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成为一种习惯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yuans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是阳光,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爱的教育”。有一位哲人曾经这样说过:“万事爱是基础,只有有了爱,才能干好事业。”我是一名幼儿教师,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在10多年的幼教事业中,使我深深体会到幼儿教育的实质,就是从事爱的教育,是一项爱的事业,只有把一片爱心献给孩子,才会从爱的事业中,品尝到她的甜蜜、她的幸福。
  教师对孩子的爱,是一种出自崇高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这种爱来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在幼儿园实施“爱的教育”就是要让孩子深深的体验爱、感激爱,并发自内心的想回报爱、付出爱。
  一、尊重,是爱的最高境界
  新世纪的教师应树立主体意识,充分尊重幼儿人格,尊重幼儿个性,注意他们的兴趣、爱好、特点。给幼儿以自由发展的空间。关心与谋求人的全面发展应成为教师的责任。在教育中,教师应首先尊重幼儿的自尊心,要注意培养和保护幼儿的自尊意识。教师要通过语言、手势和微笑等方式肯定幼儿,通过谈话沟通师幼感情,融洽师幼关系。教师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有情感、有意识、有独立个性的幼儿;教师要以博大的爱心和崇高的师德尊重、爱护、关心并引导那些行为特别、好标新立异的问题幼儿。教师要以科学和民主的精神育人,摒弃封建的师道尊严,建立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弘扬主体意识、完善个体性格。我班上有这样一位小朋友君君,她胆小又不爱说话,我请她到前面做老师的小帮手,她不愿意,再劝她,她竟然哭了。这一切,我看在眼里,我想我有责任让她树立自信。在一次课间活动中,只见君君的周围有许多的小朋友,我赶紧轻轻地走过去,原来是小朋友们在让她教折“小兔”;我摸摸她的小脑袋说:“嘿,你真棒!”她开心地笑了。上课后我又当着大家的面大大地表扬了一番,还让她来表演一下她的折纸,她还是那么害羞,但终于走到前面来了。从那以后,她慢慢地愿意大胆表现自己了。
  二、师友,是爱的最佳体现
  “亲其师,信其道”,通常会再现这样的现象,幼儿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很容易接受该老师的教育。因此,教师与幼儿建立好良好的师幼感情,是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要用尊重、平等、爱护等人类最崇高的情感来感染幼儿,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应。情感教育重于情,教师既是教育者也应是幼儿的朋友。竭力用你真实感人的感情去征服一颗颗纯真的心,去感化他们启发他们。 我又回忆起自己教过的那些孩子可爱的脸庞:彬彬总爱问些有趣的问题;王汉驰很顽皮即使做了错事时看我也总是带着甜甜的笑意,让你忍俊不住;骆阳是个爱漂亮的小姑娘,一穿裙子就在我面前转圈,不夸夸她决不离去;潘丽莎就算不小心被小朋友轻轻碰到了,也会哭得伤心极了;尹德玉毕业了,碰到我总会扑过来亲热地说老师好,以前的他是个多么让人费心的小家伙啊,看来我的爱心并没白费。
  三、回报,是爱的最终目的
  当今的幼儿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集千般宠爱于一身,是家中的“小皇帝”他们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玩好的,象温室中的花朵,被家长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久而久之,养成了自我为中心,认为一切好的事物都应该给自己的不良品质。他们只知道向别人索取爱,而不知道将爱奉献给别人,不懂得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与他人分享。因此,成人在教会幼儿享受爱的同时,应教会幼儿如何付出爱,如何使他人接受自己的爱。这样才能使幼儿知道爱是需要双向交流,只有付出了爱才能得到爱,从而使幼儿的身心更加健康发展。所以对幼儿进行爱心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刻不容缓的。当孩子不小心踩了别人一脚时,我就会引导孩子向对方说“对不起”,以表歉意。借东西时,我要求孩子对同伴说:“请你把这东西借给我,好吗?”归还时,我督促孩子对同伴说:“谢谢!”离园时,我提醒孩子要与老师、同伴说声“再见!”无数件小事,一天天平凡的日子,如涓涓的溪流,滋润着我的心,也滋润了孩子们的心。我让孩子们明白:爱别人才能被人爱,只有当爱成为我们的追求,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时,我们生命之花才会更加馥郁芬芳。尤其是我们在爱心教育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坚持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来深化活动内涵、丰富活动形式、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为此,我们先后开展了“我的一家”“我爱爸爸妈妈”“客人到我家”“爷爷奶奶来过节”“大家一起玩”……等一系列的主题活动。我们对主题内容进行了合理的计划和编排,力求做到由表及里、以情动人。每一个主题的开展既有老师预设的活动(其中包括要求孩子观察记录爸爸妈妈做些什么家务、请弟弟妹妹上自己家做客等),同时还鼓励幼儿自己动脑筋想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想法、做法,把自己关心父母、爱护弟妹、尊敬长辈的故事说给大家听,让小伙伴们一起学学自己的好办法等。例如:在三八节时,我们设计了“亲亲好妈妈”的主题活动。活动内容有:夸妈妈、画妈妈、唱妈妈、亲亲好妈妈等……。我们建议妈妈要配合孩子一起挑选照片,告诉妈妈们在和孩子一起找照片的过程中,应该给孩子讲讲妈妈以前的故事(妈妈生下你以后,身材不再苗条了。妈妈以前有很多的照片,现在的照片越来越少……)通过和孩子一起找照片,看看妈妈那么多的变化,使孩子在亲子交流中,明白了一个道理:妈妈身上这么多和原来不一样的地方,其实都是为了我呀!在接下去的画的活动中,孩子们纷纷用自己的爱心画出自己妈妈最美丽的样子,把它作为礼物送给自己最亲最爱的妈妈。妈妈接受了这份礼物后,把自己的一份满足、一份感动写在了画上。
  总之,作为教师,在新的世纪里,我们要树立新的服务观念,以新的精神面貌去迎接教育事业新的辉煌,让爱成为一种习惯,让让我们共同努力,播洒爱的种子、传递爱的真情,携手创建一个美好、和谐、文明的美丽大家园。
  (作者单位:646500四种省古蔺县第一幼儿园)
其他文献
在一个班级里,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这其中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有社会的原因,也有家庭的原因;有老师的原因,也有学生本人的原因。不论什么原因,都有一个共同的不争的事实:每个学生本身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也就是学生的独特性,他们都有自己的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心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这是由于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的不同而
期刊
在学习过程中,错误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对错误进行系统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教师可以通过错误来发现学生的不足,从而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其次,错误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揭示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最后,错误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必然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不断尝试的结果。现将初中学生数学解题错误作一简要分析。     一、对待初中学生解题错误的态度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害怕学生出现解题错
期刊
【教学目标】1、知道望远镜的有关常识。2、会利用透镜自制望远镜。3、对透镜的应用产生强烈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操作愿望,体会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相联系。  【教学重点】能够利用透镜自制望远镜。  【课前研究课题】1、调查望远镜的发展史。2、调查望远镜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投石问路师问:我们前面学习透镜有那些作用呢?  生答: ⑴可以用凸透镜制作照相机,它是利用凸透镜能成缩小的实像制成的。⑵用凸透
期刊
丰富知识仅仅一本语文书是不够的,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对获取知识极其重要。经常阅读课外书籍的学生不仅知识面宽,理解问题的能力也高于一般学生。古人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朱熹也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所提倡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因此,怎样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    一、培养学生浓厚的读书兴趣,使学生爱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人
期刊
如何教语文、学语文,近几年讨论、探索确是不少。可是,教师的反映是越教越不会教,学生的反映是越学越不爱学。这种反映还不是少数。语文教学该怎么办,不少人都在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语文教学也在不断改革,成绩是不小的。拿现在的语文教材和“文革”前的相比,改进是相当大的。但是,一谈改革,总要出一些新花样,用一些新方法,语文的零配件也越来越多,把本来已相当复杂的语文弄得更加复杂了。我记得吕叔湘先生曾提过,语
期刊
当前,新课程改革要求:“要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性学习可以促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得以持续发展,的确是一种先进的学习方法。但如果运用不当,效果则会大为逊色,甚至流于形式。因此,开展研究性学习应注重开放性,由学生自主地进行选择,合作地进行研究,个性鲜明地进行表达。  首先,开放研究内容要注重延伸,尊重差异。确立研究内容应体现开放性,要以文为本,但又要高
期刊
新的时期给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讲求实效,提高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这就给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目标:如何在三十五分钟内增效益,提质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导性地位,应该把握教材,有明确意识,抓住基本环节,重视练习,提高教学效率。     一、 课前准备具目标意识:   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备课不光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就是指应该把握教材,明确目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关于“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一章中,明确要求通过具体的事例和资料来发展学生关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意识。作为中学物理教师,首先自己应该对能源及环境问题有比较清楚而深刻的理解,才能引导学生在探究能源问题的同时,也充分认识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对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而培养他们树立一定的能源危机意识和明确的社会责任意识。下面是笔者在本章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能源意识初探的尝试。    
期刊
不少研究表明,中午进行适当时间的午休有利于提高下午的学习和工作效率,然而,对于不少中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午休状况并不理想。在我们辽西这个贫困的县城里,学生的午休更成了让人忧心的问题。  下面是我对本班52名学生的午间情况调查:自己带饭在学校吃的11人,在私人小饭桌吃饭的2人,回家里吃饭并且有父亲或母亲监护的9人,自己在家吃的只有5人,在祖母、外祖母家或其他亲戚家吃饭的有10人,在父母单位或店铺吃饭的
期刊
【摘要】本文在对中学生数学学习中普遍存在 “能听懂课,不会解题” 原因的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学生如何学习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听课 解题 调查 分析    问卷设计了15个问题,学生只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在括号内打“√” 、“×”。其内容涉及到教师、学生及其他三个方面。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和研究,初步了解了造成学生“能听懂课,不会解题”的原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