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大学生心理状况的透视

来源 :领导科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4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 对本校低年级大学生进行的随机问卷调查,不仅清晰地展现出低年级大学生较强的孤独、茫然无助与精神压力较大之心理状况,亦可窥视出其心理问题的主要根源,即在高压与外在诱惑条件下的自我迷失。为了有效地预防与排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应着重从破妄归真、重回自我的基点上,全方位、多渠道地帮助学生破除妄念的干扰,重新认识自我,使其回归健康快乐的本真状态。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状况 透视 自我
  【项目基金】 本文系广东省肇庆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从庄子的人生哲学看当今大学生的人生困惑”(课题编号:201223)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周黄琴,肇庆学院副教授,博士;刘习根,肇庆学院思政部讲师,哲学博士。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4)10-0056-03
  近年来,大学自杀、暴力等现象频现报端,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无不让人担忧,亟需重新审视之。本文试图在问卷调查的事实基础上,对当今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作一定的探讨。
  一、当今大学生主要的心理表现
  尽管当今大学生的主要心理表现会随着年级的变化而变化,但从问卷的调查来看,大一与大二的学生还是存有一定的共同性。
  1. 自我封闭与孤独
  从问卷调查情况来看,大一只有12%的学生觉得大学生活不孤独,而75%的学生感到有点孤独,其中有13%的学生感到极度孤独。即便是大二学生,亦只有19%的学生感到完全不孤独,而70%的学生感到有点孤独,11%的学生感到极度孤独。就数据而言,虽然大一学生的孤独比例要高于大二学生,但整体数据变化并不大。如果说大一学生的孤独感更多的是来自于环境的变化,那么经过一段时间的大学生活,其孤独感必然会大幅度降低,但是大二仍旧有81%的学生感到孤独。因而,对于学生的孤独感,我们不能简单地归结为生活与学习环境的变化,其中理应还存在着更为复杂的因素。
  据调查,大一有55%的学生不太愿意主动结识新朋友或与陌生人讲话,3%的学生完全不主动交朋友。即使到大二,仍有44%的学生不愿主动结识新朋友,甚至6%的学生完全不主动交朋友。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超半数学生的孤独感并不是来自环境,而更多的是自我内心世界的封闭,即不愿主动与人沟通交流,甚至有些学生在内心上还对与人交流存在着强烈的排斥心理。正因此源,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孤独感不但没有消解,反而在自我封闭思想的强化下,更不愿主动与人交流,导致了自我封闭式的孤独以及这种自我的封闭走向的趋高性。
  2. 茫然与无助
  对于大学目标或未来的人生规划,大一只有21%的学生有着明确的目标,并知道自己该如何去实施,而57%的学生虽有极其模糊的目标,但不知如何实施,17%的学生毫无目标,甚至还有5%的学生认为没有目标,混日子的生活还挺好的。与之对应的大二学生比例分别为24%,53%,20%和3%。就数据的显示来看,两个年级都有70%以上的学生在目标的建构上或在措施实施等方面感到极度茫然与无助。
  从学生表现出的茫然感来看,既有学习上的困惑,亦有生活中的人际交流困惑,特别是对未来人生职业与出路的茫然:未来到底要从事什么职业,如何提高学习成绩,现学专业是否对日后从事的职业有帮助,如何与人交流,以及如何谈恋爱,等等。可以说,茫然与无助之感贯穿于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还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极大之影响。
  3. 精神压力较大
  据调查,当今大学生的压力不仅涉及面较广,而且强度大。如大一只有5%的学生感到没什么压力,而40%的学生认为目前压力很大,52%的学生认为压力一般,3%的学生甚至感觉目前快要崩溃。即便是大二的学生,只有2%的学生感到没什么压力,50%的学生感觉目前压力很大,44%的学生感觉压力一般,4%的学生感觉自己快要崩溃。从以上的数据来看,学生的压力并不会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降低,反而是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加。
  从压力的具体表现来看,大一有59%的学生认为目前最大的挫折在于学习成绩不理想,17%的学生认为就业竞争太激烈,16%的学生认为经济困难,3%的学生认为是恋爱不成功,5%的学生认为不适应宿舍生活。而大二学生的相应比例为43%,33%,11%,8%和5%。从上可知,学生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学习、就业、情感、经济、交往等方面。而且,从数据的变化来看,大二的就业与情感压力明显要高于大一,而大一的学习与经济压力则要高于大二。事实上,这些数据无疑是对学生心理感受程度强烈与否的一种直接反映。无疑,这些压力如若不能得到很好的疏通,以及有效地化压力为动力,其将成为学生心理问题的一大导火索。
  二、心理问题之主源:自我迷失
  對于学生的心理问题产生因素,我们不能简单笼统地归结社会、家庭、学校等因素,而应该从更深层次的面向去分析。
  1. 高压下的迷失
  当前,大学生不仅要面对学习压力,而且还要承受就业与经济等众多压力。就经济而言,学生既要担负起一定的学费,还要承载较高的生活费,这对家庭困难的学生来说,无疑具有较大压力。这种力量又会反过来强化学生对日后高薪职业或多挣钱的强大愿望。可事实上,在就业方面又并非如学生所愿,期望值与现实形成强大的落差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彷徨无助感。
  在学习方面,当今大学生所要面对的学习压力较以往大学生则更大,因为他们既要顺利地通过各门专业课程和英语、计算机等众多公共课的考试,而且还要选修一些通识课与公选课,同时为了增加就业率,还要参加各种等级、职业证等考试。面对如此纷繁多样的课程与考试,较多学生不仅感到迷茫,更是迷失了自我,即既不知自己真正需要学习什么,以致别人参加或报考什么,自己只知一味地盲从而没有目标与规划,在学习方法上亦不能确定出具有自我特色的学习方式。无疑,这种茫然的状态不仅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兴趣,而且还会加速学生失去信心,出现自卑感与厌学情绪,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消极心态。   在人际关系方面,部分学生亦感到压力重重,不仅难以适应宿舍生活,亦不知如何处理同学、朋友,特别是异性之关系。首先,教育主体在此之前,更多的是关注于学生们的求知面向,而较少关注与培养学生们的实际能力。其次,一部分学生由于父母的长期呵护,养成了比较任性之性格,一旦遇到不如意之处就易发怒,不够冷静。而且大学人才汇聚,一些学生原有的优越感势必受到极大冲击,失落、无方向的同时易在日常的人际交流中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的感受,但又特别在意同学、朋友以及老师的评价,故而导致内心世界极度矛盾与彷徨。再次,大学生已进入青春期,潜意识中必然有着对异性的渴望,但由于缺乏经验,以致不少学生一旦遇到异性却反而感到极度紧张而不知所措。
  2. 引诱下的迷失
  从社会观念来看,整个社会的导向趋于物质化的追寻,甚至在部分人的心中,钱是万能的,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挣钱。这种偏执的取向无疑容易导致国民陷入粗俗、躁动、无责任的危机之中。正如邵道生在《中国社会的困惑》中所指,当今国民的心态已陷入物欲化、冷漠化、粗俗化、躁动化、无责任化以及虚假化的状态之中。而这种心态却不断地侵蚀着清净之校园,乃至部分学生无法静心读书,处于极度的散乱状态。据调查,大一有13%的学生认为自己经常处于无聊之中,8%的学生经常处于郁闷之中,10%的学生经常处于烦躁之中。而大二却有17%的学生经常处于无聊之中,4%的学生经常处于郁闷之中,9%的学生则经常处于烦躁之中。躁动化的社会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造就出了学生的急功近利之心,即凡事从世俗功利的角度出发,即使在读书方面也是趋向于功利性色彩很强的工具书,这也加速了学风的极度下降与造假现象的严重化。
  无疑,当今大学生所面对的诱惑非常之多,不仅有大量日常奇异品的诱惑,而且还有大量电子产品以及游戏、网络、电视剧、众多机构与兼职等方面的引诱。据调查,除上课时间外,大一有45%的学生通常打游戏或上网聊天,12%的学生则经常四处游玩,22%的学生则参加社团活动,只有21%的学生在学习。大二则有36%的学生通常打游戏或上网聊天,14%的学生经常四处游玩,18%的学生参加社团活动,有32%的学生在学习。
  综上所述,部分学生容易在高压与外在引诱下而迷失自我,以致陷入躁动、焦虑、迷茫、自卑、孤僻、抑郁、网瘾等危机状态之中,从而由原本引以自豪的骄子变为消沉的迷途者。然而这种状态无形中致使学生在内心上不断地远离人群,亦进一步强化其内心的自卑、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如若不能及时找到破解这些困境的办法,那这些学生将在迷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以致难以回头。
  三、破妄归真,重回自我
  在笔者看来,真正心理健康的人应是对自我有着充分认识,并使自我内在本性得到充分发展的人。早在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就提出“认识你自己”。在他看来:“未经理性审查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一个人只有真正认识了他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
  当今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根源在于没有真正认识自我,以致很容易被外在的观念、环境、物质等所牵引,陷入迷惘之状态。据调查,大一有9%的同学根本没有对自我进行认识,而大二却有11%的同学则对自我完全处于茫然状态,虽有32-44%的学生对自我有一定的了解,但持否定态度,没有树立出自我的主体性。一个没有主体性的人,无疑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与引诱而迷失自我,以致无法确定出符合自我本性的人生规划,亦无法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当面对压力时,大一有26%的学生认为想行动又觉得力不从心,并不知如何下手,25%的学生认为走一步算一步,1%的学生选择逃避。即使到了大二,仍有21%的學生觉得力不从心,16%的学生选择走一步算一步,2%的学生选择逃避。对自我缺乏正确的认知,不仅生活缺乏有序规划,而且还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与评价,以致在问题的处理上缺乏判断力而导致茫然失措,甚至陷入极度自卑的境地。因而,为了有效的预防与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无论学校还是家长,都必须立足于破妄归真、重回自我的基点,制定一些具体措施或营造出重塑自我的氛围与环境,让学生重新找到自我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既然要重回自我,我们必须要“破”,即破除遮蔽学生本真之我的一切妄念,使其本真之我得以自然显现。正如陈鼓应先生所云:“人世上,一切的是非争论都由偏执的我见所产生。丧我便是摒弃偏执的我。吾乃是开放性的、本真的自我。摒除了偏见与独断之后所呈现的真我,才能从狭窄的局限性中提升出来,从广大宇宙的规模上,来把握人类的存在,来体悟人类自身的处境,来安排人生的活动。”
  对学校而言,不仅要有严明的规章制度与纪律规范,而且还要通过多种渠道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破除旧有的狭隘的错误观念,使学生重新认识自我生命的价值。例如在入学之初,学校不仅可以开设一些关于大学生活的讲座以及职业规划教育,而且还可以通过以班级为组织的形式设立一些关于人际交往、生命价值、社会世俗观念、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讨论,以期让学生既可以较快地适应大学生活,又可以重新审视自己原有的观点,从而更快地认识自我。同时,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开展一些大学生志愿活动,即“通过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的自我投入,个体获得多样的自我透视角度以及积极情感,从而能平衡自我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在社会背景中客观地定位自我,获得自我认同”。另外,学校还可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设一些有针对性地提高自我涵养与反思自我的选修课程,如苏格拉底哲学、老庄哲学、禅宗思想等,以便强化学生对自我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安秋玲.大学生心理困惑及其根源探寻:基于自我同一性理论的视角[J].全程教育展望,2009,(12).
  [2] 陈鼓应.老庄新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责任编辑:刘芳玲
其他文献
鲁政字[2018]127号烟台市人民政府:你市呈报的《关于设立长岛省级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的请示》(烟政呈[2018]30号)收悉。现批复如下:一、同意设立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
期刊
[目的]了解北京市社区居民喂养宠物的基本情况及对宠物传播疾病的认识。为预防因喂养宠物而感染传染性疾病提供基线数据。[方法]选择北京市6区(县),然后按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
【内容提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强化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养成,对保持和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具有示范效应。党员领导干部强化作风养成,思想基础是根本,廉洁自律是保证,求真务实是关键。  【关键词】 党员领导干部 作风养成 问题  【作者简介】 姜小生,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军队管理系副主任,硕士。  【中图分类号】 D2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
[目的]使护生在1个月的实习时间熟悉手术室工作。[方法]建立指导老师负责制度和评教评学制度,按照教学计划,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根据不同周次分阶段突出重点
鲁政办发[2018]19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
期刊
【正】从懂事开始,父母和老师就教育我们要敢于负责,只要是自己做的事情,就要坚决负起责任来。当时,我们对"负责任"的感觉和理解,就是做老实人、做老实事、讲老实话。从军20
新闻处处有,就看你能否识别其新闻价值。 1991年3月2日,早上,在上班路上,我碰到一位多日不见的朋友。我们边走边谈,朋友说;“昨天公司医院出了一件怪事,一个才8个月的小毛头
[目的]为了降低妊娠高血压产后高血压的发生率。[方法]根据客观因素设立观察组与同期对照组及历史对照组,3组进行对比经统计学处理,论证妊娠高血压产后血压转归与围产期干预的
医院顾客导向是指在医疗质量、服务、价格等方面迎合顾客需求、满足顾客需要。这也正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内涵。本文简要介绍了CI战略,CS战略和CL战略的产生、内涵及其作用
[目的]了解1985年和2005年黄石市7218岁儿童青少年学生体质的变化情况,为制定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规划提供依据。[方法]现场调查和数理统计。[结果]7—18岁不同性别各年龄段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