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表现与CT诊断

来源 :新疆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q_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CT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10例经手术或临床证实了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CT影像学及临床表现。结果:缺血性脑梗死继发出血转变多发生于起病4d至2周,CT表现为低密度梗死区内散在斑片状、团块状、脑回状高密度影,以非血肿型占多数(67.27%),预后主要取决于梗死的范围、并发症与合并症及患者的年龄等因素。结论:CT检查能及时发现,明确出血部位及范围,是诊断出血性脑梗死首选和重要的检查方法。
其他文献
民间信仰在乡土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多种参与群体中.妇女的参与显得尤为突出。妇女的参与行为可表现在村庵修建、修庵组织内部矛盾处理、创造灵验故事和举行信仰仪式等四个
业态创新我国原有的零售业态比较单一,基本上是位于商业中心的大型百货商店,凭借其规模大、品种全的优势曾在短缺经济时代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一些盲目投资、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病人心肌肌钙蛋白I(cTnI)、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病人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
纳米无限美好的应用前景,使得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科学家不约而同地断言:纳米技术将推进人类科学技术进入一个新的时代──纳米科技时代。 纳米技术问世到现在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了
近年来,“流动农民”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面对主流的个体主义方法所持的地位结构视角的缺陷,本文试图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视角出发。借靠社会网络理论来分析流动农民外出就业
2006年5月18日~21日,第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市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行。我院院长魏文芳同志、副院长张德新同志、艺术设计系主任姚强同志等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