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万千白鲦群中取鲫鱼

来源 :垂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ms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在野钓的时候常常遇到这种情况:钓场环境优美,水质清澈,鱼儿品质极高,但水中白鲦密度极大,索食疯狂,鲫鱼密度却极低。如何在这种白鲦泛滥的自然水域钓取高品质的鲫鱼,是很多钓友都感兴趣的话题。我家附近就有一个这样的钓场——小坞里,从2008年开始,我每年都会到此垂钓鲫鱼,钓后都会写钓鱼日记,十多年下来,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借《垂钓》杂志与钓友分享。

一、钓场鱼情概况


  小坞里位于太湖边的一个小山坡上,水域面积约50亩,原先是一个小山塘,后来附近修建高速公路,工程队在此取土石,最终形成目前的样子。我通过矶竿滑标测得该塘大部分区域水深为4~5米,水底较平,水质清澈,湖中主要有三种鱼——纯野生的小白鲦、鲫鱼和鲤鱼。
  此塘位于山野之中,风景优美,但极少有钓客前来,原因就是水中的小白鲦多如牛毛,令人抓狂。举三个真实的例子——冬天夜钓,从水面到水底,全程有白鲦截口,采用常规台钓法基本上钓不到鲫鱼;空钩调标时,钩子大概率会被白鲦抢食而无法调整,感觉就像用亮片操作路亚钓法;我将抄网放在水里,网兜里扔一团窝料,不到一个小时能捕到满满一盆小白鲦,我耐心数了下来,数量达到1000尾以上。
  有人会说,既然白鲦这么多,何不专钓白鲦呢?毕竟在江浙地区,油炸白鲦还是一道上佳的下酒好菜呢!可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此塘水体清瘦,湖中的白鲦因食物匮乏而消瘦,头大嘴大身子小,基本上只有小拇指长。可想而知,想在这种遍布饿疯了的白鲦群中垂钓四五米深的水底的鲫鱼,难度有多大。拿本地钓鱼协会主席的话说:谁要是能在这里钓到一条鲫鱼,就是高手,要是能钓到三条,就是大师了。听起来夸张,但情况确实如此,鲫鱼密度本就极低,白鲦又那么疯狂,想要钓到鲫鱼,耐心和技术都要过硬,二者缺一不可。


小坞里钓场


一个网兜,一团窝料,不到一个小时,满满一盆小白鲦




全是这么小的白鲦,令人抓狂

二、“天时”和“地利”


  像小坞里这种水域能钓鲫鱼吗?怎样才能钓到鲫鱼呢?我首先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选择合适的季节。在太湖流域,野钓鲫鱼的黄金季节是冬春两季,即天气冷的时候,小坞里也不例外。夏秋两季温度高,鲫鱼活动量大,比较分散,白鲦活性也高,在这种水域钓鲫鱼基本上不会有好的收获。冬季,鱼儿活性降低,活动量减小,但仍要进食,尤其是大个体鲫鱼,更需要补充能量,为开春产卵做准备。
  冬季,鱼儿进窝后一般不会很快离开,警觉性也不如夏秋季节高,钓到大鲫鱼的概率明显高于夏秋季节。春季是鱼儿的产卵季节,浅处水温升高较快,鱼儿会从远处深水游向浅滩,产卵前后是鱼儿摄食的高峰期,即所谓的黄金季节。
  第二,要选择好的天气。这种水广鱼稀的野生水域,冬春两季不需要考虑溶氧量的问题,温度才是最关键的,宜选择气象平稳、温差小的天气,大幅降温或升温的天气都是不可取的。大幅降温会导致鱼儿游向湖心深水区,大幅升温则会使鱼儿上浮。阴雨天,一般是江南地区冬春两季钓鱼的理想天气。需要指出的是,下雪天是冬钓鲫鱼的黄金天气,雪天出钓肯定会有好收获。也许鱼儿天生就有感知雪天到来的本领,进而在水温下降之前尽可能多地攝食。实际上,下雪的当天并不冷,雪下过之后的化雪天才冷,即所谓“下雪不冷化雪冷”——雪在融化时需要吸收周围的热量,而且雪水是接近冰点的,流到河里或湖里会让水温下降,这就是雪后初晴,气温上升时出钓通常不会有好收获的原因之一。化雪天钓鱼,即使鱼在窝里,也不会好好地吃钩,有时浮标没动作,提竿却能挂上鱼来。
  第三,要选择好的钓位。有草滩的位置一般都是钓鲫鱼的好位置。水草区域不仅食物多,而且便于鱼儿藏身避害,还有一种说法是植物在腐烂的过程中会释放热量,所以我们在冬季经常能在浅水区的草滩中钓到大鲫鱼。选钓位的另一个重点是找背风处,那里更加暖和,鱼儿喜欢待在那里。

  三、传统钓的优势


  前文说的是“天时”和“地利”,我们只能选择,无法改变。而下面要说的“人和”,却跟我们的主观能动性相关。那么,当我们选择了好的天气和钓位后,如何进一步扩大战果呢?最简单有效的办法是采用传统钓。
  上世纪80年代末,台湾钓法传入大陆后,便被广大钓鱼人视为最先进的钓法并迅速取代传统钓成为主流。不过,经过二三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后,不少钓友逐渐回归理性,不再盲目崇拜台湾钓法,越来越多的人确信,在冬春野钓鲫鱼时,传统钓比台钓更有优势。我在小坞里钓了十几年,只遇到过一位钓得比我好的,而他就是传统钓手,一把13米的“长枪”使得得心应手。我也多次实践过传统钓,深信传统钓在冬春季节野钓鲫鱼优势巨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引逗。冬季鱼儿活性低,引逗能激发鱼儿咬钩的欲望,传统钓长竿短线的形式,在引逗方面具有天然优势,相比之下,台钓的引逗效果可以忽略不计。
  第二,规避小杂鱼的能力远高于台钓。台钓钓组子线长,立标的标尾也长,行程比较大,钩饵下落时易受到白鲦等杂鱼的干扰,而传统钓钓组的子线短,一般不超过5厘米,若使用朝天钩则不存在子线,因此钩饵到位快,能更有效地避开杂鱼干扰。
  第三,出现咬钩信号后,传统钓可以反复小幅度提竿,而台钓必须重新进行抛投。因此,传统钓的有效施钓时间和效率远高于台钓。
  第四,传统钓可以应对草区等复杂水域,而台钓一般只能钓明水区域,而冬春两季的鲫鱼更喜欢有草的复杂水域。
  第五,传统钓可以多打几个窝进行走钓,比台钓更灵活,涉猎面更广。
  在上述五点当中,第一,第二,第五点优势尤为明显。


我的钓位


冬春两季,夜间小白鲦闹钩的程度有所下降

四、台钓亦大有作为


  传统钓优势这般明显,那么,面对这样的鱼情,台钓束手无策了吗?作为并继竿发烧友,我特别迷恋并继竿中鱼后富有乐趣的美妙手感。因此,我这些年在此垂钓,一般都使用台钓法,虽说鱼获不是我的第一诉求,但只有上鱼,才能享受到手感。因此,如何在此处用台钓的方式取得好的钓获,是我的探索目标,也是本文的重点。
  事实证明,使用台湾钓法也可以在这种白鲦密布的水域取得不错的效果,以下是我的一些经验总结。
  (一)在冬春季节夜钓
  众所周知,在温度较低的冬季和初春,白鲦闹窝的程度有所降低,而在一天之内,晚上明显比白天安静得多。在白鲦闹窝程度一般的水域,上述两个条件只需满足一个,就能解决问题,但在小坞里这种地方,即使这两个条件同时满足,也解决不了问题,只能有所减轻,比起夏天每次抛投钓組都无法到底,冬春则有了到底的概率,如果控制得好,大致能有50%的概率。另外,冬春两季没有蛇类出没和蚊虫叮咬,钓点周围通常没有茂密的杂草,除了气温较低外,相对比较舒适。在寒冷季节夜钓,需要做充分的防寒保暖准备。
  (二)打窝的讲究
  钓这种水广鱼稀且杂鱼多的水域,须用传统方式打窝。有些钓友野钓时习惯用粉状商品饵搭配自制的酒米或鬼米、维他米等商品窝米打窝,因为这样好成团,便于手抛,而且这种窝料符合“粉饵快速诱鱼,米粒留鱼持久”的一般性做窝思路。但是,在小白鲦数量很多的水域,这种做法行不通。小白鲦对雾化性好的粉饵很敏感,容易聚集,并且越聚越多,细粒状的米很快就会被抢食干净,最终的结局就是引来一大群小白鲦在窝子里。
  一竿一竿抽窝的方式也是行不通的。四五米的水深,饵料根本到不了水底,刚入水就被白鲦哄抢,越抽白鲦越多,形势越乱。所以,在这种水域是很忌讳使用粉饵打窝的,只能采用纯颗粒状的酒米类窝料,而且窝子的量不能少。
  使用纯酒米打窝,并不是说白鲦就不来了,白鲦一样会来,只是来得慢、来得少而已。打个比方,如果使用粉饵混合酒米打窝,一团窝料可能半小时就吃光了,改用纯酒米的话,维持的时间可能会相对长一点,所以,不要幻想使用纯酒米打窝就能彻底规避白鲦闹窝的问题,绝无规避的可能,只能减轻其程度罢了。
  为什么打窝的量不能少?因为如果按常规的打窝量打窝,不等目标鱼进窝,窝料就已经被无处不在的白鲦吃光了,无法起到诱鱼的效果。当然,窝料过重也是不适合的,一来垂钓成本上升,二来会延长发窝时间。按照我的经验,小坞里钓场冬季一般需要4个小时才能发窝。
  打窝的关键在于确保在施钓过程中,钓点之内有窝料存在。因此,窝料的用量应视水域里的目标鱼和小杂鱼的密度而定。钓小坞里这种地方,我一般用3~5个拳头大小的自制纯酒米,混合钓点附近的泥土,扔到窝点,有时还可加适量老坛玉米等粗硬的大颗粒(玉米不是必须的,有就加一些,不加也没太大影响)。对比后发现,用泥土混合酒米后打窝,效果比用打窝器直接打窝更好,它不那么招白鲦,对比同样分量的酒米,混有泥土的窝料维持的时间更长,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不详。实际上,我在刚开始学钓鱼时就在书上看过用泥土打窝的办法,也见人用过,起初我认为他们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抛投,直到有一次,我涉水搭钓台时发现,鲫鱼喜欢往被踩浑的那片水域游,而白鲦则选择快速游开。这让我有了新的思考:是不是鲫鱼把浑水区视为有食物存在的地方,而白鲦则害怕自己在浑水中成为肉食性鱼类的食物呢?
  窝料用多大的量,能够维持多久,是钓鱼人需要考虑的两个关键问题。假如打隔夜窝,则窝料中必须要有大的颗粒甚至块状物等“耐吃”的东西,如泡制过的老玉米、糠饼块、花生饼块等,这样效果才能持久。如果只用小颗粒的酒米打窝,水中的鱼儿很快就能吃完,钓者第二天再去施钓时,鱼儿已经离开了。
  (三)用饵的思路
  对于冬钓鲫鱼,钓友们有一个普遍共识——无论用哪种商品饵,效果都不如虫饵。大多数人冬春季节野钓鲫鱼时确实更青睐红虫和蚯蚓。我野钓大水面时发现,相对来讲,用红虫钓获的鱼的个头要比用蚯蚓钓获的小,而且红虫更容易招来白鲦等杂鱼的干扰。早些年,我冬季野钓大水面时也用虫饵,后来则改用粉饵,为何会有这种转变呢?我曾在网上看到有钓友说,夜钓时用商品饵比用虫饵得到的鱼口多。这与我以往的认知相反,所以印象深刻。直到2018年正月初二的那次夜钓,我感觉窝子里应该有鱼,但用红虫作饵上鱼速度很慢,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开了一份商品饵,没想到下去就是一个有力的顿口,随后竟然连竿。由此我确信,网上那位钓友的话是实践后的真知,商品饵的夜钓效果确实很不错。打那之后,我在小坞里就再没用过红虫。   至于粉饵应该怎么用,我觉得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味型应以本味为主,尽量不用虾粉或香精类小药。虽然从理论上讲,冬天的鱼类更喜欢吃富含动物蛋白的腥饵,味道浓的饵料也能更快速地招鱼,但是这种饵的“副作用”太大,鲫鱼喜欢,小白鲦更喜欢,一旦成群的小白鲦扫荡了窝子,就没有生性斯文的鲫鱼什么事了。
  第二,使用搓饵。在小白鲦密度大的水域野钓,应放弃拉饵,坚持搓饵。拉饵的两大优势是频率高、状态好,钓鲫鱼时确实比搓饵更好入口。但是,拉饵入水即开始雾化,频率又快,很容易招小白鲦,也是属于“副作用”过大的那一类。
  第三,尽量靠饵料自身的粘度开制饵料,不要使用拉丝粉。使用拉丝粉后,常规硬度的饵团入水后胀开,小白鲦只需咬住饵团的一点絮状物就能拖走整颗饵团,让浮标乱舞,难以安定。有人说,增加饵团硬度,就能使其到底。能到底不假,可对于钓鲫鱼来说,这样的饵团状态就不好了。实际上,理想的饵料状态应该是剥落型的,即饵团刚入水时不雾化,落至一定深度甚至到底后才慢慢层层脱落。这种不含拉丝粉的饵团很少有絮状物,整颗饵又吞不下,能大大减少饵团被小白鲦一直衔着走的情况。同时,这种状态的饵团对鲫鱼,尤其对大鲫鱼的诱惑力非常大。


打窝宜用纯颗粒状的酒米类窝料,窝子的量不能少,建议混合岸边泥土

  第四,在小白鲦多的自然水域野钓,应舍弃那些钓鱼大师的“经典教条”。须知,那些大师们的心得是钓竞技池总结出来的,竞技池中没有密密麻麻的小白鲦,很多干扰因素是不需要考虑的。在竞技赛事条件下,钓者必须讲究饵料的状态和味型。而野生水域的鱼儿大部分是“饿死鬼”,对饵料的味型和状态没那么高的要求,有吃的就不错了。我们的目的是让那些不那么可口的食物能被鲫鱼吃着,而不是在半路被饿疯了的小白鲦抢走。曾有这样一句话:“竞技比赛就像去动物园打猎。”此话虽夸张,但也不无道理,那些猎手只需全神贯注地拿着枪对准笼子里的老虎狮子即可,完全不用考虑这些猛兽会不会跑出来,不用考虑背后有没有豹子,附近有没有鬣狗群。我曾见过几个本地的竞技钓鱼小达人野钓的鱼获,只能说,钓白鲦,这些人都是好料子。

五、野钓小白鲦特别多的自然水域的几个关键点


  (一)补窝要慎重
  2020年年初,我的一位钓友经常和我去小坞里夜钓,他特别喜欢用红虫,我则照例使用商品饵。有好几次,我一晚获鱼30多尾,而他使两支竿子,只能钓两三尾。为何有这种差距呢?不妨先来看看他的施钓过程——打窝,他将鬼米和商品饵加水进行混合后,用打窝器投到窝点;施钓,他用红虫作饵(后期也用粉饵),线组比较大——子线1号,兼顾鲫鱼鲤鱼;调钓,调高钓低,追求灵敏;补窝,到晚上10点不上鲫鱼,就再补一次窝子。可以说,这位钓友的每一步操作都存在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补窝。他觉得他的窝子里都是小白鲦,鲫鱼没来,应该继续打窝诱鱼,这让原本快要消停下來的小白鲦又重新疯狂起来。
  (二)辩证看待灵与钝
  冬季鱼儿吃口轻,这是常识。吃口轻,就要提高钓组的灵敏度,要钓得灵,这是很多钓友的应对思路。我认为,与我同行的那位钓友之所以一夜只钓两三尾鲫鱼,首先是因为补窝,再就是他钓得太灵了。灵与钝,需要辩证地看待,也就是说,我们的思维不能过于简单,要从多方面考虑,抓住重点,看清本质。拿那位钓友的例子来说,他调高钓低,钓得很灵,为什么没有鱼口呢?试想,钩饵被两根直立着的子线拉着,与子线弯曲、钩饵平躺在水底相比,哪个更容易被鱼吸入口呢?显然是后者,更何况他的子线号数那么大,又直又硬,鱼怎么吸入?我采用的是调平水钓1~2目的办法,使用0.4~0.6号子线,效果明显更佳。
  (三)钩、线、浮标的选择
  ①钩子,宜适度偏大
  如果采用传统钓,我们可以选择7号左右的海夕钩,挂蚯蚓(蚯蚓不用挂整条,超过钩尖一点就掐断)。这样大小的钩子,白鲦不易入口,给底下的鲫鱼创造了咬钩机会。如果采用台钓法,可用小一个号数的钩子,但总的原则还是要尽量大,确保搓上饵团后,白鲦一口吞不下。不用担心钩子大了小鲫鱼同样吃不下,5号海夕钩,钓半两的野鲫不存在任何问题。
  ②钓线,应适当偏小
  细线比粗线柔软,入口性更好,钓鲫鱼肯定更有优势,尤其在冬季。再者,细线的切水性也好。至于子线的长度,我虽然不喜欢使用过短的子线,但总体来说还是要适当缩短。在白鲦不多的水域,我的子线通常是60厘米对折,在小坞里这种白鲦疯狂的地方,则降至50厘米对折。
  ③浮标,适度偏大
  我通常使用3~4克的长身中短尾浮标钓3~4米水深,尽可能缩短行程时间,减少白鲦截口的机会。
  (四)理性看待梅州钓法等所谓的绝招
  针对小白鲦闹窝问题,很多钓友用梅州钓法进行解决。简单地讲,梅州钓法就是8字环触底的短子线小跑铅钓法。实事求是地讲,这种钓法在白鲦遍布全水层的水域并无出众效果,小白鲦该闹还是闹,浮标的无效动作接连不断,它唯一的优点是子线很短,下底过程中被截的概率小了一些。不过,我的钓点是个斜坡,当窝点白鲦增多时,我需要钓窝子的左右和后面,若子线过短,很难把握灵钝状态。


用饵的要点是:本味型、用搓饵、不用拉丝粉

  粘小米、拉小米等传统钓招数,在这种空钩下去都有鱼截口的水域同样无效,而且没有乐趣。我之所以用商品饵,一是因为它相对卫生,没有难闻的味道;二是用商品饵挑战性大,成就感强。我就是要在正常的台钓框架下,钓别人钓不好的鱼。

六、简要总结 


  第一,打窝尽量用酒米等颗粒状的物体,并使用岸边的泥土混合成团,一来降低味道,二来延长白鲦捡食窝料的时间,让窝子平和地,长时间地诱鱼。亦可使用耐水浸泡的糠饼打窝,原理相似。严禁使用雾化型的窝料,尽量不要中途补窝。
  第二,宜用大钩、大浮标、短子线,让钩饵快速到底,不要使用小号浮标或行程标,这样容易被白鲦截口,窝点白鲦越聚越多。
  第三,不要调高钓低,这样入口性差,钩饵到位时间也相对拉长了。我的经验是钓钝,如带钩调平水钓1~2目,甚至调负目钓1~2目。
  第四,如果窝点内白鲦多,则不要固守窝点,可以试钓偏左或偏右1米左右的位置。有时鲫鱼就在窝子的外沿,也可将钩饵打到在窝子外沿,这样更易于钩饵落底,给水底的鲫鱼创造就饵机会。如果白鲦实在太多,比如打窝后到发窝前这段时间,我甚至会停钓,干等着。
  第五,严禁使用拉饵,尽量不用拉丝粉,不要用虾粉和香精类小药,这些都招小杂鱼,本味型的搓饵才是王道。
  第六,白鲦也有“冷静期”,常规闹白鲦的地方,闹上一个半小时白鲦就会慢慢散去,钓这种地方,我依然用拉饵,就算前期打频率拉白鲦也没关系,时间到了这些白鲦就逐渐消停了。重度闹白鲦的地方,也有低潮期,只要按照前文所述的方法做,白鲦再疯狂,也能钓到鲫鱼。我的经验是,只要窝里来了一定数量的目标鱼,白鲦就会收敛。
  最后我想说,钓鱼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要幻想着有什么绝招秘籍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也不要忽视任何一个环节,它们之间都是环环相扣的。同样地,此文也绝非秘籍,读者朋友们不要以为读过之后就能变为高手。没有一蹴而就的大师,技术需要积累沉淀。我只希望,钓友们读过此文后,能够建立起这样的信心——我们一定可以用最平常的台钓方法,应对这种最难钓的鱼情。希望钓友们能够有所收获。
其他文献
能否以创新驱动发展是中国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有效的政府政策将有助于更好地实现企业创新。而融资约束是企业创新发展中遇到的主要困难之一。在此背景下,政府补助行为能否引导社会资金促进企业创新值得深入探究。科技型企业是创新活动的重要主体,研究政府补助对科技型企业融资、研发投入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于政府补助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研究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现有研究更多关注它们之间的线性或非线性关系,较少研究它们之间的作用机制,对作用机制的研究也不够深入。本文尝试对政府补助、企业融
二十分钟后,一行人终于驶进了市医院,几个人手忙脚乱地把李老大抬进急诊室。此时的李老大面色煞白,意识已经模糊了。最糟糕的是,李老大的血压极低,生命垂危,需要立刻确诊病情以便抢救。  记不起摩托车是在什么时代开始步入千家万户的,只记得那个时候到了水库,放眼望去几乎全是自行车。个别骑摩托的钓友,可以带更多的装备,去更远的地方,更早地到达目的地,让我们一众骑行的钓友羡慕得要死。曾经,摩托车一度也是比较稀缺
期刊
第二天一早,天华正在为儿子借宿伟波家纠结时,伟波的电话就打了过来,天华本以为这个电话是关于孩子的,不想伟波的第一句话就是,昨晚我给我的一个老中医邻居打了电话,他治滑膜炎比较拿手,我今天领婶子去看看啊?我到婶子家楼下了。  看看,直接行动就是有诚意。  伟波居然没去钓鱼。钓鱼的人都知道,哪怕是天塌下来,用抄网杆支上也得去水边耍,有啥事还能比钓鱼更重要?可伟波为了自己老妈居然放弃了钓鱼的机会,天华心里
期刊
现在,宋楠的女儿已经长大,她的甄姥爷、于姥爷已经到了耄耋之年,蓝姥爷和黄姥爷已经作古。每逢节日假期,宋楠都会带着全家去看望甄姥爷和于姥爷,我在我师傅家里遇到过。  甄师傅和我的于师傅偶尔还会搭伴骑着电动车去钓钓鱼,有了收获还会给宋楠送去些,好像他们已经习惯了像一家人一样生活。  师傅不是师父,师傅辈分不是江湖上的师承,而是工厂内的隐形辈分,比如我跟着于师傅成为锻工的学徒,那么与于师傅同年的其他师傅
期刊
在交谈中得知,老高和老孙之所以不常来鱼池钓鱼,一是工作忙,二是小张不收他俩的钓鱼费。不收费他俩就不好意思来,而他俩来的次数越少,小张就越不想收他俩的钱,于是就形成了现在的局面。  1999年4月16日,星期五,晴转多云,午后转晴,西南风3级,最高气温16℃。  昨天,小张从鱼池打电话通知我,鱼池正式对外开钓了。我心中不由一喜,真是巧了,明天我休息,就算他不来电话,我也打算带着钓具去鱼池看看。小张真
期刊
说起鱼饵,很多人马上联想到渔具店里那些花花绿绿的小袋子。其实,这是钓友们对商品饵过度依赖的一种表现,在他们的意识当中,鱼饵就应该是从渔具店买的,即便夏季嫩玉米随处可见,很多人依然“宁信度,无自信也”,必须去渔具店买商品玉米饵。实际上,我并未发现它们在使用效果上有什么区别。  鱼饵的作用是什么?是让被诱来鱼的鱼发现它并且去吃它。这样一说,可作鱼饵的东西就太多了,在我们的厨房里就能找到很多,玉米面就是
期刊
回老家收拾东西时,父亲把在我看来很多不必要的旧家具一件件都装上了车,尾厢里已经被他塞得满满当当,最后他拿出了那根斑竹竿子,好多年不见,粉尘又扑满了它的身体,但是它依然倔强而顽强地伸直身体,挺立向天。  我愣住了,心想这么长的竿子我的车怎么装得下?再说了,不就是一根竹竿,带去城里干吗?疑惑间,爸爸已经找来了一根绳子,开始往我车顶绑这根斑竹竿。我慌忙叫住了他,但是他没有吭声,继续在绑。我本来看到尾厢被
期刊
野釣选钓位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钓者长期实践方能有所心得体会。入门级的钓友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每个开放垂钓的水库都会吸引众多钓友。一般来说,钓友集中的位置往往是鱼情比较好的位置。另外,好的钓位总会有很多人去蹲守,通过岸边被踩踏的痕迹就很容易判断出哪里经常有人,这样的位置总不会差到哪去。  我们还可以根据岸边的地形特征进行判断。野钓水域的岸边总会有一些向水中凸出的部位,俗称“铧尖”。如果
期刊
一般來说,肥水水域钓鱼比较难,而且水越肥越难钓。这是为什么?  水肥,就是水体富化严重。拿土地举例子,在肥沃的,营养丰富的土地上,植物会长得很茂盛。同理,肥水水域中的微生物家族也会非常兴旺。这些微生物对钓鱼有两点影响——第一点,它们是鱼类的食物,微生物越多,鱼就越不缺食物;第二点,如蓝藻等水生植物,它们在光合作用下会制造氧,它们消亡、腐败时则会消耗氧。关于第一点,无需多做解释。在天然食物充足的情况
期刊
作品:《天师云海垂钓上青城》  画者:陈玉君(四川)  尺寸:60厘米×97厘米  (赏析 四川·赵家明)遥望青城,可见银瀑飞泻,江涛叠翠,万绿连峰,茫茫寰宇之中,云飘雾笼,霞光漫山——这就是传说中的天庭,《山海经》中那些大神居住的地方。传说中,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在都江堰有一处行宫——青城山,国画《天师云海垂钓上青城》描绘的正是发生在青城山的传说故事。  东汉年间,江州(重庆)令张陵做了一个梦: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