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的话轮转换研究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gu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快乐大本营》作为内地综艺节目的代表,具有其独特的影响力。本文主要以《快乐大本营》中的对话为语料进行话轮转换研究,主要分析主持人之间,主持人与嘉宾之间,以及主持人与观众之间的话轮转换。
  关键词:《快乐大本营》;话轮;话轮转换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3--01
  一.话轮的定义
  话轮是指会话活动的参与者(说话者),在会话过程中,从开始说话起到主动停止说话或者被动停止(包括被听话人打断和取代等)的整个过程中所说的话。话轮首先是由Sacks及其合作者提出的。之后在1974年语言学家提出:会话参与者在会话过程中所得到的一次说话权,以及从得到这个说话权开始到放弃这个说话权为止所说的话称之为一个话轮。
  二.话轮的功能
  话轮是会话局部结构中的最小单位,在话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话论的功能如下:(1)表明了与前一话轮的直接的关系。(2)实现当前话轮的目的或任务并以此引起下一话轮。(3)它具有划分话语、连贯语篇和调节交际的功能,是使会话顺利进行的润滑剂。
  三.快乐大本营简介
  《快乐大本营》由湖南电视台推出的一档综艺性娱乐节目,于1997年7月11日首播,是湖南卫视王牌娱乐节目之一,一直在综艺界占据重要地位。《快乐大本营》由何炅、李维嘉、谢娜、杜海涛、吴昕五人组成的“快乐家族”搭档主持。节目采取周播的形式,几乎每一期节目都会邀请大陆、香港、台湾等等知名的明星前来参加。
  四.《快乐大本营》话语转换
  (一)主持人之间的话轮转换
  《快乐大本营》每一期的节目主持人是由何炅、李维嘉、谢娜、杜海涛、吴昕五人组成的“快乐家族”搭档主持,这些主持人的话语并不是平均分配的,在整个节目中,何炅占据着主导地位,所以他的话最多,其他主持人都是在何炅的话上进行延伸的。
  1. 几个主持人同时说话时,声音高过其他人
  例如:何炅:我们在各自的领域都很有建树,但是因为今天的任务非常非常的艰巨,所以我们都遭遇了一些小小的状况。
  谢娜:对。
  杜海涛:是。
  何炅:所以要请求支援。
  谢娜:我觉得特工非常的不容易!
  何炅:怎么说?
  谢娜:就是一身皮衣的话,就真的感觉跟没穿一样。
  在这个例子中,在各位主持人表示了认可之后,谁获得下一个话语权就要看谁的声音比较大。谢娜就首先接住了话茬,比较好分贝的获得了话语权。
  2. 通过叫说话人的名字,使得直接获得话语权
  何炅:我跟你……我跟嘉嘉……差不多有……快二十年了吧。
  李维嘉:差不多二十年了吧。
  在这个对话中,何炅直接就和李维嘉之间的友情进行了话轮转换,因为主题是和李维嘉之间的友情,所以很自然的话轮就转到了李维嘉那里。
  3. 和说话的主持人构成一问一答的形式,避免单调,自然地接下一个话轮
  何炅:好,你准备送什么哪?
  谢娜:我准备“送荟荞”,我会送给谁哪?
  何炅:啊?
  谢娜:我准备……宋仲基。
  何炅在这个对话中充当着提问的角色,很好地和谢娜构成一问一答的形式,使得这个话题能够延续下去。这种方式是非常常见的,也是比较自然地一种话语转换的方式。
  4. 通过重复说话人的话来取得下一话轮
  何炅:你在美国上课的时候,有中文翻译吗?
  谢娜:怎么可能,那个是全英文授课的!
  何炅:所以你才看小人书。
  谢娜:那个不是小人书,那个是……全英文版的!
  李维嘉:哦!全英文版的!
  此处,李维嘉通过谢娜的解释顿悟,猜出了事情的真相,并且与谢娜讲出了相同的话以获得话语权。
  (二)主持人与嘉宾之间的话轮转换
  在电视综艺节目中,一般流程都是由主持人引导,所以主持人占据主要的话语权,但是像《快乐大本营》这类的综艺节目所邀请的嘉宾一般都是大明星,他们并不会怯场而且也不被动,有时候还能取得话轮主动权。
  1. 主持人发问完问题紧接着回答从而取得话语权
  何炅:刚才也看到这个短片,你可以评价一下我们。
  宋仲基:大家都很帅,特别是开场的时候,周围还站了很多帅气的伴舞,我那之前还有点紧张,看到你们就缓解了很多,真的很谢谢你们。
  节目嘉宾一般是以这种方式取得话语权,以为他们一般是被采访的对象,所以嘉宾都会等着主持人抛出话题从而取得话语权。
  2. 与主持人话语重叠并且声音大过主持人
  何炅:大家看得很嗨,但是當事人觉得很害羞。
  宋仲基:很害羞,然后也觉得很丢人。
  上述对话中宋仲基通过重复主持人的话而很自然的取得话语权,以此来解释自己看完短片的害羞的情感。
  (三)主持人与观众之间的话轮转换
  在电视综艺节目中,观众一般是处于被动的地位,他们一般坐在台下,但是他们也是综艺节目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话轮转换的方式相比前两种来说比较单一,一般都是主持人进行引导,会提醒观众该做出相应的反应。
  宋仲基:维嘉,我喜欢你。
  李维嘉:我们的观众也非常地喜欢你……
  观众:宋仲基(尖叫加欢呼)
  这段对话中,李维嘉在听到宋仲基对自己的喜爱之后,也回应到《快乐大本营》的观众也很喜欢宋仲基,这时候用“观众”这个词把话语转换到了观众那里,此时观众便做出了相应的回应,尖叫加欢呼。
  五.结语
  本文以《快乐大本营》为语料,主要分析了主持人之间,主持人和嘉宾之间以及主持人和观众之间不同话语转换的方式,以此推动着综艺节目流程的进展,话语转化还是值得我们进行研究的。
  参考文献:
  [1]Sacks, H、Schegloff, E. A
其他文献
摘 要:《海洋》是一部以环保为主题,拥有令人叹為观止、艳惊四座自然场面为载体的生态学纪录片。片子中法国导演雅克·贝汉与雅克·克鲁佐德深入用镜头记录下潜藏在海底的神秘亚特兰蒂斯世界。本文着重从故事性的角度对纪录片《海洋》进行解析。  关键词:纪录片《海洋》环保;故事性;景观电影  作者简介:李林美(1992-),女,山西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广播电视。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电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是在2012年上映的电影也是李安本人的代表作,影片通过少年派的奇妙旅行探讨了信仰、宗教、科学、人性等多方面的复杂关系。本文将从影片的多处入手让两者相互比较,讨论现实和幻想两方面并加以解析。  关键词:《少年PI的奇幻漂流》;幻想与现实;人性;自我  作者简介:胡荷馨(1995.7-),女,陕西汉中人,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2014级汉语言文学(师范
摘 要:伞头秧歌是一种集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民歌和说唱文学等于一体的民间表演艺术,主要流行于山西省吕梁市的离石、临县和柳林等,以及陕西省榆林市的佳县、吴堡、绥德等县,其中以临县最盛,故又称临县伞头秧歌。本文以临县伞头秧歌为代表,就临县伞头秧歌的表演形式和特色进行概述。  关键词:伞头秧歌;表演形式;特色  作者简介:李松(1991-),男,汉族,泰安人,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硕士研究生。
摘 要:文学名著改编成影视作品,已经成为影视行业的一大热潮。名著作为一个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对整个民族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信息传播的加速,越来越多的文学名著被搬上银幕,呈现在我们眼前,本文就我国文学名著的影视改编现状和发展进行叙述,对我国影视行业以及名著改编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概括了名著影视的发展现状,并对我国名著改编时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的趋势进行了梳理,以期待为中国影视行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