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民族文化传承必要性研究

来源 :大众科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dead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多元文化整合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或教育思潮,这种“和而不同”的教育理念正是多元文化教育产生、发展和维持强大生命力的基点。它倡导公平,理解差异,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首先分析了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产生与发展,随后对对多元文化整合教育背景下民族文化传承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多元文化;整合教育;文化传承
  实施多元文化教育主要目的在于理解差异、尊重差异、维持并发展差异以保持文化多样性,而不必放弃民族自身的文化认同和民族精神。这种“和而不同”的教育理念正是多元文化教育产生、发展和维持强大生命力的基点,该教育理念正在全球广为传播和发展。
  一、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多元文化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或教育思潮,自20世纪50年代产生后便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现已成为世界各国民族教育的一种共同价值追求取向。该教育强调在多元民族关系国家中,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尤其是居于弱势民族和弱势文化等处境不利位置的个体给予平等的教育机会,理解并尊重其民族文化差异性、文化特性、文化归属性。
  作为一种教育思潮,多元文化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尤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强国,大量吸收不同国家、种族的外来移民,使得原本单一的民族结构发展成为多民族国家。在西方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之时,“民族复兴运动”在西方也迅速兴起,该运动源于居于国家弱势地位的非主流民族对不公平待遇的抗争,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的演讲把民权运动推到顶峰,揭示了非主流民族对公平的强烈控诉。随着外来人口涌入和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原本单一的课程和教学模式难以适应和满足当时的社会需求,而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政治多极化的推进,对多元文化教育呼声日益高涨,多元文化教育在多民族国家教育体系中的价值日益凸显,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提出也成了历史发展必然趋势。
  二、多元文化整合教育背景下民族文化传承必要性
  1. 多元文化整合教育背景下民族文化传承有助于国家繁荣稳定
  一个国家或民族在长期特定文化影响、社会变迁、地理环境作用下,在潜移默化中会形成共同的语言、认知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情感态度、宗教信仰等同类文化意识,经过长期历史沉淀和融合而形成极具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文化,而共同的文化追求则是维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随着全球一体化程度的加深,我国本土文化不断收到外来文化的冲击,西方文化元素在中国广为传播,影响着青少年文化素养和意识形态的形成,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少年民族文化认同感缺失和民族精神 瓦解必然导致民族社会价值体系的崩溃、生活方式的解体和种族关系的疏离,失去了共同的价值追求和信仰,即意味着失去了共同的精神家园,进而危机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必须把文化传承提高到国家战略工作上,通过多元文化教育达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针对多元文化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关系上,费孝通先生提出两条基本原则。分别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和“多元一体”。第一条原则强调各民族不仅要学会理解、欣赏并尊重本民族文化,加强文化认同,还要尊重、理解他民族文化;第二条原则强调各民族在平等多元基础上,共同保护和捍卫国家主流文化,以维护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建立有序、和谐、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促进国家繁荣安定。
  2多元文化整合教育背景下民族文化传承有利于民族间的尊重与理解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育施行国家集权课程模式,以功利性的、普适的、科学的自然和人文知识作为课程核心内容,真正彰显个性的、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知识则被排擠在课程之外。学生很难接触到民族文化,难免对其他民族文化存在一定神秘感和偏见。此外,由于特殊历史原因,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教育相对落后,部分少数民族对民族文化认识缺乏正确的认识,一些民族过分强调国家主流意识和主流文化,自身文化逐渐被同化和边缘化,一些民族过分强调民族认同和民族意识,而出现固步自封和民族自大主义。
  多元文化教育原则之一,使各民族文化都能“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一方面,不同民族学生学习本民族文化,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理解,感悟本民族文化独特性,形成本族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学习和领略他族文化,引导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和沟通,帮助学生养成多元文化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适应能力,最终各民族学生消除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神秘感和主观偏见,增强各个民族间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达成“视界融合”。
  3. 多元文化整合教育背景下民族文化传承有益于少数民族地区个体成长和发展
  首先,特定的族群文化是该地区个体成长和发展的文化基础,不同文化塑造了不同个体,个体成长和发展历程不可避免受到其族群文化中生活模式和生活规范的塑造。由此可见,个体对其族群文化的认同和理解是其获得快速发展的前提,用个体生活世界的经验基础来同化顺应外界科学世界知识,而不是简单把民族文化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对立与分裂。
  其次,通过多元文化教育,引导个体对多元文化环境中民族文化进行深层的、持续的、辩证的思考,在批判反思基础上继承和汲取积极的、健康的、符合国家主流文化思想的营养成分,进而强化对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认同,萌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再次,多元文化教育倡导“和而不同”的教育理念,尊重多元,理解差异,重视每个民族文化的独特价值,文化的多样性体呼唤教育多样性,教育多样性给个体带来多元发展价值。在对个体智力发展上,个体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基本是在后天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而民间文化丰富教育资源是发展个体智力因素的重要载体。例如刺绣和剪纸可以促进个体观察力、注意力、眼手协调和小肌肉惊喜动作的发展,绘画可以促进个体想象力和形象思维,儿歌故事可以促进个体语言交际和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腾星,族群.文化与教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286
  [2]赵德肃,刘茜.论民族文化在学校课程中的统整[J].贵州民族研究,2007(03):165-170.
  [3]赵红.对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5(24):42-44.
  [4]费孝通.中华民族研究新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学生们的主要目标,不能因为文化课而忽略身体素质的提高。而在目前的教学阶段中,对于体育教学来说,其主要受传统教学思维和模式的影响,单一固有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体育的学习热情减少,学习兴趣下降,阻碍了体育教学的进步。而在新课程改革下出现的分层次教学对体育教学的进步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本文主要讲述了分层次教学如何能够巧妙地运用到初中体育田径课堂中以
期刊
摘 要: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需要每个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入多种类型的课堂教学活动,既可以适应多样化的教学需求,又可以让学生不断地体验到英语学习的乐趣,这样才能促进中职英语的发展。同时,教师需要积极地转换教学理念,从而可以提升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  引言:  从当前中职英语的课堂教学情况来看,有些学生已经表现出负面的学习状况,而导致出现该问题的原因,在
期刊
摘 要:初中体育教学和其他的初中教育学科有着一个非常相似的特点,就是在教育学当中缺乏一定的个性化教学意识,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在体育教学当中的一些个性化的需求,往往都会被老师忽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一味的按照自己的教育方法进行,实现自己的教育目标,从而忽视了最终的教育效果,这不利于体育教育的发展和进步,本文针对初中体育教育中学生个性的发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策略。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
期刊
摘 要:时代不断发展,教育不断进步。当前阶段,我国的高职思政课教学工作已经越来越受到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知行合一”的教育模式能够将“知”与“行”进行完美统一与结合,让学生们能够将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鉴于此,笔者在本文针对“知行合一”在高职思政课教改中的具体应用策略进行一定分析和探究,并且提出一些合理化教学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知行合一;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  引言:  
期刊
摘 要:历史串起了岁月长河,每个历史事件都是发生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的,不同的时代背景会发生不同的历史事件。学懂学通历史,不但可以知兴衰,晓荣辱,更能够从每一历史过程和历史事件中,逐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历史课程教学同样也能让同学从中学到丰富的知识,同时可以促进其他课程的学习。笔者作为初中历史班主任,在近年的历史教学中,不断因势利导开展教学,并与班级管理相融合,收到了一些效果。  关键
期刊
摘 要:提高质量是社会对中职院校的基本要求,也是中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的不断追求。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基本完成了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档并结合他们自己的研究,从微观学校层面出发,对中职院校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关键词:中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一、加强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在中职院校教学质量诊断与改革实施过程中,提高教育质量是
期刊
摘 要: 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什么是语文,语即语言,文即文字”。这里所说的“语言”,就是指口语;“文字”就是书面语。长期起来,我们的语文教学过多地重视学生的读与写,学生只好在题海中游弋。鉴于学生的现状,笔者巧妙地开发课前三分钟,以此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生在一年的口语训练中,“说能”得到了有效提高。  关键词:巧用; 课前三分钟;口头表达  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什么是语文,语即语言,
期刊
摘 要:近几年来,受到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的影响,我国的教育事业也随之不断发展。高职的旅游专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为了能够与信息化教学发展的背景相融合,需要针对课程形式以及课程内容进行合理优化。所以,本文以高职旅游专业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落脚点,系统分析高职旅游专业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力求对核心内容进行落实,为现代化社会提供更加专业和应用性更强的人才。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高职旅游专业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目标的提出,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受到重视,包括音乐教学,教师们应该重视并探究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促进其教育的发展。小学音乐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保证音乐教育的顺利进行,音乐游戏教学方式是小学音乐教师们可采取的科学方法之一。但游戏教学模式较为新颖,还需教育工作者们继续实践和探究。基于此,本文中将重点探究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可用性。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游戏;教学策略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化学作为高中课堂教学的一门基础性课程,要求以实验为基础,让学生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一定的创新能力、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实验能力。因此,如何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成为现阶段各个高中化学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从实验教学方式、实验教學过程、实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着手,对于如何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展开探究,旨在有效提高学生化学实验学习兴趣,端正学生化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