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探讨了深度过放电对MH/Ni电池负极储氢合金的影响.发现在过放电后,负极储氢合金的XRD结构图中,除了储氢合金的主相外,还出现了十分明显的Al(OH)3, La(OH)3的衍射峰.结合各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讨了深度过放电对MH/Ni电池负极储氢合金的影响.发现在过放电后,负极储氢合金的XRD结构图中,除了储氢合金的主相外,还出现了十分明显的Al(OH)3, La(OH)3的衍射峰.结合各种情况下储氢合金失效的原因,利用化学处理及再熔炼的方法对失效MH/Ni电池的负极粉进行了回收实验,并对比了回收合金与原合金的结构及电化学性能. XRD测试结果表明回收合金与原合金的结构相同,均为CaCu5型.恒电流充放电实验发现,回收合金与原合金粉相比,放电容量接近,放电电位高.循环寿命测试结果表明,回收合金较原合金容量衰
其他文献
选择Ce(SO4)2·4H2O与H2NCSNH为引发体系,控制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6 h等工艺条件,成功合成了一种新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极添加剂-阳离子聚电解质P(AM-DMDAAC),
报道了Gd(Ⅲ)-Cu(Ⅱ)杂核大环配合物的合成. 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喷雾质谱等数据证明杂核配合物的存在. 变温磁性研究结果表明分子内Gd(Ⅲ)和Cu(Ⅱ)成铁磁性偶合.
合成了含—CH2SH和—CH2SOCH3功能团的交联聚苯乙烯钕配合物P—C H2SH*NdCl3和P—CH2SOCH3*NdCl3。 P—CH2SH*NdCl3对丁二烯聚合没有 催化活性, 而P—CH2SOCH3*NdCl3可使丁二
通过高温固相反应合成了铌酸盐K4Nb6O17及Fe3+, Cr3+ (1.0%, 摩尔分数)掺杂的K4Nb6O17, 并采用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扫描电镜等对K4Nb6O17及Fe3+, Cr3+掺杂的K4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