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文脉

来源 :中国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v_lo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牧笛横吹,黄酒小菜有几碟。夕阳余晖,如你的羞怯似醉。”一曲《兰亭序》,吟唱间,“无关风月”,却让听的人如痴如醉。一壶黄酒,一碟小菜,中国风的韵味里,总少不了这几笔,文人墨客皆爱“借酒发挥”,勾勒出一副又一副充满诗意的画卷。
  酒是中华五千年时光里不可缺少的一道浓墨重彩。在没有啤酒和葡萄酒的时代,必须是黄酒,也只能是黄酒,才配得上这厚重的历史沉淀。它唯一发源于中国,见证了一个泱泱大国的兴衰史,流传至今,依然保持着最原始的浓郁。说它是“国粹”,一点也不夸张。
  君子所好
  早在遥远的七千年前,河姆渡遗址便有关于黄酒的记载,到了新石器时代,华夏民族学会配制天然粮食酒,晋代江统在《酒诰》中说:“有饭不尽,委于空桑,郁结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说的就是粮食酿造黄酒的起源。
  黄酒的酿造工艺在春秋时期得以完善,曲药酿酒成为一大特色。《汉书食货志》记载:“一酿用粗米二斛,得成酒六斛六斗。”是我国现存最早用稻米曲药酿造黄酒的配方。这是一门让世人印象深刻的技艺,被广泛的流传到日本、朝鲜、及东南亚一带,可以说是古代四大发明之外的“第五大发明”。
  一杯黄酒,不知醉了多少古今中外的文人骚客。他们观赏它,研究它,品尝它。醇香、和顺、丰满、细腻、幽雅、净爽……这一系列的美妙感受,都让人回味无穷。唐代诗人白居易赞黄酒为“麦曲之英,米泉之精,作合为酒,孕和产灵”。陆游饮石洞酒戏作“酣酣霞晕力通神,淡鹅黄色可人。一笑破除垂老日,满杯摇荡隔年春”。这种迎着霞晕,看着黄鹅,喝着美酒,忘却了垂暮年老的自然状态,实在是生动真实,意境深刻。欧阳修在“春游西湖忆故人”中写道“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杜甫春日忆李白”曾写“何时一杯酒,重与细论文”。诗人的情义在酒中得到升华,每一句都如吟着醇香的黄酒,品味着不同的人生。
  如果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那么黄酒无疑为“天堂”二字添上了独一无二的味道。惠泉黄酒是“苏式老酒”的典范,明人冯梦龙的《醒世恒言》中,已写过“惠山泉酒”之名。清代年间,惠泉酒已是进献帝王的贡品。曹雪芹更因此把它写进了《红楼梦》,其中贾府上下日常饮用的多为黄酒,无酒不成席。荣宁二府无论是节日庆典、寿诞宴席,还是宝玉与姐妹们吟诗小酌,都离不开酒。书中与酒相关、靠酒推进的情节也有不少。曹雪芹对酒有着特殊的偏爱,朋友诗中咏及曹雪芹的生活,由“卖画钱来付酒家”、“举家食粥酒常赊”就可以看出。
  而能与“苏式老酒”媲美的恐怕只有绍兴黄酒了。
  绍兴自古以来无处不酿酒,无处没酒家。街道两侧大大小小商铺紧挨着,墙上、竿上挂满腊鸡、腊肉等,空气里充斥着黄酒的糯香和腊制品的咸香。深吸一口酒香,酒未醉人,人已自醉,是只有绍兴才有的味道。“女儿红”的传说,使得酒乡远远近近的人家生了女儿时,就酿酒埋藏,嫁女时就掘酒请客,形成了独特的风俗。
  不过,在当代中国,相信不少人是从近代作家鲁迅的文章《孔乙己》里描述的咸亨酒店和孔乙己这个人物才约略知道绍兴黄酒。家在绍兴,鲁迅对绍兴黄酒自有特别的感情。从鲁迅故里景点的入口,沿窄窄的青石板路一直往里走,沿途就会看到好几家“咸亨酒店”,而且每家门口都站着一尊孔乙己塑像,让人难辨真伪。鲁迅笔下的孔已己是唯一穿着长衫站着喝酒的人。“是现钱,酒要好”,说的便都是绍兴黄酒。
  品一杯黄酒,看一出社戏,坐在乌篷船里,行走在水上绍兴的街巷中,是怎样的一种恬适!
  历久弥香
  《舌尖上的中国》里这样评价绍兴黄酒:“黄酒厚重而绵长,中国人可以从这一种饮品里,同时品味出柔和刚两种境界”。凡是好酒,必有芳香。凡是历史名酒,也必然浸融了深厚的文化精髓。
  黄酒生性温和、风格雅致,酒文化古朴厚重,传承人间真善之美、忠孝之德;儒家内涵讲究中庸之道,主张清淡无为,宣扬仁、义、礼、智、信等人伦道德。黄酒既无白酒的张扬,也没有啤酒的寡淡,而是柔和温润。细细体味,黄酒与儒家文化可谓一脉相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华夏五千年文明滋养出的黄酒文化与习俗,都包含着人们对于生活的理解,以及内心对于真善美的诠释。
  儒家把“中”与“和”联系在一起,主张“和为贵”,中庸之道无处不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黄酒兼备协调、醇正、柔和、幽雅的综合风格,恰如国人“中庸”之秉性。黄酒的“中和”恰好与儒家的“和为贵”理念不谋而合。“仁”是儒家思想的中心范畴和最高道德准则。孟子经常以“仁义”并重,而“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黄酒承载着释放人们的精神,表达情感,惠泽健康,这与儒家崇尚“仁义”,主张“天地人合一”的精神境界是息息相通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自古以来,“忠孝”便是中华名族的优秀道德传统,而黄酒生性温和,在满满的中国酒文化中,黄酒的文化习俗始终以“敬老爱友、古朴厚道”为主题,与儒家的“忠孝”一脉相承。
  有人说,黄酒之“黄”不仅指它的色泽,还是哺育华夏子孙的母亲河——黄河之“黄”;是生养炎黄子孙的大地——黄土地之“黄”;是华夏始祖黄帝之“黄”;还是我们国人肤色之“黄”。民族的便是世界的,黄酒作为“国酒”的确当之无愧。
  酒香不怕巷子深。虽然一直都不温不火,黄酒却还是深得人心。随着第一夫人携经典国货出访坦桑尼亚的新闻在坊间流传开始,除了珠宝首饰、定制成衣和工艺品,绍兴黄酒也在人们心中树立起了经典国货的形象。
  其实早在新中国建国初期,周恩来总理便将保护和发展绍兴黄酒列入国家议事日程。作为绍兴人的周恩来对家乡这一特产充满自豪,直到晚年他自己也依旧保持绍兴酒加温后饮用并配以花生和豆腐干下酒的传统。国家领导人中对黄酒青睐不已的还有邓小平。1985年9月,邓小平用绍兴黄酒宴请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并将四瓶精装绍兴黄酒送给了尼克松,到晚年他每天总要喝上一杯绍兴黄酒。
  黄酒还有“液体蛋糕”的美誉,在于它能气通血脉、厚肠胃、润皮肤、散湿气、养脾气等,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体内代谢产物的排泄,改善人体内环境,提高心血管系统的抗病能力,是理想的药引子。
  中国文化几经变迁,留至今日的国粹少之又少,而黄酒成为硕果仅存的一个,给了一个民族性格最深刻的注脚,见证也伴随了中国儒家文化的起源与兴盛。馥郁浓厚的口感,厚重的文化底蕴,传至今日仍旧不变的温和圆润,黄酒的确配得上“经典”二字。
其他文献
为进一步鼓励、扩大全民阅读,吸引广大读者积极参与阅读活动、分享阅读经验、推荐好书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2015年全民阅读报刊行"悦读改变
9月8日,58岁的扎尔达里结束了其5年的总统任期,正式卸任。他也成为巴基斯坦历史上首位完成任期的民选总统。
插胃管鼻饲是昏迷患者补充营养及给药的重要途径,而气管切开术是昏迷患者常实施的手术,所以在临床实践中给昏迷并气管切开患者插胃管的操作非常多见,但一次成功率相对较低,为此我
<正>探究教学在小学自然学科教学中地位重要,而观察活动又在探究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观察兴趣的激发和观察方法的培养是充分提高自然学科探究育人实效性的关键所在,唯有将
我院2000-03~2005-10收治结核性胸膜炎患者96例,经精心的护理均痊愈出院,护理体会如下。
上海市医药学校隶属于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秉持“依托行业、面向上药、服务产业”的办学宗旨,坚持“本土化、国际化、数字化”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医药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各种生存挑战扑面而来,中国的中小企业已经到了生死关头,活下来才是硬道理  近几年来,一直顺风顺水的中小企业,遭遇多个发展瓶颈。其中老生常谈的问题是成本上涨: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劳动力成本也扶摇直上,且上涨速度之快,让不少中小企业措手不及,他们根本来不及建立预防经营危机的防火墙。原材料成本以及劳动力成本高企,大大压低了中小企业的利润空间。此外,人民币升值也让中小企业苦不堪言,他们不再具备低价优势,因
21世纪的奇特特征是人类正遭遇生物圈危机。人们试图从文化层面掩饰这一事实,指出危机或是不真实的(根据政治右翼势力观点),或是无须给予真正回应的(根据政治核心圈观点)。这一现
网络问政是依托官方认可的互联网平台进行的网络政治参与活动,它是公民参与政治的重要途径,也是拉近公民与政府距离的重要手段,对推进民主政治具有重要意义。思想政治教育是
1 病例报告16岁,未婚。因经期左下腹痛逐渐加重3a,发现盆腔包块1个月,于2005-04-07入院。既往体健。月经13 5/28 d,量中,痛经。LMP:2005-04-06。查体:一般状况好,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