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之名,为和平出征:中国维和30年

来源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xifeng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安定有序的和平国度到战火纷飞的冲突前线,维和战士们时刻与危险相伴。30年来,中国军队先后参加2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官兵4万余人次,16名中国官兵献出了宝贵生命。
   “中国支持联合国在和平与安全领域发挥核心作用。中国的参与经过了一个逐步适应、逐步扩大、逐步提升的阶段,并实现了从简单型参与向建设型参与的转变。
  “我们去维和,是希望能够为当地送去一些和平。”
   2020年9月18日,中国首部海外维和战地纪实电影《蓝色防线》在全国公映。影片中,政治教导员鲁成军即将奔赴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临行前,他被上小学的儿子拉到一边问道:“爸爸,你不会挂了吧?”面对儿子的童言无忌,做父亲的鲁成军一时语塞。
   2020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也是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30周年。30年来,中国军队先后参加2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官兵4万余人次,其中有16人牺牲。
   世界局势依然动荡。2016年,在南苏丹一次冲突中,鲁成军的两名战友遭遇炸弹袭击。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身受重伤的杨树朋还担心着战友李磊的安危。他留下了两句话,“救救我的兄弟,别把我受伤的事告诉我媳妇。”
   联合国维和部队常常部署在冲突地区,安全风险无处不在,而中国“蓝盔”已成为联合国维护和平的关键力量。
   一位维和战士说,维和部队属于围墙,所有的危险和阴暗都被这堵墙所阻挡。
   1.和危险相伴
   在维和任务区,持续的武装冲突,常常波及处于中立方的维和人员;更有一些恐怖组织和犯罪团伙,公然袭击维和部队营地或车队。
   20世纪50年代至今,苏丹连续两次爆发内战。苏丹南部地区于2011年7月宣告独立,随即成为非洲大陆第54个国家。然而,南苏丹持续陷入武装冲突乃至内战,大批平民流离失所,境内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缺失,医疗水平落后,这里也被称为联合国救援“最危险的地区”。
   2015年初,中国军队派出的首批成建制步兵营,就部署在南苏丹首都朱巴地区,编制约700人。根据联南苏团授权,该营担负朱巴城区巡逻、UN House观察警戒、难民营保护等维和任务。2016年7月10日,在保护难民的过程中,步兵营105号装甲车突遭一枚炮弹袭击,燃起大火。车上7名战士不同程度受伤。
   最后,22岁的李磊、33岁的杨树朋因伤势过重,搶救无效,先后壮烈牺牲。
   申亮亮是第4批赴西非马里维和的河南籍战士,当地时间2016年5月31日,他和战友司崇昶在马里加奥营区2号门岗执勤警戒任务。晚上20时50分左右,一辆载满炸药的皮卡车突然高速冲向营门。申亮亮发现异常后,当即发出预警信息,并请求上级支援。与此同时,他向可疑车辆开枪射击,阻止其继续向前冲卡。
   仅仅37秒之后,皮卡燃起大火发生爆炸,火球腾空而起。司崇昶被炸飞身受重伤,申亮亮则压在了废墟下。申亮亮的遗体被战友们找到时,他的身体下面还压着那只烧焦了的九五(式)自动步枪。
   维和士兵的牺牲不会被遗忘。1993年5月21日深夜,一颗炸弹袭击了中国赴柬埔寨维和部队驻斯昆营地,造成2名中国维和战士当场牺牲,多人受伤。之后,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在追悼会的留言簿上写道,“我们对前来帮助柬埔寨的中国工程兵大队两名战士的牺牲极为悲痛。对他们的牺牲,我们真正爱国的高棉人除了把他们的名字镌刻在柬埔寨历史上之外,将无法报答他们的恩情。”
   据中国维和白皮书公布数据,30年来,中国军队先后参加25项联合国维和行动,累计派出维和官兵4万余人次,16名中国官兵为了和平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
  维和部队面对的危险,不仅仅是炮火。
   赴非洲苏丹地区维和部队的战士们,其经历的第一场战斗竟然是“人虫大战”。第一批赴苏丹维和部队战士许林回忆称,夜幕降临后,维和部队营地明亮的探照灯变成了“招虫灯”,长相酷似蚊子的非洲白蚁铺天盖地,嗡嗡袭来。另外,还有一种非洲小咬,体型较小,难以察觉,是传播疟疾和埃博拉病毒的“好手”。
  一系列的危险,没有阻止中国维和行动的步伐。
   30年来,中国军队派出维和官兵的数量和类型全面发展,中国维和官兵的足迹遍布柬埔寨、刚果(金)、利比里亚、苏丹、黎巴嫩、塞浦路斯、南苏丹、马里、中非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维和白皮书显示,2020年8月,2521名中国官兵正在8个维和特派团和联合国总部执行任务。中国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第二大出资国,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兵最多的国家,“中国蓝盔”已经成为联合国维护和平的关键力量。
   2.“中国蓝盔”变与不变
   1992年4月,中国军队向联合国柬埔寨临时权力机构派出由400名官兵组成的维和工程兵大队,首次成建制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国第一批赴柬维和工程兵大队政委高军回忆称,经过十几年的战乱,当时的柬埔寨满目疮痍,“公路炸得一个坑一个坑的,桥梁几乎全部炸坏。部队在开进时首先要修路,不修路过不去。”
   1993年3月到5月上旬,维和部队接到了修复柬埔寨上丁机场的任务。当时,没有铺洒和融化沥青的机械,战士们就架起一口大锅“自行”熬制。烈日炙烤下,作业工地水泥和沥青表面高达六十多度。很多战士被“烤”掉一层皮,待新皮肤长好不久后,“掉皮”情况再次出现。
   在艰苦的作业环境下,上丁机场如期竣工。驻柬埔寨维和部队司令桑德森将军对此称赞道,中国工程兵们忠实履行了维护国际安全的义务。中国第二批赴柬维和工程兵大队长马继东回忆称,上丁机场竣工后,联合国驻柬维和部队总部掀起一股“上丁热”。不少外国友军见到中国军人就敬军礼,嘴上还反复说,“中国,上丁,very good。”    修路架桥、扫雷排爆、运输物资、救死扶伤、支援重建……这是当前中国军队向海外派遣维和部队的主要职责。工程、运输、医疗等后勤保障力量是维和行动的重要支撑。
   2020年9月18日,国新办发表了《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30年》白皮书(简称“维和白皮书”)。维和白皮书显示,2015年联合国維和峰会以来,中国军队积极响应联合国维和行动在工程保障、医疗救治等方面的力量需求,先后派遣25批维和工兵和医疗分队共7001人,参加在刚果(金)、南苏丹、苏丹达尔富尔、马里、黎巴嫩的维和行动。
   南苏丹瓦乌市是南苏丹第二大城市。每年6月到10月是这里的雨季。丰沛的降水量常常冲毁脆弱的路基,道路坑坑洼洼,泥泞难行。2019年9月至今,中国第十批赴南苏丹维和工兵分队承担了该地区多条补给线的修复任务。
   经过几个月的奋战,维和官兵们终于赶在雨季之前,将总长近500公里的4条主要补给线和两座桥梁全部施工完毕。主要补给线和桥梁连接南苏丹3个州,沿途数十个城镇的民众生活有了极大改善。
   在维和行动中,中国女性维和官兵也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维和白皮书显示,先后有一千余名女性官兵参与医疗保障、联络协调、扫雷排爆、巡逻观察、促进性别平等、妇女儿童保护等工作,展示了中国女性的巾帼风采。
   陆军第74集团军某旅承担了第16-19批赴黎维和建筑工兵分队的人员选拔工作。2020年9月26日,该旅一位政工负责人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近年来,中国赴黎维和队伍在人员构成、基础设施保障上,都有明显改变。
   “在人员构成上,最开始的赴黎维和部队中并没有女性。”上述干部介绍,2018年起,第一批赴黎巴嫩维和女兵通过选拔。实践证明,女性军人在海外维和工作中具有独特优势,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近三年来,女性维和官兵人数逐年增加,覆盖岗位也包括卫生员、翻译、参谋军官等。接下来,维和部队中的更多专业岗位,也将由女性军人承担。
   2015年,中国设立了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2016年至2019年,该基金在和平安全领域共开展52个项目,使用资金约3362万美元。其中23个项目涉及支持联合国维和行动,使用资金约1038万美元。此外,为支持非洲国家提高自身维和维稳能力,以非洲方式解决非洲问题,中国军队积极落实对非盟1亿美元无偿军事援助,支持非洲常备军和危机应对快速反应部队建设。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蔡辉认为,中国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提倡标本兼治解决冲突根源。在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过程中,中国军队既努力为东道国提供安全稳定的环境,又积极参与社会重建、民生改善、人道主义援助等工作,成为中国“和合文化”的使者、中国和平发展理念的传播者。
   3.为世界和平贡献中国方案
   美国华盛顿乔治城区有一处恬静典雅的宅院,其门楣上标记着“敦巴顿橡树园”字样。1944年8月21日至10月7日,美、英、苏、中四国代表在这里举行会谈,会议规划了联合国宪章的基本轮廓,厘定了联合国的任务使命、机构设置、职能作用等主要问题。
   联合国的前身是国际联盟。国联于一战后依据《凡尔赛条约》建立,但它并未成功阻止二战的爆发,其军事强制力的缺失,常被人诟病。于是,在敦巴顿橡树园会议的讨论中,吸取国联教训的大国们一致同意,在预防战争、制止侵略行为的任务中,各成员国应听从安全理事会安排派出军队。
   中国参与了联合国及其宪章的创立过程,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之一。但随着解放战争爆发及美苏冷战对立等因素影响,从1971年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国席位到20世纪80年代之前,中国并没有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中国支持联合国在和平与安全领域发挥核心作用。中国的参与经过了一个逐步适应、逐步扩大、逐步提升的阶段,并实现了从简单型参与向建设型参与的转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李东燕撰文分析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冷战的结束,为中国参与联合国和平与安全领域的合作铺平了道路。中国从1980年代末开始参与联合国的维持和平行动,并逐渐加入一些相关的联合国机构和条约。
   联合国真的能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吗?七十多年来,不少研究机构都曾对联合国在该领域的作用进行评估。李东燕认为,联合国维和工作虽存在一定局限性,但是,在斡旋调解冲突、维持建设和平、构建全球安全伙伴关系、推动国际法建设等领域,联合国依然有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作用。
   “联合国维和行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途径。”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陆建新表示,虽然联合国的创始者们并没有设想以维和行动的方式来维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和平与安全,但随着冷战爆发、两极格局形成,联合国维和行动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应运而生,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重要途径。
   “联合国维和行动为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爆发、遏制局部冲突升级、纾解人道主义灾难、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为世界赢得了70多年的总体和平,功不可没。”陆建新说。
   进入新时代,中国军队以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加大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支持和参与力度,为冲突地区实现和平发展带去更多信心和希望,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关键因素和关键力量。
  (摘自《南方周末》)
其他文献
价格劝退  @HEYGATURIRI:方便和贫穷  @留亿手:现在最便宜的卡片机也要大几千,学生党压力好大。  @男人得装:社畜也想玩摄影,可是年终奖买了新手机就无缘相机了。解锁玩法  达达的马·蹄儿朝西:整容般的美颜,方便发朋友圈。  昊孟达达杀猪菜:手机也能拍长曝光和延时,拍摄调色分享动动手就搞定。  江山此夜凉:多镜头配合高像素,国产手机几乎可以满足普通人的记录需求。  知乎老刘:手机修图调
正午的暖阳升起到天空的最高处,舒适的阳光带着催眠因子从窗台洒到被子上、洒到脸上。我侧过身,拉了拉温暖的小被窝,继续呼呼大睡。   “咔—嗒—”唐突的开门声打破了睡房中弥漫的慵懒气息。“起床了!上学要迟到了!”爷爷沙哑的声音从门口传来,直击我的耳膜。   艰难地支起身子,擦了擦嘴角边的口水,我才不情不愿地睁开眼瞥了一眼手表——一点四十五分。   “什么?”出了一身冷汗后,我从原来的蜗牛速度瞬间
拍摄装备  尼康全画幅无反相机  尼克尔  尼克尔太宰府里感受日式文化Z7增添多种创意模式  作为日本北九州地区的国门城市,福冈是我此次行摄的第一站,这里俨然已经发展成为一座非常现代化的港口城市,要想在这里寻觅日本传统文化的踪影,自然要前往位于福冈郊区的太宰府神社。太宰府天满宫是位于日本福冈县太宰府市的神社,与京都的北野天满宫并列为日本全国天满宫的总本社。  日本凡是有神社的地方,基本都会有鸟居。
1《胜利日之吻》  1945年8月14日(北京时间8月15日),当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纽约时代广场人声鼎沸,人们纷纷走上街头庆祝二战胜利。当时一位穿着水手服的水兵在时代广场的欢庆活动中,俯身搂腰亲吻了他身旁身着白色护士服的女伴,而这个甜蜜且激动的经典瞬间就这样被美国《生活》杂志的摄影师阿尔弗雷德-伊森斯泰特拍摄了下来。自那以后,每年的8月14日,美国的时代广场上,总有许许多多的情侣男女以相同的
走进校园,学生接受着各种考试,有文化知识考试,有实验技能考试,还有体能测试……无论哪种考试,老师都希望看到学生真实的成绩,不希望看到学生为满足虚荣心而作弊的行为。  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结束后,有关考试作弊的声音刺痛了我的心。“老师,这次月考,振兴差点被老师抓卷。”“老师,真没想到,袁杰和悦然在考场上悄悄对答案,又摸耳朵又晃手指,打起了哑语。”“老师,张萌在考英语时,抄另一个同学的答案。”  一次考
01   前不久,知乎有个热门提问:“你见过最没见过世面的女孩,是什么样子的?”   高赞只有一句话:“吃牛排点8分熟。”因为在西餐厅,牛排一般只有单数分熟,没有8分熟。想以此来说明女孩没见过世面。但由于回答没有任何解释,还是有不少看不懂的人评论求解。于是又招来一番嘲笑。有人甚至调侃道:“评论区活捉一堆没见过世面的人。”   如今,“见世面”这个词,被不少人和物质生活的丰富程度画上等号。追求
记得一位诗人说过:“我是金子,我会发光,尽管现在被泥土深埋。”在我看来,每一名学生都是一块金子,无时无刻不在闪耀着夺目的光辉,只是因为我们过于疏忽,才不曾发现。我们为何不试着去做一个快乐的“淘金人”,用欣赏的眼光去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让他们的人生绽放出金子般灿烂的光芒。那么,怎样才能做好一个“淘金人”?  “淘金”心得一: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斥责  课堂上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老师点学生回答问题,学生
一个教授去演讲,听者云集。演讲完毕,一个学生举手提问:“我就读的大学是一所三流大学,大家都不努力学习,也没有什么对未来的计划,像我这种起点不高,又很迷茫的状况应该怎么办呢?”  教授的回答很犀利:“在这所三流大学里,你出类拔萃吗?如果没有,那恐怕就不是环境的问题。”  我们常说,人生最美好的岁月是二十到三十岁的这段时光,可是这段时光也最容易烦恼。如果点数这期间各种各样的烦恼,恐怕有一半以上都和上述
1  1842年3月,春风灌满开封城。此时距林则徐以“戴罪之身”来到开封祥符工地,投身黄河大堤修复工作已经半年多了。在这段时间里,林则徐每天黎明便去河堤工地督工,常常深夜三四更才得休息。虽然“身体难支,屡欲乞疾”,但想到河南、安徽两省六府二十三县正在洪灾中挣扎的百姓,也为自己能“效力赎罪”,林则徐还是咬牙坚挺。如今,黄河大堤已赶在春汛前修复完工,百姓们再不用遭河患之苦;主持修复大堤的好友王鼎也上书
法国的路易十四国王身高仅5英尺3英寸。尽管他个头不高,心思却不小。他率领法国军队与欧洲的几乎所有国家打了4场大仗。他建造了一座闪闪发亮的行宫和花园,名叫凡尔赛宫。尽管他取得这些成就,他还是不满足。他还想以一个光辉灿烂、战无不胜、极其动人,而且身材高大的君王形象让世界瞩目。   为了解决他的身高问题,他头戴一顶高耸的假发,足蹬一双高跟鞋。一到特殊场合,他就穿上他用软木做的5英寸高跟鞋,上面装饰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