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节水栽培技术在大豆栽培中的应用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li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随着农业的发展,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和比例有所调整,大豆的种植比例有所提升,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
  一、抗旱节水的重要性
  水资源对于作物的生长不可或缺,对于大豆种植来说也是如此,在大豆的生长过程中需要吸收充足的水分,在干旱的时候需要进行灌溉。但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经常出现旱灾,在作物生长的过程中长时间不下雨,对作物的生长十分不利。因此,抗旱节水技术是提高大豆产量的有效方法,能够有效的降低干旱对大豆的影响,同时,合理的利用现有的水资源。为了提升大豆的产量,提高农业经济收入,急需要抗旱节水技术进行推广。其一,提高农作物的抗旱性,使阜新地区水资源长期缺乏的现状得以改善,实现水资源科学合理的利用,达到节水的目的。其二,通过在一个地区的试点与宣传,将抗旱的效果进行有效的宣传,以便将抗旱节水技术进行有效的推广。
  二、大豆抗旱节水栽培技术
  1、抗旱的关键技术
  在作物的生长之中,其中有三项基本需求就是阳光、水分以及土壤。其中水分是造成作为生长的最重要因素,水分的缺失一般主要就是天气干旱造成的,如果作物在生长之中缺失水分,对于作物生长就会产生不利影响。北方地区由于气候的问题比较干旱,甚至会出现大旱,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导致产量极低,为了有效的防治干旱,减少经济损失,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①建立和完善旱情的预防机制,以预防为主,减少干旱带来的损害。在可以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自然的理解已经逐渐加深,对于天气和气候的预知正在加强,利用科学的手段对气候进行提前的预判,对干旱进行提前的预报,是应对干旱的主要手段之一,为了进一步对干旱进行预知和防范,需要对干旱进行研究、分析、预警。对于目前的科技,已经可以建立完善的预防系统,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卫星遥感技术,结合地面的土壤分析数据,对于旱情的掌控和预知已经逐渐加深,从而有时间去想出对应的策略来应对旱情,将干旱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②抗旱意识的提升。在我国,水资源比较匮乏,无论是生活用水或者农业用水都比较紧张,对应作物灌溉的水资源也是有限的。因此,要合理的利用现有的水資源,提升人们的抗旱意识。对于比较干旱的阜新地区,更要积极的提升人们的抗旱意识,可以通过培训,讲解干旱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对于作物的伤害,是人们从自身的利益出发,从而理解抗旱的意义。
  2、节水灌溉
  当前我国的水资源不充足,尤其是北方地区更是水资源极度匮乏,因此要保证作物的产量,就要充分利用水资源,采用合理的灌溉方式。首先,要从大豆的生长过程进行分析,有三个阶段对水的需求必须满足,大豆才能生长好。这三个阶段分别是大豆的豆苗时期、大豆的开花时期、大豆的鼓粒期。在豆苗时期,如果旱情严重,可以灌溉20~30m3/667m2,这是这个阶段最基本的灌溉需求。大豆的开花期和鼓粒期,一般需水量较大,作为作物成长的关键时期,一般用水量会达到30~40m3/667m2。为了保障作物的生长,还应该做到以下两个方面:①提高节水灌溉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就是要有效的利用水资源。一方面将土渠改成防渗渠进行灌溉,这样可以有效的节约灌溉的水资源。另一方面就是灌溉。在进行灌溉的时候采用管道灌溉可以极大的节约水资源,相比于土渠灌溉可以节水30%~50%。但是管道灌溉存在自身的缺点,就是在灌溉的过程中一定要维护还管道,避免管道出现破裂现象,以至于出现水资源的浪费问题。②节水抗旱栽培。一方面可以采用深耕深松的方式,通过原有土层,有效的加以水量的存储,然后打破犁底层以增强土壤的活性,这样土壤就可以存储较多的水分。土层加厚之后,有助于大豆的根系的生长以及吸收水分的效果。活土层每增加3cm,每667m2需水量就可以增加70~75m3。因此,在节水抗旱的进程中,增加活土层可以有效提升抗旱能力。另一方面是就是大豆的品种上,在种植大豆的时候,可以选择抗旱性比较强的大豆进行种植。抗旱大豆的特点就是根系比较发达,可以更好的储存水分和吸收水分,在干旱的时候通过根系可以给其他部分的生长进行补水。
  3、大豆节水栽培技术
  ①土壤保水剂。在大豆种植的时候,还可以施用土壤保水生化制剂,干旱的时候施用保水剂30kg/hm2,超强保水剂22.5kg/hm2;植物保护3号37.5kg/hm2;要注意的是用法和用量,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去使用,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②化控抗旱制剂。抗旱剂的使用首先要注意时间,大豆种植在当前已经大部分的采用了地膜进行机械化种植,地膜在间隔两米到三米之间,就需要用土进行压实。在覆膜完成之后,这样就可以充分的提升化肥的使用效率,既可以保证土壤的水分,也可以保证土壤的问题,且能够有效的防范杂草,有效的保证了大豆的产量。
  通过以上的论述,在大豆的栽培中使用抗旱节水技术,可以提高大豆的产量,有效的利用有限的水资源,解决了干旱对大豆的影响,降低了损失,提高了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161200黑龙江省富裕县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站)
其他文献
凌力尔特公司推出1.5A、高效率、同步降压型稳压器LTC3600,该器件能容易地并联,以适用于较大电流的应用,而且可用单个电阻器调节至0V。此开关稳压器架构使用50μA电流基准,与单个
马铃薯栽培比较复杂,包括选择品种、施肥、播种等,只有坚持科学栽培,才能保证马铃薯的健康生长,也能提高产量和质量。马铃薯的病虫害防治至关重要,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法,最大程度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确保马铃薯的高产和优质,促进定西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本篇文章主要对马铃薯栽培技术进行探讨,并且提供了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希望对定西的马铃薯产业发展起到参考作用。   甘肃省定西是马铃薯的主要产区之
凌力尔特公司推出具48个独立通道的脉冲宽度渊制(PWM)发生器LT8500。每个通道都有一个单独的可调12位(4096个步进)PWM寄存器和—个6位(64个步进)±50%的校正寄存器。
近年来小麦种植规模正在不断扩大,种植面积逐渐增加,成为我国的第二大粮食产物。随着种植面积的逐渐扩大,出现各种病虫害滋生并蔓延的情况,同时小麦种植的地理、气候、土壤等因素都直接影响到小麦产量。因此为了有效保证小麦产量实现高产优质,就需要采取相应科学种植及防治技术。  1小麦种植技术  1.1土地翻耕  在小麦播种之前首先需对田地进行翻耕,如此一方面是为了通过深翻将土壤中的病菌和虫卵进行暴晒灭菌,另一
农业是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升,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不断提升,更加倾向于绿色无公害食品。为了迎合社会发展需要,大力培育绿色无公害蔬菜成为主流趋势,相较于普通蔬菜产品安全性更高,以其独特的优势在市场上广泛推广和应用。基于此,本文绿色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应用进行分析,把握技术要点,提升绿色无公害蔬菜产量和品质。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培育绿色无公害蔬菜,人们食用后并不会威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