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A在腹主动脉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及对EVAR术前及术后内漏的评估

来源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oyee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腹主动脉瘤(AAA)术前诊断及评估AAA腔内隔绝术(EVAR)后内漏的价值.方法:以2017年1月—2019年1月就诊的116例高度疑似AAA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MSCTA和数字显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并进行术前评估,确诊的患者行EVAR,术后定期进行MSCTA随访,观察是否发生内漏.结果:116例疑似患者经DSA确诊112例,MSCTA检出110例,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8,P=0.518).MSCTA和DSA在瘤体直径、瘤体长度、近端瘤颈直径、近端瘤颈长度、近端瘤颈与瘤体夹角、肾下腹主动脉直径等参数的测量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A和DSA在EVAR术前评估中,对分型、形态、病变部位以及血栓、内膜钙化、累及动脉等临床特征上的检出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VAR术后1年随访过程中,共发现15例内漏,发生率为13.39%,均为Ⅰ型内漏,其中10例患者为支架近端内漏,5例患者为支架远端内漏,15例患者在确诊内漏后行球囊扩张术,术中所见符合MSCTA诊断,术后复查,内漏消失.结论:MSCTA可用于AAA的EVAR术前诊断,具有高度准确性,简单安全,并可用于术后内漏随访,值得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帕金森病因其神经精神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其发病机制不明,当前仍然以药物治疗为重点.以左旋多巴为主的药物治疗可以通过补充黑质纹状体内的多巴胺来缓解以静止性震颤为主的临床症状,但其药物不良反应较大,同时药物时效性难以长久维持.探明导致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寻求新的干预靶点是未来防止病情发展的关键,而肠道菌群失衡导致的大脑神经功能障碍即“肠-脑”通路受阻可能是其重要机制之一.
目的 在预测miR-217对泛素特异性蛋白酶7(USP7)靶向作用的基础上探讨USP7在HepG2.2.15细胞中的促炎机制.方法 将HepG2.2.15细胞分为对照组、转染组(siRNA-USP7)和阴性对照组(siRNA-NC).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谷丙转氨酶(GPT)及谷草转氨酶(GOT)的含量;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病毒性肝炎e抗原(HBeAg)的含量;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测定USP7、核因子κB p65(
研究者作为临床试验的实施者、试验质量及受试者权益和安全的直接责任人,是临床试验的关键主体.本文根据新修订的《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结合药物临床试验注册核查发现的研究者相关问题,从检查员视角分析和探讨新修订的GCP对研究者的要求,为研究者在药物临床试验实施过程中更好地履责提供借鉴.
目的:研究超声微血管成像(SMI)联合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TI-RADS)在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中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患者共118个实性甲状腺结节的二维超声、SMI图像,并进行TI-RADS分类,对照手术病理结果,分析各种诊断方法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绘制ROC曲线,比较曲线下面积(AUC).结果:TI-RADS分类诊断的敏感度为91.67%,AUC为0.905;联合SMI后诊断的敏感度为97.22%,AUC为0.915;联合后AUC大于联合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的:研究颈动脉超声造影联合血清含Ⅰ型血小板结合蛋白基序列的解聚蛋白样金属基质蛋白酶4(ADAMTS-4)及骨保护素(OPG)在判断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将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因近半年内发生非致死性缺血性脑卒中而择期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82例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患者术前行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检查,并采集其血液样本,检测血清ADAMTS-4、OPG水平,并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与血清ADAMTS-4、OPG在术前预测斑块稳定性中的
目的:研究最大信号投影(Maximum intensity,IMAX)、峰值强度(Peak intensity,PI)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患者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20年2月在我院进行诊断并治疗的136例PTC患者的资料,按照患者颈部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分为两组,淋巴结转移组患者60例,未转移组患者76例.分别对不同淋巴结转移患者的MVD、IMA
目的:探讨18F-FDG PET/MR在评价乳腺腺癌分期及复发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18F-FDG PET/MR检查的29名乳腺癌患者的资料,由2名核医学科医师对PET/MR图像进行诊断评价.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乳腺癌PET/MR分期和病理金标准的诊断一致性;采用诊断试验评价指标评估PET/MR对复发检测的应用价值.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 22.0.结果:18F-FDG PET/MR术前临床分期与金标准的诊断一致性较高(Kappa值=0.892).PET/MR检测复发的灵敏度为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在监测早产儿经上肢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尖端定位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5月—2020年4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早产儿200例,均需经上肢行PICC.根据此过程中是否应用超声监测导管尖端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102例早产儿应用超声监测置管,对照组98例早产儿应用体表预测量法盲穿置管,两组穿刺成功后均用X线复核定位.总结比较两组间穿刺的总成功率、一次置管成
目的:探讨乳腺癌MRI间接表现征象对于预测远处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7年1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患者的MRI影像及临床资料,收集数据包括年龄、血管增多、周围水肿、皮肤增厚、乳头回缩、异常导管、周围实质受侵、胸大肌受累及腋窝淋巴结增大,分析间接征象及数量与远处转移的关系,P0.05)、水肿(χ2=0.61,P>0.05)、导管异常(χ2=1.452,P>0.05)、胸大肌受累(χ2=1.057,P>0.05)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接征象数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间接征象
目的:研究18F-PSMA与18F-FDG双核素PET/MR显像在前列腺癌术前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6月—2021年8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核医学科同期接受18F-PSMA及18F-FDG PET/MR检查的33例可疑或确诊前列腺癌的患者.记录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及相关统计分析.结果:18F-PSMA PET/MR对前列腺癌检出的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71.43%,阳性预测值为92.86%,阴性预测值为100%,诊断准确度为93.94%.18F-FDG与18F-PS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