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奶粉企业集体“出海”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use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年后,在中国主流市场上,可能很难见到本土奶源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了”。
  圣元国际集团(以下简称圣元)董事长兼CEO张亮4月13日告诉《中国新闻周刊》。3月20日,这家企业刚刚通过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批准,拿到了在法国投资建厂的境外投资证书。
  从2012年下半年至今,中国前几大婴幼儿配方奶粉企业先后“出海”。这背后是尴尬的现实困境,一方面,中国以散养为主的奶牛养殖模式,意味着原奶的成本高居不下。另外一方面,散养导致中国奶制品生产无法实现全链条的完整追溯,不断出现的质量问题,让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信任度进一步下滑,转而购买进口奶粉。
  2013年1月,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进口量达到7413吨,同比增长42.76%。海外代购则是另一路径,巨大的代购需求甚至引发了美国、德国、英国等地奶粉的短缺,这些国家不得不出台限购措施。
  正是基于上述因素,“出海”成为了共同的选择,中国奶粉企业被迫走上独特的“中国品牌,全球供应链(海外生产),中国消费”的道路。
  一些先行者似乎也证明“出海”是明智之举,合生元生物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生元)在2008年进入奶粉行业,该企业供应原装进口的奶粉,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后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2012年,合生元总收入及纯利润分别为33.82亿元和7.43亿元,同比增加54.5%及40.9%,成为中国增速最快的奶粉企业。
  但是,刚刚“出海”的中国奶粉企业面临一个难题——大笔资金壮士断腕般地砸到海外之后,如何重新获得中国消费者的信任,在与外资奶粉企业的竞争中获胜?张亮看起来尚未找到万全之策,他希望,未来两三年内,中国奶粉企业不要“出事”。
  “一家出事,大家受牵连。”他忧心忡忡地说。

集体出海


  2015年,圣元位于法国的奶粉生产企业将完工投产,为圣元的所有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提供主要原料“基粉”。这家工厂的投资额约合7亿元,年产能为10万吨。
  根据《中国新闻周刊》的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经有7家中国奶粉企业通过直接投资、并购、参股等方式“出海”。仅2012年9月到2013年初为止,国内奶粉企业规划的海外奶粉年产能接近20万吨,相当于2012年中国奶粉总进口量的近30%。
  这种趋势最早始于合生元。2006年底,生产益生菌的保健品企业合生元为了扩大市场规模,准备进入婴幼儿配方奶粉领域。
  由于当时中国并无原装进口的超高端奶粉,因此合生元准备填补这块空白。从一开始,合生元走的是“轻资产”道路,委托法国Laiterie de Montaigu乳品公司等,为合生元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然后原装进口。
  当初合生元能迅速带开市场,正因为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高價的合生元奶粉刚上市并不好卖,一家大型连锁超市的负责人拒绝把奶粉摆上货架:“没听说过合生元。”
  不过,紧接着的突发事件改变了其艰难处境。2008年,蔓延至蒙牛、伊利等多家企业的“三聚氰胺”事件,导致消费者对中国奶粉企业的信任度降至冰点。而没有受到三聚氰胺波及的合生元奶粉,市场份额快速扩大。根据AC尼尔森的统计,2011年上半年,合生元占中国超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约44%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客观上来说,合生元算是沾了三聚氰胺的光。”中国奶业协会一位人士相当感慨。
  当初合生元出海尚属于企业另辟蹊径的个性选择,而此轮出海则是集体行为。“出海”者包括圣元、伊利、光明、贝因美、雅士利等。这些海外投资多集中在奶业资源丰富的新西兰(光明、伊利、雅士利等)和欧盟地区(合生元、圣元、贝因美等)。
  合生元等选择法国的原因在于,法国对牛奶的质量要求比澳大利亚等地更为严格。合生元供应商所在的法国AOP奶源区,只允许投放控制区内专门种植的饲草,禁止使用含有激素的饲料和牧草;区域内的牛奶也不得与区域外的混用。而一旦违规,这些奶农将受到严厉的处罚,甚至将被禁止从事奶牛养殖。
  除了奶源因素,圣元和合生元选择法国、丹麦的原因还在于,婴幼儿配方奶粉中至少有一半是乳清,而乳清是生产奶酪的副产品。包括法国、丹麦在内的欧盟地区喜食奶酪,价格相对较高的奶酪就能使企业收回原奶成本,因此乳清供应充足且便宜。
  限于外部条件,包括新西兰、法国等地的奶源供应量并不会在短期内爆增,随着中国奶粉企业纷纷“出海”,对奶源以及供应商的争夺日趋激烈。
  没有自建工厂的合生元,必须设法绑定合作伙伴。2013年3月,合生元与法国Laiterie de Montaigu签订了第三份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协议,协议期由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
  根据协议,在中国市场,Laiterie de Montaigu只能向合生元供应奶粉。合生元将每年向对方采购不少于10000吨的奶粉成品。合生元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罗飞说,这份排他性的协议是为了保证合生元奶粉的稳定供应。
2012 年 11月 1日,青岛圣元奶粉工厂的工人处理受雨淋的奶粉。内地奶粉工厂的生奶供应来源复杂,人力成本高昂使得中国奶企纷纷转向海外生产。 图 /CFP

  除了签订排他性协议,合生元还为供应商提供融资等。2012年7月,合生元与丹麦乳业巨头爱氏晨曦签订了10年期融资供应协议,合生元将向后者提供8763万元的融资,支持后者建立一条新的奶粉生产线。而爱氏晨曦的回报则是,从2015年起每年给合生元提供2万吨的婴幼儿配方奶粉。
  “我们必须和合作伙伴实现紧密的利益捆绑。”合生元销售总监朱定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但是谨慎的张亮不愿意冒任何风险,他选择自己投资建厂,“这样我就把资源抓在自己手里,比较放心”。选择同样方式的还包括贝因美、雅士利等。
  不过,与贝因美等在海外建立子公司不同,张亮的决心更大,未来圣元的全部奶粉产品,其主要原料“基粉”都来自这家法国工厂。
  “掉头向外并不容易。”张亮坦承。首先,掉头向外意味着中国本土的工厂停产,而这些工厂价值动辄达到数亿。2009年初,圣元位于黑龙江的一家奶粉工厂刚刚完工,来自法国的项目验收专家还没来得及回国,张亮就开始寻找买家了,最终接盘的是一家黑龙江本地乳企。
  “新工厂建设成本2.4亿元,我就卖了2亿。”張亮回忆。
  被下家接盘后,这家工厂的开工率并不饱和。而现在,即便把价格压得很低,也找不到买家了。这可能是多家婴幼儿奶粉企业选择部分产品海外生产的原因。“一下子都停了,损失兜不住”。
  不过,奶粉企业一路汹涌的“出海”,并非头脑发热,而是对中国散养为主的奶业资源彻底失望。

散养倒逼


  “中国生奶,质量差又贵。”张亮抱怨道。2010年后,圣元婴幼儿奶粉的主要原料全部进口。
  目前,农户散养仍是中国主流的奶牛养殖模式,每户养殖量只有几头或者十几头。而法国则是家庭牧场为主,每个牧场大概50头左右。新西兰是小规模牧场为主,规模在200头到300头。
  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为了便于监管,中国政府和乳企开始鼓励奶农到奶站实行一站式挤奶,由奶站统一挤奶并收购。据《中国新闻周刊》了解,2009年,北京郊区庞各庄镇的奶农们也曾把奶牛送到奶站。不过,由于强势的奶站经常扣押奶农的奶款,而且奶站离家太远,养殖不方便,很多奶农又陆续把奶牛牵回了家。
  散养导致成本过高。由于中国养殖规模过小,平均到每头牛上的人工成本要远远高于法国和新西兰。而且后者的人均耕地、草地、水资源要比中国丰富得多,饲料等成本比中国低或者和中国差不多。根据张亮的综合测算,中国同等品质生奶的收购价,每公斤要比法国贵1元钱左右。
  事实上,即便收购价更高,中国奶农的日子并不好过,这意味着未来中国的生奶价格只会提高不会降低。2012年,庞各庄镇的多位奶农向《中国新闻周刊》抱怨说,精饲料的价格已经达到了每公斤四五块,而奶站对牛奶的收购价每公斤不到3块,“养奶牛赚钱太少”。
  而液态奶等生产企业之所以还留在国内,并没有“出海”,是因为液态奶运输成本过高,保质期相对较短,没法“出海”。婴幼儿配方奶粉行业的运输成本相对小得多,因此,“出海”障碍较小。
  散养模式还存在巨大的质量隐患,也是2008年爆发三聚氰胺事件的“温床”。中国奶业协会一位人士曾在去年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散养模式下,农民资金有限,没钱投资去建立起干净整洁的牛圈。”
  在庞各庄镇,陌生人闭着眼睛都能分辨出谁家在养牛。牛圈里来不及清理的牛粪气味熏人,奶牛身上粘着星星点点的牛粪和烂泥。由于储存不当,以及养殖环节中给牛喂食抗生素等,农户自己挤奶很容易导致生奶质量出现问题。
  正是考虑到中国散养为主的现实,2010年修订的生奶收购标准,被称为“全球最差生奶标准”。根据该标准,中国合格生奶每毫升的细菌数最高不超过200万个,菌落总数是美国、欧盟(10万个)标准的20倍。中国每百克生奶蛋白质最低含量为2.8克,而发达国家的标准则在3.0克以上。
  虽然乳品企业都有先进的杀菌设备,但是杀菌必须经过高温,而高温会大大降低口感。此外,国际奶业标准还要求检测生奶中抗生素、亚硝酸盐含量等指标,但国内对此甚至都不作要求。
  更重要的是,散养环节还导致奶粉行业很难实现全链条的完整追溯,以至于出现问题后,很难实现精准的追责。在法国,生奶供应商只有十几家,而中国散养模式下,供应生奶的农户可能达到上百家,大大提高了追溯成本。
  追溯成本高,给政府和企业增加了很多负担。
  张亮透露,圣元法国工厂的年产能为10万吨,额定的人员只有126人。但是圣元位于河北的一家工厂年产能2万吨,工人却有将近200名。其中分析化验部门,法国工厂只有4人,而张家口工厂则有30多名。之所以人员这么多,一是担心中国生奶质量安全所以不得不加大人手,“事后追责难,只有花大力气事前预防”。二是为了应付政府经常性的抽查。
  不过,朱定平和张亮都预测,短期之内,中国散养为主的奶牛养殖模式很难彻底得到改善。“外部条件不改变,消费者会越来越倾向进口奶粉。”朱定平坚信。

脆弱生态


  看起来,尽早“出海”是一种明智选择。
  出海较早的合生元奶粉从一开始就是全部进口,塑造了其高端形象。但是最近刚刚出海的企业,如何实现与过去国内奶源、国内生产的历史的真正切割,借助“换血”重获赢得消费者?
  4月14日,上海一家大型通信企业的白领谢飞(化名)干脆利落地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我坚决不选择国产奶粉,又贵又不安全”。
  4月初,他到德国的杜塞尔多夫出差,赶到当地超市,准备购买在德国销售量排名第一的Aptamil奶粉。不过,超市空空的货架上,只剩下针对特殊需求的抗过敏奶粉。超市工作人员告诉他,奶粉每周补一次货,已经卖完了,而且每个顾客只能限购3罐。
  事实上,从2012年至今,多个国家都开始限购奶粉,以免奶粉被蜂拥而至的中国父母及其代购者抢购一空。
  谢飞选择国外买奶粉,第一是对中国奶粉质量安全表示担忧,第二则是国外奶粉价格比国内低得多。在德国,Aptamil奶粉每罐(900克)的售价仅为11.45欧元,折合人民币不到100元。该产品为食品巨头达能旗下品牌,而达能在中国的品牌之一是多美滋,其多款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价格则在200元上下浮动。
  据悉,美国品牌雅培生产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在美国的价格为每罐150元左右,而在中国的零售价也接近200元。   翻开中国多家婴幼儿配方奶粉行业上市公司的财报会发现,其毛利率高达60%甚至70%,但是其净利润并不高。多位业内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原因在于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企业多,市场分散,导致企业营销成本过高。中国本土的奶粉品牌大概有1000个左右,中国前十大奶粉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不到70%,比三聚氰胺事件之前下降了10%左右。
  朱定平曾到法國考察,他发现法国超市的货架上,常见的奶粉品牌只有区区两三个。美国也只有10家奶粉企业,其中,三家最大的奶粉企业美赞臣、雅培、雀巢的市场占有率共计90%左右。
  市场占有率过低,导致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每家企业都必须拿出巨额资金投入到广告、销售等环节。
  在奶粉生产商相对分散的情况下,渠道商相对强势,而中国店租成本又高,其截留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利润可能高达30%左右。
  根据AC尼尔森公司的划分标准,每罐(900克)售价超过300元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为“超高端奶粉”;售价在200元~300元之间的奶粉为“高端奶粉”。而在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高端奶粉迅速跃升市场主流。
  合生元2012年在“超高端奶粉”市场中仍然占据首位。不过,自2008年上市以来,合生元从未提价,相反,其内部人士透露,合生元正准备进入次高端奶粉市场,“现在越来越多的外企进入超高端奶粉市场了,竞争激烈,而这块市场规模相对有限”。
  海外建厂会解决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又贵又不安全”的难题?
  张亮坦承,目前中国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确实存在价格过高的问题,“未来几年价格泡沫可能会挤出一些”。
  更难的则是重树消费者的信心,目前来看,张亮似乎并无良策:“我希望拿产品说话,但是消费者往往很感性,并不听我在说什么。”
  更让张亮担心的则是,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只要有一家企业出事,就会殃及所有的国产品牌,“我只希望中国奶粉企业更小心,更注意食品安全,都别出事”。
  张亮的担心也许并不多余。在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行业又出现多起质量安全事故。最近一次备受瞩目的事件是,2012年6月,中国乳制品工业巨头伊利,旗下婴幼儿配方奶粉产品汞含量超标。而由于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品牌达到了上千个,出事的几率显然要高得多。
  此外,中国企业也面临来自外企越来越激烈的竞争。3月底,全球最大的乳品出口商、新西兰企业恒天然宣布,将于今年在中国推出其自有品牌的婴儿配方奶粉,原因是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利润高、市场空间大。就在同一时间,达能集团也在中国推出了诺优能品牌的婴幼儿配方奶粉。
  内外夹攻之下,中国奶粉企业“集体出海”的红利,又将面临摊薄。
其他文献
不论文学、艺术,传统或是大众文化,如今在市场的消解下统一成了“消费文化”。    娱乐,是公众视野中众神追求的代名词    去年岁末,德国汉学家顾彬语出惊人:激烈批评中国评论家狂捧的《狼图腾》让中国丢脸;美女作家的作品是垃圾;中国作家发不出自己的声音,等等。  当代中国也有好的不错的作家作品,但在商品市场和大众阅读趣味的挤压下,他们已经非常边缘,非常低调。  2006年的中国文学以一种极其怪诞的娱
合理使用叶酸能降低肠癌风险  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主任、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长房静远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经过长达7年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明确了叶酸对结直肠癌癌前疾病——结直肠腺瘤的早期干预有显著效果,并由此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许多人都知道,孕妇适量补充叶酸可以预防胎儿畸形。科研人员发现,它具有稳定基因的作用,因而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科研人员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多中心临
老年人心血管病容易引起大脑的一过性供血、供氧不足,导致突发且短暂的意识丧失,即心血管晕厥。心血管性晕厥的临床类型较多,其病因不同,预防措施也不同。  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是由于体位突然改变,如从平卧转为直立,或长时间的站立引起的低血压性晕厥,在老年人中最为常见。据统计,65~74岁老年人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者为15%~18%,75 岁以上老年人则高达30%~50%。患者大多有长期高血压病史和强效
南京长江大桥,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开创了我国自力更生建设大型桥梁的新纪元,是代表“中国制造”与“大国工匠”精神的经典之桥,承载了一代南京人乃至中国人的记忆。  经过48年不间断高负荷运营,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出现不同程度病害。2016年10月28日22時起,南京长江大桥正式封闭维修。不知不觉,这座早已融入南京人生活的大桥已经告别大家26个月。  此次维修,是南
挑剔的人  韩浩月    我是最近才承认自己是一个挑剔的人的。之前的三十多年干吗去了?嗯,之前的三十多年我尽力去装一个不挑剔的人去了。我花了那么长的时间,把自己包装成一个诚恳的人,一个宽容的人,一个对明友如春风温暖对敌人也温暖如春风的人(此处有夸张嫌疑)。总而言之,符合一个社会对好人的传统定义。  一个身边姑娘多得数不清的人被纠缠得难以忍受终于揭竿而起“老子不干了”,口占了一个“遁”字诀从此了无影
河南焦作读者钱某来电说:我今年64岁,常常便秘,总是用开塞露。刚开始用时一竿见影,但是越用越不理想。这是怎么回事?  答钱某读者:  便秘是日常生活中困扰着很多人的问题,特别是老年人。很多使用开塞露的患者都有这样的体会:刚开始用开塞露时效果还可以,但用一段时间后,效果就不明显了。  开塞露是利用甘油或山梨醇的高渗作用,软化大便,刺激肠壁,反射性地引起排便反应,再加上其具有润滑作用,能使大便容易排出
两会召开的前一周,贺优琳列席全国人大常委会,贺优琳的时间被排得满满的,只能把媒体采访安排在午饭时间。他用十几分钟时间扒拉几口饭菜,便专注地接受采访。  现任中山纪念中学校长的贺优琳,成为“知名人大代表”缘于2011年两会的一次发言。“物价飞涨,我真不知道那些一两千块钱收入的老百姓是怎么熬过来的……”谈话期间,贺优琳数度哽咽,网友因此取其名字的谐音,称他为“忧民哥”。  “忧民哥”的发言从此进放媒体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下称《国五条》)迅速被各界解读为“对二手房交易差额征收20%所得税”,引起轩然大波。  我一直以为,无论是《国五条》里所称的“自有住房”,还是民间所称的“二手房”,在法律概念上都十分含混。依照当今国际通行的不动产分类表述,公民所拥有的“自有住房”(无论属于“一手”或者“二手”)至少可以包括以下种类:1.自住房产;2.度假房
要防止既不搞政治体制改革,也不推进依法治国,甚至以“人治”取代法治    经过三十多年的艰难跋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于今年初宣告形成。  当一个宏大的国家战略得以实现,它对我们这个社会的进步意味着什么?对每一位普通的公民而言有着怎样的价值?未来还需要怎样的制度改进与完善?2011年两会前夕,《中国新闻周刊》就此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李林。    “一个文明的社会,法律不是越多越好
足坛反赌打黑轰轰烈烈,温哥华冬奥会创造历史,亚运会继续称霸亚洲。2010年的中国体坛一片盛景。  然而,打黑尚没有为中国足坛带来正确的发展方向,甚至三大球都已陷入低谷,更有人坚持认为这是将三大球职业化带来的阵痛。广州亚运会后,中国体育改革的呼声亦随之消声。因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在即,谁都明白,当今中国体育,金牌这个硬通货的重要。  2010年中国体育,盛世之中,探索前行。    反黑中的中国足球