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舌探微

来源 :寻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st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蛇舌》是日本2003年第27届昴文学奖和2004年第130届芥川文学奖的获奖作品,作者金原瞳在小说中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光怪陆离的神秘世界。小说女主人公——年仅19岁的路易,迷恋上身体改造,通过心灵和身体的极端痛楚来获得生存的真实感,并最终把舌头一分为二。在关注书中青春生命的种种极端行为及荒芜冷漠的精神世界的同时,我们可以直视时下日本乃至欧美世界年轻人追逐体验的一种身体毁饰行为——分舌(歧舌)。这种看起来殊为特异的行为,并不创始于近世,而是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的。本文试从古文字学、考古学、民族学等领域对这一独特课题进行专门探讨。
  所谓身体毁饰,顾名思义,就是将身体外观或人体某器官的部分毁坏,而突显为装饰,以示特殊的含义,也称为身体修饰(或装饰)。
  纵观世界各地的身体毁饰方式,主要有蠡痕、文身、穿唇、穿鼻、环颈(长颈)、黥面、凿齿(拔牙)、染齿、束腰、缠足等,歧舌(分舌)只是其中的一种。歧舌风俗如同拔牙、文身等身体毁饰行为一样,是从远古时期流传下来的人类早期遗俗,是先民在某种原始思维的特定前提下进行的人体器官修饰行为。直至进入现代社会后,仍能在一些偏远地区或海岛的原始部落里,找到这些习俗的孑遗。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搜寻到许多相关的证据。
  舌为人们熟知的器官,藏纳于口,不伸则不见,其功用主要是辨味及帮助咀嚼和发音。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早期古文字的“舌”字,其上部均呈现出舌的尖端分又歧出之状。如殷墟甲骨文之“舌”字(《合集》06248)、(《合集》00916正)、(《合集》05760正)、(《合集》09472反)等;商周金文的“舌”字,有些(《集成》01 220)、(《集成》031 97)、堂(《集成》04767)、(《集成》6033)、(《新收》1849)等。通览甲、金文中的舌字,以及许多从舌之字中的舌部位,其字形特征总体上均一致,即下部从口,上部从丫、(或丫),且多带有附属小点(董作宾先生谓之象舌上口水)。然人体器官之舌字,缘何其尖端分又,歧出于口,实为难解。自然界物类之中,唯有蛇、蜥蜴类为舌信歧出,其他物种皆不如此。笔者认为,先哲造字之初,必是取象于此稀见者为记,故而所有的舌字,包括从舌之字,均为歧出顶端之象。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出土文物的装饰纹样中进行把握和认知。如山西陶寺遗址出土蟠龙纹陶盘中的龙为细身、有鳞,并且口中吐信,其形象与蛇别无二致。龙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崇拜传统,是古人综合包括蛇在内的多种动物形体特征而构成的复合型神灵之物。《说文》谓其乃“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中国早期龙的艺术形象,其实大都具有类蛇的重要特征,如内蒙古三星他拉玉龙、二里头遗址绿松石龙形器等,商周时期各类器物上龙的纹饰数量更多。而先民们对龙的形象尤其是其口中之舌信的特征刻画,却有着出奇一致的共性:即龙本身的形象虽多有变化,但若张口嘘舌,则必是舌信歧出。如郑州商城宫殿区C8T62③:29陶片上的龙纹、山西石楼龙纹觥侧面的龙纹、殷墟洹水南岸宫殿区出土石磬的龙纹、妇好墓出土三联觑上甑颈部的夔龙纹、殷墟小屯出土蟠龙纹铜盘底的龙纹饰、上海博物馆藏蟠龙纹铜盘底的龙纹饰、德国斯图加特林登博物馆藏三羊尊圈足的龙纹等。这些早期龙纹均具备舌信歧出的典型特征,可谓与甲、金文中舌字的形象如出一辙。需要指出的是,殷周青铜器上动物类型的图案占大宗,而唯有龙舌是歧出之象,其他诸类则均不见歧舌。可见,龙之歧舌在当时是甚为尊贵的象征,相较于其他种类的物象,歧舌似乎具有着某种神秘、尊崇的地位。
  关于舌字造字本意的考究,特别是其上端歧出的原因,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先生曾引征典籍,指出:
  《山海经·海外南经》:“歧舌国在
  其东”,郭注“其人舌皆歧。或云‘支
  舌’也”。郝氏《笺疏》云“支舌即歧
  舌”也。《尔雅-释地》云“枳首蛇”
  即歧首蛇,歧一作枝,枝、支古字通
  也。又支与反字形相近,《淮南·坠形
  训》有反舌民,高诱注云:“语不可知
  而自相晓。”又注《吕氏春秋·功名篇》
  云:“一说南方有反舌国,舌本在前,
  末倒向喉,故日反舌。”是支舌古本作
  反舌也。按郭说是也。郝氏谓支舌古
  本作反舌,非是。支舌谓舌端歧出,作
  反舌者,或支讹为反,或以其歧出异
  常,因而云然。(于省吾:《释舌》,收
  录于《甲骨文字诂林》,于省吾主编,
  中华书局,1996年版)
  虽然歧舌、反舌之争古已有之,但依现代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来看,不但歧舌之说是可信的,甚至连歧舌的风俗也是极可能的。于先生的考证勘清讹误,至为精当。我们知道,《山海经》所载上古之事虽荒诞缥缈,但很多却是早期历史的孑遗,对考求古代地理、民俗、宗教极具研究价值。笔者认为,《山海经·海外南经》所载的“歧舌国”为一时代久远的古国,历史上确曾存在,并至迟在殷商时代业已有之,而且是以“舌”为国族徽号并命名的,这些在出土资料中业已得到明证。
  甲骨文中就有殷商时代舌族以及舌族族长(族尹)的相关记载:
  (1)贞:允舌王。
  ——《合集》5532正
  (2)……(卜),争贞:乎伐
  (方)……
  ……(卜),口贞:王舌来?
  ——《合集》6248
  (5)贞:(王)……往舌?
  ——《合集》7712
  (4)……淄其来水……旹碞舌。五
  月。
  ——《合集》10163
  (5)丁亥卜,亘贞:王舌于……
  ——《合集》15153
  (6)(甲)戌卜,内贞:今舌王从
  望(乘)……
  ——《合集》15934
  (7)辛亥卜,古贞:王梦旹舌,隹
  之……
  ——《合集》17410正
  (8)贞:虫臣舌戈令集
  ——《合集》19092
  (9)贞:勿羔多(舌)亡祸?
  ——《合集》22405
  (1 O)口口卜,旅(贞):舌其
  率……牛
  ——《合集》23527
  (11)口寅卜……舌亡……
  ——《补编》5799
  (12)贞日之……舌父
  ——《补编》6033
  这些卜辞中有的是商王室卜问舌族的族长“王舌”、“舌王”行踪的(如2、5、6、10辞),有的是卜问舌族是否有灾祸的(9辞),甚至还有商王梦到舌族(7辞)、前往舌族封地(3辞)的记载,这些信息都从不同侧面表明当时的舌族与殷商王室的关系密切,地位非常显赫。
  不单甲骨卜辞中有殷商舌族的记载,出土的殷周青铜器中也有许多舌族的遗物。1933年,安阳洹河南岸后冈西的薛家庄殷墓被盗,出土一批殷商青铜器,据统计,其中铸有舌铭的就有14件之多。1993年1月,郑州博物馆从位于市区西北郊的黄河大观项目筹建处征集到5件含有舌铭 的青铜器。2006年7月,考古工作者在郑州西北郊的胡村晚商墓地又新发现了一大批舌铭铜器,其中的“舌”字共在鼎、卣、觚、爵、戈等20多件器物上出现。安阳、郑州这两批舌族铜器,所铸“舌”铭,均是殷商舌族的国族徽号,铜器所处时代及铭文风格相同或相近,应当为同一族氏。特别是两地舌铭铜器中有舌亚韦爵、舌韦亚爵、亚韦舌爵、韦舌爵,四爵的形制相近,铭文内容类似,显示出两地舌族之间可能存在着较为密切的亲缘关系。从时代上而言,薛家庄舌铭铜器大都集中在殷墟青铜器三期,个别器型可早至殷墟二期晚段,但上限不会超过武丁之世,下限不会晚至帝乙、帝辛时期。郑州的舌铭铜器总体上与安阳薛家庄的舌铭铜器为同一时代,抑或两者时间上相距不会太远。根据出土文物的品类显示,安阳薛家庄殷墓墓主生前不掌兵权,可能是殷商王廷内服的文职官员;而郑州胡村舌族墓地的家族成员则大都随葬有许多兵器,表明他们握有相当数量的军事力量,应是戍守王畿之外的外服职官。从郑州胡村舌族家族墓地的规模、面积及出土青铜器等遗物的数量来看,此一支系的舌族应为族内大宗,其昨土封地理应距其家族墓地不远,也即是在今郑州西北郊一带。根据殷墟80多年来的考古发掘成果,殷商舌族最初应隶属于王族,或者是由王族衍生出的宗族支系。正因如此,甲骨卜辞之中才会有商王及商王室多次卜问、关心舌族的记载。
  正如《山海经》中关于“凿齿(拔牙)”、“雕题(纹身)”风俗的记载被证实是真实的一样,同理,我们认为,《山海经·海外南经》记录的“歧舌”也是客观存在的。虽然未必是举国“人舌皆歧”,但至少在一部分族群或者一部分特定的族人(如巫现、祭司等)中流行歧舌风俗是可信的。这从我们前文指出的早期先民对龙舌歧出的种种图像的崇拜似乎也可以得到印证。不言而喻,在古时缺乏麻醉条件下,施行分舌、穿舌之类的手术显然非常痛苦。但是,在某种共同信念制约下,进行这种修饰和改变的行为是可接受的,甚至是通过隆重的仪式来实现的。而通过这种改变似乎会带来某种奇特的威严或神秘感,或是彰显身份地位的尊贵、显赫,或是具备某种通灵、神异功能的寓意,等等。商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直至殷末周初,其内部的血缘关系也未完全解体。在这种历史环境下,其氏族内部必然保存着许多可以追溯到遥远过去的习俗或特殊制度。正因如此,譬如歧舌、分舌之类的遗俗出现在殷商时代应当是非常正常的,这不仅与当时的社会关系直接有关,而且与人们的原始宗教信仰等因素也密切相关。基于殷商舌族的族徽、族属性质及封地的有关考古发现,笔者大胆推测,歧舌的风俗有可能在当时的舌族内部曾经存在。
  相对于拔牙(凿齿)等易于留下考古实证的身体毁饰习俗而言,比较明确的古人歧舌、分舌方面的证据材料,目前还很不充分。但是我们可以从相关的民族学资料中找到线索。如凌纯声先生在对环太平洋区文化中土著艺术的吐舌人像进行考察时发现,吐舌人像在西太平洋的台湾排湾、婆罗洲、新几内亚、新西兰,以及北美东太平洋区和墨西哥等地,都是常见到的纹样主题,分布也比较稠密。凌先生还注意到台东社会教育馆收藏的雕板上所刻的人面像,左右头像均为舌外吐,且都是歧舌;而在新西兰,毛利人的雕刻房屋上的木刻人像,也有很多作歧舌之状。如W11akarewarewa地方Model村的仓房沿板上多刻有歧舌的人头,在房柱上亦常雕刻歧舌人像。此外,毛利人传说中的祖先海洋神,也是人首蛇身作歧舌之状。这些数量不菲的歧舌题材形象的广泛分布似乎显示着,歧舌的习俗在古时的确曾经存在过。
  不可思议的是,随着人类社会的演进,穿舌、分舌,以及文身、穿耳、穿唇等带有原始遗风的行为,在现代社会非但没有销声匿迹,反却堂而皇之地演变成了一部分人标新立异、追逐前卫另类的身体修饰手段。这些行为诚然有着很深刻的社会原因,但却和它们古时的目的、动机在本质上大相径庭了。
其他文献
早在21世纪头十年,几本同一主题著作的出版就预示了一场新运动的发生.四位主要的作者是: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克里斯托弗·希钦斯(Christopher Hitchens)、丹尼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独立学院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又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我馆利用学院的特点和地域的优势,对特色文献的建构和开发进行了几年探索实践,效果较好,这也是积累和保护地方文化的有效方
一、“称谓的”与“艺术的”“派”rn“派”,在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在。因为人的立场、作风、见解总会有区别,在区别立场、作风、见解相近的几个人或一群人与持其他立场的另几个人
语义网络的说法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许多专家根据自己的观点和前人的研究从不同角度建构了自己的网络理论,本文对各种语义网络理论进行了论述,希望能进一步促进语义网络
在500~600%的低温下,用机械能助渗铝方法,在钢表面得到了Fe-Al金属间化合物覆层.用EPMA、XRD、TEM分析了金属间化合物覆层的组织结构.结果表明,金属间化合物覆层由Fe2Al5,相以
谜语上灯,并借传统的元宵节而广泛流传到民间,被称为中华谜史上一次飞跃性的发展.rn清·葛甡云:“灯谜宜用灯也.应在春宵秋夕,粉壁墙阴悬一长扁方灯,糊以或绢或纸.”还说:“
采用壳上具有纳米孔的中空SiO2微球从溶液中吸附重金属Cd(II)离子,研究了被吸附溶液的pH值、Cd(II)离子初始浓度、吸附时间等对吸附Cd(II)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壳上具有纳米
江苏镇江城南10公里马鞍山东麓有一村落,名“驸马庄”。驸马庄的得名,长期以来人们都相传是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在此收认义女后,其丈夫就成了驸马,故而“白马庄”在民间就自然更改为“驸马庄”了。2008年镇江市丹徒区政府将“传说驸马庄的来历”列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予以公布。  据查,“驸马庄”地名最早见于民国《续丹徒县志》卷三,仅“头区三都九图”几个字,此前之府、县志上,均无一字记载。    
对0-10kHz频率范围内的弹性振动产生机理进行研究,采用地声观测方法试验并分析了在地震发生前的最后阶段,远离地震发生地的近表层局部形变过程的特点,以及千赫兹的频率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