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的“功名”

来源 :北方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ergy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个时代是个功名的时代,时代里的每个人都在追求着功成名就,有着与之如影随形的拜金主义。女明星可以为了上位而跟导演上床;男作家可以为了走红而抄袭,还可以死不认账;那些踢球的恨不得也能一球成名……而那些还未曾功成名就的小白领们,那就得老老实实的像均特·威克和沃夫冈·舒尔所著的《疯狂的功成名就》里写的那样,把工作当成了打仗,把职场当作了战场。在这片战场上,所有的人延续着雄性动物几百万年来不曾间断过的争斗。过去是为了一块碎肉,现在则是为了一个职位,或是为了一个身份的象征,甚至只是为了表明老板嘉奖的那份功劳属于自己……
  怪不得影视名人陈道明老说自己的老婆杜宪很伟大,因为她在他什么都不是的时候,看E的他。“说明我太太一点都不功利。她第一不以学识判人,第二她不以金钱判人,第三不以地位判人。”不得不说,杜宪的确是伟大的人。
  这个时代很难再找到杜宪了。因为这个时代貌似价值观很多元,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活法,但透过纷扰面目的背后,我们看到的依旧是“功成名就”这么一个单一价值观,像一根绳子似的,将我们像蚂蚱似的串在了一起。
  谁要是功不成,名不就,是要鄙视的。就像别人在喝红酒你在喝二锅头,别人在抽雪茄你在抽劣质香烟,别人在打高尔夫你在玩乒乓球,别人在开着法拉利还有那个宾利,你在骑着破单车还想载着心爱的姑娘看夕阳……是绝对要被耻笑的。再说,如今的姑娘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意坐在你的自行车上浪漫。
  我不想故作高尚,其实谁都想追求功成名就。在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辛弃疾那里,也同样如此。他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里说,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只是,这样的功成名就却能赢得世人掌声的,其寄予了辛弃疾浓烈的爱国情怀,如头上白发一样让人动心。而我们现在追求的功成名就,却看不到理想,看不到对社会正义以及尊严的追求,却无一例外地指向了纯粹的功禄与名利。
  只是这样的功名就能让你顺利达到幸福的彼岸么?!我很怀疑。真的。尤其在中国,其功名一般是建立在“零和”游戏的规则之上,你发大财了,必然有很多一部分人亏损了,贫富差距拉大了。你成大名了,必然有很多一部分被打人到了名声的冷宫,甚至连尊严都不保。对还有那么点良心的人来说,这种功名其实也是一种纠结,和亏欠。同样的,当你仅仅以功成名就作为人生追求的价值观,一旦你真有那么一天,你突然发现,自己除了功成名就,不知道生活中还该拥有什么。所以,你有权了只好追求更有权,有钱了只好追求更有钱……这让我想起了一则形容沿海城市居民的生活笑话,“白天拼命赚钱,晚上拼命数钱。”如果你的人生真的混成这样一个份儿,不知道该恭喜你还是无奈你,反正这些对于你的人生圆满而言,已经没有多大意义。甚至还会走向意义的反面。
  在意大利女记者,也是《给一个未出生孩子的信》的作者奥利菲娜·法拉奇笔下,我们就看到了功成名就后的,明星们,生活是如何的光怪陆离以及一塌糊涂。这是一本叫《好莱坞的七宗罪》的书,向我们揭开隐藏在聚光灯下的一切:宅、私人飞机、疯狂影迷、铁腕老板、一夜成名的明星、传绯闻、闹矛盾、结婚、外遇、离婚、再结婚、再离婚、自杀……从这样一本书里,你会发现很多好莱坞不为人知的秘密,你也会了解到这样的故事:少年女演员(后来成为另外一个必然会成名的女演员丽扎·米内利的母亲)朱迪·加兰喜欢吃巧克力,但在13岁就开始发胖,可是为了所谓的未来,她被禁止吃甜点和冰淇淋。又因为发胖,她甚至掉入了一个令人失望的恶性循环:先吃减肥的药片,然后是安眠的药片,接着是唤醒的药片,接着还有安神的药片。
  一个活泼泼的青春,为了功成名就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曾在一本杂志的封面上,又见到了那个“矮个子巨人”邓亚萍。这位因身高当年差点没能旨进入国家队的小脚女人。在2010年下半年,也是她37岁时,却摇身一变成了“局座”,成了正局级干部。在这之中有幸运眷顾,也有自身的付出——曾为了工作和学习,差点不要了已怀上的孩子;等孩子长大了,因为缺少照顾,见到她只叫“阿姨”,逼急了,就叫“阿姨妈妈”。对此,另外一位名女人——凤凰卫视记者的闾丘露薇十分有话说。她觉得从这则有关邓亚萍的报道,读到了似乎就是“功成名就”这4个字。只是,这4个字是不是就代表了一位女性的成功?
  在闾丘露薇看来,一个完整的人,除了这4个字,是否生活当中还有很多其他重要的东西?比如在家庭中,做负责任的父母,能够和自己的另外一半,一起分享共同承担;在社会中,能够关心和自己名利无关的那些人和事情,并且愿意为此花费自己的一些时间或者金钱。所有这些,在我们这个社会对于成功的定义中,是否从来都没有占据过一席之地?牺牲小我,包括家人的一些原本应该拥有的东西,从而获得社会认可的那种成功,这原本只不过是某些人所选择的某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是否应该成为社会认定的一种标准?“我希望,在读完别人的故事之后,每个人能够最终从心出发,为自己的人生做出选择。其实完美的人生,从来都没有标准,也没有任何一个人的轨迹,值得自己追随模仿。”
  记住,完美的人生,真的没有什么标准。我们哪怕功不成,名不就,也不要觉得羞愧。功名本就是浮云,得或不得都非命非幸。最重要的去做你喜欢做的事情,不必是权势,不必是金钱,它能让你心灵安定,踏实,甚至是丰满,这些就够了。你无需为此阿谀奉承,低声下气甚至夜不能眠。
  事实上,这些事情最终也便成就了你的功名。
其他文献
别让那些情意,因了自己的多疑,白白被辜负。  他来广州的第一天,是麦子招待他吃的饭。麦子是他姐夫公司的职员,姐夫临时有事,于是派她作陪。之于广州,他并非门人,只是过客。姐姐回老家安胎,怕姐夫忙不开。于是硬赶着他南下,帮姐夫打理生意。理所当然地进了公司,理所当然地也成了麦子的上司,理所当然地喜欢上这个俊秀文雅的江南女子。一切都那么顺理成章。人在商海走,哪能不喝酒?都以为北方人善饮,其实不然。酒后起来
期刊
大学毕业后,机缘巧合,我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接着,我便自己开了个小公司。没几年,公司的生意渐渐上了轨道。因为生意的关系,认识了朋友。人脉广了,应酬自然也多了。于是,我渐渐过起了夜夜笙歌的生活。每到晚上,我便约了朋友,唱歌,吃饭,喝酒。我个性比较豪放,不拘小节,常常都是我请客。有时一个晚上下来,好几千块便没了。我也不以为意,人生在世,图的便是及时行乐。结婚后,我依旧夜夜晚归。为此,妻子没少和我吵架
期刊
最近滴酒不沾,也不混夜店,欲侣西风南下,或携白云向远。  在MSN上留下这句话,我就闭关了。  因为好久没玩气质了,想玩一把气质。什么叫气质?我也说不好,气质大概就是“大灵魂”一类的异物。什么又叫“大灵魂”?像海涅、雨果这样的灵魂,就叫“大灵魂”。  所以就看海涅的《论浪漫派》。记得这本书是90年代初跟前妻一起,在北京朝内小街人民文学出版社读者服务部的木板房里买的。当时还是我女友的前妻看我买这本书
期刊
家境清贫的他只读到初中毕业。没有学历、没有技巧、没有本钱,毕业几个月,一个像样的工作都找不到。  一天。他去向父亲借买米的钱,令他沮丧的是只拿到了一点泡菜。回家时,他路过一个建筑工地,有一辆三轮车在卖盒饭,饥饿的他买了两角钱的米饭,就着泡菜吃,没想到就这两角钱转变了他的命运。  他从摊主那里得知,卖一天盒饭居然能赚到他以前半个月的工资,这让他看到了盼望。  1993年6月的一天,他借了一辆三轮车,
期刊
年过六旬的杨霞丹戴了一顶红呢软帽,系一条黄丝巾,看上去年轻而有活力。这是她为参加1月15日“国家记忆2 010·致敬历史记录者”评选特别挑选的服饰。这个会上出席的多是自称“真正的草根”的她口中的“传说中的大家”,比如熊景明、沈志华、章立凡、徐友渔、雷颐、张鸣。  2010年,早已退休在家的杨霞丹看到家乡四川省武胜县网站上组织的“现在就开始回忆”征文活动,被勾起兴趣,陆续写了回忆性文章《一个中学生的
期刊
“可能我和很多人都一样,从小到大完全按着别人的引导和脚步生活:从爸妈说要多吃多睡才能长得像别的孩子一样壮,到老师说要好好学习才能有出息……仿佛只有别人的生活才是最美好的。”  “学习上、生活上,被推着往前走,蹒跚无力,迷茫困惑,不知如何解决。惟一能做的,好像就是这样艰难往前走的同时,坚持上‘幸福课’。”  网友的这些文字,出现在豆瓣小组“每天早起一小时,网络课程天天上”举办的“《幸福》了吗”征文比
期刊
我和小阳、小雪一家人坐在阳光下的“新元素”餐厅外屋,头顶上是一个遮凉篷,人颇多,这是一个以时尚品位为主调的餐厅,它所经营的主食是有征服力的——中西结合,一个时下流行的饮食潮流。  这家餐厅驻扎在丽都饭店附近,我有些时日没光顾过了,下了出租居然一时找不到方向。小阳在电话中大叫:错了,你去的不是东边那是北边,回头,往前右拐。  我匆匆地奔去了,小阳从凉篷里探出头向我招手。  刚在他们一家人面前站定,就
期刊
老徐翻看着老婆的手机,发现草稿箱里存着100多条信息,当打开最早的一条信息时,眼泪忍不住的流了下来。  “老徐,现在特别想和你说说话,就像高中时咱俩牵着手在夕阳下散步,边走边聊。我知道如果我和你说了我的想法,你肯定会说我小女生气,总是胡思乱想些不着边际的事情,呵呵,其实这就是我的真实想法,我不要求你给我钱、给我房子、给我汽车,我只是希望在我需要你的时候,你能在我身边。  “妈的冠心病又犯了,当时我
期刊
我是个乡下孩子。母亲是土生土长的乡下人,没什么文化。但没文化的母亲对孩子的爱并不会因为朴素而比有文化的母亲少一分,只不过有的时候会以“特别”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已。  念高三那年的一个周末,母亲第一次搭别人的车来到县城的一中。在递给我两罐咸菜后,又兴奋地给我一盒包装得挺漂亮的营养液。我惊讶地问母亲:“咱家那么困难,买它干什么?”母亲很认真地说:“听人家说这东西补脑子,喝了它,准能考上大学。”我摩挲着那
期刊
有没有这样一种累,让你很享受?  生活中,经常听到朋友会这样说,活着真累。人累,心也累。为什么现代人会活的那么累呢?其实,说这样话的人,大多数是从事脑力劳动的工作者,而干体力活的人,很少会这么说,顶多就是干这活,真不容易。有这样感叹的时间,不如好好睡一觉呢!闲谈中,都是你羡慕我,我羡慕你,自己有的,好像就没有好的,最好的都在别人眼中。  我们,总是嫌自己拥有的不够好。  其实,是我们忘了。我们最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