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greessi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在培养学生知识过程中所造就的价值的表现,它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合理的价值观、学科素养以及学习能力。因此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很重要,地理教学工作的开展围绕它进行,主要从改进教学理念、完善学习目标、增强课堂互动性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关键词】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
   随着新课程标准不断地改革,地理老师也在不断地适应社会时代要求,改变教学模式。初中地理作为初中一门重要的学科,无论是初中学习中还是平时生活实践需要中,地理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学好地理这门学科也是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双重作用,如何激起学生兴趣,如何高效率上好一堂课,这与教师的引领作用息息相关,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尤为重要,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在培养学生知识过程中所造就的价值的表现,它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合理的价值观、学科素养以及学习能力。因此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很重要,地理教学工作的开展围绕它进行,主要从改进教学理念、完善学习目标、增强课堂互动性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改进教育理念
   教师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对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理所当然,要对以往的传统教育有所改进,并掌握现代教学方法。比如初中地理,在讲述七大洲八大洋中,教师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是以书本上的绘图内容为基础,或是以板书草图的形式呈现,虽然能达到教学标准和授课内容,但是学生的效率和积极性却很难激发出来,而随着现代多媒体功能的完善,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已成为现代教学的普遍形式,通过对地球整体外貌的动态展现,更加直观鲜明地呈现在学生视野,丰富地理教学情境,为教学创造多种便利条件。同时也要坚持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质的方面的转变,把教学从由教师主导作用,变成由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引导的方式进行。
   比如,在学习“七大洲八大洋”这一节,教师先提出若干问题,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探究完成,而教师全程参与学生讨论,与学生一起体会探索思考的艰辛过程,同时分享最后小結成功的愉悦。学生也会因为教学方式的转变体会到自身作为主导者的快乐轻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这种教学方法一方面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体会到不同教学方法的影响作用,同时探索地理学习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理念,找到适合学生学习发展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地理课堂获得知识,培养良好的学科素养。
   二、完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的制定是教师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的存在不仅关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还影响整堂课的学习进度和效率。学习目标的制定不仅要满足课程要求,还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发展水平,接受知识的能力,以及课时等方面斟酌制定。同时还要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进行,确保学习目标的有效性,它的制定适合教材和学生,同时能够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发展。在制定学习目标时,教师要懂得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对课程内容进行分层筛选,分出重点和难点,在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从不同层次掌握教师讲授课程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使地理课堂变成大众的地理,使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减少个体知识接受的差异。
   例如,对教材上的例题或课后题进行创新和改进。使问题的难度慢慢由易到难,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解题能力,接受能力慢慢变强,或者把例题转变成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问题,既会引起学生兴趣和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思考能力,从而解决问题,通过把一些“静”的问题“动”起来,抽象的问题直观鲜明起来,也会让学生的思路活络起来,让学生在地理的教学中快乐起来,学生在创新的过程中,能将思维变得积极活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会让学生对地理课堂更加感兴趣。
   三、增强课堂的互动性
   地理课是一门比较具有立体感的课程,在进行地理教学导入中,倘若教师只是一味的诵读课本,并不能体现出地理课的特点,反而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教师可挑选一些视频、图片、音频等用来阐释让学生感兴趣的地理现象和事物。
   例如,在讲《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一课中,可以从网络上找一些视频,关于太阳系、银河系等动态运转视频,让学生认识到大自然的奥秘,认识到宇宙的博大精深和人类探索的智慧,最好与学生的趣味问答相结合,一方面使学生的学习达到课程目标,另一方面,通过教师的精彩导入,使学生对地理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宇宙的奥秘,运转规则产生极大的好奇,有助于发展学生求知欲和探索欲。不仅视频可以起到完美的导入作用,老师也可以通过问题导入的方式来引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教师制造的课堂情境中,让学生发散思维,充分讨论,使学生对答案进行猜想和遐想,最后由教师慢慢引出本课的主题,实现导入和主题的无缝衔接,让学生也带着兴趣去学习课堂内容。这样教学方式轻松活跃,不仅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增进师生感情,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不断增加注意力在地理知识的学习上,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以培养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发掘自我思考意识至关重要,所以,通过以上三个方面,即改进教学理念、完善学习目标、增强课堂的互动性来使引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思维发展能力。同时通过多媒体的摄入,在很大程度上扩大学生的视野范围,提高学生的信息接受能力和教师教学能力。为了更好的应对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要对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进行有目的培养,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有效的推进我国地理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温亚武.初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研究[J].考试周刊,2019年45期
   [2]夏钦秀.微课在初中地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年02期
   [3]马金林.构建初中校园地理角的探索[J].宁夏教育科研,2016年02期
   [4]阚作凯.雅安自然灾害防范与初中地理课相结合的教学初探[J].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2016年04期
   [5]姜筱敏.初中地理基于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8年04期
   [6]章晓丽.初中地理读图的指导研究[J].教育界(基础教育),2019年03期
其他文献
本文在模糊σ-代数及模糊数的极大全序子集之上定义了模糊随机变量,进而首次定义了客观实用的模糊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函数,并讨论了数学期望及方差等数字特征。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大剂量顺珀化疗对肾功能的损害情况。确定血,尿β2--MG在化疗过程中的监控价值。方法:对31例荷瘤肺癌患者于化疗前及化疗后4天,8天和15天提取血和尿样,测定β2-
目的:探讨P16基因缺失与肿瘤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56例肝癌、25例白血病患者的P16基因缺失情况。结果:56例肝癌患者中有13例P16基因缺失,25例白血病患者中有8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高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决策和部署,总结交流经验,表彰优秀技能人才、技能人才培养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安排部署高技能人才工作,省政府日
【摘 要】微课导入伴随新课改引入传统高中数学课堂,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逐渐提升学生的学习技能以及改进学习方法,并对学生的课前预习和复习起到相当大的促进作用。本文将围绕“运用微课导入高中数学概念”的教学实践主题展开讨论,针对微课的实际应用情况谈及一些个人观点。  【关键词】高中数学概念;微课导入;实践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仅体现在让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的传统服务业务量萎缩,为扩大服务范围,增加服务空间,提高服务质量,满足读者需求,重新构建、布局信息与学习共享空间非常必要。阐述了国内外高
本文给出了KyFan定理在不分明化拓扑中的推广。
本文在幂群[1]的基础上,提出了幂群所诱导的L-Fuzzy幂群、L-Fuzzy幂群的λ-截、次幂群等一系列概念,并给出了幂群与其诱导的L-Fuzzy幂群、λ截集群间的次同态、同态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