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学思想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or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绿色化学就是指平衡人与自然关系的化学,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型化学理念,同时这种理念的出现也为高中化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环保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基于此如何在校园内开展绿色教育成了教育人员的重点工作内容。由于化学与人们日常生活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因此在校园内如何开展绿色化学教学成了化学教师的主要工作任务,文章提出了绿色化学思想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方法,供教师参考使用。
  关键词:绿色化学思想;高中化学;教学;渗透
  一、 引言
  目前环境问题是社会居民的重点关注问题,如何缓解资源问题、能源问题是社会各界人士所关注的话题,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避免环境污染问题加重成了社会发展的参考理念,基于此绿色化学成了重点研究内容。同时,中国教育部门工作人员在《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绿色化学理念”,并且,要求高中化学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要结合这一理念。利用绿色化学思想开展教学工作是化学教育的必然趋势。
  二、 绿色化学思想定义
  通常情况下人们所说的绿色化学思想就是工作人员在进行研究工作时,科学合理地使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尽可能降低化学物质对环境的破坏性,降低有害物质出现的概率,为居民创造出相对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
  目前中国绿色化学技术仍处于初级阶段,而且高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化学知识,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递“绿色化学思想”,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这样不仅可以让教师收获不一样的教学质量,还可以促进绿色化学技术的发展。
  三、 利用绿色化学思想开展高中化学教学的意义
  (一)增强学生认知能力
  目前教育改革工作还未结束,正处于强化阶段,对高中化学教材分析得知,在其内部存在大量与绿色化学理念有关的知识,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前,应该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分析,尽可能多地挖掘其中的绿色化学知识,并将其传递给广大学生,提高学生的化学认知。比如教师在讲解“合理利用化学反应中的能源”一课时,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以实际案例作为教学切入点,带领学生一起分析教材中的绿色化学知识,这种做法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化学应用意识。
  (二)增强学生创新意识
  应用绿色化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工作人员完成环境保护工作,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因此在日常教学工作当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强绿色化学思想的使用频率,将绿色化学思想渗透到教学课堂的各个角落。在开展教学工作时,教师应结合绿色化学思想为学生营造出相应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除此之外,利用绿色化学思想开展教学工作,还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同时教师在利用此思想开展教学工作时,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将教学知识传递给广大学生,更主要的是发挥自身引导职能,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在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课堂,教师只关注学生是否将教材知识完全掌握,不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这就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受到打击,很难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这也是导致他们创新意识薄弱的主要原因,再加上教师对于教学资源没有进行合理利用,只是通过口述的形式向学生讲解教材知识,使得在教学工作当中存在资源浪费现象。基于此,高中化学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应提高实验教学开展频率,并且在开展实验教学时,遵守绿色教学意识,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让广大学生在完成实验任务的过程中树立起环保意识,以此来推动绿色化学思想在高中化学课堂的普及。
  四、 绿色化学思想在高中化学教学课堂的特点
  目前高中化学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不仅要帮助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掌握,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化学素养,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将化学原料、普遍规律、物质基本特性等知识传递给学生,还应该向他们宣传绿色化学思想,改变他们的思维模式,确保他们可以利用所学教学内容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在高中化学课堂,如何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思维应该是教师的重点关注内容,结合绿色化学思想开展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内在素养,而且这种做法可以提高绿色化学的普及范围,推动绿色化学建设工作的普及速度。
  通常情况下如果想要在某一学科中体现某种教学思想,那么教师应该将这种教学思想与教学流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并且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进行展示。基于此,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师在利用绿色化学思想开展教学工作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将这种教学思想与整体教学流程结合在一起,从设计教案到试卷设计都应该有绿色化学思想的影子。在设计教案时,教师一定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将传统教学方法转变为“绿色化学”教学法,利用对比的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高中化学教材内容之间的关联性较强,在使用绿色化学教学法时,所设计的教学活动应该包含思想引导、绿色化学工艺或技术、创新型教学模式等多项内容。
  五、 绿色化学思想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渗透策略
  (一)深度挖掘教材内容,寻找绿色化学渗透点
  以实验教学为例,如果高中化学教师想要利用绿色化学思想开展实验教学,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對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深度挖掘,找出绿色化学思想渗透点,然后将环保理论知识与实验内容相结合,以便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加深对绿色化学思想的理解,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相应化学思想。
  在化学实验课堂,教师应对实验内容进行具体分析,明确各类化学试剂的用法与用量,避免在教学过程中出现资源浪费现象。这种做法是将教学内容与绿色化学思想融合在一起的表现,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节约的好习惯。除此之外,在开始试验之前,教师应了解学生是否掌握实验注意事项,并向他们讲解实验进行期间可能出现的事故现象及应急解决方案,降低实验危险事故出现的可能性。同时,这也是绿色化学教学内容之一。以“氯气与盐酸的制取”实验为例,挥发性与剧毒性是氯气的基本化学性质,因此在实验开始前,教师应进行展示实验,帮助学生对各个实验环节的操作手法进行初步了解,对尾气处理方法进行初步了解,然后利用节约型实验理念将教材内容与具体实验结合在一起。通过实际操作,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感受化学这一学科的魅力。需要注意的是在利用绿色化学思想开展实验教学时,虽然要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但是一定要注意学生的人身安全,帮助他们养成正确的实验习惯。   (二)合理使用教学资源,降低有害化学物质的生成量
  为了将绿色化学思想渗透到高中化学课堂的各个角落,教师一定要学会合理使用教学资源,保证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同时合理使用教学资源,还可以减少实验教学中有害物质的生成量,对于绿色化学思想的普及起到促进作用。比如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微型滴管、微型试管来完成相关实验,这种做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可以对试剂使用量进行控制,将化学实验反应强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降低安全事故出现的可能性,降低有害物质的生成量。
  高中化学教材存在部分缺陷,这些缺陷体现在教材的各个方面,比如实验试剂用法用量。因为开展实验教学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帮助他们形成属于自己的思维模式,如果他们缺少参考数据,那么将会对实际教学质量造成影响,这样不仅会导致资源浪费现象的出现,还会增加化学废物的产生,影响绿色化学思想的普及速度。
  (三)使用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工作
  在高中化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应该学会合理使用多媒体设备,帮助学生对教学知识进行全方位了解,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同时利用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工作还可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在使用此教学方式时,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基本状况进行了解,其次再从网络中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最后将教学内容与绿色化学思想结合再以其开展实际教学,同时利用这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工作,还可以为学生进行课后巩固提供便利。
  (四)开展课外教学活动
  为了更好地将绿色化学思想渗透到高中化学课堂,教师不仅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绿色化学思想,还应将其体现在课外教学活动当中,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同学开展绿色化学专题活动,提高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
  具体做法如下:
  1. 首先,邀请专业人士为学生讲解与绿色化学有关的内容,加强宣传力度,以此为切入点开展板报评比、化学竞赛等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绿色化学意识。
  2. 其次,组织学生对周边环境存在的污染现象进行调查,并针对这些污染现象进行具体分析,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3. 最后,将教材内容渗透到课外活动当中,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增强他们的绿色化学理念。
  六、 结语
  普及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将绿色化学思想渗透到高中化学课堂,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还可以帮助教师完成高中化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在当今社会,高中化学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前,一定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分析,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以化学学科为载体,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张强.绿色化学教育理念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渗透[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3):119.
  [2]苏克萍.“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路徑[J].广东蚕业,2017,51(7):80.
  [3]辛志莲.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培训,2017(2):159.
  [4]杨华.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渗透[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11):90.
  [5]马富莲.刍议绿色化学思想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6(2):279.
  [6]侯志刚.刍议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7):159-160.
  作者简介:
  施泽花,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市第九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发展,小学课程教学内容和形式也在发生着与时俱进的变化,生活化教学就是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现代化教学策略。小学美术作为提升学生美育教育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学生审美鉴赏能力有着关键的影响作用。文章立足小学美术课程教学实践,首先简要概述了生活化教学对学生的积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针对生活化视界下的小学美术教学策略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美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推进,小学阶段开设了英语课程,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在小学阶段,英语课程开设的课时有限,学习的内容多数是词汇(包括单词)、基本的
传统的物理教学课堂往往以课本知识为主,物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般省去了需要做物理实验的地方.忽略了实验在物理这门学科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进而使得课堂只是教授学生理论
这可是跺跺脚科学界会抖三抖的大牛人啊,现在也开微博了!而且,在开博一小时之内就有了200万粉,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记录,反正是2016年4月12日最重要的亚洲新闻,微博也算是籍此
本文首先讨论了在分组交换网中进行信息流控制的必要性、流控功能以及在流控各级所采用的技术;然后介绍了一些典型分组同中流控的实现方法;最后介绍了一种路由选择与流控的综
在信号的频谱分析中,经常需要用信号频谱的实部和虚部来计算其幅度谱。在实际中,幅度谱A的近似值可用一个快速的计算方法A′=max{|A_x|,|A_y|}+b·min{|A_x|,|A_y|}=A(A=(A_x
文章主要讲述的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通过小学美术的学习学会发现美构造美.
幼儿阶段是认知启蒙的关键时期,在对幼儿开展保育活动时,要为他们提供自由的、灵活的、宽泛的游戏化环境,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积极探索、主动认知,以促进幼儿语言、科学、兴趣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采用五因子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冀西北地区播种期、密度、氮肥、磷肥、钾肥对食用向日葵产量的影响.试验单因子效应结果表明:播种期和氮肥在五因子中作用较大.试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