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考验期不能“并罚”

来源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yan12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某法院判决认定宋某某犯非法拘禁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缓刑二年;犯敲诈勒索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对以上判决中缓刑考验期的确定是否正确有三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这两个缓刑考验期起点是一致的,性质一致,缓刑考验期应为最长考验期,如上述案例中的缓刑考验期应为二年,此为吸收说.
其他文献
司法审判的舆论前置,虽然形形色色,但却自古有之。我国的司法审判实践证明,必要的舆论前置的作用是积极的,它可以帮助司法审判提供证据,帮助司法审判主体的案件审理进行宏观思考和
随着现代国际民商事交往的增多,法律规避问题日益突出。本文拟就国际私法上法律规避概念、产生的原因及其特点进行了阐述,以便正确处理法律规避纠纷问题,促进国际民商事活动的顺
不安抗辩是大陆法上的概念,预期违约是英美法独有的制度,二者非常相似,都是在订约后履行前,一方发现另一方有不能履行的风险.但二者在适用范围以及法律救济等方面又有严格的
本文根据刑事侦查专业的特点,为了培养警校学生刑事侦查办案的动手能力,在教学中,加强了实践性教学环节,组织学生进行了刑事侦查模拟综合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于是,对此又
我国商标法自1982年颁布以来,经过1993年的修改,对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其中也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特别是对一些特殊商标的保护制度更需
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对农村警务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就开展"警民共建文明村"活动,试图对新时期的农村警务加以探讨.
程序安定是程序法制的基本价值.程序安定对民事判审判方式改革的指导意义在于(1)树立程序安定理念,确保司法公正;(2)完善立法,健全制度,深化民事审判方式改革;(3)严格执法,严
为建立符合现代化要求的公安局财务管理体制,通过实行财务统管,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规范财务行为,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有效缓解公安建设与公安经费紧张的矛盾,从
第三人制度设置的目的是法院将两个有牵连的诉合并审理,其追求的目的是维护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和减少诉讼成本。本文从我国民事诉讼第三人制度的特点入手,阐述了有独立请求权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我国的民事诉讼案件逐渐增多,民事准备程序中当事人与法院的分担问题日益突出.本文拟就二者在分担问题上的合理配置展开探讨,以便正确处理民事诉讼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