溶于水中,然后将水解液冷却离心,得到无毒的蓖麻水解粗提液。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验材料。蓖麻饼粕,购自通辽通化化工有限公司。
  1.1.2 主要仪器与设备。PHS-3C型精密pH计,为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产品; KDN-04C型凯氏定氮仪,为郑州南北仪器设备有限公司产品。
  1.2 方法
  1.2.1 总氮量的测定。总氮量的测定采用微量凯氏定氮法[12]。
  1.2.2 氨基氮含量的测定。氨氢氮含量的测定采用甲醛滴定法[13]。取5 mL蓖麻饼粕蛋白酶解后产物,加入60 mL蒸馏水并搅拌10 min。用已标定的0.05 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pH为8.2,并保持1 min,缓慢加入甲醛10 mL并搅拌3 min。然后,再次滴定至溶液pH为9.2,记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为V1。
  同时,取另外5 mL酶解前的蓖麻饼粕溶液作为空白对照,按照上述方法进行滴定,记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为V0。按照以下公式计算氨氨基氮含量:
  式中,V1为滴定酶解后产物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V0为滴定酶解前溶液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C为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14.008为氢氧化钠中氮当量常數,单位为mg/mL;5为所取样品的体积,单位为mL。
  1.2.3 水解度的计算。
  采用水解度作为蓖麻饼粕蛋白酶解工艺优化的指标,水解度的计算公式[14]如下:
  1.3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1.3.1 工艺流程。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1.3.2 主要操作要点。
  1.3.2.1 原料烘干及粉碎。
  由于榨油后的蓖麻饼粕中含有一定的水分,并且颗粒较大,因此需要将饼粕进行初步烘干并粉碎至所需的粒度。将蓖麻饼粕于105 ℃下烘干2 h,采用高速粉碎机粉碎至40目[15],待用。
  1.3.2.2 酶解。
  将上述预处理原料中加入蒸馏水制成一定浓度的混合物,然后匀浆处理,底物浓度(以物料中蛋白质含量所占百分比计)分别为3%、4%、5%、6%、7%;调节pH,加入一定量的中性蛋白酶在设定好的温度下进行酶解,酶用量分別为3、4、5、6、7 IU/g,以水解度为指标,研究蓖麻蛋白酶解的最佳工艺条件。每个处理重复3次,试验结果均取3次重复的平均值。
  1.3.2.3 灭酶。
  灭酶的目的是防止酶解过程影响水解度的测定结果。采用90 ℃加热5 min的方式,以灭掉蛋白酶的活性。
  1.3.2.4 粗肽液分离及毒素检测。
  酶解后,将混合物进行8层纱布过滤,然后缓慢冷却至2~4 ℃,使蓖麻碱逐渐形成不溶性晶体而析出,通过冷冻离心(8 000 r/min,10 min)去除不溶解成分,取上清液即为粗肽液,血球凝集素、蓖麻毒蛋白、变应原的提取及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16],蓖麻碱的检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11]。
  1.4 试验设计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经分析发现在酶解过程中酶用量、底物浓度、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对酶解效果的影响较为显著,而pH对酶解效果的影响较小,因此以酶用量、底物浓度、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4个因素为自变量(x),以水解度为响应值(Y),利用Design-Expert 7.1软件的中心旋转组合设计[17],共进行31个试验点,取3次平行试验的平均值。中心旋转组合因素与水平设计见表1。
  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使用Design-Expert 7.1软件和Excel 201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1.6 模型的验证
  通过响应面分析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优化蓖麻饼粕酶解的工艺条件,并在模型预测的最优条件下再次对蓖麻饼粕蛋白进行酶解,比较预测值和试验过程中的测定值来验证模型适用于该研究的程度。
  2 结果与分析
  2.1 回归模型的拟合 中心旋转组合设计试验结果见表2。
  蓖麻饼粕蛋白酶解工艺采用RSM优化法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蓖麻饼粕蛋白水解度的回归方程如下:
  通过上述回归模型计算出的蓖麻饼粕蛋白水解度预测值Y与实际试验过程中所测定得到的水解度进行拟合,结果见图2。从图2可以看出,该回归方程所计算的预测值与实际测定值拟合良好,因此该方程可用于评估蓖麻饼粕蛋白的酶解工艺参数和酶解结果。
  2.2 自变量对响应值的影响
  蓖麻饼粕蛋白酶解后所得水解度受回归方程中回归系数的影响。由表3可知,x1、x2、x3、x4、x3x4、x12、x22、x32、x42项对水解度有显著影响,其他因素的影响不显著。根据回归方程的原理,一次项回归系数对水解度的影响最大,其绝对值大小依次分别为x4、x1、x2、x3。这表明影响蓖麻饼粕蛋白水解度最主要因素为酶解时间,其次为酶用量、底物浓度、酶解温度。为了形象地描述各因素对响应值的影响,各因素对水解度影响的响应值见图3~8。
  2.3 最适条件和回归模型的验证
  通过该回归模型,采用Design expert 7.1软件优化蓖麻饼粕蛋白酶解条件,得出最适工艺条件:酶用量6.2 IU/mg、底物浓度6.0%、酶解温度45 ℃、酶解时间3.8 h,并调节pH至7.4,在此条件下蓖麻饼粕蛋白水解度的预测值为8.20%,而实际测得的水解度为8.16%,实际值与预测值之间的相对误差为0.04%,差异不显著。
  将粗提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后,发现蓖麻毒蛋白、变应原、血球凝集素的毒素均未检出,蓖麻碱去除率为83.19%。因此,采用RSM法优化得到的工艺条件可以有效去除蓖麻饼粕中的各种毒素。
  3 结论与讨论
  蓖麻饼粕作为蓖麻籽榨油后的废弃产品,绝大部分作为肥料施加到田间[5,9],只有少量饼粕添加到动物饲料[6,9],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因此蓖麻饼粕的再利用一直备受研究者们的关注。烘干并粉碎后的蓖麻饼粕经中性蛋白酶处理后,水解度可达8.16%。采用水洗法去除了酶解产物中83.19%的蓖麻碱,其他毒素均未检出。该研究中酶用量和底物浓度对蓖麻饼粕水解度的影响较为显著,蓖麻饼粕经过105 ℃烘干后,蓖麻毒蛋白、血球凝集素、变应原及其他蛋白质分子结构中的蛋白质部分已变性,酶结合位点充分暴露,中性蛋白酶可以有效降解蛋白质大分子[10],分解为多肽或氨基酸含量较高的酶解产物,这与大豆蛋白酶解过程相似[19]。该试验中酶解时间对蓖麻饼粕蛋白水解度的影响也很大,这可能是由于蓖麻饼粕中部分蛋白质结构较为复杂,如糖结合蛋白[4],酶反应速度相对缓慢。另外,采用已有的水洗法去除酶解产物残存的蓖麻碱,可避免其他营养成分的丢失[11]。总而言之,采用酶解的方法对蓖麻饼粕进行处理,不仅可以去除毒素,而且丰富了酶解产物的营养成分,易于消化吸收,极大地拓宽了蓖麻饼粕的进一步利用空间。
  参考文献
  [1] 王芳,陈巧红,董乐,等.蓖麻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的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2018,16(24):7965-7974.
  [2] GIONBELLI T R S,VELOSO C M,GIONBELLI M P,et al.Utilization of castor bean meal treated with calcium hydroxide,fed wet or dry,by lambs[J].Livestock science,2014,168:76-83.   [3] 刘宁,张柏林,窦全丽,等.蓖麻毒素结构及其活性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8):33-35.
  [4] THORNTON S L,DARRACQ M,LO J,et al.Castor bean seed ingestions:A statewide poison control system's experience[J].Clinical toxicology,2014,52(4):265-268.
  [5] 冀照君,李華,贾娟霞,等.蓖麻饼粕中有效成分的开发利用前景[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32):170-171,174.
  [6] 苏雅拉图,王雪珊,韩玉萍,等.蓖麻饼粕提取干酪素及制胶初探[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2(3):215-219.
  [7] 任春燕,卜登攀,王加启,等.脱毒蓖麻粕对奶牛瘤胃发酵和营养物质消化的影响[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4,49(1):15-20.
  [8] 杨明冠,李贞景,李建军,等.蓖麻油浸提同步蓖麻饼粕脱毒技术的研究[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学术部,2016:452-453.
  [9] 张树军,狄建军,白靓,等.蓖麻饼粕的脱毒及综合开发利用[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6(5):549-551.
  [10]于丽娜,许婷婷,张玉凤,等.蓖麻限制性酶解蛋白功能特性和抗氧化活性研究[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5,6(6):2188-2194.
  [11] 穆莎茉莉,陈永胜,黄凤兰,等.水洗法去除蓖麻饼粕中蓖麻碱工艺优化[J].食品工业科技,2013,34(7):239-242.
  [12] 赵新淮,冯志彪.大豆蛋白水解物水解度测定的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1995,26(2):178-181.
  [13] 徐勤,葛向阳,刘建峰.甲醛法测大豆蛋白水解度的改进[J].饲料工业,2008,29(5):46-47.
  [14] ALDERNISSEN J.Enzymatic hydrolysis of food protein[M].London:Elsevier Applied Science Publishers,1986:12-14.
  [15] 苏雅拉图,陈宇杰,穆莎茉莉,等.蓖麻饼粕提取氨基酸及酸水解法优化初探[J].食品工业科技,2014,35(3):192-194,198.
  [16] 叶锋,王德润.蓖麻毒素的毒性和毒素的分离及检测方法[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4,26(1):89-93.
  [17] 王钦德,杨坚.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
  [18] JOGLEKAR A M,MAY A T.Product excellence through design of experiments[J].Cereal foods word,1987,32(12):857-868.
  [19] 窦屾,廖永红,杨春霞,等.微波预处理对脱脂豆粕蛋白水解度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2,33(2):119-123.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探索FADS2基因 c.1571 A>G多态性对中国荷斯坦牛泌乳性状的影响。[方法]对866头中国荷斯坦牛FADS2基因c.1571 A>G位点进行多态性分析,采用最小二乘法分析其对泌乳性状的影响。[结果]FADS2 c.1571 A>G 对日产奶量、乳蛋白率、乳脂率、总固形物以及尿素氮含量等泌乳性状有显著影响(P<0.05)。GG基因型个体具有较高的日产奶量,而AA型个体的乳脂率、
期刊
摘要 [目的] 研究甲炔诺酮对水生生物的生态毒理效应。  [方法] 将受精后的斑马鱼胚胎分别暴露在含0、6、45和87 ng/L的甲炔诺酮水环境中144 h,研究甲炔诺酮对斑马鱼胚胎下丘脑-垂体-生长轴相关基因转录表达的影响。[结果] 甲炔诺酮在不同暴露时间点可以调节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生长因子2b(igf2b)基因的转录表达,可以诱导生长激素(gh)
期刊
摘要 通过对适采期的花椒喷施乙烯利、萘乙酸、噻苯隆,研究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椒果实脱落的影响。结果发现上述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椒果实脱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同类型和剂量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果实脱落的促进效果不同,400倍液的乙烯利整树噴施造成果实和叶的脱落率最高,但大量落叶会对树体造成较大影响,综合比较,果梗基部喷施对树体负面影响较小,建议在生产上使用。  关键词 花椒;乙烯利;萘乙酸;噻苯隆;
期刊
摘要 [目的]评价苦参功劳颗粒对鸡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效果,確定推荐的给药程序。[方法]通过采用标准菌株C83851 建立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病模型,给予高、中、低剂量的苦参功劳颗粒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增重率,死亡率和治愈率,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 苦参功劳颗粒按0.1、0.2、0.4 g/kg体重的剂量灌胃给药,连续5 d,治愈率分别为67.5%、77.5%和80.0%,体重增重率分别为5
期刊
摘要 [目的]明确杀菌剂减量施用对玉米大斑病的防控效果。[方法]选用2种杀菌剂,以正常施用剂量为对照,各减量15%、30%为处理,研究其对玉米大斑病的防控效果。[结果]在减量15%用量的情况下,2种杀菌剂均达到了与常规用量同样的防控效果与产量水平,防治效果分别达68.37%和56.14%,增产幅度分别达15.08%和12.23%。[结论]杀菌剂减量15%施用的方法在玉米大斑病防控上确实可行,不但降
期刊
摘要 对广西桂林会仙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内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系统调研与论述,提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件下的湿地公园旅游资源开发原则,会仙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应秉承以“安全、文化、文明、科教”于一体的开发理念,形成“全面、特色、持续、共管”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湿地生态旅游。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生态旅游;喀斯特湿地公园;会仙湿地  中图分类号 F590.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
期刊
摘要 [目的]建立并验证双葛止泻口服液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150 mm× 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27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5 ℃。[结果]绿原酸进样量在0.082 5~0.825 0 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 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4.
期刊
摘要 为明确果皮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潜力,分别测定了3种果皮(橘皮、火龙果皮与柚子皮)鲜样与干燥样品中可溶性糖与硝态氮含量,从中筛得两指标含量均较高的果皮制成浸提液,然后采用土培试验的方法,探索不同浓度该种果皮浸提液(0、2.5、5.0、10.0 g/L)对土壤碱解氮、速效磷、有机质及土壤微生物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果皮中,橘皮经常压恒温干燥后(60~70 ℃),硝态氮及可溶性糖含量都显著增加;
期刊
摘要 [目的]通过对新疆塔城地区传统发酵酸马奶中Lactobacillus的分离鉴定和耐药谱分析,确定乳杆菌组成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梯度稀释涂平板法分离,结合生理生化、属引物和16S rRNA基因扩增进行鉴定。[结果]从7份传统酸马奶中鉴定得到20株乳杆菌,L.plantarum为优势种。所有菌株对万古霉素具有耐受性,多重耐药菌株占85%。[结论]传统酸马奶中蕴含优良的微生物菌种资源,值得进一
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中草药提取液对豆干的防腐保鲜效果。[方法]选取金银花、鱼腥草和穿心莲水提液为防腐材料,通过测定上述防腐药液处理后的各样本第5、10和20天的含水率、感官品质加权评分和所含菌落总数,判定各药品的保鲜能力。[结果]金银花在含水率、感官品质加权评分和所含菌落总数方面都有上佳表现。[结论]该研究为开发研究中草药作为新型天然食品防腐剂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天然防腐剂;中草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