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追忆

来源 :书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lilong_lium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甲骨文作为我国最早成熟的文字,记录了商代征战、狩猎、生育等鲜活的历史。其弥补了上古时期文献缺乏的重要一环,也使中国书法史溯源向前推进1000多年。通过分析甲骨卜辞的线
2018年12月7日,上海博物馆将于四海之内征集的董其昌及与其相关联的作品154件汇于一堂,举办了“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一时间海内书家、学者云集上博,一睹真迹为
初识君诚,是在6年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杜大恺水墨高研班上。当时,我任大恺先生的助教,虽说只是做点管理工作,但也诚惶诚恐。这一期高研班有近20名学员,来自全国各地,近则山东
巩义石窟寺北朝造像题记书法为民间俗体楷书。本文以巩义石窟寺北朝造像题记为主线,通过论述其刊刻的背景、成因以及演变历程等,来揭示巩义地区北朝造像题记楷书的特点与文化
期刊
中国山水画的南北宗学说是由明代董其昌提出来的。其利弊得失,众说纷纭。但古典山水画的确有南北的差异。最典型的莫过于皴法了。北派尚斧劈皴,南派尚披麻皴。前者是为了更好
昆明兄于书法中最擅长大草,他的作品一方面承晋唐草书之遗法,浑厚古澹;又能迎时代之浪潮,气势磅礴。他用一幅大草作品成功入选第十二届国展,诚乃实至名归。草书之道,兴盛于魏
中国古代的书法教育起源甚早,其依附于经学教育,共生于整个教育系统之中并绵延千年。现代蒙学性的书法教育是一门新兴学科,需要在坚持书法经典性原则的同时,促进书法的当代性
中国画的发展进入21世纪,该如何变革和发展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在全球化背景下,绘画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承载了不同的精神内涵。本文着重以丁亚忠的泼彩写意山水为切入点,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