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俞指针疗法对GERD大鼠胃起搏区Cajal间质细胞及SCF表达的影响

来源 :时珍国医国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zhaoxi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背俞指针疗法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模型大鼠胃起搏区ICC超微结构及SCF表达的影响,探究背俞指针疗法治疗GERD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将6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组(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联合兰索拉唑肠溶片)和背俞指针组,各组均干预14天.干预后用透射电镜观察ICC超微结构;光镜计算ICC数量;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检测SCF的蛋白表达;Real-time PCR法检测SCF mRNA表达.结果 ①假手术组ICC细胞完整,存在大量线粒体、高尔基体和内质网,连接紧密;模型组ICC结构破坏,周围结构损伤、细胞器数量减少,线粒体损伤、内质网扩张、细胞质溶解和空泡化;背俞指针组与西药组ICC数量明显增加,细胞膜完整,线粒体、内质网、细胞质等修复.②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和背俞指针组胃起搏区ICC明显增多(P<0.01).③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SCF mR-NA表达降低(P<0.01);背俞指针疗法组与模型组相比,SCF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上升趋势;背俞指针组SCF mRNA表达高于西药组的(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SCF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背俞指针组SCF的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结论 背俞指针疗法、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联合兰索拉唑肠溶片治疗GERD大鼠均可增加ICC数量,改善ICCs超微结构,其中背俞指针疗法治疗机制可能与上调SCF的蛋白表达有关.
其他文献
在枯水期流量较小的河流中修建梯级拦水堰是保持水面、提升景观生态效果的重要措施,但拦水堰布置不当会对河道行洪产生不利影响,为此以纵坡为1%的河道为例进行了不同拦水堰高度及相应布置间距情况下的水力模型试验和三维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流量下的沿程水面线、局部最大水深及河道临底流速.结果表明,拦水堰越高,水面壅高越明显,局部最大流速也越大,且易造成堰后的局部冲刷和之后的泥沙淤积.方案1比方案3在10年一遇洪水和20年一遇洪水下局部最大水深分别降低了 27.9%、33.7%,临底最大流速分别降低了 2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