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Zn-Cu系200℃低铜侧的相平衡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duo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熔制了Al-Zn-Cu系的1 3个不同成分的合金,并进行了组织均匀化和平衡冷却至200℃的缓冷处理.通过显微组织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和电子探针微区成分分析,测定了这13个合金的相组成及成分.结果表明,在200℃时,富铝角a相的Zn、Cu、Al含量(摩尔分数)分别为6.7%、2.0%和91.3%,确定了T'相的成分范围以及Al2Cu3相中Zn的溶解度(摩尔分数)小于4.4%,绘制出了Al-Zn-Cu系200℃低Cu侧的等温截面相图.
其他文献
采用磁控溅射法制备了TbDyFe超磁致伸缩非晶薄膜,研究了真空热处理退火及软磁性Fe薄膜的交换耦合作用对TbDyFe超磁致伸缩的低场磁致伸缩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真空退火处
采用扩散烧结法制备了Mg2Ni0.75Cr0.25合金,然后与纳米TiO2颗粒混合球磨得到纳米复合材料.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纳米复合材料由Mg2Ni-Ni复相合金和纳米TiO2组成,平均晶粒度
研究了采用Al-Zr(CO3)2-KBF4组元通过熔体反应法原位合成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分析表明:内生增强相颗粒为ZrAl3、ZrB2和Al2O3,粒度为3~4μm,且
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Ni控制掺杂的InVO4可见光催化剂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差热-热重分析确定InVO4晶体结构及合成工艺;采用UV-vis分光光度计测定了薄膜的光吸收特
研究了AM60铸造镁合金与H62铜合金、LY12铝合金组成的电偶对在北京地区室外曝晒3个月和6个月后的大气电偶腐蚀行为及规律.结果表明:镁合金始终是电偶对中的阳极,当其与H62铜
采用交流阻抗法研究了工业纯铝L3阳极氧化膜在中性NaCl溶液中交流阻抗谱的变化规律, 比较了未封闭处理与沸水封闭处理后氧化膜的交流阻抗谱的差异, 并结合等效电路分析了氧化
利用自行研制的交替变向电磁场凝固装置,采用对比实验方法研究了交替变向电磁场对Al-5%Cu合金晶粒度、集中缩孔、分散缩孔和缩松以及致密度的影响规律及机理.结果表明:交变电
采用熔融纺丝法制备了玻璃包覆纯铜微丝,对微丝进行了组织观察以及尺寸和缺陷表征,提出了不同冷却条件下的纯铜芯丝凝固过程模型,讨论了制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
研究了放电等离子烧结和高压烧结工艺条件对MA Fe73.5Cu1Nb3Si13.5B9纳米晶粉末的烧结块体合金的组织结构与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球磨70 h后,获得了单相a-Fe纳米晶(约9.5 r
通过采用最小二乘法和C语言编程拟合热粘塑性本构方程中的待定参数,并在此基础上对绝热剪切带内温升进行了估算.将估算结果与有限元模拟结果进行比较,两者吻合较好.绝热温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