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爱美,总怕老;不怕老,总怕死吧!"从短期、中期、长期来看,晒太阳有各种的危险。
什么人需要防晒
不分男女、不分老少"紫外线可没有性别歧视!" 专家强调。
专家每天早晨洗完脸之后,也擦上防晒乳液,再吃早餐,过了半小时防晒乳液发生作用之后才出门。
"男性同胞要下定决心做防晒。"专家建议。
皮肤科专家建议一般上班族,早晨擦过防晒乳液之后,如果进了办公室之后没有再外出,只要在中午出去吃饭前,再补擦一次即可;下午下班时如果还有阳光,就要再擦一次。
如果是常在户外的外勤族,就要勤于补擦。因为在户外皮肤会出油、冒汗,每两小时左右就要补擦一次。
而且紫外线的伤害是累积性的,所以防晒工作永远不嫌早,永远不嫌迟。
"防晒要从小做起。"皮肤专家说。
儿童时期如果过度暴晒在阳光下,将造成皮肤组织结构的加速变化,最常见的就是提早产生皱纹,或是皮肤变得脆弱敏感。
什么时候防晒
不分夏冬、不分阴晴。
冬天阳光稍弱,但依旧有紫外线。
专家建议,把防晒纳入每天的基础保养中,早晨洗完脸、擦了化妆水后,就擦防晒乳液,而且"每天都这样做,就算冬天也一样。""阴天最容易晒黑,"专家说。
因为长波紫外线可以穿透云层,依然可以晒黑皮肤,可是人们却因为阴天而疏于防晒。常见的例子就是趁着阴天去打场高尔夫球,却黑着一张脸回来。
准备哪些防晒品
帽子、伞+防晒乳(SPF15预防UVB&UVA)
防晒除了防晒乳液,还要善用帽子、伞、太阳眼镜等物理性防晒工具。
专家建议平常包包里一定有一罐防晒乳液、一把折伞,家里还有十几顶的帽子搭配衣服。以前防晒乳被视为化妆品,在1978年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已经认定防晒乳是保护皮肤结构功能的外用品。
UVB : 紫外线的一种,破坏皮肤表层,令皮肤红痛及变黑。
UVA : 另一种的紫外线,祸害较大,会深入皮肤破坏肌肤的胶原蛋白,令皮肤松弛衰老及出现皱纹。
PA : 抵御 UVA 的代号,加号越多表示保护能力越高,最多是 4 个加号。
SPF : 是指防晒指数 (Sun Protection Factor),而每个人的皮肤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都不同,例如 :部分人在阳光下晒 3 分钟便会发红,但部分人的皮肤,却可以在阳光下暴晒 30 分钟后才转红, 而 SPF 度数就是延长你的皮肤免被晒红晒伤的时间指标;换言之,如果你涂了 SPF 8 的防晒品,你的皮肤在阳光照射下变红的时间就会延长 8 倍。
就型号而言,防晒品主要分清爽、抗水、抗汗等,建议日常使用选清爽型,户外及运动选清爽抗汗型,水上或剧烈运动选抗水抗汗型。
在哪些地方需要防晒
无时无地。
酷日下的海滩,日头赤炎炎,大家都知道必须擦上防晒油。
但不是到海滩才需要防晒,只要有太阳,就需要防晒。
如果不出门,坐在窗边,亦会受到紫外线的威胁,因为UVA还是可以穿透玻璃,最好装上窗帘。
医院的门诊室有着长长的窗帘,专家说,"这不是为了隐私,是为了保护。"
"享受玩水的乐趣,却不要玩水的后遗症。"专家说。
如何防晒
能避则避,能躲则躲,并适时补充防晒乳。
充分利用骑楼、树阴、建筑物的阴影遮蔽阳光。
涂防晒品时,千万不要忽略了脖子、下巴、耳朵这些地方,以免造成肤色不均,变成大花脸。你的嘴唇也需要细心的呵护,白天的高温使唇部的水分蒸发得很快,更容易受到阳光的伤害,应涂上具有防晒和保湿双重功效的护唇膏。
防晒乳每两小时左右,就要补擦。喜欢钓鱼的人,不要忘记大腿也要防晒。
在平日只要用 SPF 15-30 度便足够,并最好用可同时防御 UVA 及 UVB 的产品,但你不需用 SPF 值太高的防晒选择,因产品本身除了不会特别加强保护肌肤的效果之外,也会加重肌肤的负担,令你有黏腻腻的感觉,更会阻塞毛孔,引起黑头、粉刺甚至暗疮问题。
要进行户外活动的话,则应选择 SPF22-30 的防晒品;在日晒前至少 15 分钟涂抹,特别是头、面颊、额、肩及眉间等,让肌肤有足够的时间吸收。如进行水上运动或戏水时,更应使用 water proof 的防晒品;同时,不管你之前涂上的防晒品 SPF 值有多高,亦必须于每两小时再补充。
补给: 长时间日晒后,多喝开水,以补充身体失去的水分。
降温: 使用毛巾包裹冰块放在发红发热的肌肤上,直至肌肤感到凉爽。
镇静:将西瓜皮敷在晒红的皮肤上,因西瓜皮含维它命 C 和水分,因此可以温润皮肤。另外,亦可用芦荟肉敷在肌肤上,同样有镇定消炎作用。
滋润:最后涂抹一层具高度水分的润肤乳。
饮食防晒:在强烈紫外线照射下,体内会产生大量自由基,导致细胞氧化,令雀斑、黑斑和皱纹涌现,而 SOD 是人体内的一种抗氧化物质,能中和自由基,如果我们吃足够的 SOD 便能令肌肤回复白皙光泽。
很多天然食物都含有 SOD,例如蔬菜、绿茶、葡萄、维他命 C 和 E 等,或可试由红酒素、维他命 C、维他命 E 及纯天然蜂皇浆组合而成,均具有效的抗氧化功能,提供丰富的 SOD,保持肌肤白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