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点滴体会

来源 :现代科学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zw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激发学生内在自主学习的动力。发现并提出问题是一种探索精神,一种自主意识。它是创造的起点,没有这种问题意识,就没有创造性
  。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们遇到的问题都不尽相同,思考的角度也不同,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独立思考,勇于自主地发现和采用一些方法解决问题,教师只有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叶圣陶先生认为,学习作为一种认知活动,是学习者自己的事。“学习的主体是自己,千古不易。自己努力,才有进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启发。
  因为,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是达到不教。如果学生进入这一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来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就能够实现课程标准中教师“教”的职责--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性向。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一、学生能够自己发现的问题让他们自己去发现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人的思维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针对性的、高质量的问题,对于学生个性品格的形成和智力的开发都具有很高的价值。学生能提出问题正反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需求,如果教师能顺着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学,定会使教学更具针对性,有利于克服以教师为中心的弊端,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对学习材料产生浓厚的兴趣。发现并提出问题是一种探索精神,一种自主意识。它是创造的起点,没有这种问题意识,就没有创造性。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
  有教师认为,教材中的问题只有老师才能发现,学生顶多能够找出哪个字不会读,哪个词不理解,至于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问题,他们是不容易发现的。因此,在课堂上,只是老师提问题,学生答问题,学生答不上来老师自己答。实质上,这就是“注入式”的变种。要改革课堂教学,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只有教师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学生才能在学习过程中驰骋自己的思想。
  比如,学习鲁迅小说《药》,我让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地方写下来。有的学生提出了字词方面的疑问,有的学生就提出了一些有深度、难度的问题。如 (1)华老栓到底属于哪一阶层的人物?(2)作者为什么对革命者夏瑜不做正面交代?这两个问题直接涉及教学难点。一个是对小说中形形色色人物如何理解,一个是要从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对以“药”为题的目的中去认识。即使学生不提出来,教师也要在课堂提出来。然而由学生提出来,说明学生在预习文章时作了认真的思考,表现出积极探求问题的主动性,有一种解决问题的欲望。这种主动性正是新课程标准中自主学习意识的具体体现。
  二、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解决
  语文教学大刚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学生知识的获得,必须通过学生积极思考和实践活动。因此,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创设自学的“气氛”,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主渠道。而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又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中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有些学生对语文学习没有兴趣甚至感到乏味。其原因之一是教师过低地估计学生的能力。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是提高他们学习积极性的秘诀之一。教学艺术的最高表现就是让学生自己去探求知识。即使学生一时做不到,也决不能动摇这一原则。事实上,只要老师引导得法,有些问题,学生可以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予以解决。
  我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试验:留一些问题老师不讲,先让学生自己看书研究,等学生都得出答案,而且老师都普遍浏览了一遍以后,再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订正和讲评,效果是比较理想的。比如,《装在套子里的人》有这样几个思考题(1)别里科夫是一个典型的“套中人”,他有哪些套子?(2)、别里科夫为什么要把自己装进套子?(3)别里科夫的口头禅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乱子让他惊恐不安?我让学生自学笔答,不但成绩好的学生能答上来,成绩差的学生也能答得差强人意。我把好的作业推荐给全班,有问题的作业,找出共同性,如语言表述不准之类的问题在全班讲评。使学生从老师的讲评中找到自己 的不足,从而下次更好地独立完成作业。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们遇到的问题都不尽相同,思考的角度也不同,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独立思考,勇于自主地发现和采用一些方法解决问题,还要善于灵活地向学生提出探索性问题,能让学生发散性地运用多种办法解决问题。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的鼓励和表扬非常重要。
  在学习鲁迅小说《药》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鲁迅为什么要刻画华老栓这一人物呢?这一问题涉及作者的创作意图,是一个比较深人的问题。一时间学生还在思考,一个平时学习不太好的学生脱口而出“为唤起民众的觉醒意识”。回答如此准确,这让我很高兴,我我请他谈谈自己的见解,他说是从华老栓这一愚昧、麻木、落后的人物特征中体会出来的。事实也正是如此,
  鲁迅先生刻画华老栓的用意,用鲁迅先生自己的话说,就是要“活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要“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因为当时的国民就是这样愚昧,不觉悟,只有刻画出国民的落后、不觉悟,才能启发群众的觉悟,才能唤醒民众起来斗争。学生能从问题的表面看到问题的深处,这正如新课程标准所说:“有效的教学能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所以即使看似学习成绩很差的学生,也绝不能低估他的潜能,只要充分调动起每一个学生运用眼睛和大脑的积极性,都会 由“臭皮匠”变成“诸葛亮”。
  三、学生不能发现和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和帮助他们发现和解决
  德国文化教育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成为一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
  如果学生什么问题都能自己发现和解决,那就用不着老师了,学生之所以需要老师,正是因为他们在新知识面前有些问题不能发现和解决。这就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帮助。然而,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是必须使学生日后能够自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荷花淀》一文,我启发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不是通过写战火纷飞的战斗生活而是通过写一群农村妇女来揭示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再如《项链》的情节安排,除了文章的情节安排还可能有哪些安排方法?如果你是读者,你认为哪种安排好?由于这两个问题的角度属课文分析以外内容,学生没有去想。教师诱导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的方法。学生只有从课文本身发现课文以外的东西,并寻求自主解决问题的方法,才真正具备了语文学习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学生要学到一辈子自学的本领,教师的作用极关重要。教师不仅要授与学生各科知识,尤其重要的在于启发学生、熏陶学生,让他们自己衷心乐意向求真崇善受美的道路昂首前进。这是教师应尽的职责,也是教师伟大的功绩。”叶老的论述进一步表明,教师只有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他文献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如何在科学教学中落实这个理念,按全新的科学教学法的要求,构建新型的科学课的课堂教学,是科学学科改革的关键。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其实就是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其实就是从注重科学教育的结果转向注重科学教育的过程。一个个科学探究活动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探
期刊
【摘要】 体育课教学目的之一就是追求、挖掘蕴藏在活动中的无穷乐趣,这种乐趣是体育课的活力和生命力。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体育课本身所具有的功能,体育课教学游戏化是一种具有活力和生命力的教学模式,它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出发,在游戏中开展体育教学活动,这种教学形式容易提高学生学练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关键词】 体育课教学;游戏化、兴趣、枯燥  游戏在小学体育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期刊
教育的真谛是育人,育人的核心是塑造人格,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里的“真人”是指人格完善的人,“人本化”教育也是当今教育的新理论之一,而班主任则是这个教育环节中的重要链接。他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领路人,是沟通学校、家庭、社会的桥梁。班主任工作既艰巨又复杂,既细致又琐碎,从某种意义上说:做好班主任工作,需要掌握一定的艺术,
期刊
小学音乐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由于长期受“教唱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老师已经习惯于练声、视唱、节奏训练、学习歌谱、歌词的传统套路,学生仍然是围绕老师的指挥棒运转,其学习的满足感也只能在最后10分钟的个人唱、小组唱、集体唱中获得一些体验。这种教学手段单一、信息量少、活动量小、教学过程缺乏艺术性、创造性的教学模式不能全面体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不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已严
期刊
内容: 立定跳远  目的:1.能让学生知道立定跳远的意义。  2.了解游戏方法、规则,通过游戏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3.能主动参与练习,体会速度感和胜利的喜悦。  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  教学内容: 1.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布置课程内容和要求。  2.准备活动  3.原地高抬腿跑  4.立定跳远练习  达成目标:精神饱满 心情愉悦 动作整齐 发展柔韧  教师活动:1.教师语言要清晰。  
期刊
近几年来,重庆市中招体考项目一直都有掷实心球,很多学生虽然进行了长时间的练习,但不少学生仍对投掷实心球十分怵头,那是因为对该项目技术了解不够,导致投掷实心球成绩普遍不高,大多会在投球时过多失分。因此,提高掷实心球成绩是每一个初三体育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体会,旨在抛砖引玉,与同行进行探讨。  一、首先必须了解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的原理  原地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是一项具有力量性
期刊
【一】春汛  春来了 春到了  雨勤了 滋润万物了。  鸟雀在枝头  草坪上叽喳着  大地披上了绿装  杨枊初露嫩芽  姑娘们脱掉棉裳  小伙儿穿上单装  百花在含苞待放  迎春花儿在枝头上争颜夺丽  诉说着喜悦心情……春来了  飞妖的鸟儿在天空飞舞着观瞅  万物复苏禾苗在舒展着油绿的新颜  庄家汉在用心浇灌着丰收的希望  城市在大阔步伐的豪迈发展  工厂在机声轰鸣中生产  绿色环卫  春的讯息 
期刊
在当今信息时代,科技飞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时代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必须日新其德、日勤其业,才能学为人师,身为世范。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树立新的教育观和师生观。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传播先进文化,弘扬学术精神,造就创新人才。  一、坚持终身学习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  一旦教师停止了学习,教师的工作便如同机械的运作,在机械枯燥的活动中教师将会职业倦怠,将直接影
期刊
学生应该享有快乐的权利。课堂应该成为学生快乐的场所。审视我们的课堂,有许多课,学生是快乐的,如音乐课、体育课、科学实验课、品德与生活、艺术课等,课堂里洋溢着  学生的欢声笑语,可是,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呢?特别是数学课,学生感到快乐的寥寥无几,大多数课堂,学生索然无味,甚至有不少学生因为不快乐而游离于课堂学习之外!那么,数学课究竟能不能让学生快乐呢?我们觉得只要把握住以下几方面,数学课堂一定会快乐
期刊
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塑造、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健康体魄的职责,也是为学生全面发展,落实学校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营造充满活力和生机的校园服务。  一、要对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有正确的认识  1.新课程体育是建立“健康第一”的基本理念  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应该切实贯彻与落实,而“健康第一”的先决条件是不出现任何安全事故,现代家庭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我们学校来说可能只是上千分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